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今天趕大集回來的早,吃過午飯又上山背了一趟蕉芋,這會兒正一趟趟的挑水,大哥和大伯還在山上沒回來。
後院已經堆了一座小山,但這父子倆似乎挖上癮了,喊也喊不回來。
江老頭倒是很能理解,有能吃的糧食在山上沒人要,真的恨不得立刻長了三頭六臂,背回來囤家裏。
要不是他們家秋糧還沒夠數,他都想上山挖……糧食輕輕鬆鬆一挖一麻袋,擱誰誰想回家啊!
江二挑著水回來,剛進門看見板車,就開始找弟弟。
“小六,六兒,你在哪兒?”
江小三從灶房裏探出哀怨的頭,語氣幽怨的說道:“我也回來了,你為啥不喊我?”
把正在四處張望的江二嚇一跳,水桶裏的水都差點蕩出來。
忙穩住水桶,衝著傻弟弟訕訕道:“啊,這不是我們家最聰明的人嗎?您什麽時候回來的?需要您的仆人我,為您捶腿嗎?”
田雲花一邊切豬頭肉,一邊笑。
江小三兒聽見他二哥陰陽怪氣的聲音,又翻著白眼縮了回去:“有毛病。”他哪裏是自己的仆人,自己是他的仆人還差不多!
從後院兒聞聲趕來的江六,看見二哥正往灶房的水缸裏倒水。
“二哥你喊我?”
“是啊,你不是要找水菜嗎?大姐和小妹在小菜地溝那邊發現老大一片,你去看看不?”
水菜喜歡長在小河溝裏,每年十一月到三月都能吃到這鮮嫩的野菜,今年估計氣候比較熱,提前就發了。
聽奶奶說,她們的上一輩,是沒有見過這種菜的,新朝開始不禁海運,河溝裏就突然出現了這種野菜。(寶子們請輕噴,作者真的不知道西洋菜在古代要怎麽合理出現,隻能這樣安排它出場了,介意的朋友可以忽略這個菜)。
這菜十分的鮮美,可以和豌豆苗媲美,江家也種了豌豆苗,已經出苗了,但還不能摘。
聽見水菜發了,江六一下就來了精神,趕緊找自己的背簍去摘。
江小三覺得他弟弟真的精力很旺盛,整天到處轉悠也不嫌累,問道:“你還不餓啊?吃塊兒燒餅不?一會兒又餓暈了。”
“不餓。”說著就跑了。
田雲花切肉的手一頓:“咋?在碼頭沒吃?”兒子帶回來了四個燒餅,原以為他們都吃過了。
江小三小聲說道:“沒吃呢,就我和小叔吃了,說是不餓,人家請他吃過了。”
原本已經把豬頭劈開,留一半明天吃的,聽了兒子這麽說,又從木盆裏把另外一塊拿出來。
既然有水菜,那這一半就做成豬骨頭鍋子吧。
水菜怎麽樣都好吃,生吃很像蘿卜,吃起來有一點辣舌頭,過了熱水又能吃出清甜味兒。
如果是骨頭湯裏放水菜,那味道簡直別提了,每人能吃一大海碗。葷油炒的水菜,裏麵放點蒜末和鹹鹽,就是那半個月不吃肉,也能輕鬆安撫肚裏的饞蟲。
這菜哪哪都好,就是清洗時得特別注意,裏麵有很多水蛭,不光是藏在細葉裏,莖幹裏頭也會鑽進去。
有一年炒的水菜,是她家小姑娘洗的,估計洗的時候沒注意,熱鍋裏剛放入水菜,裏麵沒洗幹淨的水蛭就開始往鍋邊爬……
自那以後,江家人洗水菜都會把細杆兒撕開,就為了防止再出現水蛭亂爬的景象。
江六背好背簍,又急匆匆進灶房:“大娘,那豬頭你記得全烀了嗷,明兒個我要帶點給別人嚐嚐。”
田雲花應聲:“知道了。”本來也打算全做了的,吃不完明早又吃。
這幾日吃的油水比以往半年都足,田雲花有時候都會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江六和二哥一起出門,小菜地和村東頭離的不遠,那片菜地的下方有一處河溝,平時澆菜用,河溝裏也是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很幹淨。
水井裏的水一部分來源於山泉水,一部分是地下水,如果光靠山泉水,九河村男女老小加起來有四百八十口人,目前共計九十二戶,肯定是不夠用的。
在清溪鎮治下,一個村九十多戶不算多,最多的一個村裏有一百四十多戶人家。
田地稅是按戶收,像江家沒分家,家裏的水田和耕地都記在江老漢名下,有要分家的,也會劃了家裏的田地出去。
沒有田地的人上不了戶(作者私設),梁狗蛋想分家,但他爹不同意,所以他分不了,不會劃田地給他,他自己也沒錢買不起田地,立戶的最低要求為一畝田二畝地。
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入贅,如果他願意入贅別家,那麽他的戶籍可以掛在女方家。
小菜地種的都是金貴菜,像萵筍、波棱菜、篷花菜、番茄、花菜就種在那邊,有的人家最多一分地,有的隻有一小溜。
江家當時在這邊就隻有一小塊地,勉強能種些金貴菜,剩餘的地補足在了大菜地,今年江家在小菜地裏種的是番茄,前兩個月就賣了,賣了一兩銀子。
自己留下的番茄粒兒做種,發出來的芽太細發黃種不活,每年都要在農司購買新種,還不一定能買到的上,夠種采用的是搖簽方式。
建村時分地也是要錢的,測量的官差會評斷土地的價錢,當時江家給的錢少,分的田地都不算很好。
番茄和篷花菜的菜種很貴,一小包裏麵不過幾粒,就要五十文,菜種的發芽率比起其他菜種,也不算高。
九河村紮根兒的時候,正是這新菜種擴大種植時期,官府免費給了新種子,每人隻分到了幾粒,這兩種菜種出來會有人來收,給的價格都很高,說是要賣到繁華的都城裏去。
等江六到小菜地的河溝時,他的兩位姐姐已經摘了好些水菜,他五姐更是站在了水溝中間。
江六不讚同她這樣,喊道:“五姐,你快出來,小心水蛭吸你血啊。”
小時候不懂水蛭的可怕,光著腳在河溝裏摘水菜摸螺螄,結果把水蛭喂的都變拇指大了,害怕的一拔,結果它就這麽斷了……
那時的江六害怕極了,哭著跑回了家求救,奶奶輕輕拍打水蛭周圍,又給塗了點鹽水,終於把它全部弄出來。
從此以後,江六再也不敢光腳光腿下河溝,跟著他哥哥們摸河蚌,也是隻敢蹲在石頭上,這樣的後果就是不停的摔屁墩兒,石頭上有青苔,很滑。
江瑚毫不在意:“沒事的,我這下麵有一塊石頭,是你離太遠了看不清。”
大姐江珊也隻敢蹲在水溝邊兒上摘,嘴裏還在不停的念叨妹妹:“你要是敢摔了,回家看娘不揍你。”
“還有啊,你的衣裳我不會幫你洗的,你自己洗。”
江瑚一聽就撅嘴,姐姐老是用娘來嚇她,但想到她娘鐵手的厲害……
算了,中間的也還沒好多少,可不是因為怕挨揍呢,一會兒她要是摔溝裏成了泥猴子,再溜一大圈才回家,那多丟人啊……
扶著姐姐的手,江瑚從中間的石板上跨了過來,這大咧咧的動作,又讓她大姐逮住她不停的念叨。
什麽姑娘家要注意儀態,等你到說親時候人家會笑話你的,說你粗魯的像個小漢子,這樣的女兒家不好找好婆家的。
江六和五姐充耳不聞,說吧說吧,反正被說也不會掉塊肉。
大姐越說越難過,仿佛已經看見妹妹被挑剔被刁難的樣子,心情一下低落起來。
“嗬嗬嗬,大姐,沒關係的,咱們想怎麽活就怎麽活,不必在意他人眼光,人生在世不過爾爾,任它東南西北風。”
後院已經堆了一座小山,但這父子倆似乎挖上癮了,喊也喊不回來。
江老頭倒是很能理解,有能吃的糧食在山上沒人要,真的恨不得立刻長了三頭六臂,背回來囤家裏。
要不是他們家秋糧還沒夠數,他都想上山挖……糧食輕輕鬆鬆一挖一麻袋,擱誰誰想回家啊!
江二挑著水回來,剛進門看見板車,就開始找弟弟。
“小六,六兒,你在哪兒?”
江小三從灶房裏探出哀怨的頭,語氣幽怨的說道:“我也回來了,你為啥不喊我?”
把正在四處張望的江二嚇一跳,水桶裏的水都差點蕩出來。
忙穩住水桶,衝著傻弟弟訕訕道:“啊,這不是我們家最聰明的人嗎?您什麽時候回來的?需要您的仆人我,為您捶腿嗎?”
田雲花一邊切豬頭肉,一邊笑。
江小三兒聽見他二哥陰陽怪氣的聲音,又翻著白眼縮了回去:“有毛病。”他哪裏是自己的仆人,自己是他的仆人還差不多!
從後院兒聞聲趕來的江六,看見二哥正往灶房的水缸裏倒水。
“二哥你喊我?”
“是啊,你不是要找水菜嗎?大姐和小妹在小菜地溝那邊發現老大一片,你去看看不?”
水菜喜歡長在小河溝裏,每年十一月到三月都能吃到這鮮嫩的野菜,今年估計氣候比較熱,提前就發了。
聽奶奶說,她們的上一輩,是沒有見過這種菜的,新朝開始不禁海運,河溝裏就突然出現了這種野菜。(寶子們請輕噴,作者真的不知道西洋菜在古代要怎麽合理出現,隻能這樣安排它出場了,介意的朋友可以忽略這個菜)。
這菜十分的鮮美,可以和豌豆苗媲美,江家也種了豌豆苗,已經出苗了,但還不能摘。
聽見水菜發了,江六一下就來了精神,趕緊找自己的背簍去摘。
江小三覺得他弟弟真的精力很旺盛,整天到處轉悠也不嫌累,問道:“你還不餓啊?吃塊兒燒餅不?一會兒又餓暈了。”
“不餓。”說著就跑了。
田雲花切肉的手一頓:“咋?在碼頭沒吃?”兒子帶回來了四個燒餅,原以為他們都吃過了。
江小三小聲說道:“沒吃呢,就我和小叔吃了,說是不餓,人家請他吃過了。”
原本已經把豬頭劈開,留一半明天吃的,聽了兒子這麽說,又從木盆裏把另外一塊拿出來。
既然有水菜,那這一半就做成豬骨頭鍋子吧。
水菜怎麽樣都好吃,生吃很像蘿卜,吃起來有一點辣舌頭,過了熱水又能吃出清甜味兒。
如果是骨頭湯裏放水菜,那味道簡直別提了,每人能吃一大海碗。葷油炒的水菜,裏麵放點蒜末和鹹鹽,就是那半個月不吃肉,也能輕鬆安撫肚裏的饞蟲。
這菜哪哪都好,就是清洗時得特別注意,裏麵有很多水蛭,不光是藏在細葉裏,莖幹裏頭也會鑽進去。
有一年炒的水菜,是她家小姑娘洗的,估計洗的時候沒注意,熱鍋裏剛放入水菜,裏麵沒洗幹淨的水蛭就開始往鍋邊爬……
自那以後,江家人洗水菜都會把細杆兒撕開,就為了防止再出現水蛭亂爬的景象。
江六背好背簍,又急匆匆進灶房:“大娘,那豬頭你記得全烀了嗷,明兒個我要帶點給別人嚐嚐。”
田雲花應聲:“知道了。”本來也打算全做了的,吃不完明早又吃。
這幾日吃的油水比以往半年都足,田雲花有時候都會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江六和二哥一起出門,小菜地和村東頭離的不遠,那片菜地的下方有一處河溝,平時澆菜用,河溝裏也是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很幹淨。
水井裏的水一部分來源於山泉水,一部分是地下水,如果光靠山泉水,九河村男女老小加起來有四百八十口人,目前共計九十二戶,肯定是不夠用的。
在清溪鎮治下,一個村九十多戶不算多,最多的一個村裏有一百四十多戶人家。
田地稅是按戶收,像江家沒分家,家裏的水田和耕地都記在江老漢名下,有要分家的,也會劃了家裏的田地出去。
沒有田地的人上不了戶(作者私設),梁狗蛋想分家,但他爹不同意,所以他分不了,不會劃田地給他,他自己也沒錢買不起田地,立戶的最低要求為一畝田二畝地。
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入贅,如果他願意入贅別家,那麽他的戶籍可以掛在女方家。
小菜地種的都是金貴菜,像萵筍、波棱菜、篷花菜、番茄、花菜就種在那邊,有的人家最多一分地,有的隻有一小溜。
江家當時在這邊就隻有一小塊地,勉強能種些金貴菜,剩餘的地補足在了大菜地,今年江家在小菜地裏種的是番茄,前兩個月就賣了,賣了一兩銀子。
自己留下的番茄粒兒做種,發出來的芽太細發黃種不活,每年都要在農司購買新種,還不一定能買到的上,夠種采用的是搖簽方式。
建村時分地也是要錢的,測量的官差會評斷土地的價錢,當時江家給的錢少,分的田地都不算很好。
番茄和篷花菜的菜種很貴,一小包裏麵不過幾粒,就要五十文,菜種的發芽率比起其他菜種,也不算高。
九河村紮根兒的時候,正是這新菜種擴大種植時期,官府免費給了新種子,每人隻分到了幾粒,這兩種菜種出來會有人來收,給的價格都很高,說是要賣到繁華的都城裏去。
等江六到小菜地的河溝時,他的兩位姐姐已經摘了好些水菜,他五姐更是站在了水溝中間。
江六不讚同她這樣,喊道:“五姐,你快出來,小心水蛭吸你血啊。”
小時候不懂水蛭的可怕,光著腳在河溝裏摘水菜摸螺螄,結果把水蛭喂的都變拇指大了,害怕的一拔,結果它就這麽斷了……
那時的江六害怕極了,哭著跑回了家求救,奶奶輕輕拍打水蛭周圍,又給塗了點鹽水,終於把它全部弄出來。
從此以後,江六再也不敢光腳光腿下河溝,跟著他哥哥們摸河蚌,也是隻敢蹲在石頭上,這樣的後果就是不停的摔屁墩兒,石頭上有青苔,很滑。
江瑚毫不在意:“沒事的,我這下麵有一塊石頭,是你離太遠了看不清。”
大姐江珊也隻敢蹲在水溝邊兒上摘,嘴裏還在不停的念叨妹妹:“你要是敢摔了,回家看娘不揍你。”
“還有啊,你的衣裳我不會幫你洗的,你自己洗。”
江瑚一聽就撅嘴,姐姐老是用娘來嚇她,但想到她娘鐵手的厲害……
算了,中間的也還沒好多少,可不是因為怕挨揍呢,一會兒她要是摔溝裏成了泥猴子,再溜一大圈才回家,那多丟人啊……
扶著姐姐的手,江瑚從中間的石板上跨了過來,這大咧咧的動作,又讓她大姐逮住她不停的念叨。
什麽姑娘家要注意儀態,等你到說親時候人家會笑話你的,說你粗魯的像個小漢子,這樣的女兒家不好找好婆家的。
江六和五姐充耳不聞,說吧說吧,反正被說也不會掉塊肉。
大姐越說越難過,仿佛已經看見妹妹被挑剔被刁難的樣子,心情一下低落起來。
“嗬嗬嗬,大姐,沒關係的,咱們想怎麽活就怎麽活,不必在意他人眼光,人生在世不過爾爾,任它東南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