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買不到豬崽,他在別地兒還尋不來豬崽?等那些人看見儲料的好,不愁找不著路。
既然你先做了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之前還擔心做的太過會落人口舌,這下杏花村把借口頭子都給找好了,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和許家人商議好,放出話繼續收肥豬,隻要是從杏花村買的豬崽,養再大的豬也不要。
有人問起也無需隱瞞,隻把今日事如實告知,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還沒從許家離開,正在說那些豬分好的肉有那些要留下,板油留著家裏用,大白肉可以留在村裏賣掉,肥肉不愁賣。
明日要帶走的就是整個下水、豬頭豬尾、豬蹄、肋排和棒骨,還有好的三層肉。
兩家大酒樓加起來定了半頭豬,算上大營那邊兒的量,碼頭也就剩下一頭半豬,精肉都被提前定走了。
“小六,小六。”
“奶奶,小六是不是在咱家!”許巍是跑著進門的,背上背著濕柴,這些柴拿回家還得曬,不然燒出的濃煙會很大。
聽見有人喊,江六正想應聲,許巍過來了:“陸家嬸子死了,這會兒你家的人都去了陸家,你阿爺讓你也快回去。”
陸家娘子病的很重,他們村裏人都知道,這兩日身上更是浮腫的厲害,但還每日強撐著下床。
今早都還好好的,有人挖了不少黑蘿卜去換錢,她還坐在院子裏和人說話。
吃了早午飯,在門外站了一會兒,把她男人以前打獵的東西找出來,挨個擦了一遍,牢牢的拽在手裏,把兒子媳婦喊到跟前,交代了兩句就去了,走時也沒受罪,身上幹幹淨淨的。
“哎,這嬸子也沒福氣,明兒個就是河君節,再怎麽也要樂嗬一場……”許巍說道。
本就是窮苦農人,每日為兩口吃的忙活,河君節當日家家戶戶會放燈,草編的紙糊的什麽燈都有,娃兒們再怎麽皮也不會挨打,家裏也會做上一頓好吃食。
春婆倒是不這麽認為:“節前走的,子孫後代都不會忘了忌日,這反倒是後來福了,日子一天天過,又有多少人能記得親人過世的日子?”
人死如燈滅,死了也就死了,不過是白骨一堆,再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但隻要還有人記得,就不枉來這世間一遭。
難得聽見老祖宗這般哀傷,許巍趕緊打住話頭,哄著她高高興興的,想那麽多做什麽。
春婆:“十二啊,給阿奶拿個甜糕吃,我這嘴裏今日老是發苦,心裏也酸,也不知還能再吃幾回這糕喲。”
拗不過老人家,許巍也隻能去給她拿糕,吃吧吃吧,想吃就吃,說這種殺心的話幹啥!
等江六趕到陸家時,陸娘子已經躺在了棺材裏,這是她早給自己備好的,陪在身邊的是擦拭了千萬次的弓箭。
停靈七日再出家門埋入鬆溝,每年忌日和上元節進行祭拜,雖然早知陸娘子撐不了幾日,但突然就這麽去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
強忍著悲痛的陸橋說道:“小六,這幾日我家收草藥不合適,你看……”
家中有白事,大家都自覺的不會上門,怕驚擾了亡魂。
江六點頭:“我讓他們送我家去,這幾日你和大姐也歇歇吧,陸橋哥你也別太難過,陸大娘能在最後清醒過來,也是不想讓你傷心。”
瘋病沒那麽容易好,陸大娘已經是用了全力,掙脫那困住她的病魔,才促成了兒子的姻緣。
之所以每日坐在院中,也是不想讓兒媳名聲受損,背上克死婆婆的名聲。
這些道理陸橋都懂,隻是那畢竟是自己的親娘,生他養他的人,從今以後他就是沒娘的人了。
幫著把要掛的東西都掛上,江家人也隻能先離開,留他們小兩口陪老人最後一程。
回到家還來不及傷感,又繼續忙碌著做活兒。
那斑斕糕還真叫江曉秋給鼓搗出來了,做了三色漿糊,蕉芋粉加了麵粉是白色的,黃色的南瓜漿糊,深粉的仙巴果漿糊。
每一層都得等蒸半炷香,再淋上下一層,就這麽放在鐵盤裏層層疊加,這糕費的時間不比花糕少。
之前烤的幹糧餅已經冷卻,敲著是繃繃硬的,江六小心的咬了一口,比他做的好吃很多,很脆、很硬,味道還是有點奇怪。
聞起來倒是挺香的,就是入口化渣時口感不好,江曉秋也嚐了一塊兒,小姑娘眉頭緊皺,也不知問題出在了哪裏。
“難道是不能蒸和炒麵,得用油炸?”江六說道。
小朱說這是救命糧,有的品牌挺好吃的,有的也不咋好吃,就是不知他們這個算難吃,還是算不咋好吃。
等明日帶去給他們嚐嚐,那些金貴舌頭總能品出問題所在,難道是還有什麽秘方沒加進去?
還好有斑斕糕安撫了他受挫的心,這糕有點粘刀,得用絲線切,江曉秋找來了絲線,切成了四方的小塊。
最大的一塊留給陸娘子,供在她的靈前,希望她能喜歡這好看的糕點。
碼頭擺攤的人還沒回來,應該是有什麽事兒耽擱了,江六把糕點拿給大家嚐。
大哥多拿了一塊,至於這是給誰的,江六就不問了,不然又要挨錘。
人都說有了媳婦兒忘了娘,他家大哥是媳婦兒還沒進門,就要打弟弟!
“這糕還怪好看的,和花糕的好看不同。”江老太拿在手上舍不得吃,上了年紀的人就是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自家做的東西也不舍得吃。
爺爺咬了一口,滿意的點頭:“好吃,有點像最麵上的那層涼粉,還很甜。”
把奶奶捏住糕點的手,幫她抬到嘴邊,等人吃了糕,江六說起了江威的來曆,問他們是否聽阿爹說起過。
“這麽巧?當年你爹回來也提過大營裏頭的事兒,但和他交好的人叫啥,這個我記不太清了。”老太太想了半天,也沒想起。
爺爺說的也差不多,那時家裏人都被那傷腿嚇壞了,就怕人醫不好沒了,隻想著怎麽才能讓人活下去,其他的是真的不怎麽有印象。
既然你先做了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之前還擔心做的太過會落人口舌,這下杏花村把借口頭子都給找好了,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和許家人商議好,放出話繼續收肥豬,隻要是從杏花村買的豬崽,養再大的豬也不要。
有人問起也無需隱瞞,隻把今日事如實告知,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還沒從許家離開,正在說那些豬分好的肉有那些要留下,板油留著家裏用,大白肉可以留在村裏賣掉,肥肉不愁賣。
明日要帶走的就是整個下水、豬頭豬尾、豬蹄、肋排和棒骨,還有好的三層肉。
兩家大酒樓加起來定了半頭豬,算上大營那邊兒的量,碼頭也就剩下一頭半豬,精肉都被提前定走了。
“小六,小六。”
“奶奶,小六是不是在咱家!”許巍是跑著進門的,背上背著濕柴,這些柴拿回家還得曬,不然燒出的濃煙會很大。
聽見有人喊,江六正想應聲,許巍過來了:“陸家嬸子死了,這會兒你家的人都去了陸家,你阿爺讓你也快回去。”
陸家娘子病的很重,他們村裏人都知道,這兩日身上更是浮腫的厲害,但還每日強撐著下床。
今早都還好好的,有人挖了不少黑蘿卜去換錢,她還坐在院子裏和人說話。
吃了早午飯,在門外站了一會兒,把她男人以前打獵的東西找出來,挨個擦了一遍,牢牢的拽在手裏,把兒子媳婦喊到跟前,交代了兩句就去了,走時也沒受罪,身上幹幹淨淨的。
“哎,這嬸子也沒福氣,明兒個就是河君節,再怎麽也要樂嗬一場……”許巍說道。
本就是窮苦農人,每日為兩口吃的忙活,河君節當日家家戶戶會放燈,草編的紙糊的什麽燈都有,娃兒們再怎麽皮也不會挨打,家裏也會做上一頓好吃食。
春婆倒是不這麽認為:“節前走的,子孫後代都不會忘了忌日,這反倒是後來福了,日子一天天過,又有多少人能記得親人過世的日子?”
人死如燈滅,死了也就死了,不過是白骨一堆,再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但隻要還有人記得,就不枉來這世間一遭。
難得聽見老祖宗這般哀傷,許巍趕緊打住話頭,哄著她高高興興的,想那麽多做什麽。
春婆:“十二啊,給阿奶拿個甜糕吃,我這嘴裏今日老是發苦,心裏也酸,也不知還能再吃幾回這糕喲。”
拗不過老人家,許巍也隻能去給她拿糕,吃吧吃吧,想吃就吃,說這種殺心的話幹啥!
等江六趕到陸家時,陸娘子已經躺在了棺材裏,這是她早給自己備好的,陪在身邊的是擦拭了千萬次的弓箭。
停靈七日再出家門埋入鬆溝,每年忌日和上元節進行祭拜,雖然早知陸娘子撐不了幾日,但突然就這麽去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
強忍著悲痛的陸橋說道:“小六,這幾日我家收草藥不合適,你看……”
家中有白事,大家都自覺的不會上門,怕驚擾了亡魂。
江六點頭:“我讓他們送我家去,這幾日你和大姐也歇歇吧,陸橋哥你也別太難過,陸大娘能在最後清醒過來,也是不想讓你傷心。”
瘋病沒那麽容易好,陸大娘已經是用了全力,掙脫那困住她的病魔,才促成了兒子的姻緣。
之所以每日坐在院中,也是不想讓兒媳名聲受損,背上克死婆婆的名聲。
這些道理陸橋都懂,隻是那畢竟是自己的親娘,生他養他的人,從今以後他就是沒娘的人了。
幫著把要掛的東西都掛上,江家人也隻能先離開,留他們小兩口陪老人最後一程。
回到家還來不及傷感,又繼續忙碌著做活兒。
那斑斕糕還真叫江曉秋給鼓搗出來了,做了三色漿糊,蕉芋粉加了麵粉是白色的,黃色的南瓜漿糊,深粉的仙巴果漿糊。
每一層都得等蒸半炷香,再淋上下一層,就這麽放在鐵盤裏層層疊加,這糕費的時間不比花糕少。
之前烤的幹糧餅已經冷卻,敲著是繃繃硬的,江六小心的咬了一口,比他做的好吃很多,很脆、很硬,味道還是有點奇怪。
聞起來倒是挺香的,就是入口化渣時口感不好,江曉秋也嚐了一塊兒,小姑娘眉頭緊皺,也不知問題出在了哪裏。
“難道是不能蒸和炒麵,得用油炸?”江六說道。
小朱說這是救命糧,有的品牌挺好吃的,有的也不咋好吃,就是不知他們這個算難吃,還是算不咋好吃。
等明日帶去給他們嚐嚐,那些金貴舌頭總能品出問題所在,難道是還有什麽秘方沒加進去?
還好有斑斕糕安撫了他受挫的心,這糕有點粘刀,得用絲線切,江曉秋找來了絲線,切成了四方的小塊。
最大的一塊留給陸娘子,供在她的靈前,希望她能喜歡這好看的糕點。
碼頭擺攤的人還沒回來,應該是有什麽事兒耽擱了,江六把糕點拿給大家嚐。
大哥多拿了一塊,至於這是給誰的,江六就不問了,不然又要挨錘。
人都說有了媳婦兒忘了娘,他家大哥是媳婦兒還沒進門,就要打弟弟!
“這糕還怪好看的,和花糕的好看不同。”江老太拿在手上舍不得吃,上了年紀的人就是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自家做的東西也不舍得吃。
爺爺咬了一口,滿意的點頭:“好吃,有點像最麵上的那層涼粉,還很甜。”
把奶奶捏住糕點的手,幫她抬到嘴邊,等人吃了糕,江六說起了江威的來曆,問他們是否聽阿爹說起過。
“這麽巧?當年你爹回來也提過大營裏頭的事兒,但和他交好的人叫啥,這個我記不太清了。”老太太想了半天,也沒想起。
爺爺說的也差不多,那時家裏人都被那傷腿嚇壞了,就怕人醫不好沒了,隻想著怎麽才能讓人活下去,其他的是真的不怎麽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