苜蓿屬於北方牧草的代表,產量在牧草中屬於中上等水平。


    鄒慶蹲下身,扒拉了兩下苜禾1號。


    單是植株高度就差距極大;枝條數量,葉片密度也遠遠超出了普通的苜蓿。


    隻是粗略一看,鄒慶就能推測出苜禾1號幹草畝產量遠遠超過了1噸,甚至他懷疑有可能達到了兩噸。


    這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全國單產記錄了吧!


    他在團場呆了這麽多年,農戶的苜蓿幹草產量三四百公斤是常態,七八百公斤算很高的了。


    一噸以上的更是很少很少。


    鄒慶和幾個種植戶一時之間有點恍惚,苜禾1號確實嚇到他們了。


    就算取低值,按畝產1噸幹草計算,在本地銷售都能有不錯的效益。


    再加上苜禾的加工技術,銷往外省,收益立馬再拔高一節。


    產量如果能穩定到苜禾種子田的水平,種苜蓿的收益更是遠遠超出種!


    牧草的收益比高,這說出去誰信啊?


    鄒慶眼神閃爍,心裏思索著。


    這兩年服裝企業對的需求量極大,國家的政策也在大力支持的種植,所以種的效益非常不錯。


    導致本地的農戶、外地的投資者都在湧入疆省種。


    眼見別人賺錢了,團場還在種苜蓿的職工頓時就眼紅了。


    紛紛鼓搗著要改種。


    但苜禾的加壓技術,以及苜禾1號那旺盛的姿態,讓鄒慶等人猶豫了。


    畜牧處的唐勇也笑靨如。


    “郭總,苜禾1號種子今年能賣一部分給我們嗎?”


    鄒慶和幾名兵團的職工也期望的看著郭陽。


    郭陽搖了搖頭,“唐處長,今年苜禾1號隻有兩萬斤左右的產量,苜禾自己使用都還不夠。”


    “那明年估計兵團都改種,提供不了多少苜蓿草原料了。”


    “前茬是苜蓿,後茬改種,的產量肯定提升不少,職工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何樂而不為呢。”


    “這樣一來,說不定兵團的奶牛場都得從外麵買飼料了……”


    “也就一年,輪作倒茬才是合理的種植模式,既保護了土地,又有經濟效益。”


    接下來一段時間。


    苜禾的方草捆源源不斷的出口到沿海地區,同時綠肥還田的進度也在迅速進行著。


    最終,苜蓿還田了五萬畝。


    方草捆也銷售了1.2萬噸,總銷售額約1200萬元。


    苜禾的員工小小的激動了一把。幾個億的投資,終於有收入了!


    郭陽卻頗為平靜,一切還才剛開始叻。


    苜禾1號的產量潛力肯定不止1~2噸,其粗蛋白質等營養成份的含量,現在也隻有少數幾個人才知道。


    銷售經理餘小川當過兩年兵,走路步伐又快又大,穿著一身正裝極快的走進了辦公樓。


    “老板,這次出去基本摸清了國內苜蓿進出口的情況。”


    “怎麽樣?”


    “近幾年國內缺乏規模批量的苜蓿草產品,沿海大中城市都在從美利堅、加拿大、西班牙進口。”


    頓了頓,餘小川繼續說道:“標準幹草捆國際市場價是120~240美元/t,比國內還便宜一些。”


    郭陽也不意外,


    “美、加、西都是大企業大農場集約化生產,國內以小農戶為主,成本、種子、技術都存在差距。”


    “我國也有少量出口,主要是日韓和東南亞等地區。”


    “有和外商接觸過?”郭陽問道。


    “接觸過,但我們的草捆品質太低了,出口定價都是按標準的粗蛋白含量確定,蛋白含量每增加1%,每噸苜蓿價格提高10~15美元。”


    蛋白含量?


    郭陽嘴角不自覺的翹了起來。


    ……


    時間回到5月,天禾辣甜椒育苗基地。


    5月初的蘭市,偶爾還有大風降溫沙塵天氣,清晨也會伴隨有霜凍。


    但一些膽大的,或者對技術有信心的種植戶已經開始露天移栽定植辣椒苗。


    隨著進入5月中旬,晚霜期過去,地溫穩定,辣甜椒等各種蔬菜種苗也逐漸供不應求。


    集市上,賣菜苗的菜農們也多了起來。


    天禾的育苗基地裏也已空了大半,但大部分種苗都運去了示範種植基地。


    真正賣出去的屈指可數。


    在天禾的溫室大棚裏,依然還有600多萬株綠意盎然的種苗靜靜生長著。


    天色蒙蒙亮,一位穿著單衣,嘴上叼著旱煙,騎著輛破舊三輪車的老漢從育苗基地出來。


    還沒走到自家的地裏,便遇到了此前幫個工的老板,是個個子不高的中年人,偏瘦。


    中年人叫趙明智,一家人常年在周邊鄉鎮包地種菜。


    “陳大爺,你拉的什麽苗啊?”


    陳大爺自顧的砸吧著旱煙,慢悠悠的騎著車,假裝耳聾沒聽到。


    趙明智家承包了一百多畝地,一家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經常需要就近請人幹活。


    陳大爺此前也在趙明智家做了一陣子,但他覺得這家人不地道。


    嫌棄他幹活慢,卻不早說,等幹完活了,結工資時才說要扣錢。


    氣得他牙牙癢,想爭論一番。


    但趙明智的老婆太惡,地道的農村潑婦一個,事後還到處說他幹活偷懶,不盡心盡力。


    此後,他便絕了去做工的心思。


    自己種兩三畝地,趕集時上午去賣菜,下午打牌,晚上喝酒;不趕集時,上午種地,下午打牌,晚上喝酒。


    這日子不香嗎?


    趙明智跟在三輪車旁,仔細的打量了下菜苗。


    “辣椒苗,還是天禾公司的?”


    陳大爺看了他一眼,也不好再裝聾作啞,便點了點頭。


    “你還真買啊,現在都在傳天禾的是太監種,隻長苗不結果實。”


    趙明智憐憫的看著陳老漢,勸說道。


    “我今年也種的辣椒,是在種子站買的種子自己育的苗,還有的多,可以分一點給你。”


    還沒容陳老漢拒絕,一個凶悍的聲音從旁邊的房子裏傳了過來。


    “分什麽分,5分錢一株,一點也不能少。”


    房子裏走出個胖婦人,穿著件碎色的單衣,胸前兩坨贅肉鼓鼓的,肩上還扛著鬆土用的鋤頭。


    陳老漢看都不看來人,徑直往自家走去,心中滿是鄙視。


    人長得五大三粗的,育出來的苗卻不咋的。


    怎麽敢賣5分錢一株的?


    天禾的苗挺拔壯實,也才這個價啊!


    至於說天禾的辣椒苗是太監種,陳老漢是不信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