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知道前世史書上所記載,這位老哥將來殺害嶽飛,在對金人政策上一直卑躬屈膝地主和,楊雲現在十分敢肯定確定以及一定地認為這秦檜將來必定是個既忠誠又有擔當能為國為民謀事的好官員。


    看來看人,光憑第一印象就判定這人是好是壞,十分不可取,尤其是對在官場上的人,不能簡單地看表象。


    人會隨著時間和遇到的事情,會改變,有的人會變好,有的人會變壞……。


    有的大奸大惡,也許起初並非是心靈壞透之人,而是大善大愛之人,後來經過社會大染缸的汙染,最後竟變成了一個大奸大惡之徒,這樣的人也不少。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近墨者不黑,堅持最初的初衷…………。


    更何況世界上有哪個奸臣臉上會明明白白地寫著奸字,有哪個巨腐惡貪從一開始就是巨腐惡貪?有哪個旦凡是貪官的人無一不表現出正直好官的樣子?


    記得前世看雜書上記載,曆史上的巨貪和紳也是一表人才,民國時的大漢奸汪精衛還是一等一的有勇有謀有義的美男子,年輕時為國為民正義無比,隻身刺殺昏庸的親王……。


    這些人可曾有一天想過,他們最後在曆史上,活成了最讓人討厭的樣子。


    楊雲正用心思索著,總結著如何看人,看人可不能隻單線思維。


    隻見這秦檜言罷,卻聽一個聲音立馬義正辭嚴地反駁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差矣,看大人官服,不過一個區區五品朝官,竟也大議起國事,大議起怪力亂神來?


    笑話,子不語怪力亂神?汝國聖上素信道,據外臣所知,道祖老君便是無上之神,這位大人言子不語神,莫非認為聖上所信的道,莫非也是無端邪信邪說不成?


    天地君親師,江山社稷江河五嶽,浩浩蒼天,乾乾大地,皆有神靈。世上有芸芸眾生與天子,何也?


    皆因上蒼有神靈也!剛聖上所言,漢時漢高祖斬白蛇,高祖為赤帝之子,斬白帝之子,開大漢基業四百年。曆朝以來,天子乃神命所授,自承天命,非芸芸眾生可以為天子!若是無神,神授君權,豈不是人人都可為天子?


    天授神權於君王,君王掌四海八荒,春分祭宗廟祖先神靈,歲末,星官仰觀天象,俯察大地,解神靈之指示,呈報與君王,君王據上天之指示行王道,治天下,若無神靈,做這些作甚?


    下臣身為外使,偏隅小國之臣,也知天有神靈,不可褻瀆之。這位大人,堂堂朝堂之上,竟言不可語神靈,不語神靈也罷……,但天下有神物,人效古人卞和獻寶玉之古風,敬神物於天子。


    天子上承天命,當享有天下一切珍稀,這位大人竟勸天子視天下如此珍稀神物如無物,視而不見,此是何居心……???!!!”


    這一番長篇大論,又是思路清晰、口才了得!


    楊雲把眼瞅向這辯駁之人,不是那金使又是誰?乖乖,這辯可以稱得上是國士無雙了!


    這個時代是信神的唯心主義時代,科學與唯物主義,也不過是自十八世紀達爾文發表《進化論》後,人們才漸漸接受無神論。


    饒是如此,即便科學已經十分高度發達,世界上信仰有神的有神論者仍然是數以億計,看看世界上信仰三大宗教的人數便知,尚且不說還有信仰其它宗教的。


    至於泱泱華夏,主流思想接受無神論、唯物主義則更晚,差不多清朝要滅亡的時候……。如若不承認冥冥之中是有神靈的,那高高在上的君王是有天上的神在庇佑著,那便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揭竿而起稱王稱帝……。


    還有那每逢歲初,皇帝率文武群臣祭天,還有泰山封禪,無一不說明在這古代,有神論占據著思想高地。


    統治階層信仰神佛,普通老百姓則更是。


    從穿越到楊家嶺,楊雲與韓三娘生活在一起,就見識過楊家嶺的父老鄉親無一不對神靈敬奉有加,盡管無人見過神靈,但沒有一人敢對神靈不敬。在信仰方麵,這個時代與後世有天差地壤之別,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狀況,骨子裏深深信仰著冥冥之中有神靈,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放在後世,金使這一番言辭,也許算不了什麽,威懾不到什麽,甚至還有點在公眾場合下大談封建迷信,讓人感覺到有些愚昧可笑,瞎扯淡……。


    可是這個時代,人們的頭腦與身心長期浸淫在有神論思想中,金使這一番說辭,人人不覺得有什麽不妥,不但不覺得不妥,反而還覺得天經地義,人人必須敬之慎之。


    這話說天有神靈,說得在理,皇帝便是身承天命,不是人人都能當皇帝,更是在理。如此以來,這雖是辯駁宋人朝臣,可話中話外等於是維護了天子皇帝,帝權神授,君王是命中有定,非普通之人可以為帝。


    如此這樣一說,誰還敢辯駁,誰還能辯駁,誰還好辯駁?


    “好一張三寸不爛之舌!”


    楊雲正著急滿堂朝臣怕是無人好辯駁這金使的辭令。隻聽一個聲音雄渾厚重,高高在上。正是徽宗皇帝開了金口玉言。


    說完這一句,徽宗皇帝又接著道:“外使好口才,有古人張儀之辯才!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孔聖人所言。秦愛卿為太學學正出身,熟讀孔門聖典,此言不為過,外使不必驚訝!”


    徽宗皇帝言罷,頓了一下,又道:“外使攜神物遠道而來獻與我大宋,其情可嘉。然秦愛卿所言也不錯,汝國神物雖貴,然再貴也貴不過我國每一寸山河土地。汝國有約,當歸還原本屬我國國土的幽雲十六州,外使此次所來,大言所攜神物,隻區區數語言歸還幽雲十六州之事。


    朕且問你,汝國主所言,要我國派朝臣去汝國詳談,方可歸還幽雲十六州,汝國主是真有誠意,還是假意托詞,虛與委蛇?


    我大宋有雄兵百萬,百姓萬千,無不翹首以盼幽雲十六州,汝國新國主可知,幽雲十六州之事,事關兩國兵戈,旦有半分虛與委蛇,天下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汝國百姓遭戰火之苦……。”


    雲從龍風從虎,天子之威似龍虎,天子一怒,若龍騰雲虎追風。這話還真不假。


    這一言,語氣看似溫溫和和,但不知怎麽,就是讓人感覺有一種絲毫不敢小覷的分量來。楊雲躲在屏風後麵,聽得這話,不禁也肅然起敬,熱血沸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