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丫力氣不比這娘子小,擋住衝過來的那雙爪子,使勁往前一推,怒道:“別在這裏撒潑,睜大你的眼睛好好看看,你是在哪兒!”


    她已經說話很客氣了,就是不知著田娘子能不能聽懂話,這是九河村,不是她自己家。


    被錢財衝昏頭腦的人當然聽不懂,躺在地上開始撒潑,說她被打傷了,必須得給她請大夫。


    鬱煒把小刀拿在手上把玩,蹲下身來盯著她:“行啊,你哪裏傷了,我先給你紮兩刀,不然大夫來了也看不出來傷,你不好訛人。”


    田娘子看見那刀上的亮光,趕忙從地上爬起來,躲到婆婆身後,生怕他真的紮到自己。


    江老太見乖孫輕鬆解決她們,也不出聲,她作為親家,也為了大兒媳婦的臉麵,真是不好說這事,二媳婦都被她支回了家。


    江六:“喜宴吃完了就趕緊走吧,再鬧下去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田老婆子把兒媳婦從身後拽出來,怒氣衝衝的說:“你買!你買她!我就不信你買了人,敢不給我把人好好供著,她要有個三長兩短,老婆子上你家吊死去。”


    田娘子立馬把手抽回來,轉身推了她老婆婆一掌,嫌惡的看著她:“要賣就賣你自個兒,你賣他家去,等你死了我去找他要錢!”


    這老婆子腦子沒問題吧?當她是傻子嗎?說完轉身就往外走,這時也不想占便宜了,怕真的被這老婆子給賣掉。


    田老婆子不吭聲,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走時讓女兒把賀禮錢還她,以後大家還是少來往的好。


    江珊一點也不難過,外祖母這做法也在她意料之中,早在她們出現在宴席上,就已告知了婆母和陸橋她的為人。


    這親外祖母要回禮錢,鬱煒還是頭一次見識到,那轉來轉去的小刀,差點兒割到他自己。


    這小刀是烏黔的,他借來耍耍,烏雅那把小刀看著輕,實則上手很重,轉不出花兒來。


    船夫還在河灘那兒等著,江六和鬱煒回到江家,大哥和震叔拉了一車藕過去,二哥正在裝另一車,這是最後兩車藕了。


    還有菜和野果子,今兒個帶一趟,明日就能帶更多的東西進鐲子。


    家裏人都知道他雇了鬱煒,有時他會跟著江六回來,把當日收的菜拉走,船費貴啊,盡量不跑空船。


    等鬱違離開,江六和二哥去了小興嶺,罐子壇子都是他們送下山來,還沒去過他們村兒。


    “那窯那麽難嗎?咱村裏人整不好?”江餘錢邊爬坡邊問小弟。


    這小興嶺的人咋想著把家安那麽高的,從長興村上來都還要爬老半天,這根本就是無路可走,邊走邊找路,還在原地繞了兩圈。


    這山上像有鬼似的,咋每棵樹長相都差不多?小弟這個常年跑山的人,也分不清楚方向。


    江六的體力和二哥比差的遠,這會兒累的直喘大氣:“整不好,對火候的要求很高,還要做好幾層保溫的,他們村的人能不能建,都還是個問題。”


    那麵包老師說了,古鎮當時建大窯花了很多錢,請的都是業內老師傅,小窯都是四到五位數,更別說那得幾個人燒的大窯。


    二人再一次迷路,實在是爬不動了,他們是照著虞老頭兒給的路線走的啊,咋找了老半天都沒看見山洞入口呢。


    是的,要想去小興嶺村,還得先找洞口,難怪他們村秋糧交的少,還得拉去長興村,怕是當年量地的差役亂報的吧,深深的懷疑他們都沒上山。


    兄弟倆歇息了一陣,又在山林裏頭繼續找洞口,水筒都快喝幹了,終於有外出的村裏人發現了他們。


    “哎喲,你們走這山肯定找不到洞口呀,洞口得從長興村後山走。”這人是出來找蜂子的。


    他養的那些土蜂最近鬧著要搬家,整日巴著蜂箱嗡嗡吵,想把蜂王救出來,部分先鋒兵已經不回家了,可能已經在外麵築好了巢。


    先鋒兵的窩沒找到,撿到了兩個迷路的小瘋子……


    江六回想了老半天,老虞頭說了要從長興村的後山進嗎?好像沒說過吧?是他記錯了還是隻聽了半頭話?


    那人不停的賠禮,讓他們千萬別介意,下次有需要他們做的東西,直接給長興村的人說一聲就是,不用親自上山。


    江六這時算是聽出來了,人根本不願意讓他們進村,摸出懷裏自己畫的草圖,直接問他:“那你看看能不能建,我要建一個大窯,兩個小窯,可以建你明日就帶人下山來。”


    每個村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人家不樂意見外人,自己也不需要勉強,隻要活兒幹的好就成。


    這人看了一眼圖,馬上指出了問題:“你這窯對保溫需求很高吧?”


    江六不得不佩服他,這圖要是不配上他的解說,真的有點難懂,畫的也很亂,他二哥還以為這是抓鬼符。


    “是,我想在不開窯時,通過外層的變化,就能感知到窯內的溫度,好適時添火退火,不知有沒有法子可行?”


    這個就顯然很難為人了,江餘錢作為他哥哥都聽不下去了,苦著臉道:“不大行吧?”


    這不和燒火一個理兒?火越大灶膛裏就越燙,但你想隔著那麽厚的泥,盲目添火控溫,這咋能行哩,那不得變成焦炭。


    江六這個要求,讓看圖紙的人也忍不住皺眉,這到底是要燒什麽好東西,要求這麽高?都能趕上禦製品了。


    仔細看過後,收下了圖紙,告訴江六:“可以建,但是價錢不會低。”


    隻要能建就成,江六問多少錢,這人也說不準,隻說明日要和族人看過江家的窯地才知。


    建窯也不是想在哪裏建都行,土地的濕地和高度都有要求,不然建好了也是一座廢窯。


    他們自用的也是大窯,那窯已經很多年了,江六的要求,隻有讓族裏的老人出手,這圖紙其實畫的不錯,外行人看不懂,內行人反倒覺得畫的很細致。


    下山的時候江餘錢腿有點軟,倒不是因為上山下山累的,而是被那麽多銀子給嚇得,我的個親娘唉,得把他賣幾十回才能得那麽多錢。


    他現在跟人學建窯還來得及嗎?這也太賺錢了吧!


    江六倒是還好,他早知價錢不會低,不然古鎮方也不會隻有兩座大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賣菜郎穿行兩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種田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種田的豬並收藏賣菜郎穿行兩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