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執法人員暫時查封了種子店,趙明智一家人也獲得了一部分賠償。


    但無異於杯水車薪。


    假種子的問題由來已久,總有人喜歡鋌而走險,以次充好,謀取非法利益。


    更有甚者,直接盜取科研機構的親本種子材料。


    當初華夏農科院蔬菜所的種子倉庫被撬開,剛剛印好的包裝袋被偷走,以至於當年最好的青椒品種中椒5號慘遭‘蒙羞’。


    近年來,隨著農業執法的加強,竊取者的銷售手段也越發的高明。


    有些偷盜者,盜取了蔬菜種子親本材料後,不會直接生產銷售種子,而是不知在那個角落的大棚了生產種苗,以種苗的形式對外出售。


    這就讓取證的難度陡然增加。


    天禾的辣椒種子生產采用了從種子商店購買的不育繁育技術。


    生產的商品種子種苗才是真正的‘太監種’,天然就具有防盜的功能。


    離陳老漢家不遠的一個村子裏。


    鄭元管理的蔬菜種植合作社也迎來了甜椒大豐收,一筐筐紅彤彤的甜椒不斷被裝運上車。


    鄭元臉上笑開了。


    今年合作社種了兩百多畝的甜椒,按目前的行情,能賣一百大幾十萬。


    合作社的管理基本上都是透明的,入了股的社員心裏明清似的。


    今年哪家能分多少錢,早就算的明明白白的了。


    因此幹活的時候早就卯足了勁兒。


    “鄭總,今年你這甜椒畝產量得有上萬斤,賺翻了吧。”


    “哪有你們掙得多,你們這轉手賣出去就是淨賺。”


    “都是掙辛苦錢,我們運出去也擔著風險呢。”


    遠道而來的客商臉上也洋溢著笑容,今年的甜椒品質好,產地價隻有8毛,但運到沿海就能賣三塊以上,利潤頗豐。


    ……


    九月的九泉,天光雲影徘徊,酷熱也慢慢進入微涼。


    微風拂麵,


    那份成熟、自信和喜悅都輕輕地寫在了郭陽的臉上。


    良種繁育基地裏,種子工廠也陸續的忙碌了起來。


    清理場地,維護設備。


    等待著雨禾村5000畝製種辣椒的收獲。


    示範基地的鮮椒和幹椒采收工作,都逐漸的進入了尾聲。


    天禾的營收漲幅巨大,但因為頻繁向農戶讓利,示範基地的經營反而還小虧了一筆。


    老實說,無論是設施育苗,還是規模化種植,郭陽都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


    涉足種植業原本就隻是天禾的一個推廣策略,在計劃中是隨時會砍掉的板塊。


    收購全王辣椒公司也是如此。


    社會和企業都處於快速擴張發展的時期,自然可以多元涉足。但等企業足夠強,足夠大時,就需要回歸和專注於主業了。


    全王公司未來的命運還難以言說。


    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自從辣椒進入產銷季,各地的好消息不斷傳來。


    三大種植示範基地都豐產又豐收,甚至民勤沙海的日光溫室也捷報頻傳,農戶賺了錢,前期天禾墊付的種苗款、農資費也在不斷的回籠。


    最主要的是推廣策略見效了。


    各地種植戶、合作社、種子公司的種苗種子訂單紛至遝來。


    最讓郭陽驚喜的,是甘穀的示範基地帶動作用出人意料的好,各級政府領導不斷地前來露相,媒體報道不斷。


    東北、華北,甚至西南地區黔省都派出了參觀考察隊伍。


    天禾種業和天椒1號也在這種熱度中頻繁的被提起。


    “甘穀辣椒舞龍頭!”


    “甘穀辣椒產業駛入標準化軌道。”


    “天椒1號染紅鄉村振興路!”


    “萬畝天椒1號辣椒助農增收!”


    各種正麵報道出現在報紙,電視台上,甚至網絡媒體上都在自發的宣傳。


    郭陽心裏的成就感爆棚!


    這完全就是意外驚喜!


    要推廣一個新品種,廣告是最好的媒介。


    毫無疑問,天椒1號和赤紅1號被自發的流量給帶火了!


    天禾也趁勢主動出擊,抓住機會大搞宣傳。


    西北地區主要的電視台、廣播、報刊,國內的涉農欄目,隻要能和種子沾上邊的,能上的都上了一遍。


    示範基地也不斷地把客戶請進來,各種種子訂貨會、用戶座談會、新技術研討會輪換著舉行。


    此外,銷售部門通過商業信函和電話,主動的聯係上各省市縣種子公司。


    這些地方小國企往往掌握著本地一半以上的種子銷售額度,銷售體係深入各個鄉鎮,直達田間地頭。


    不管有用沒用,天禾主打的就是把種子信息傳播出去,讓其它種子公司了解自己。


    天椒1號和和赤紅1號大有火爆大江南北的趨勢!


    國內多久沒有這麽火辣的辣椒種子了啊!


    沙洲種業分公司,


    謝方林掛斷了電話不久,一個新的電話又響起。


    頗為的煩躁。


    天禾種業可是沙洲種業的競爭對手啊,怎麽都喜歡來問他呢?


    近段時間,不斷有經營蔬菜種子業務的同行向他打聽天禾種業的情況。


    無奈的又繼續接聽電話,


    “趙總不是主要經營南韓和小日子的蔬菜種子嗎?”


    “哪有,我們就靠著買進賣出種子,賺點差價,哪個品種好我們就做哪個。”


    對麵的聲音停頓了下,才繼續說道,


    “以前是沒有合適的國內辣椒品種,最近天椒1號不是很火嗎,就想著了解了解。”


    “天椒1號確實在隴省取得了成功,但和南韓的‘珍青’係列羊角椒和阪田公司的‘長劍’牛角椒相比……”


    謝方林的話沒有說完,但對方肯定懂他的意思。


    由於歐美國家食辣較少,種子公司的辣椒品種相對較少,僅限於微辣和非辣味型的牛角椒。


    對國產辣椒種子的衝擊並不強烈。


    而南韓不同。


    南韓人消費習慣特殊,酸辣泡菜是必備佐餐。


    由於南韓本土生產幹椒的成本比華夏高,近年來,南韓的公司和私人相繼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發展其幹椒就地回收基地。


    除了在華夏成立了分公司的興農、世農、漢城之外,


    南韓的其它公司,如韓農化學、新漢城種苗、東原農產種苗、進興種苗等等,都在國內利用私人種子商作為代理。


    在國內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本地的辣椒品種種植麵積逐年減少。


    同時,南韓的幹椒育種水平也排名世界第一。


    前幾年,南韓針對華夏市場育成的‘珍青’係列羊角椒,尤其是珍青108以其極早熟性和黃皮果實深受國內市場青睞。


    目前在魯省壽光等地區的發展麵積很大。


    謝方林了解過天椒1號,是不錯的辣椒品種,但想和國外的種子競爭?


    難!


    趙總的公司就是家綜合貿易型種子企業,既不搞研發,也不搞生產。


    通俗點說,就是二道販子。


    但能在競爭激烈的種子市場存活下來,其營銷體係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同樣的,消息也十分的靈通。


    謝方林忍不住好奇,問道:“國外的種子公司怎麽看天椒1號呢?”


    電話另一端,趙華也了解謝方林的意思。


    外資公司占據了國內蔬菜種子市場60%以上的份額,雖然豐富了百姓的餐桌。


    但長久以往,肯定是會出大問題的。


    雖然很不甘,但趙華依然如實的說了自己了解的情況。


    “天禾最近動作頻頻,南韓和小日子的種子公司自然是清楚的。”


    “但別人不是看不上天椒1號,而是看不起國內所有的辣椒種子。”


    “那赤紅1號呢?”


    “甜椒啊?”


    “嗯。”


    “甜椒種子是聖尼斯和先正達的領域,世界第一、第二大蔬菜種苗集團。”


    “天禾在人家眼裏,不過是小蝦米罷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