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小馬經理的話,成總點點頭,這個苗頭確實越來越明顯了。
“錢總理論功底好,做事非常嚴謹,雖然員工們不喜歡他,但是他真的代表了專業,”小馬經理繼續分析,“孫總做事穩重,很懂人情世故,員工們很喜歡,但是畢竟專業性弱,可複製性太強,麵對同質化競爭無能為力,長此以往企業的利潤率會越來越薄;馬總的人快事快,隻有少數人能跟上,大多數人跟不上。”
成總沒說話,凝重地點點頭。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小馬經理露出了自己的學術本色,說,“如果三個人的優點集合到一個人身上就好了,既有馬總的火熱的熱情,又有孫總的穩重和人情,還有錢總的知識和理性,那就完美了。”
“小丫頭,這可隻是你的假設,現實世界哪有那麽完美?”成總又為難又欣賞地說。
“我就是假設一下。”小馬經理調皮地笑了笑。
“我倒是希望他們三個能夠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這樣可以揚長補短。”成總說,“可是,誰知道這三個人見麵就掐架,總是弄得收不了場。”
“人性,這就是人性。”小馬經理點點頭。
“企業經營真是一堆事,想把企業的過去、現在、未來整理好也不容易。”成總有些沉重地說,“理論上說,企業的短期、中期、長期規劃要清楚,但是要一步一步落實,還真是不容易。”
小馬經理點點頭。
“鬧得不好,短期、中期、長期還會打架,把一線的員工都給弄亂了。”成總說,“這個難題,老師可沒教,真是頭疼!”
“理論追求的是規律的純粹性,實踐則是理論的具體化應用,”小馬經理知道理論和實踐的區別,笑著說:“應用就是要活學活用。”
“是,活學活用,就是知道什麽時候該用,什麽時候不能用。”成總為難地說,“到了這個關鍵節骨眼上,就沒有人教了。”
過了一會,成總忽然想起來,問:“大博士,我們下個月去外地出席的管理論壇的案例寫好了沒有?”
“創業部分寫好了,發展階段還沒有寫好。”小馬經理回答。
“唉!人家就想聽第二部分,你再好好整理整理。”成總有點煩躁了。
“問題是第二階段問題很多,寫出來怕論壇現場的聽眾不賣帳。”小馬經理為難地說。
成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長久沒有說話。
這個時候,行政秘書抱著一堆傳真進來,說:“成總,這些都是今天的傳真。”
“看看,看看,”成總又無奈的說:“自己白手起家,一分一厘的積攢起來,多不容易,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那時找誰誰都不理。”
小馬經理看著皺著眉的成總,沒說話,她雖然沒有親身參與過,但是了解成總那個艱難的過程,成總可是吃了不少苦。
雖然成總現在是億萬富翁,但是,那時候可是一個孤獨的拚搏者。
“可現在,好不容易有點積累了,各種關係就找上門來了,應接不暇。”成總一邊說,一邊指示秘書把傳真放在自己桌上,隨手拿起一份,掃了一眼,遞給了小馬經理。
小馬經理接手一看,又是某個商業論壇的邀請函,說是哪些行業大咖出席,顯得極其高大上,倍有排麵。
“各種會議、論壇、培訓、讚助、出書、宣傳……”成總頭疼地說,“打的旗號是五花八門:財經雜誌、商學院、行業協會……也是真假難辨,愁死人!”
“這可是真的。”小馬經理接話說,她曾經多次代表成總參加了不少商業論壇,可是真正到了論壇現場,承諾的那些行業大咖都沒來。
“空盼望一場,那些大咖有的是理由,咱們去就是免費捧場。”小馬經理說。
“想去參加的高價值活動吧,可人家是閉門會議,”成總感歎著,“不想去的吧,一堆一堆的過來。我這兒可是薄利的活,一張一張傳真紙還費我的錢,一分一厘呀!”
成總看著成堆的傳真紙,心疼地說。
“唉!咱們做具體生意的,都是小錢攢出來,大機構也不在乎。”小馬經理應承著說,她知道,成總此刻心裏還為孫總、錢總、馬總的事煩著呢,這一堆一堆零零碎碎的事又煩擾而來。
“人家可把咱們當成大機構,覺得咱們可是流得流油,”成總自顧自地說,“隻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這錢攢起來多不容易,花出去多容易。”
“可不是嘛?辦企業容易嗎?人家在外麵看著家大業大,指望著我這兒每一筆都是大手筆,但是這家大業大也是一分一厘積攢出來的,唉——”小馬經理接著成總的話說:“所以,我們這次的戰略變革可得做好!把我們的盈利能力好好提升提升。”
“唉!自己內部各自為政,在外麵又是紛繁複雜,”成總歎了一口氣說,感覺有點累了,
說著,成總又長長歎了一口氣。
過了好一會,成總回過神來,看著小馬經理,問:“大博士,你有什麽好辦法?”
“成總,這不是理論。”小馬經理為難的說,“在學校裏,老師也沒教,我們也沒有研究過這個課題,企業的隱性經營成本對於大學者來說,題目有點偏。”
“企業的隱性經營成本?”成總昂著頭咀嚼著小馬經理的這個詞,無奈地看著天花板,一句話也沒說。
“從小了說,這一一張傳真紙,就是隱性成本,”小馬經理看著仰著頭的成總說:“往大了說,高管之間的分歧、摩擦、不合作,也是隱性成本,而且那個隱性成本更大。”
成總默默地聽著小馬經理的話,想著小馬經理的話,沒有繼續說話。
小馬經理看著沉默的成總,也停止了說話,靜靜地看著成總。
一時之間,變得非常的安靜,可怕的安靜,似乎是爆發前的沉寂。
“企業的隱形經營成本?自己難道就被這個假老虎打敗了?”成總的內心突然爆發出一個猛烈的力量,他回想起自己創業過程中的各種艱難時刻,猛地坐起來,眼睛裏冒著犀利的光。
“錢總理論功底好,做事非常嚴謹,雖然員工們不喜歡他,但是他真的代表了專業,”小馬經理繼續分析,“孫總做事穩重,很懂人情世故,員工們很喜歡,但是畢竟專業性弱,可複製性太強,麵對同質化競爭無能為力,長此以往企業的利潤率會越來越薄;馬總的人快事快,隻有少數人能跟上,大多數人跟不上。”
成總沒說話,凝重地點點頭。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小馬經理露出了自己的學術本色,說,“如果三個人的優點集合到一個人身上就好了,既有馬總的火熱的熱情,又有孫總的穩重和人情,還有錢總的知識和理性,那就完美了。”
“小丫頭,這可隻是你的假設,現實世界哪有那麽完美?”成總又為難又欣賞地說。
“我就是假設一下。”小馬經理調皮地笑了笑。
“我倒是希望他們三個能夠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這樣可以揚長補短。”成總說,“可是,誰知道這三個人見麵就掐架,總是弄得收不了場。”
“人性,這就是人性。”小馬經理點點頭。
“企業經營真是一堆事,想把企業的過去、現在、未來整理好也不容易。”成總有些沉重地說,“理論上說,企業的短期、中期、長期規劃要清楚,但是要一步一步落實,還真是不容易。”
小馬經理點點頭。
“鬧得不好,短期、中期、長期還會打架,把一線的員工都給弄亂了。”成總說,“這個難題,老師可沒教,真是頭疼!”
“理論追求的是規律的純粹性,實踐則是理論的具體化應用,”小馬經理知道理論和實踐的區別,笑著說:“應用就是要活學活用。”
“是,活學活用,就是知道什麽時候該用,什麽時候不能用。”成總為難地說,“到了這個關鍵節骨眼上,就沒有人教了。”
過了一會,成總忽然想起來,問:“大博士,我們下個月去外地出席的管理論壇的案例寫好了沒有?”
“創業部分寫好了,發展階段還沒有寫好。”小馬經理回答。
“唉!人家就想聽第二部分,你再好好整理整理。”成總有點煩躁了。
“問題是第二階段問題很多,寫出來怕論壇現場的聽眾不賣帳。”小馬經理為難地說。
成總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長久沒有說話。
這個時候,行政秘書抱著一堆傳真進來,說:“成總,這些都是今天的傳真。”
“看看,看看,”成總又無奈的說:“自己白手起家,一分一厘的積攢起來,多不容易,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那時找誰誰都不理。”
小馬經理看著皺著眉的成總,沒說話,她雖然沒有親身參與過,但是了解成總那個艱難的過程,成總可是吃了不少苦。
雖然成總現在是億萬富翁,但是,那時候可是一個孤獨的拚搏者。
“可現在,好不容易有點積累了,各種關係就找上門來了,應接不暇。”成總一邊說,一邊指示秘書把傳真放在自己桌上,隨手拿起一份,掃了一眼,遞給了小馬經理。
小馬經理接手一看,又是某個商業論壇的邀請函,說是哪些行業大咖出席,顯得極其高大上,倍有排麵。
“各種會議、論壇、培訓、讚助、出書、宣傳……”成總頭疼地說,“打的旗號是五花八門:財經雜誌、商學院、行業協會……也是真假難辨,愁死人!”
“這可是真的。”小馬經理接話說,她曾經多次代表成總參加了不少商業論壇,可是真正到了論壇現場,承諾的那些行業大咖都沒來。
“空盼望一場,那些大咖有的是理由,咱們去就是免費捧場。”小馬經理說。
“想去參加的高價值活動吧,可人家是閉門會議,”成總感歎著,“不想去的吧,一堆一堆的過來。我這兒可是薄利的活,一張一張傳真紙還費我的錢,一分一厘呀!”
成總看著成堆的傳真紙,心疼地說。
“唉!咱們做具體生意的,都是小錢攢出來,大機構也不在乎。”小馬經理應承著說,她知道,成總此刻心裏還為孫總、錢總、馬總的事煩著呢,這一堆一堆零零碎碎的事又煩擾而來。
“人家可把咱們當成大機構,覺得咱們可是流得流油,”成總自顧自地說,“隻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這錢攢起來多不容易,花出去多容易。”
“可不是嘛?辦企業容易嗎?人家在外麵看著家大業大,指望著我這兒每一筆都是大手筆,但是這家大業大也是一分一厘積攢出來的,唉——”小馬經理接著成總的話說:“所以,我們這次的戰略變革可得做好!把我們的盈利能力好好提升提升。”
“唉!自己內部各自為政,在外麵又是紛繁複雜,”成總歎了一口氣說,感覺有點累了,
說著,成總又長長歎了一口氣。
過了好一會,成總回過神來,看著小馬經理,問:“大博士,你有什麽好辦法?”
“成總,這不是理論。”小馬經理為難的說,“在學校裏,老師也沒教,我們也沒有研究過這個課題,企業的隱性經營成本對於大學者來說,題目有點偏。”
“企業的隱性經營成本?”成總昂著頭咀嚼著小馬經理的這個詞,無奈地看著天花板,一句話也沒說。
“從小了說,這一一張傳真紙,就是隱性成本,”小馬經理看著仰著頭的成總說:“往大了說,高管之間的分歧、摩擦、不合作,也是隱性成本,而且那個隱性成本更大。”
成總默默地聽著小馬經理的話,想著小馬經理的話,沒有繼續說話。
小馬經理看著沉默的成總,也停止了說話,靜靜地看著成總。
一時之間,變得非常的安靜,可怕的安靜,似乎是爆發前的沉寂。
“企業的隱形經營成本?自己難道就被這個假老虎打敗了?”成總的內心突然爆發出一個猛烈的力量,他回想起自己創業過程中的各種艱難時刻,猛地坐起來,眼睛裏冒著犀利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