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都退下之後,朱家哥仨看著眼前的倆爹有點發蒙。


    其中一個稍微年輕一點的,哥仨知道,這是爹,畢竟叫上穿著後世的運動鞋呢,但那個年老的,瞅著也挺像,隻是怎麽稱呼呢?


    叫爹?自己親爹在呢。叫皇上,開玩笑,自己親爹,洪武十一年的親皇上還在呢。


    關鍵時刻還得是朱橚,不愧是新時代的大學生,直接上前就拉住了老老朱的手,“您就是十多年後的老爹吧,誒呀,您,哈,也沒老多少嘛!”


    然後倆老朱的兩個巴掌就落在了他的腦袋上。


    但也正好是有了老五這麽一鬧,尷尬的局麵一下子就打開了,朱標讓人搬來椅子,倆爹和仨兒子就這樣坐在一起開始聊天,我和倆二虎則坐在旁邊吃瓜。


    “標兒啊,我看你剛才跟大臣發火了,還要滅人九族?”老老朱問著,語氣裏滿是欣慰。


    “啊,是啊,父額……那個額……大爺!”


    機智如大明太子爺,也是想了半天才想到了一個合適的稱呼,其實細細想來,古代稱父曰爺,倒也不算有錯。


    朱標偷看了倆老朱一眼,發現二人沒有異議,才接著說道“大爺你不知道,這幫狗官,光對他們好沒用,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敲打敲打的。”


    這時候一旁的朱棡說話了“是,大哥最擅長敲打大臣了,好幾家九族都被敲稀碎。”


    朱標給了他一個“不說話你能死啊”的表情,但老老朱的注意力,卻是一下子就轉移到了朱棡那邊,“咦?老三?你怎麽在這?哦,明白了,想來是你這個爹知道你身體不好,讓你回京調養的吧?誒不對啊,你怎麽能來勤政殿呢?還有老五,你小子咋也在,還有你眼睛上戴的那玩意是啥?”


    老五剛才挨了打,現在說話小心多了,於是,這位新時代的大學生小心翼翼的給自己這位異時空的爹講了大明現在的變化,老老朱聽著,臉上的笑意越來越重,然後,默默的留下了眼淚。到最後,更是拉著我的手說道“你小子為啥來這狗日的這,你咋不去找咱啊!咱的妹子,咱的標兒,咱的大孫,咱那個敗家老二啊!”


    老五眼珠一轉,然後出聲安慰道“那個,大爺,二哥他現在好得很呢,他在北邊跟徐達將軍北伐呢。啊對了,還有老四也是。”


    老老朱聽朱老五說起徐達,不由得又想到了被自己處理掉的那些老夥計,臉上一時間變做了個大染坊,那臉色一會一個顏色。


    要不說,這人呐還得是自己才了解自己,所以老朱上前安慰道“矯情個啥,殺你都殺了這時候來矯情起來了,想了就去看看唄,放心,你幹的那些事他們都知道,他們都知道,我們在電視劇裏都看過了。”


    老老朱看著老朱,一臉的不可置信“他們都知道了?你就讓他們這麽就知道了?”


    老朱不屑的看了老老朱一眼“那能怎樣,那些事,對你來說是曆史,對我們來說,就是故事,再說了,現在大明,是咱大兒當家,咱就是一個無所事事是的糟老頭子,他們現在都聽老大的。”


    老老朱低頭沉思了半天,才緩緩的開口道“電視劇是啥?”


    幾個人說了半天也沒解釋清楚那是個啥玩意,所以幹脆,帶著老老朱回到了乾清宮,此時,馬皇後已經回了自己的坤寧宮。在老老朱失望的眼神中和老朱一臉不爽的表情中,朱橚貢獻出了自己的電腦,找出了一部描寫老朱生平的電視劇放了出來。


    剛開始,老老朱還是不敢相信那個小板板上麵會有人,而且那人還會動的,但經過幾人的解釋,慢慢的也知道了什麽叫曆史劇,什麽叫演員。


    電視劇這個東西,好一點的就是大體事件沒錯,細節上有點那個“藝術加工”,次一些的,那就基本上是搞笑和胡說八道了,由於是給自己的兩位老爹看,朱橚找的算是質量比較好的,很快,老老朱就沉浸在了追憶之中,然後,就開始跟老朱對裏麵的一些情節評頭論足了起來。


    看倆老朱越看越投入,在確定了倆人沒有打起來的風險之後,我們幾個小輩的識趣的退場,來到了朱標的東宮。


    四人落座,下人奉上了茶,我熟練的喝了一口,閉著眼享受著,雖說各種吃食後世不缺,但茶這東西,還是老朱和朱標這宮裏的好啊!


    老五笑著指了指我說道“你們瞅瞅遠哥那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洪武朝的親王呢。”


    一眾人看了看品茶的我,又看了看手拿可樂的老五,哈哈的笑了起來。


    笑罷,朱標開口道“遠弟,這次你的任務是啥啊?”


    因為老朱這個大嘴巴在,朱家哥幾個都知道了我帶他爹去做任務的事。


    我放下茶盞,解釋道“任務挺簡單的,就不讓允炆登基就行。”


    朱棡聽完,沉思了一下問道“那不讓允炆登基,讓誰來啊,別告訴我讓二哥那個混球,那不亂套了?”


    朱橚推了推眼睛,說道“放心吧三哥,那個時間點,二哥早死了,唔,你也應該已經病入膏肓了,我估計,還得是老四。”


    朱棡聽完,想了想之前看的曆史書,恍然說道“哦,對對對。那立我也不行。”然後想了想,又補充道“我說的是那個時空的我。”


    朱標並沒有在意朱棡的語病,他隻是有些疑惑,盡管看了曆史,他還是無法把自己那個黝黑的四弟和那青史留名的永樂大帝聯係到一起。


    似乎是看到了大哥的不解,朱橚開口道,“大哥,人的經曆是會改變一個人的,沒準吃完豬食的老四就開竅了呢。”


    正是朱橚的這句玩笑話提醒了朱標,“那要是咱們那個爹直接傳位給他那的老四,他那邊的老四又沒經曆過靖難之役,心性沒那麽成熟,那豈不是……”


    朱棡哥倆也突然就意識到了問題,紛紛表示,得去跟那倆爹說一聲。


    但想到具體誰去,仨人都沉默了,乾清宮他們那倆爹,一個抽象,另一個,那是加倍抽象,如非必要,他們實在是不怎麽想去接觸的。於是,仨人齊刷刷的吧目光投向了我。


    “想都別想,你們誰敢說讓我去我就抽誰!”我一眼就看穿了幾人的小九九,立馬出言警告。


    哥仨對我的行事風格是了解的,真動起手來,我可不管什麽太子親王的,所以,幾人一致決定,等第二天早晨再說。


    幾人又閑聊了一會,來了幾個朝臣匯報工作,朱標就去忙活了,我們仨人坐著也沒啥意思,就起身告辭。


    仨人四處溜達了一圈,實在找不到事幹,最後,拿了些酒菜,去了朱棡府上喝酒。


    於是,我就和一個洪武朝知名的混賬親王,一個新時代男大學生在晉王府一直喝到了半夜。等仨人再清醒過來,仨人發現,自己睡在了新城區建設的工地裏。


    趁著工人還沒上工,仨人急急忙忙的返回了寧遠衛,一番洗漱之後,向著皇宮趕去。


    等到了皇宮,朱標已經去上朝了,而倆老朱已經不見了蹤影。


    這不用想,倆人一定是回了洪武28年,仨人琢磨了一番,主要是老三和老五最近是在是被朝廷政務折磨得難受,所以,仨人一致決定,去洪武28年看看。


    然後我們就在洪武28年的奉天殿上看到了神奇的一幕,龍椅上,坐著倆朱元璋。


    這對於在場的官員可不是啥好事,好家夥,一個老朱就已經夠他們頭疼的了,這一下來了倆,那簡直是加倍舒爽啊,而且,很快,朝臣們就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現實,年輕的那個老朱,雖說沒有年老的那個狠辣,但是他陰啊,而且,跟老老朱不同,對這年輕老朱,你拿之前對付老老朱的那套文辭對付不了!那年輕老朱懟起人來,比他們文官都文官!


    隻不過,倆老朱的形象都不太好,眼珠都是紅紅的,還都盯著個黑眼圈。可是滿朝文武確實每一個人敢問,畢竟那個是喜歡對官員掏心掏肺的洪武大帝,誰想不開啊再朝堂上瞎問。


    就在百官還在為自己的未來擔心的時候,老老朱發話了“咱曾經立下皇明祖訓,國朝儲君,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五長立賢,這幾年,經過咱對允炆的觀察,發現這孩子性格弱,仁德有餘而果決不足,故而咱決定,暫時去了允炆的皇太孫之位,儲君一事,日後再議!”


    文官裏麵,齊泰一聽就不幹了,開什麽玩笑,自己捧了朱允炆這麽長時間了,如今好不容易看到朱允炆當上了太孫,眼瞅著老朱也沒幾天了,自己馬上就要成為從龍之臣了,你老朱居然敢反悔,於是,立馬出班奏對,“啟奏陛下,皇儲乃國朝之本,豈可輕易改動?況且允炆皇孫,兼具嫡,長,賢,實乃國朝儲君不二之選啊!”


    倆老朱似乎早就猜到了會有人這麽說,於是,老老朱給了老朱一個眼神,那意思“到你了,你上吧。”


    於是,老朱清了清嗓子,開口說話了“你就是齊泰是吧,是允炆的老師對吧,你說允炆兼具嫡長賢對吧,那咱來問你,允炆是洪武十年生的吧,他出生那年,咱可曾下旨立呂氏為太子正妃?那呂氏可是我老朱家以太子正妃之禮抬進東宮的?你也是個讀書人,應該知道母貴則子貴的道理吧,呂氏生允炆時為妾,那麽允炆就是庶出!先賢有雲,有嫡立嫡,無嫡方可立長,如今常氏所出之允熥尚在,東宮嫡係一脈未決,何以立一庶子為儲?況且,論長,晉王非長乎?燕王非長乎?須知晉燕二王均乃高皇後所出,乃我下一代之嫡長,論長論的到允炆麽?至於說賢,齊泰,咱且問你,何為賢?能背些聖賢書籍就是賢了麽?咱是要選統禦萬民的一國之君,不是選教書先生!那聖賢書籍之中,可有富國強兵之法?可有使百姓免受天災之法?別給咱說什麽垂拱而治,他前宋就是垂拱而治,百姓過的什麽日子,那些當官的過的什麽日子咱可都是一清二楚!你們這些文人,就會挑對自己有利的說,先賢著作無數,那些對你們不利的你們是隻字不提,你們不提,就當咱不知道麽?你們是欺負咱是個不讀書的泥腿子麽?”


    如果說,有什麽比朱元璋更可怕的,那一定是有文化的朱元璋,為什麽曆史上會有猜測說朱標是被文管集團弄死的,那就是因為朱標就是個有文化的老朱,你對沒文化的朱元璋你能忽悠,但是你對一個有文化的朱元璋,你還想繼續忽悠,那你就是妥妥的找死了!


    就在齊泰絞盡腦汁想為自己辯解兩句的時候,一旁的老老朱發話了“皇弟說的沒錯,這幫遭瘟的文官,每次都是奔著自己的利益給咱提議,然後再為了說服咱找些典籍來糊弄咱,至於典籍中說的那些對他們不利的話,他們是隻字不提,簡直是赤裸裸的欺君!”


    一時間,倆洪武大帝的威勢全都壓在了齊泰以及滿朝文武的身上,滿腹經綸的齊泰,隻覺得腦子一片空白,隻剩下磕頭求饒了。


    就在文武百官已經開始琢磨隨禮隨多少的時候,老老朱卻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他沒處理齊泰,而是宣布了退朝。


    文武百官帶著劫後餘生的心靈離開了朝堂,而朱允炆,則是心情複雜的回到了東宮。


    朱允炆回到東宮跟他娘怎麽哭訴暫且不表,倆老朱在回乾清宮的路上可是開心的不得了。


    等到眾人進了乾清宮,老老朱馬上叫來蔣瓛,吩咐了一番,然後拉過我們幾人,開始商量新儲君的人選。


    “要不立老三呢?”老老朱說到。


    “不行,你家那個老三身體都啥樣了,再說了,老三不是那塊料!”老朱的點評讓小老三一臉抑鬱。不自覺的就開口為“自己”辯解道“身體不是啥問題,去我遠哥那治一治就好了……”沒等他說完,剩下的話就被老朱一個眼神給憋了回去。


    “哎你看你,跟孩子瞪啥眼睛,都說孩子跟你不親。”老老朱攔住了要罵朱棡的老朱。一句話說得老朱直翻白眼。


    “那要不立允熥?”老老朱無視了老朱的眼神,繼續說道。


    “不行不行,好家夥,你前腳剛把人家姥家人殺幹淨,後腳立他當皇儲,你就不怕那小子以後把你從太廟裏扔出去?”老朱好不容易抓住了個機會,立馬開口揶揄起了老老朱。


    “對啊大爺,而且,三侄子的靠山都,額,不在了,以後就算是即位了,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也不會服他的。”朱橚見老老朱臉色不善,連忙上前打圓場。


    沒想到,老五這一開口,老老朱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來,然後向著老朱開口說道“誒,老弟,要不把你家老五借給我?”


    老朱想都沒想一口拒絕“你咋不找你家老五呢,咱家老五還得在內閣幫他大哥呢!”


    老老朱見自己提出的幾個人選都不行,隱約有了要耍賴的趨勢。


    見狀,我立馬上前說道“大爺,叔,您倆是不是忘了一句話啊!”


    倆老頭齊齊的看向了我,問道“啥話?”


    我拿捏了一下氣質,然後說道“好聖孫,可旺三代!”


    於是,倆老頭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胖乎乎的身影。


    於是,很快,一封聖旨被傳到了北平,封燕王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孫,當然了,順手,也封了朱棣為皇太子,至於燕王的爵位,則落到了烤雞王爺二代目朱高煦的身上,而皇太孫則需要即刻帶上自己的太子老爹啟程,回京監國理政。同時,另一封聖旨也給到了太原,讓晉王回京養病,封地事物則是交給了世子朱濟嬉。


    北平,燕王府,朱棣看著自己老爹的聖旨,心裏說不出啥滋味,理論上,被封了太子,自己應該是很高興的,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因為自己那大胖兒子才被“順便”封的太子,他又覺得沒那麽高興。


    而朱棡那邊,由於自知時日無多,早就熄了爭儲的心思,所以,對老爹的安排,自然也沒什麽意見,更何況,論起兒子,自己家那個敗家子,還真比不過他四弟家的那個小胖子。


    倆王爺安排好了藩地的事物,就踏上了返京的直升機。


    一落地,還沒等小胖子朱高熾好好的回味一下直升機的奇妙,老老朱就把他召進皇宮,考察政論。


    躺在擔架上的朱棡看著一臉懵逼的站在原地的朱棣,笑著問道“老四,啥心情。”


    他倆從小不咋對付,老三還總是壓老四一頭,如今見老四憋屈,朱棡自然少不得奚落一番。


    朱棣雖說聽了自己三哥的話更加的鬱悶,但畢竟是親哥哥,況且還剛剛經曆過二哥的事,於是,走上前幫朱棡掖了掖被子,“你都啥樣了還笑話我,趕緊好好養病吧你啊,等你病好了好陪我喝酒。”


    朱棡看著自己這位四弟,抬起了一隻手,說道“一言為定!”


    朱棣笑著跟他碰了一下拳頭,也跟著說道“一言為定!”


    然後倆人笑著,各自回了府。


    不出眾人所料的,朱高熾在跟老老朱奏對的時候大放異彩,給老爺子美的,鼻涕泡都快出來了。也讓一旁旁聽的朱允炆生出了一種思成相識的無力感,上一次他體驗這種無力感的時候,他還是個孩子,麵對的還是他的大哥。


    打發走了好聖孫,倆老朱就開始研究不幹人事了。


    “老弟啊,朝堂上現在的官員,尤其是文官,都是站允炆那邊的啊,你說,老四爺倆以後即位,這可咋整啊?”老老朱看向老朱,發問道。


    “那你賴誰啊,還不是你都給殺了?”老朱一撇嘴,表示不屑。


    “你別說那些沒用的,你別告訴咱換成是你你不那麽殺!”老老朱表示不服。


    “換成是咱?咱標兒在呢,雄英也好好的在後世上學呢,咱殺什麽殺?”老老朱成功的被老朱捅了一刀。


    但是老老朱這次卻很意外的沒生氣,畢竟,跟自己服軟也不算啥丟人的事,所以,老老朱很快說服了自己,向著老朱開口說道“誒,老弟,把你洪武十一年的朝臣,借兩個給我唄,哪怕你把胡惟庸給我也行,反正你早晚得殺他。”


    “我殺他幹嘛,老胡現在乖的很。”很顯然,老朱對沒有了野心的胡惟庸的工作能力很是滿意。“要不,我把郭桓給你?反正他在詔獄裏麵也是浪費糧食。”


    “咱要那玩意幹啥,再殺一遍過癮啊?那你說,你不給我人,咱咋整。”


    “接著殺唄,反正你擅長這個。”


    “別開玩笑,咱這會說正事呢。”


    “誰開玩笑了,那些鐵杆支持允炆的酸不拉幾的文人,你不殺你留著他幹啥,至於說理由,你就說是胡惟庸餘黨唄,或者說藍玉餘黨也行,等殺差不多了,你就把鐵鉉啊,夏元吉啊,解縉啊,三楊啊這些老四在曆史上的班底弄進朝堂不就完了?”老朱一番解釋,給老老朱開了竅。


    “對對對,還有那個老和尚,還可以把老四手下的那些猛將都提拔起來,這樣,以後高熾也不用為朝堂上文強武弱而擔心了。”


    倆老頭在這為解決了個大問題而開心,我和朱家倆兄弟卻是聽得心驚肉跳,好家夥,就這麽幾句話,幾萬人估計就那麽沒了。


    第二天早朝,老老朱宣布了太子和太孫的人選,以及對一些被倆老頭相中的人的提拔,果不其然,還沒等老老朱的旨意被宣讀完,立馬就有一堆文官跳出來反對,隻可惜,老老朱根本就沒有跟他們討論什麽小宗大宗的意思,而是微笑著一揮手,蔣瓛帶著幾個錦衣衛抬著一個大箱子走了進來,箱子裏麵也不是別的,正是這些文官的各種罪證。


    然後,在一眾朝臣的求饒聲中,剛剛還站滿了人的朝堂,一下子空出了不少位置。剩下的朝臣為了自己和全家老小還能吃上第二天的早飯,很聰明的選擇了順從。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了許多,禮部擬定了冊封大典的時間,而我們的“贈品太子”朱棣,則帶著全家老小搬進了東宮。至於呂氏,在老老朱的格外開恩之下,隨著朱允炆去了封地。


    處理完了這一係列事物,老老朱帶著他的三兒子和好聖孫來到了洪武十一年,至於朝中事務,則是全盤扔給了朱棣。


    朱棣本來是想拒絕的,但被老老朱一句“你不會監國你當什麽太子”給懟的死死的。


    把自己的三兒子和好聖孫送去調理身體之後,老老朱就在老朱的忽悠下坐著老朱的“皇家一號”去巡視地方了,當然,我們都知道,老朱的主要目的,是帶老老朱去看看那些在他那個時空被他給哢嚓了的老夥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求生競賽,咱這是東北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廬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廬主人並收藏求生競賽,咱這是東北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