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老頭兒哪裏知道自己的奏章之前被調包過,這一撿一翻老頭兒也不禁傻了眼,這荒謬、荒謬、太荒謬,不知何時自己辛辛苦苦耗盡無數心血寫就的聖君治國十策,居然變成了萬年王八曬太陽的歪詩邪畫……。


    原來皇帝憤怒的不是自己的治國十策,而是,而是……。


    為官五十餘載,曆經三任皇帝,兢兢業業,想不到竟然在這種小事上陰溝裏翻船。


    帝王九五至尊,朝廷大朝,文武群臣各奏治國之策,文武大臣全都看在眼裏。一向以朝之魏征自勉的三朝老臣,上奏的竟是一幅萬年王八曬太陽的歪詩邪畫???!!!


    這讓人情何以堪,這要遭受世人多少唾罵,如何對得起逝去的先皇先帝們?


    老頭兒一向剛正不阿,君君臣臣方方正正的思想早已融入了骨子裏。


    經此荒唐一事,這位剛如堅鐵的吏部右侍郎當日在朝堂上顫抖不已,一下子跌坐在大殿上,徽宗皇帝雖然寬宏大量沒有治他的罪,不過還沒過第二日午後的太陽,這位三朝老臣在家中便因病突然去世了。


    如同他自己在朝堂上發的毒誓一樣,生不過第二日午後的太陽。


    這位國之魏征一夜西去,他的家人說老侍郎是因為急犯心病,加之平日裏操勞過度,所以走的恁急了些。


    然而據知情人士了解,實際上是這位老侍郎因為在朝堂上之事羞憤難當,他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含辛茹苦寫就的治國十策是怎麽就變成了萬年王八曬太陽的歪詩邪畫。


    那一日回到府中,他羞憤之心難平,一口氣沒上來,忽地咳漱出大口血來,猛然間跌倒在地上,至此這位老大臣再也站不起來。


    家人將他抬在床上,還沒扛過一個時辰,這位三朝老臣在含恨中去世。吏部尚書李芳是朝堂上出了名的李鐵頭,他雖不是三朝老臣,但多年經營吏部,門生勢力可謂是遍布朝野。


    他與自己的這位比他大了八歲的老部下是莫逆之交,又是兒女親家,自己這位親家向來剛正不阿,行事板板正正一絲不苟,絕對的正直老臣,大朝上上奏章怎麽會上歪詩邪畫?這簡直荒謬得不可理喻,明顯是有人在奏章上做了動作。


    本著為自己這位老友加之兒女親家洗雪沉冤,這位李鐵頭將近日吏部的事情仔仔細細的捋了一遍,最後終於把事情的差錯鎖在了新來的富家公子哥皇帝小舅子張將成身上。


    事出有因,事情的原因既然找到了,那麽冤有頭債有主,該報仇就得報仇。毀人清譽,斷人名節,此比殺人性命還要嚴重,此仇不報非丈夫!


    這位李鐵頭發誓誓要為老友報仇。但轉念一想,這位小不丁點的富家公子哥,若是換作尋常的富家官宦人家,那掐死他簡直比掐死一隻螞蟻還容易。


    可是這人卻是皇帝的小舅子,這位張貴妃正是皇帝當前最寵信說的妃子,雖說自己經營吏部多年,也足以組織人手,在皇帝麵前大大的告上一狀,要皇帝徹底將這位小舅子法辦了。


    以當今皇帝的性格,礙於麵子,也許會法辦這位小舅子。可是哪位女子會忍心自己的弟弟受人欺負,況且這位張貴妃是出了名的護及娘家之人,到時候在皇帝麵前一哭二鬧三上吊或者在皇帝耳邊吹枕頭風,奚落皇帝連自己的親戚都保不住,皇帝難免不會生出什麽想法。


    總之捋龍鱗這事兒能少辦就盡量少辦,就算要辦也要有些心計的辦,否則會注定沒有好下場,自己這位老友加親家便是最好的例證。


    捋龍鱗,即便是自己捋贏了,一時風光無限,被眾群臣稱讚,什麽忠臣錚臣有氣節之臣,可是一旦在皇帝心中留下了隔閡,從長遠來看,終究不是什麽好事的。除非是想在眾臣中搏得一個名節,死後好青史留名,否則就不要去捋龍鱗。


    一念至此,這位打算走迂回路線的吏部尚書略一盤整,忽然想出一條計策來。自己尚不能隨便出麵報此仇,不過有一個人卻是能出麵說服皇帝,諒那張貴妃無可奈何。


    這個人不是太子,卻比太子還要在皇帝麵前受寵。


    這個人便是皇三子鄆王趙楷。


    鄆王趙楷生而聰慧,能文能武,琴棋書畫皆無不精,皇子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也是才情和長相上最酷似皇帝本人的一個。


    重和元年,他曾易容換麵冒名參加朝廷科考,一路披荊斬棘,直至殿試,文章非凡,被主考官們一致推選為今科狀元。


    眾臣將文章拿與徽宗皇帝,徽宗皇帝一時也大為讚賞,徽宗皇帝也要將此人欽點為狀元,便召其麵聖。


    瞞不住的趙楷隻好上殿,這時皇帝與臣子們才發現,原來這位即將成為欽點狀元的才子竟然是皇三子,徽宗皇帝怕天下士子說閑話,就將皇三子降為了榜眼,原來的榜眼王昂則幸運地成為了狀元。


    此事當年曾轟動整個汴京城,事隔多年仍被傳為佳話。


    由鄆王趙楷出麵,然後再組織一批諫官雪片式上奏,任你張貴妃再受寵也不得幹政,扳倒你張家人豈不是如踩死一隻螞蟻般容易。


    這位借刀殺人的李尚書擬定好計策後,說幹就幹。他鼓動自己的兒子趁與鄆王聚宴之時,將老侍郎一夜暴斃的緣由說與鄆王細聽。


    這位老侍郎說起來還是鄆王小時候的恩師,老師被人汙名含恨歸西,豈有不替恩師報仇之理?


    鄆王知曉老師非是突發心病而去,而是被人惡意調侃,心中一口冤屈之氣難平,這才含冤歸西,死不瞑目。


    鄆王派人將此事知會底下的諫官禦使們,這一下雪片般鳴不平的奏章向皇帝飛去。


    可憐這位皇帝的小舅子平時威風八麵,這一次終於嚐到了苦果。他原本被打入天牢即將被判為死刑,但張家人也不是吃素的,左右上下活動打點,最終由死刑改判為了發配邊疆。


    在邊疆成為勞改犯待了整整一年,好在這小子頭腦靈活,家中人又不停的上下打點,小子在牢裏不停地立功減刑,最後竟然由勞改犯變成了管理監獄勞改犯的小隊長。


    老父想著自己堂堂的皇帝老丈人,怎麽著也是皇親國戚封公候的人物,自己的兒子居然是位監獄的小隊長,這聽著真是有辱家門之風,不知有多丟人。


    於是老父又派人不停地上下打點,小子又因禍得福,搖身一變,最終成了這哀老關的守關將。當個守關小將,說出去總比當個監獄的小隊長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