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術大軍返回,金國皇帝駕崩,一想起範老夫子拳拳愛國之心,這種天大的消息說什麽也得告訴這位老夫子。


    可是自己離開陽穀縣時,曾答應過這位老夫子,通風報信後,要趕往東京,那向範縣爺傳達天大的好消息,也隻能勞煩這位劉兄弟了。


    況且這位皇帝侍衛本就是奉了皇命來尋太子妃的,隻是邊關突然告急,事有輕重緩急,阻止金人大軍叩關襲擊大名府才是方才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是以一見麵,楊雲才沒有馬上明說太子妃之事。


    今番既然戰事就此作罷,那自然就要如實向這位侍衛高才告知太子妃之事了。


    然而楊雲話音剛落,隻聽劉琦驚卻是迫不及待地另接話道:“什麽,楊兄出陽穀城時與金國秘使一道……?那,那秘使何在,中間發生了何事楊兄與秘使走散……。


    實不相瞞,在下赴這邊關之地明麵上的皇命是尋找太子妃下落,實則另有皇上秘令,前來接洽金國欽差秘使……。”


    楊雲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忍不住好奇道:“皇上秘令?怎麽金國秘使來邊境入大宋,皇上早就知道?


    奇怪,皇上住在深宮大內足不出京城,怎麽似乎早就知道邊關會有金國秘使前來……?


    實不相瞞,在下在陽穀縣城時,劉兄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聽範縣爺提到過您,說京城來了位侍衛高才奉了皇命,前來尋找太子妃的下落。


    事有輕重緩急。金軍叩關非同小可,地方將領無調兵之權,縣爺擔心在下前來通風報信,三關總製蔣文升大人不一定會發軍。


    縣爺吩咐到了三關,可以先找劉兄您,將金兀術大軍叩關之事先向您稟告,事急從權,看看能不能酌情處理,畢竟您是皇上身邊的人……。


    先前聽範縣爺所言,在下隻知劉兄來邊關是為尋找太子妃下落,實不知劉兄身負還有另外秘密皇命,接洽金國秘使……?


    皇上久居深宮,足不出皇城半步,竟然也知道將有金國秘使前來邊關……?”


    想起先前在陽穀縣城時,範老夫子命自己前往三關大營通風報信,由於擔心地方將領無法裁決是否出軍,縣爺建議自己去了三關先找劉琦商議,這位劉侍衛從大內皇宮奔赴到這千裏之外的邊關之地,實為尋找失蹤的太子妃。


    事權從急,他畢竟是靠近皇上身邊的人,奉皇命來此地,那意味著是欽差,關鍵時刻,一言敲山震虎能勝地方將領萬言,非常之時,先行調兵之事未必不可。是以,範老夫子才想到讓楊雲奔赴三關報信,先找到這位劉侍衛再作計議。


    可是聽剛才他如此一說,他來這邊關之地不光光是尋找太子妃,還身負另外秘密皇命。


    似乎皇帝雖身在千裏之外的大內皇宮,但其實早就知道了邊關將會有金國秘使前來?


    那皇帝身居大內深宮足不出京城是如何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知道將有秘使前來邊關的?


    這一點真的令人大感好奇,是以楊雲忍不住好奇打破砂鍋問到底道。


    “哈哈,楊兄多慮了,非是皇上有料事如神未卜先知之能,而是秘使之事,金國早已向我大宋通氣,隻不過此事極為機密,知者甚少。


    楊兄既然好奇,又將要去帝京麵見馬直馬大人,那大家都是為朝廷辦事,罷了罷了,劉某便不妨實話實說。


    說來話長,今番我奉皇上之意,出宮來赴這邊關之地,原本明麵上是尋覓前不久私相遠逃的太子妃,這是來邊關後,地方上下皆知在下來此的目的。


    但除了明麵上的任務,受皇上和馬植大人秘令,背地裏還有另外一件天大的事,特來暗中接洽和保護金國來我大宋的秘密特使。


    受皇上與馬大人之托,此事秘而不能宣,非不是相關人員,勿與他人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此事說來話長,楊兄是讀書人,想必也知道前不久,我朝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大宋與金聯合消滅了北麵享國百年的大遼國,此是我國開國百餘年來一等一大事。


    隻是此次戰事,我大宋軍在南,金軍在北,金軍得地利之勢,也就率先攻破遼都,因而也就先占了幽雲十六州之地。


    原本海上之盟,朝廷與金約定同時攻遼,皇上伐遼主要所謀的便是收回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於我大宋,乃是穩定國基的戰略要地,曆代先皇無不翹首以盼能從契丹遼人手裏收回幽燕之地,今朝皇上更是如此。


    朝廷與金聯合滅遼後,按照盟約約定,金國本應向大宋歸還幽雲十六州之地,可是金國卻遲遲不見動靜。一時間幾位朝中重臣為此事各持己見,爭執不下,整個朝廷炸開了鍋。


    有人認為金國遲遲不肯歸還幽雲十六州,分明是狼子野心,定是言而無信,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再興兵伐之。


    也有人認為在滅遼大戰中,朝廷雖然已經成功滅遼,但我大宋此時也是元氣大傷,損失慘重,不應再大動幹戈、窮兵黷武,而是選是選擇息事寧人,金國如若歸還幽雲十六州就接收,如若不歸還,息事寧人,就此打住,以免再動幹戈,再度大傷國家元氣。


    也有人認為此說純粹是無稽之談,滅自己威風長別人誌氣,更是對之前勇於獻身滅遼將士們的侮辱,對死去的滅遼將士們根本無法交待。


    之前無數人拋頭顱灑熱血,不惜以死相拚,其目的便是完成曆任先皇的遺願,收回幽雲十六州,徹底根除大宋北麵心頭大患,而今隻差一步之遙,卻無端放棄,著實讓人憤恨不恥。


    也有人鑒於當前形勢,認為我大宋富饒四海,隻是未占地勢之利,兵馬欠如意,蠻夷所愛不過是我大宋的奇珍異寶,珍珠綢緞,金錢美女物產,朝廷何不投其所好,賜予金人歲幣,綾羅綢緞,再選一上佳公主與金人和親,普天之下,皇恩浩蕩,料想我朝廷如此厚愛金人,金人不會不歸還幽雲十六州。


    此一說雖然也有些道理,但反對派認為這純粹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不識人心險惡。大宋雖然富饒四海,但點點滴滴皆為民脂民膏,目前朝廷開支都已捉襟見肘,還拿民脂民膏養蠻夷虎狼豺豹,無異於農夫與蛇,飲鴆止渴,此法怎可行?


    一時間朝中重臣與六部三司樞密院各持己見,群臣鬧開了鍋,皇上也無法拿定主意。


    負責海上之盟之事的馬植馬大人,見朝中重臣與各部衙各執己見,皇上也不好拿主意,於是修書一封,借著多年前打造的商隊遞與完顏阿骨打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