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昌搬著竹筐去後院,這筐裏也不知道是啥,有三十來斤重,走一步就漏一絲土下來。
“昌兒?你們回來了。”
老太太看見出現在院門口的人,才察覺到時間,看天光已差不多申時初,輕輕捶了捶老腰。
應了他娘一聲,看見就他爹一個人舂米,旁邊放了很多沒薅過的稻穗杆,不解的問道:“大哥不在嗎?”
江老頭左右手換著舂稻穗,這餅狀石杵大約二十斤重,額頭上全是大點汗,“沒呢,和小輝今天都在山上挖蕉芋頭。”
老漢笑嗬嗬的問:“碼頭生意怎麽樣?你腿沒事吧?這筐裏是啥?”
一連三個問題,江建昌挨個答,最後把筐子放地上:“小六買的,不知道是個啥,還特意囑咐我要輕拿輕放。”
老漢隻看了一眼就算了,也不好奇裏麵是什麽,讓他去休息會兒,那腿還是不能太過大意。
當年治傷,小腿到腳後跟的腐肉,不知道削掉了多少層,骨子也刮過好幾回才完全治好。
也就是這幾年腿養的好了點兒,如果撈起褲腿,就能發現那條受傷的小腿,最嚴重的地方,隻有皮包著骨。
江建昌和媳婦兒打過招呼,就去雞圈旁邊看他的雞,雞蛋已經撿過了,打好的雞草和兔草也放在一旁,還有一盆未剁完的雞草。
抱窩的幾隻老母雞在打瞌睡,輕輕提起老母雞的一邊翅膀,伸手試了試溫度。
如果這一批雞崽能全部孵出來就好了,再有幾天秋老虎就要過了,必須得趕在這之前孵化出這批蛋,不然冷熱溫差太大,這蛋就危險了。
仔細看過幾隻母雞,都是護蛋護的厲害,應該暫時問題不大,其中某顆蛋如果壞了,母雞會把蛋刨到一旁。
其餘的雞也都吃飽了,這會兒正蹲在木杆上休息,兔子們也很安靜,沒有發瘋撞籠子。
江建昌繼續剁那盆雞草,可別小看雞,一天下來的吃的真不少,如果家裏同時養了雞鴨鵝,那每天什麽都不用幹了,就給它們找草剁食都忙不過來。
家裏養過幾隻小鴨,九河村門口的河流比較急,平時傍晚會趕鴨子到河岸遊水,那鴨子不知道突然被受了什麽刺激,紛紛往河中心衝。
當時隻有他一個,在岸邊追著河裏的鴨子跑,一直跑到潘家石橋,讓河裏的船隻幫忙趕鴨,才把這鴨子追回來,自那以後家裏就不再養鴨。
聽見雞圈那邊傳來剁雞草的聲音,老太太讓小兒媳去給她男人說歇會,等她磨完這些碎芋頭再去剁。
紀淑燕也心疼自家男人,燙完這一層粉皮,就起身去雞圈。
看見正蹲著剁雞草的人,沒好氣的說:“你還蹲著,那腿不想要了?”
但江建昌閑不下來,家裏每個人都很忙,就是姑娘們也沒得清閑,他一個做長輩的,去歇著算怎麽個事兒?
江六揉了藥酒,和灶房裏的大娘打過招呼,來後院兒就看見他爹坐在草席上,蔫噠噠的薅稻穗上的穀粒。
拿了一把小的鋤頭,請他爹幫忙:“爹,能不能幫我種個東西?”
江老漢抬頭:“種啥?要爺爺幫忙不?種地你爹還是不大行啊。”
江建昌站起身來,用行動說明一切,行!怎麽就不行了!
他去拿大鋤頭,就他兒子那小鋤頭,用來挖野菜什麽的還好說,挖坑挖地還是不行。
把竹筐的蓋子打開,抖掉上麵多餘的泥土,拿出一株薑苗給爺爺看:“就這個東西,爺爺你知道是什麽不?”語氣裏有不自覺的得意。
江老汗一看就驚了,石杵都暫時放下,走過來拿起這株小苗仔細看:“這是薑苗?還沒熟的?”
還沒成家時,江老漢在老家給鄉紳做長工,那家就有一片藥田,其中就種的有這似竹非竹的藥材。
藥田看守很嚴,偶爾管理藥田的人實在忙不過來,也會叫他們幫忙,他也是那時才知道有一種藥材叫薑。
老漢兒年輕那會兒,可比現在日子難過多了,一年也難得見一次葷腥,在他的記憶中,他吃過最好吃的肉,是鄉紳的小兒子考中了秀才。
整個縣裏就出了這麽一個,鄉紳大方的邀請親朋好友,擺了整整三日的流水席,他們這些給人做工的,也沾上了光。
後來那秀才在趕考途中遇上了山賊,報官後也隻砍頭了一個賊人,鄉紳賣掉了大部分家產隻為給兒子翻案,他們這些長工也被辭了。
想起往事,小老兒就有些唏噓,在他們那時候,秀才就已經能做官,但那小少爺想繼續往上考,估計是擋了某些人的通天路,這才被故意殺害。
“是啊,和路過的藥材商買的,人家說了不一定能種活。”
江六覺得自己現在臉皮真的很厚,張口就是謊話連篇,也許在別人的眼裏滿是漏洞,但他的家人們並不會多思。
有些心虛的看著爺爺,爺爺愣神後又道:“我也不知道,但想來應該也是喜歡肥土和陽光的,你栽到雞圈那邊兒試試?”
隻要雞不跑出來,這薑苗就不會被破壞,那邊的牆都是石頭加固過的,黃鼠狼也進不來。
於是江六和他爹把竹筐又搬到雞圈,老太太也按耐不住好奇,過來圍觀這金貴的薑苗,看見他們挖了坑,把薑種進去,沒有加肥。
老太太憂心不已,這可是薑啊,這麽隨意的種?不能吧。
“要不把昨天的蕉芋渣渣給它們蓋點兒?”老太太提議。
蕉芋粉過濾後有好些渣,一部分拌雞食給雞吃了,還有的和切碎的稻草杆堆在一起漚肥,等耕完田就開始施肥,來年的這片田才不會太薄。
“不用了吧?我蓋點草木灰試試?”
江六想著,萬一那肥不適合薑呢?燒死了薑苗可咋辦,草木灰溫和,新種下的苗苗都會給蓋點。
老太太想了想覺得應該也可以,就把這薑苗當小菜苗試試看,過於的施肥有時候反而不好。
江建昌從灶房裏提了兩箢篼草木灰,均勻的灑在薑苗上方,又把剛剛挖出來的土給蓋了回去,想了想又在這層土上撒了一些草木灰。
江老太不看好這樣的種植方法,她覺得這麽大的苗應該種不活,但那薑芽根兒又新鮮的很,下頭的根須保留的很完整。
老太太種菜有經驗,但此時暫不發表什麽意見,免得傷到了孫兒的積極性。
隻從側麵提醒道:“任何嚐試都有可能會失敗,種不出來你不興哭哈。”
江六額頭降下三根黑線,無奈的對奶奶說:“阿奶,我不是三歲小孩兒……”
再說了……他不愛哭好嗎?怎麽說的他好像個哭包似的!
“嗬嗬,那就好。”
江建昌不搭這祖孫倆的話頭,免得引火燒身,他繼續薅穀粒去,離交糧還有五日,現在隻曬好了五百斤左右,還差一半多。
曬穀場那邊也是都在舂粒,家裏人多的,已經快舂好了。
“昌兒?你們回來了。”
老太太看見出現在院門口的人,才察覺到時間,看天光已差不多申時初,輕輕捶了捶老腰。
應了他娘一聲,看見就他爹一個人舂米,旁邊放了很多沒薅過的稻穗杆,不解的問道:“大哥不在嗎?”
江老頭左右手換著舂稻穗,這餅狀石杵大約二十斤重,額頭上全是大點汗,“沒呢,和小輝今天都在山上挖蕉芋頭。”
老漢笑嗬嗬的問:“碼頭生意怎麽樣?你腿沒事吧?這筐裏是啥?”
一連三個問題,江建昌挨個答,最後把筐子放地上:“小六買的,不知道是個啥,還特意囑咐我要輕拿輕放。”
老漢隻看了一眼就算了,也不好奇裏麵是什麽,讓他去休息會兒,那腿還是不能太過大意。
當年治傷,小腿到腳後跟的腐肉,不知道削掉了多少層,骨子也刮過好幾回才完全治好。
也就是這幾年腿養的好了點兒,如果撈起褲腿,就能發現那條受傷的小腿,最嚴重的地方,隻有皮包著骨。
江建昌和媳婦兒打過招呼,就去雞圈旁邊看他的雞,雞蛋已經撿過了,打好的雞草和兔草也放在一旁,還有一盆未剁完的雞草。
抱窩的幾隻老母雞在打瞌睡,輕輕提起老母雞的一邊翅膀,伸手試了試溫度。
如果這一批雞崽能全部孵出來就好了,再有幾天秋老虎就要過了,必須得趕在這之前孵化出這批蛋,不然冷熱溫差太大,這蛋就危險了。
仔細看過幾隻母雞,都是護蛋護的厲害,應該暫時問題不大,其中某顆蛋如果壞了,母雞會把蛋刨到一旁。
其餘的雞也都吃飽了,這會兒正蹲在木杆上休息,兔子們也很安靜,沒有發瘋撞籠子。
江建昌繼續剁那盆雞草,可別小看雞,一天下來的吃的真不少,如果家裏同時養了雞鴨鵝,那每天什麽都不用幹了,就給它們找草剁食都忙不過來。
家裏養過幾隻小鴨,九河村門口的河流比較急,平時傍晚會趕鴨子到河岸遊水,那鴨子不知道突然被受了什麽刺激,紛紛往河中心衝。
當時隻有他一個,在岸邊追著河裏的鴨子跑,一直跑到潘家石橋,讓河裏的船隻幫忙趕鴨,才把這鴨子追回來,自那以後家裏就不再養鴨。
聽見雞圈那邊傳來剁雞草的聲音,老太太讓小兒媳去給她男人說歇會,等她磨完這些碎芋頭再去剁。
紀淑燕也心疼自家男人,燙完這一層粉皮,就起身去雞圈。
看見正蹲著剁雞草的人,沒好氣的說:“你還蹲著,那腿不想要了?”
但江建昌閑不下來,家裏每個人都很忙,就是姑娘們也沒得清閑,他一個做長輩的,去歇著算怎麽個事兒?
江六揉了藥酒,和灶房裏的大娘打過招呼,來後院兒就看見他爹坐在草席上,蔫噠噠的薅稻穗上的穀粒。
拿了一把小的鋤頭,請他爹幫忙:“爹,能不能幫我種個東西?”
江老漢抬頭:“種啥?要爺爺幫忙不?種地你爹還是不大行啊。”
江建昌站起身來,用行動說明一切,行!怎麽就不行了!
他去拿大鋤頭,就他兒子那小鋤頭,用來挖野菜什麽的還好說,挖坑挖地還是不行。
把竹筐的蓋子打開,抖掉上麵多餘的泥土,拿出一株薑苗給爺爺看:“就這個東西,爺爺你知道是什麽不?”語氣裏有不自覺的得意。
江老汗一看就驚了,石杵都暫時放下,走過來拿起這株小苗仔細看:“這是薑苗?還沒熟的?”
還沒成家時,江老漢在老家給鄉紳做長工,那家就有一片藥田,其中就種的有這似竹非竹的藥材。
藥田看守很嚴,偶爾管理藥田的人實在忙不過來,也會叫他們幫忙,他也是那時才知道有一種藥材叫薑。
老漢兒年輕那會兒,可比現在日子難過多了,一年也難得見一次葷腥,在他的記憶中,他吃過最好吃的肉,是鄉紳的小兒子考中了秀才。
整個縣裏就出了這麽一個,鄉紳大方的邀請親朋好友,擺了整整三日的流水席,他們這些給人做工的,也沾上了光。
後來那秀才在趕考途中遇上了山賊,報官後也隻砍頭了一個賊人,鄉紳賣掉了大部分家產隻為給兒子翻案,他們這些長工也被辭了。
想起往事,小老兒就有些唏噓,在他們那時候,秀才就已經能做官,但那小少爺想繼續往上考,估計是擋了某些人的通天路,這才被故意殺害。
“是啊,和路過的藥材商買的,人家說了不一定能種活。”
江六覺得自己現在臉皮真的很厚,張口就是謊話連篇,也許在別人的眼裏滿是漏洞,但他的家人們並不會多思。
有些心虛的看著爺爺,爺爺愣神後又道:“我也不知道,但想來應該也是喜歡肥土和陽光的,你栽到雞圈那邊兒試試?”
隻要雞不跑出來,這薑苗就不會被破壞,那邊的牆都是石頭加固過的,黃鼠狼也進不來。
於是江六和他爹把竹筐又搬到雞圈,老太太也按耐不住好奇,過來圍觀這金貴的薑苗,看見他們挖了坑,把薑種進去,沒有加肥。
老太太憂心不已,這可是薑啊,這麽隨意的種?不能吧。
“要不把昨天的蕉芋渣渣給它們蓋點兒?”老太太提議。
蕉芋粉過濾後有好些渣,一部分拌雞食給雞吃了,還有的和切碎的稻草杆堆在一起漚肥,等耕完田就開始施肥,來年的這片田才不會太薄。
“不用了吧?我蓋點草木灰試試?”
江六想著,萬一那肥不適合薑呢?燒死了薑苗可咋辦,草木灰溫和,新種下的苗苗都會給蓋點。
老太太想了想覺得應該也可以,就把這薑苗當小菜苗試試看,過於的施肥有時候反而不好。
江建昌從灶房裏提了兩箢篼草木灰,均勻的灑在薑苗上方,又把剛剛挖出來的土給蓋了回去,想了想又在這層土上撒了一些草木灰。
江老太不看好這樣的種植方法,她覺得這麽大的苗應該種不活,但那薑芽根兒又新鮮的很,下頭的根須保留的很完整。
老太太種菜有經驗,但此時暫不發表什麽意見,免得傷到了孫兒的積極性。
隻從側麵提醒道:“任何嚐試都有可能會失敗,種不出來你不興哭哈。”
江六額頭降下三根黑線,無奈的對奶奶說:“阿奶,我不是三歲小孩兒……”
再說了……他不愛哭好嗎?怎麽說的他好像個哭包似的!
“嗬嗬,那就好。”
江建昌不搭這祖孫倆的話頭,免得引火燒身,他繼續薅穀粒去,離交糧還有五日,現在隻曬好了五百斤左右,還差一半多。
曬穀場那邊也是都在舂粒,家裏人多的,已經快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