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馬家橋,又經過了兩個人比較少的村子,蕩子口和莫山嶺,這兩個村子挨的很近,原本是一個村子,不知道為什麽要分成兩個小村。
這兩個村子都在半山腰上,下麵是山林和田地,村子裏有好幾個獵戶,打獵很厲害,江六有時候在山上亂鑽會碰見他們。
他們每次上山最少也是兩個人,莫山嶺的一段山脈緊挨著白雲山,遠處看很像是連成的一片。
獵戶們有時候會過來白雲山這邊打獵,如果在山上遇見九河村的人,他們會大方的分一些小獵物出來,比如兔子和山雞之類的。
九河村沒有常年跑山的獵戶,大家也隻偶爾上山碰碰運氣,找找香料和筍子、菌子、刺球野果等山貨。
白雲山很深,他們又不是祖輩都長在這裏,山裏很多未知的危險。
對於莫山嶺的獵戶過來,大家也不會有怨言,那麽大三座深山老林,還有靠近斷崖的後山,有功夫的獵戶走山是好事,會讓野物們害怕,不敢輕易下山。
過了村子,是一小片野草叢生的密林,林子不大。兄弟倆不再玩耍,江小三換掉他小叔,走到前頭奮力拉起板車。
江建昌知道自己的腿跑不快,退到側邊開始推車,這一段路人煙稀少,路邊的野草比人還高,小密林的樹木全是矮樹叢,裏邊兒藏著什麽也不知道。
三人作伴還好一點,平時就江小三和弟弟,他們過這一段路都像後邊兒有鬼在攆似的,跑的那叫一個快,一邊跑一邊怪叫……
就算打不過,也能憑借怪聲嚇死裏麵的東西!
馬家橋和莫山嶺的人很少會單獨過來九河村,偶爾有人來還是三五成群,他們總覺得小密林太陰森,畢竟當年這林子裏可死了不少人。
血水像殷紅的朝露,染紅了那段原本碧綠如意的河流。
過了這片林子,就要順著坡走河邊路,如果天不好,下整天的雨,這條路就過不去,特別的滑,會摔到河灘下邊兒。
這坡大約兩米高,傾斜度不算太大,草多路鬆,走的人少,路壓的不緊實,這也沒辦法。
如果走潘家石橋那邊過,每人要給一文錢的過路費……車上的東西重了,要再給一文。
就還是算了吧,那邊的路也好不到哪裏去,主要還是舍不得錢……一來一回就是兩文,不如買個饅頭吃。
走過河岸邊就靠近九河村了,江小三整個人都鬆懈了下來,身子也沒那麽緊繃,江六也是鬆了口氣。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看見對方的窘迫樣子,各自笑了笑。
村邊兒的大槐樹下依舊有孩子們玩耍,當時建村,村長和幾位老年人一眼就相中了這裏,這棵老樹需要四個成年壯漢環抱,曆經數百年風雨依舊生命力旺盛,這地兒肯定不錯!
三人和樹下的長輩們打過招呼就走,其中一位老婆婆頭發花白,走路都不太利索,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江家,是真的不一樣了。”
“春婆,說啥呢?沒聽清呢?”
幾位老人家耳朵都不太好,說話全靠喊。
春婆嗬嗬笑:“沒啥,抽瘋呢。”
江建昌把車放到門後,後院現在放了各種盆啊罐兒的,還是就停這裏吧,免得弄壞了什麽東西,他老娘又要揍人。
江小三把裝著豬頭的木桶提到廚房,估摸著等下他娘又要喊他燒豬毛,這麽大個豬頭,他娘一個人燒不好。
田雲花在灶房裏蒸粉皮,看見兒子回來,剛想問他今天涼粉賣的怎麽樣?
結果看見他提著的木桶,這桶黑乎乎的肯定不是她們家的,“這啥?”
江小三縮了下脖子:“大豬頭。”
本以為會被痛罵一頓,江小三已經做好左耳進右耳出的準備,結果他娘就隻哦了一聲。
江小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娘:“就哦?就完了?”
田雲花冷哼一聲,繼續盯著鍋裏的粉皮,粉皮起泡就要趕緊揭下來,不慌不忙的說:“不然哩?還要誇你一頓?”
二兒子在大集上賣涼粉都賣的好,更別說在碼頭人多的地兒,回來還能買豬頭,她更是不需要再多問。
江小三放下木桶圍著親娘轉圈,仔細打量他娘的臉,滿臉的不信邪:“你不對勁,你不是我娘?”
田雲花理都不想理他,把鍋裏燙熟的粉皮揭起來,放到一旁的簸箕裏,稍微冷一下再切,這樣才不容易碎。
“對,我不是你娘,你滾吧。”說完繼續往木盆裏添兌好的漿水。
江小三滿意的拍拍手,點點安心道:“不錯,這樣才是我娘。”
田雲花忍不住回頭看了他一眼,眼裏滿是無語,她真的不知道小兒子腦子裏裝的是什麽,可能是水也可能是草。
無聲歎息……
江小三想舀水清洗豬頭,結果水缸裏又沒水了,忍不住說道:“你們怎麽用的那麽快啊,真不拿我大哥當人啊?昨天下午不是才挑滿了嘛。”
廚房裏的這個水缸要六桶水才能裝滿,外頭那個大水缸要十桶水才能滿。
江家在村西邊兒,水井在村東頭,一來一回要耽擱不少功夫,所以當時才打了兩個水缸。
沒成想這洗粉那麽費水,昨天挖回來的蕉芋還隻磨了一大半,因為沒水了,剩下的小半還沒管它。
大兒子和他爹一早就上山挖蕉芋,公公一個人舂米,兩個姑娘也是忙的團團轉,弟妹更是屁股紮根兒了,在後院一直忙活。
中午婆婆攤了好些菜餅子,還用油給煎了兩下,當時田雲花和弟妹就明白了,以後她們家真的吃三頓,不管孩子們在不在家都是如此。
“那你去挑嘛,別老是隻長了嘴沒長手。”對付兒子,田雲花都不需要出大招,輕飄飄的三言兩語,就把江小三說蔫了。
江小三撇嘴:“你又想喊我燒豬毛,又要我去挑水,我又沒長十隻手。”
“就是咯,這家裏誰長了十隻手?不都忙著嘛。”
“好了好了,你乖,一會兒豬腦花都給你吃,多吃點腦子給你補補。”田雲花不耐煩的應付兒子,真是越大話越多。
江小三:……雖然我喜歡吃豬腦,但是你這話怎麽聽著不大對勁呢?
…
江六在廊下坐著歇息,指著自己藏生薑的木筐:“爹,幫我搬到後院。”
他這會兩隻肩膀重的都有點抬不起來,腰腹處也隱隱發痛,今早的南瓜和板車真的是讓他有點吃不消。
他爹把車上的背簍和竹筐都拿下來,聞言看了他一眼:“這會兒不忍著了?趕緊去擦點藥,你屋裏還有沒?”
早就發現了兒子走路不對勁,這小子一直不吭聲,還以為現在這麽能忍呢,這會兒還是扛不住了吧?
江六嘎嘎笑:“有,那我先揉點藥酒,你幫我搬過去。”還不忘回頭叮囑:“要輕輕的啊。”
江建昌:“嗯,知道了。”
兒子這性子也不知道隨了誰,有時候磨磨唧唧的像個沒出嫁的大姑娘,有時候又膽子大的能把全家人嚇死,大多時候又倔的跟老驢似的。
他和燕娘都不是這樣的性子,肯定是隨了他老娘!肯定是這樣,準沒錯。
江老太:嗬嗬。
這兩個村子都在半山腰上,下麵是山林和田地,村子裏有好幾個獵戶,打獵很厲害,江六有時候在山上亂鑽會碰見他們。
他們每次上山最少也是兩個人,莫山嶺的一段山脈緊挨著白雲山,遠處看很像是連成的一片。
獵戶們有時候會過來白雲山這邊打獵,如果在山上遇見九河村的人,他們會大方的分一些小獵物出來,比如兔子和山雞之類的。
九河村沒有常年跑山的獵戶,大家也隻偶爾上山碰碰運氣,找找香料和筍子、菌子、刺球野果等山貨。
白雲山很深,他們又不是祖輩都長在這裏,山裏很多未知的危險。
對於莫山嶺的獵戶過來,大家也不會有怨言,那麽大三座深山老林,還有靠近斷崖的後山,有功夫的獵戶走山是好事,會讓野物們害怕,不敢輕易下山。
過了村子,是一小片野草叢生的密林,林子不大。兄弟倆不再玩耍,江小三換掉他小叔,走到前頭奮力拉起板車。
江建昌知道自己的腿跑不快,退到側邊開始推車,這一段路人煙稀少,路邊的野草比人還高,小密林的樹木全是矮樹叢,裏邊兒藏著什麽也不知道。
三人作伴還好一點,平時就江小三和弟弟,他們過這一段路都像後邊兒有鬼在攆似的,跑的那叫一個快,一邊跑一邊怪叫……
就算打不過,也能憑借怪聲嚇死裏麵的東西!
馬家橋和莫山嶺的人很少會單獨過來九河村,偶爾有人來還是三五成群,他們總覺得小密林太陰森,畢竟當年這林子裏可死了不少人。
血水像殷紅的朝露,染紅了那段原本碧綠如意的河流。
過了這片林子,就要順著坡走河邊路,如果天不好,下整天的雨,這條路就過不去,特別的滑,會摔到河灘下邊兒。
這坡大約兩米高,傾斜度不算太大,草多路鬆,走的人少,路壓的不緊實,這也沒辦法。
如果走潘家石橋那邊過,每人要給一文錢的過路費……車上的東西重了,要再給一文。
就還是算了吧,那邊的路也好不到哪裏去,主要還是舍不得錢……一來一回就是兩文,不如買個饅頭吃。
走過河岸邊就靠近九河村了,江小三整個人都鬆懈了下來,身子也沒那麽緊繃,江六也是鬆了口氣。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看見對方的窘迫樣子,各自笑了笑。
村邊兒的大槐樹下依舊有孩子們玩耍,當時建村,村長和幾位老年人一眼就相中了這裏,這棵老樹需要四個成年壯漢環抱,曆經數百年風雨依舊生命力旺盛,這地兒肯定不錯!
三人和樹下的長輩們打過招呼就走,其中一位老婆婆頭發花白,走路都不太利索,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江家,是真的不一樣了。”
“春婆,說啥呢?沒聽清呢?”
幾位老人家耳朵都不太好,說話全靠喊。
春婆嗬嗬笑:“沒啥,抽瘋呢。”
江建昌把車放到門後,後院現在放了各種盆啊罐兒的,還是就停這裏吧,免得弄壞了什麽東西,他老娘又要揍人。
江小三把裝著豬頭的木桶提到廚房,估摸著等下他娘又要喊他燒豬毛,這麽大個豬頭,他娘一個人燒不好。
田雲花在灶房裏蒸粉皮,看見兒子回來,剛想問他今天涼粉賣的怎麽樣?
結果看見他提著的木桶,這桶黑乎乎的肯定不是她們家的,“這啥?”
江小三縮了下脖子:“大豬頭。”
本以為會被痛罵一頓,江小三已經做好左耳進右耳出的準備,結果他娘就隻哦了一聲。
江小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娘:“就哦?就完了?”
田雲花冷哼一聲,繼續盯著鍋裏的粉皮,粉皮起泡就要趕緊揭下來,不慌不忙的說:“不然哩?還要誇你一頓?”
二兒子在大集上賣涼粉都賣的好,更別說在碼頭人多的地兒,回來還能買豬頭,她更是不需要再多問。
江小三放下木桶圍著親娘轉圈,仔細打量他娘的臉,滿臉的不信邪:“你不對勁,你不是我娘?”
田雲花理都不想理他,把鍋裏燙熟的粉皮揭起來,放到一旁的簸箕裏,稍微冷一下再切,這樣才不容易碎。
“對,我不是你娘,你滾吧。”說完繼續往木盆裏添兌好的漿水。
江小三滿意的拍拍手,點點安心道:“不錯,這樣才是我娘。”
田雲花忍不住回頭看了他一眼,眼裏滿是無語,她真的不知道小兒子腦子裏裝的是什麽,可能是水也可能是草。
無聲歎息……
江小三想舀水清洗豬頭,結果水缸裏又沒水了,忍不住說道:“你們怎麽用的那麽快啊,真不拿我大哥當人啊?昨天下午不是才挑滿了嘛。”
廚房裏的這個水缸要六桶水才能裝滿,外頭那個大水缸要十桶水才能滿。
江家在村西邊兒,水井在村東頭,一來一回要耽擱不少功夫,所以當時才打了兩個水缸。
沒成想這洗粉那麽費水,昨天挖回來的蕉芋還隻磨了一大半,因為沒水了,剩下的小半還沒管它。
大兒子和他爹一早就上山挖蕉芋,公公一個人舂米,兩個姑娘也是忙的團團轉,弟妹更是屁股紮根兒了,在後院一直忙活。
中午婆婆攤了好些菜餅子,還用油給煎了兩下,當時田雲花和弟妹就明白了,以後她們家真的吃三頓,不管孩子們在不在家都是如此。
“那你去挑嘛,別老是隻長了嘴沒長手。”對付兒子,田雲花都不需要出大招,輕飄飄的三言兩語,就把江小三說蔫了。
江小三撇嘴:“你又想喊我燒豬毛,又要我去挑水,我又沒長十隻手。”
“就是咯,這家裏誰長了十隻手?不都忙著嘛。”
“好了好了,你乖,一會兒豬腦花都給你吃,多吃點腦子給你補補。”田雲花不耐煩的應付兒子,真是越大話越多。
江小三:……雖然我喜歡吃豬腦,但是你這話怎麽聽著不大對勁呢?
…
江六在廊下坐著歇息,指著自己藏生薑的木筐:“爹,幫我搬到後院。”
他這會兩隻肩膀重的都有點抬不起來,腰腹處也隱隱發痛,今早的南瓜和板車真的是讓他有點吃不消。
他爹把車上的背簍和竹筐都拿下來,聞言看了他一眼:“這會兒不忍著了?趕緊去擦點藥,你屋裏還有沒?”
早就發現了兒子走路不對勁,這小子一直不吭聲,還以為現在這麽能忍呢,這會兒還是扛不住了吧?
江六嘎嘎笑:“有,那我先揉點藥酒,你幫我搬過去。”還不忘回頭叮囑:“要輕輕的啊。”
江建昌:“嗯,知道了。”
兒子這性子也不知道隨了誰,有時候磨磨唧唧的像個沒出嫁的大姑娘,有時候又膽子大的能把全家人嚇死,大多時候又倔的跟老驢似的。
他和燕娘都不是這樣的性子,肯定是隨了他老娘!肯定是這樣,準沒錯。
江老太: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