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二年,陳郡謝晦家南邊的路上,有一口老古井。古井由青石塊砌成,井口的青石已被滄桑的歲月,磨得圓潤光滑。井壁上苔蘚斑駁,宛如歲月的脈絡,像一位沉靜的老者,默默地駐守在那裏,訴說著過往的悠悠歲月。


    井水清澈幽深,純淨甘甜,村子裏的人,都到這裏打水飲用。路過的行人總會在此停歇,喝上一口,清涼回甘的井水,瞬間就能驅散奔波的辛苦,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一天,一位村民來到這井邊打水。這人剛一低頭,“媽呀!”嚇得一哆嗦,大聲驚叫起來。他看見清澈的井底,居然出現了兩條龍。


    這兩條龍模樣各有特點。一條渾身鱗片金光閃閃,眼睛瞪得溜圓,炯炯有神,龍須飄飄揚揚,隨著井水的波動而輕輕搖曳。另一條,一身青光,龍角彎彎繞繞,龍爪剛勁有力,仿佛隨時都能破水而出的樣子。


    打水的村民嚇得丟下水桶,向著村子飛奔而去。井裏冒出龍的消息,一子就傳開。


    “哎呀呀,這可真是太稀奇啦。”


    “咋會有這等怪事,來呢?”


    “這龍莫不是上天派來的祥瑞?”


    “說不定是啥不好的兆頭喲!”


    大家圍著打水的村民,一句我一句,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人群裏說啥的都有,有嚇得臉色發白的,有興奮得直搓手的,還有那上了年紀的老人,眯著眼睛直搖頭。


    有個膽大的村民,自告奮勇,一定要求把這事弄清楚。這人就找來一根長長的繩子,來到古井,綁好了繩子,一點點往井裏蹭。上麵的人焦急地伸長脖子,眼睛死死盯著井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咋還沒動靜?不會出啥事兒了吧?”


    “別瞎說,再等等!”


    有人等得不耐煩了,開始在邊上走來走去。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時候,終於聽到井底下傳來聲音:“嗨喲,大夥別瞎琢磨啦!哪有什麽真的龍喲!就是這井壁上的磚石有點特別,隱約起來看著像龍形罷了!”


    聽到這話,大家先是呆住了,緊接著“哄”的一下,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哎呀,白高興一場!”


    “我就說嘛,哪能有這麽神奇的事兒!”


    “不過也算是個稀罕景兒!”


    原本大家都以為是個驚天動地的奇景,沒想到就是青石搞的一場誤會。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事也成了陳郡的人們在茶餘飯後,談論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有趣話題。


    《武溪蠻人的奇遇》


    話說在南朝宋時期,有一個生活在武溪的蠻人,咱們就叫他阿蠻吧。這阿蠻,是個勇猛的獵手,平日裏靠著打獵為生。


    有一天,阿蠻像往常一樣走進了山林之中,想要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獵到些好東西。沒一會兒的功夫,他就發現了一隻肥美的鹿。這鹿毛色鮮亮,身姿矯健,阿蠻一看,心裏就樂開了花,想著要是能把這鹿帶回家,那可夠全家吃上好一陣子啦。


    於是,阿蠻悄悄地跟在鹿的後麵,一點聲音也不敢出,生怕驚跑了這即將到手的獵物。那鹿在山林間穿梭著,阿蠻一路緊追不舍,累得氣喘籲籲。跑著跑著,這鹿突然就鑽進了一個石穴裏。阿蠻湊近一看,這石穴又窄,又深,看不見盡頭,一個人側著身子才能勉強進去。


    阿蠻心裏犯了嘀咕:“這鹿鑽進去了,我要是不進去,這到手的肥肉不就飛了?” 咬了咬牙,阿蠻決定也跟著鑽進去。


    阿蠻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好不容易擠進了石穴。剛進去,他就瞧見旁邊有一架梯子。阿蠻心想:“這地方可真怪,怎麽會有梯子呢?” 但為了抓到鹿,他也顧不上那麽多了,順著梯子就往上爬。


    這一爬上去,可把阿蠻給驚呆了。眼前突然變得開闊明亮,隻見桑樹和果樹茂盛得很,枝頭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路上還有不少行人在其間自由行走,有說有笑的。


    阿蠻不敢久留,拿起斧頭砍了一根果樹樹枝,做了好些個記號。


    過了幾天,阿蠻帶著家夥什兒,準備再去那個神秘的石穴,好好探索一番。他憑著記憶,一路找到了那個石穴。可當他再次鑽進去,順著梯子爬上去的時候,卻發現怎麽也找不到自己之前做的記號了。


    阿蠻在那片地方來來回回地找,急得滿頭大汗。“明明我做了記號的呀,怎麽就找不到了呢?” 阿蠻一邊嘟囔著,一邊不死心地繼續尋找。


    他找了好久好久,從白天找到了天黑,可還是一無所獲。阿蠻累得癱坐在地上,心裏失落極了。


    “難道這是老天爺不想讓我再來這個地方?” 阿蠻無奈地歎了口氣,“罷了罷了,也許這就是沒有緣分吧。”


    回到家後,阿蠻把自己的這番奇遇講給了村裏的人聽。有的人聽了直搖頭,說阿蠻是在吹牛;有的人則瞪大了眼睛,聽得津津有味,還一個勁兒地問阿蠻是不是真的。


    阿蠻拍著胸脯說:“我阿蠻啥時候騙過你們?這可都是我親身經曆的!” 可不管阿蠻怎麽說,那些不相信的人還是不相信。


    阿蠻也不在乎別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知道,他真的見到了那個神奇的地方。雖然再也找不到了,但那次的經曆,足夠他回憶一輩子啦。


    有一天,阿蠻又和村裏的幾個獵人一起進山。大家一邊走一邊聊天,說起了阿蠻的那次奇遇。


    一個獵人笑著說:“阿蠻啊,你說的那個地方該不會是你做夢夢到的吧?”


    阿蠻一聽,急了:“我真的看到了,那地方可美了,到處都是果樹,還有好多人呢!”


    另一個獵人說:“就算你真看到了,那找不到了也是白搭。說不定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不讓咱們凡人隨便進去。”


    阿蠻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也許真是神仙住的地方,不讓我再去打擾了。”


    雖然阿蠻嘴上這麽說,但心裏還是覺得有些遺憾。他常常在想,如果當時自己能在那個地方多待一會兒,多看看,或者能把那裏的東西帶回來一些,那該多好啊。


    《三丈長的袖子》


    話很久以前,河東有個人叫毋丘儉,字仲。這毋丘儉,那可是個十分厲害的角色。他在戰場上英勇無畏,智慧過人,備受將士們敬仰。


    有一回,他帶著人去征討沃沮。出發前,毋丘儉心中滿是壯誌豪情,他暗自發誓一定要取得勝利,為國家開疆拓土。他目光堅定,對著手下的將士們大聲鼓舞道:“兄弟們,此次征討,我們定要揚我國威,讓敵人聞風喪膽!”士兵們也被他的豪情所感染,呼聲地動山搖,士氣高昂。


    毋丘儉還派了個叫王頎的去打探沃沮東部邊界的情況。王頎領命而去,心中也有幾分緊張。他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不敢有絲毫懈怠。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心裏不斷盤算著可能遇到的情況和應對之策。


    你猜怎麽著?他們在走到一片十分荒涼的地方時,碰到了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王頎看到這些老人們,心中不免感到萬分驚訝。他想:這些老人怎麽會出現在這荒僻之地?帶著滿腹疑問,他趕忙上前,態度恭敬地向老人們詢問起來。


    這幾個老人,給他們講了個特別奇異的事兒。說是曾經有一艘破破爛爛的船,就那麽順著波浪漂到岸邊來了。船上居然有一個人,嚇人的是,這人脖子後麵還有一張臉!您說說,這還不奇怪嗎?


    後來呢,這人被生擒活捉了。可麻煩的是,大家跟他語言不通,根本沒法交流。負責看守的士兵們滿心無奈,其中一人在心裏抱怨著:“抓了個怪人,卻啥都問不出來,這可如何是好?”這人呢,也倔得很,啥也不吃,最後就這麽死了。士兵們看著他死去,心裏都有些惋惜和困惑,不明白這人為何如此執拗。


    這還不算完,還有更神奇的!他們還發現了一件從海裏浮出來的布衣。這衣服看著像是咱中原人穿的,但是那兩個袖子啊,長得離譜,居然達到了三丈!


    王頎聽到這裏,心中震驚不已,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想:世間怎會有如此怪異之事?這簡直超乎想象。但他又覺得老人們的神情不像是在說謊,心中的疑惑愈發濃重。


    身邊的謀士們也都交頭接耳,紛紛猜測著這幾位老人講這奇異現象背後的含義。有人心想:“莫不是有什麽神秘的力量在操縱著這一切?”還有人暗自擔憂:“這會不會是不祥之兆?”


    王頎將所聞情況,匯報給毋丘儉:“什麽?三丈長的袖子,那得是啥樣啊!”這事最終也沒個分曉,一直流傳下來,成了人們口中的一個奇談。


    《魏宮奇鍾鳴》


    魏朝統治時期,那時候天下還算太平,老百姓們雖然日子過得不那麽富裕,但也能勉強吃飽穿暖。在魏朝的皇宮裏,有一口巨大的鍾,那鍾莊嚴而又沉重,靜靜地懸掛在宮殿之前。這口鍾隻有在重大節日或慶典的時候才會被敲響。


    這一天,原本平靜的日子被打破了。那口大鍾突然之間就大聲地響了起來,“鐺——鐺——鐺——”,聲音響亮又悠長,把整個皇宮都震得搖搖晃晃。這可把皇宮裏的人都給嚇了一跳,宮女太監們個個驚慌失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


    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老百姓們也都紛紛議論起來。“這大鍾好端端的,沒人敲它咋就自己響起來啦?”“莫不是有什麽不祥之兆?”“哎呀呀,這可真是怪事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誰也說不清楚這到底是咋回事。


    有人說:“要不去問問張華華吧,說不定他能知道原因。”這張華華可不是一般人,他那腦子聰明得很,讀過的書那是數都數不清,對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也都有自己的見解。


    於是,一群人就簇擁著來到了張華華的住處。張華華正在書房裏看書。聽到外麵吵吵嚷嚷的,就出來看看是怎麽回事。大家七嘴八舌地把大鍾自己響起來的事兒跟他說了一遍,然後眼巴巴地望著他,盼著他能給個答案。


    張華華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開口說道:“依我看呐,這大鍾之所以會無緣無故地響起來,是因為蜀郡的銅山崩塌了。”


    大家一聽,都瞪大了眼睛,一臉的不相信。“啥?蜀郡的銅山崩塌?這離咱們這兒遠著呢,怎麽會影響到這口大鍾?”有人忍不住問道。


    張華華笑了笑,解釋說:“這你們就不懂了吧。這大鍾是用蜀郡銅山的銅鑄造的,銅山和這大鍾之間有一種奇妙的聯係。銅山崩塌,產生了震動,這震動就通過大地傳到了咱們這兒,大鍾感受到了,所以就響了起來。”


    大家聽了,還是將信將疑。“真的假的?這也太玄乎了吧!”“就是就是,哪有這麽巧的事兒?”


    張華華也不著急,隻是淡淡地說:“信不信由你們,等著看吧,過不了多久,蜀郡那邊就會有消息傳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家心裏都惦記著這事兒,時不時地就會提起。“也不知道張華華說的到底對不對。”“要是不對,那可就鬧笑話啦!”


    終於,有一天,從蜀郡傳來了消息,說是銅山真的崩塌了!這個消息一傳來,整個京城都轟動了。大家對張華華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哎呀,張華華可真是神了!”“他怎麽就能知道是銅山崩塌了呢?”


    張華華一下子就成了京城的名人,大家都爭著想要跟他結交。有人就問他:“張華華,你到底是怎麽知道這些的呀?”


    張華華謙虛地笑了笑,說:“我也不過是多讀了些書,多思考了一些問題罷了。這世間萬物,都有它的規律和聯係,隻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琢磨,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從那以後,張華華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而那口大鍾自行鳴響的事兒,也成了人們口中的一段傳奇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韻新聲:古代民間故事全新演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散清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散清庵並收藏古韻新聲:古代民間故事全新演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