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隻有自家人在後院,江老太把話攤開說。
“珊兒,你是怎麽想的?可還願意嫁給陸橋?”
今日陸家娘子上門,表明了她的想法,等落實好了地頭,她和陸橋會搬來九河村,把戶籍也遷過來,他們是清溪鎮人,遷戶不需要額外多給銀錢,房子也會抓緊蓋。
陸娘子希望江家能再給他們一個機會,無論是入贅還是求娶,她都無二話,陸橋那邊無需憂心。
她隻有一個要求,如果是嫁到陸家,那建好房子就讓孩子們完婚,無論江家要多少聘禮,她都會想辦法,不會委屈江珊。
江老太是什麽人精,一眼就看出她不對勁,直問:“嫁過去就死了老婆婆,我孫女兒不得背一輩子名聲?”
陸家娘子眼淚像珠串一般落下,她也是沒辦法了,求老太太看在她也是為兩個孩子著想,成全了她。
如果她死了,陸橋守孝三年,那他這輩子都和江家姑娘無緣,照他的性子,心裏住了人,也再不會接納別人。
江家姑娘一直未相看人家,不計前嫌的幫扶陸家,這等好姑娘,真的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搬來九河村,一是為了誠意,二也是為了活命。
一旦她死了,大伯肯定不會放過那些田地,陸橋心善,是鬥不過自家人的。
江老太隻讓她先回去,自己會好好和江珊談談,明日一定給她個答複。
家裏人聽老太太說完,都看向江珊,田雲花和江建平無聲歎息,這讓她們怎麽說?閨女那是鐵了心的隻願意跟著陸橋,要不然就當一輩子老姑娘。
江珊雙眼通紅,眼淚也流了下來:“我願意,奶奶,我願意嫁。”
得了她的話,大家都反而鬆了口氣,好似這樣的結果才是正確的。
一個想娶一個想嫁,那事情就好辦的多,他們江家也不在乎那些虛禮,隻要房子開始動工,就可以開始操辦兩人的婚事。
農家建房子快,陸家就陸橋和他娘,隻需蓋三間籬笆木屋子就行,一間灶房,兩間住房,幾日就能搞定。
陸娘子也是這樣打算的,建房子她打算請人,木材從匠人手裏買現成的,五日就能建好。
陸娘子回家就對兒子坦白,她是真的活不久了,死前隻想看兒子娶到心愛的姑娘,問陸橋能不能滿足她的心願。
陸娘子得了兒子的準話,急匆匆的出門,繼續和人商談賣地一事,便宜就便宜點吧,隻要能拿到錢就好。
她們家這房子估計是賣不掉了,到時候誰願意住就住吧,不過估摸著也是會被大伯給占走。
陸橋拿了弓箭和短刀上山,路過他爹和爺奶的墳前,長長的磕了三個頭。
…
今日江六起的早,把要帶走的東西都裝好車,野果就占了大半車,還有鮮菜和水菜。
幹草藥都沒地方放,就他這一車有三百來斤,到了鐲子世界,他隻能請朱哥來幫忙。
兩人昨日約定好,過了點江六還沒到,就讓朱磊去尋古味附近找他,他的家人會把他送到那裏。
早上吃的是油煎野菜饃饃,鹹味兒糊糊,還有南瓜糕,江六還拿了三個給朱磊帶去吃。
吃過早飯,一行人急匆匆的走了,村長和曹三丫也和他們同行。
村長雖然年紀大了,但身板子還是挺不錯,他們趕路都累的喘粗氣兒,人還隻是臉色發紅。
今日是收九河村往上這一段的秋糧,到他們村時,估摸著要申時初,村長家三個兒子都在。
大兒在差役們麵前露過幾次臉,往年交秋糧也是他出麵,之後會由他接任九河村村長,所以今日老村長才能出來。
路上少有閑聊,大家都在埋頭趕路。
在縣衙沒耽擱多久,這會兒還早,江建昌不放心村長一人回去,要給他找個歇息的地方。
老村長為自家事兒跑這一趟,給人買碗茶喝是肯定少不了的,在茶館兒等上兩個時辰,他們再一同回家。
村長板著個臉:“上啥茶館?我和你們去碼頭瞧瞧。”
別看他當了這麽多年的村長,一年最多也就到鎮上三四趟,碼頭還一次沒來過,現在很多事都交由兒子去辦,但下戶這種事兒,還得他親自說明緣由。
到了鎮子路就好走了,尤其是到碼頭這條路,連小坑蕩都是沒有的,路也寬敞,能並行三輛馬車。
碼頭附近也有好些村子,這可就比他們那三個村子富裕,這一河段的魚兒更金貴。
村長感慨:“要是咱們村也能修橋就好了,到時候走碼頭比走鎮子還近。”
清溪鎮河岸對麵有兩座橋,馬家橋往上七十裏到潘家石橋後三十裏,都屬於清溪鎮管轄。
有兩座橋通鎮子,一座是縣衙出錢建的,另一座是合建的,九河村在兩座橋居中,所以縣衙絕無可能再出錢修橋。
如果九河村有橋,這橋的位置就在碼頭和鎮子之間,更偏向於碼頭路段,但這段水域很急,且底下有暗流。
在這樣的地方修橋,要耗費多大的人力財力?浮橋不安全,渡船過不去,除非是大石橋。
村長自己都笑了,有一座橋倒是可以修,這橋可太有名了,水域情形和他們村相似,花了一千四百萬銀。
九河村九十二戶,每人出十兩銀子,也才九百二十銀,四百八十口人,也才四千八百銀。
每人出三千兩,或者每戶一萬六千兩,也就能修這大石橋了。
江家人覺得村長可能是昨夜沒睡好,在說糊塗話,一萬六千兩?你去問每戶要一百六十文,看人願不願意給。
“哈哈,胡思亂想罷了。”村長摸了一把胡須,越想越樂,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敢想的。
能從馬家橋過,不給過路錢已是好運,還想修橋?果然是人越老越糊塗啊,想法越來越離奇。
江六沒和他們去涼粉攤,讓曹三丫幫他推車,他在前頭使牛鼻子力氣拉,拉到一半實在是走不動了,上不去最後的土坡。
打發曹三丫離開,躲到茶攤後邊兒,進了鐲子。
今日江家還帶了南瓜糕,涼粉攤子擺不下,燒餅郎騰了一塊兒地方出來,讓曹三丫去他那邊。
這些糕已經冷了,顏色也更深,比剛蒸出來還好看,就是香味兒沒那麽濃鬱。
這深黃色的南瓜發糕擺出來,瞬間吸引到饞嘴們的眼睛,這是什麽糕點,為什麽看起來像饅頭一樣鬆軟?
“賣香糕咯,又甜又香的南瓜香糕,隻要三文錢。”
“珊兒,你是怎麽想的?可還願意嫁給陸橋?”
今日陸家娘子上門,表明了她的想法,等落實好了地頭,她和陸橋會搬來九河村,把戶籍也遷過來,他們是清溪鎮人,遷戶不需要額外多給銀錢,房子也會抓緊蓋。
陸娘子希望江家能再給他們一個機會,無論是入贅還是求娶,她都無二話,陸橋那邊無需憂心。
她隻有一個要求,如果是嫁到陸家,那建好房子就讓孩子們完婚,無論江家要多少聘禮,她都會想辦法,不會委屈江珊。
江老太是什麽人精,一眼就看出她不對勁,直問:“嫁過去就死了老婆婆,我孫女兒不得背一輩子名聲?”
陸家娘子眼淚像珠串一般落下,她也是沒辦法了,求老太太看在她也是為兩個孩子著想,成全了她。
如果她死了,陸橋守孝三年,那他這輩子都和江家姑娘無緣,照他的性子,心裏住了人,也再不會接納別人。
江家姑娘一直未相看人家,不計前嫌的幫扶陸家,這等好姑娘,真的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搬來九河村,一是為了誠意,二也是為了活命。
一旦她死了,大伯肯定不會放過那些田地,陸橋心善,是鬥不過自家人的。
江老太隻讓她先回去,自己會好好和江珊談談,明日一定給她個答複。
家裏人聽老太太說完,都看向江珊,田雲花和江建平無聲歎息,這讓她們怎麽說?閨女那是鐵了心的隻願意跟著陸橋,要不然就當一輩子老姑娘。
江珊雙眼通紅,眼淚也流了下來:“我願意,奶奶,我願意嫁。”
得了她的話,大家都反而鬆了口氣,好似這樣的結果才是正確的。
一個想娶一個想嫁,那事情就好辦的多,他們江家也不在乎那些虛禮,隻要房子開始動工,就可以開始操辦兩人的婚事。
農家建房子快,陸家就陸橋和他娘,隻需蓋三間籬笆木屋子就行,一間灶房,兩間住房,幾日就能搞定。
陸娘子也是這樣打算的,建房子她打算請人,木材從匠人手裏買現成的,五日就能建好。
陸娘子回家就對兒子坦白,她是真的活不久了,死前隻想看兒子娶到心愛的姑娘,問陸橋能不能滿足她的心願。
陸娘子得了兒子的準話,急匆匆的出門,繼續和人商談賣地一事,便宜就便宜點吧,隻要能拿到錢就好。
她們家這房子估計是賣不掉了,到時候誰願意住就住吧,不過估摸著也是會被大伯給占走。
陸橋拿了弓箭和短刀上山,路過他爹和爺奶的墳前,長長的磕了三個頭。
…
今日江六起的早,把要帶走的東西都裝好車,野果就占了大半車,還有鮮菜和水菜。
幹草藥都沒地方放,就他這一車有三百來斤,到了鐲子世界,他隻能請朱哥來幫忙。
兩人昨日約定好,過了點江六還沒到,就讓朱磊去尋古味附近找他,他的家人會把他送到那裏。
早上吃的是油煎野菜饃饃,鹹味兒糊糊,還有南瓜糕,江六還拿了三個給朱磊帶去吃。
吃過早飯,一行人急匆匆的走了,村長和曹三丫也和他們同行。
村長雖然年紀大了,但身板子還是挺不錯,他們趕路都累的喘粗氣兒,人還隻是臉色發紅。
今日是收九河村往上這一段的秋糧,到他們村時,估摸著要申時初,村長家三個兒子都在。
大兒在差役們麵前露過幾次臉,往年交秋糧也是他出麵,之後會由他接任九河村村長,所以今日老村長才能出來。
路上少有閑聊,大家都在埋頭趕路。
在縣衙沒耽擱多久,這會兒還早,江建昌不放心村長一人回去,要給他找個歇息的地方。
老村長為自家事兒跑這一趟,給人買碗茶喝是肯定少不了的,在茶館兒等上兩個時辰,他們再一同回家。
村長板著個臉:“上啥茶館?我和你們去碼頭瞧瞧。”
別看他當了這麽多年的村長,一年最多也就到鎮上三四趟,碼頭還一次沒來過,現在很多事都交由兒子去辦,但下戶這種事兒,還得他親自說明緣由。
到了鎮子路就好走了,尤其是到碼頭這條路,連小坑蕩都是沒有的,路也寬敞,能並行三輛馬車。
碼頭附近也有好些村子,這可就比他們那三個村子富裕,這一河段的魚兒更金貴。
村長感慨:“要是咱們村也能修橋就好了,到時候走碼頭比走鎮子還近。”
清溪鎮河岸對麵有兩座橋,馬家橋往上七十裏到潘家石橋後三十裏,都屬於清溪鎮管轄。
有兩座橋通鎮子,一座是縣衙出錢建的,另一座是合建的,九河村在兩座橋居中,所以縣衙絕無可能再出錢修橋。
如果九河村有橋,這橋的位置就在碼頭和鎮子之間,更偏向於碼頭路段,但這段水域很急,且底下有暗流。
在這樣的地方修橋,要耗費多大的人力財力?浮橋不安全,渡船過不去,除非是大石橋。
村長自己都笑了,有一座橋倒是可以修,這橋可太有名了,水域情形和他們村相似,花了一千四百萬銀。
九河村九十二戶,每人出十兩銀子,也才九百二十銀,四百八十口人,也才四千八百銀。
每人出三千兩,或者每戶一萬六千兩,也就能修這大石橋了。
江家人覺得村長可能是昨夜沒睡好,在說糊塗話,一萬六千兩?你去問每戶要一百六十文,看人願不願意給。
“哈哈,胡思亂想罷了。”村長摸了一把胡須,越想越樂,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敢想的。
能從馬家橋過,不給過路錢已是好運,還想修橋?果然是人越老越糊塗啊,想法越來越離奇。
江六沒和他們去涼粉攤,讓曹三丫幫他推車,他在前頭使牛鼻子力氣拉,拉到一半實在是走不動了,上不去最後的土坡。
打發曹三丫離開,躲到茶攤後邊兒,進了鐲子。
今日江家還帶了南瓜糕,涼粉攤子擺不下,燒餅郎騰了一塊兒地方出來,讓曹三丫去他那邊。
這些糕已經冷了,顏色也更深,比剛蒸出來還好看,就是香味兒沒那麽濃鬱。
這深黃色的南瓜發糕擺出來,瞬間吸引到饞嘴們的眼睛,這是什麽糕點,為什麽看起來像饅頭一樣鬆軟?
“賣香糕咯,又甜又香的南瓜香糕,隻要三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