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者,若是總仁慈老實,執政軟趴趴,不強硬些,使些手段,怎能有些成績?
若是因施行政事期間,不免出現些難以預料之事,便對官員大加刑罰,動則砍頭,那以後天下人誰還敢做官,為朝廷謀事?
總之,本是就信陽州府征收賦稅之事,州府長官是否有罪,最後爭論到國家大政上去,最後分成兩派,惲王一派,太子一派。
惲王一派主張信陽州府長官蔡紳雖然行事有些欠妥,但其心是好的,為朝廷收複幽雲諸州著想,念其發心,給予其罷官革職便可。
太子一派則認為,這蔡紳在其位謀其政,便應擔其責,又是蔡太師堂侄,處事更應該多方麵綜合考慮,關押百姓將近千人,將朝廷聲譽毀於全州,致人非命,非是小事,過錯重大,這樣為官,朝廷不殺之,將何以平民心,推而大之,何以平天下,其罪該殺。
最後還是皇上聖明,說道人死不能複生,蔡紳的確有錯,但若是將他定為死罪,一刀殺了,也解決不了任何事情。
不妨給他個機會,留其性命,免其官職,再令他賠償一些銀兩於失去性命者的家屬,並厚葬亡者,給活著的人一個好的保障,就此了結,也算是積德。”
“朱老弟,皇上果然不愧為聖明之君,既然皇上開了金口,此事也算是完美結局。這當中也再無事端,也看不出還有什麽後事,朝廷依然不還是好端端的。
光憑這件事,太子係雖然與惲王爭鬥更加激烈了一些,但並不會翻出什麽大浪來,局麵目前看來,依然還在蔡太師和王宰輔掌控下,到底還有什麽事,讓蔡太師、王宰輔覺得還是需得我童某人回京?”
“童兄過於樂觀了,此事並沒算完!經皇上調解,信陽州府那邊的事情算是解決了,但國子監這邊還沒就此罷休!
國子監為民伸冤,大理寺拖延推諉,皇城司擅抓讀書的學子,酷吏枉法,亂拘百姓,半路截殺學子,致人命喪九泉,這樣的酷吏隻罷官免職了事,朝廷未免也太不拿百姓當回事了,這樣的朝政叫讀書人如何裝聾作啞,裝作看不見?!
隨著信陽州府的事情,皇上開金口,就此了結,皇城司自然是把那幾個帶頭鬧事的國子監學子給放了,然而這些學子並不感念這些,誓要給個說法!
皇城司查察汴京,拘捕王侯將相,皆不在話下,幾個區區的國子監監生,能給個什麽說法。
那拘捕的學生中有一人叫陳東,性子剛硬,在諸學生中頗有影響力,見皇城司不給任何說法,當時也沒做出什麽過激反應,但僅過了三天之後,便寫出了一封三萬餘字的奏折,上奏朝廷,妄言當今朝政。
那奏折言辭激烈,所提看法全是個人主觀臆斷,有失偏頗,折子遞到資政殿時,本被王宰輔扣留下。
哪知這折子除了資政殿外,觀文殿,太和殿,禦史台皆有這小子折子。這分明是有人做了手腳,不然一個區區的太學生的奏折怎麽可能流通到諸多要衙,無奈王宰輔蔡太師我等當時並不知曉。
又在過了幾日的大朝會上,皇上曾漫不經心地詢問王宰輔,是否有個叫陳東的太學生寫了一篇長奏折,議論當下朝政,問王宰輔有沒有過目過。
王宰輔不知這是有人在皇上麵前已提前布好了局,要攪動朝中政事,於是便誠懇答道,有是有,不過這位陳東的學生所寫全是書生片麵之見,言辭過於激烈,除了一番大放厥詞,並無任何有益之處。
是以,對這篇奏折進行了扣留,沒有上呈給皇上。
誰知皇上一聽,分外震怒,胡扯,那奏折果真如王卿所說,一無是處,朕看那奏折句句皆是一腔熱血,其情可嘉。
折子中不過是對幾位朝中大臣頗有微詞,說你們屍位素餐,處高位,不思為民,罵你們是朝廷的蛀蟲,話難聽了一些,爾等便要將人家的折子不聞不問,雪藏到廢紙堆中。
扣留人家的折子也就罷了,竟又要將人家抓捕到大牢中嚴刑拷打,弄得滿國子監的生員罷課上書,爾位居宰相,怎可行如此卑劣之事?
王宰輔哪知這是有人做了局,還向往常一樣爭辯道,皇上所言,臣屬實不明白,臣好歹堂堂一國宰相,焉會抓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太學學生?皇上莫不是聽了哪位宵小搬弄是非?
這時,開封府尹聶山方才出班道,大人,此言繆矣,非是宵小搬弄是非,事情鬧到如今地步,是下官據實上奏而已。
聖上麵前不敢有半句虛言,不是大人指示,下官根本不知國子監有叫陳東的學生,更不會無故抓一個國子監監生。
前幾日,不正是大人親赴開封府時,說有太學學生陳東,不知天高地厚,妄議朝政,抨擊朝臣,膽大妄為,不抓捕治罪,不足以扼殺國子監歪風邪氣。
那時下官根本不知這位叫陳東的學生寫了一封奏折,以為這位叫陳東的學子真如大人所言,妄議朝政,傳播歪風邪見,敗壞國子監學風,是以才將其抓捕大牢。
今日聖上問起,怎可將抓捕之事撇的一幹二淨?”
太學生陳東?
楊雲聽著這訴說,心中忽地想起,首稱徽宗身邊這幾位上位者大臣為國賊的,正是這位太學生陳東。
隻記得在曆史課本上,金軍南下,快要打進汴京時,汴京城內,幾位掌權的上位者前怕狼後怕虎,焦頭爛額,如一群熱鍋上的螞蟻,是戰是與金人舉行以和為貴的談判,躊躕不定,毫無頭緒,引起汴京上下一片憤慨。
遂有這位叫陳東的太學生憤而上書,於是便有了斥蔡京、王黼幾位大臣之流為朝廷六賊,誤國誤民。
楊雲記得前世的時候,對靖康之恥這段曆史感興趣,後麵還百度了一下,這位陳東後麵的結局是被高宗皇帝趙構所殺。
這人有點類似於清朝戊戌變法時的譚嗣同,或者五四運動時那些鬧遊行示威的愛國大學生,是位真正的大英雄。
若是因施行政事期間,不免出現些難以預料之事,便對官員大加刑罰,動則砍頭,那以後天下人誰還敢做官,為朝廷謀事?
總之,本是就信陽州府征收賦稅之事,州府長官是否有罪,最後爭論到國家大政上去,最後分成兩派,惲王一派,太子一派。
惲王一派主張信陽州府長官蔡紳雖然行事有些欠妥,但其心是好的,為朝廷收複幽雲諸州著想,念其發心,給予其罷官革職便可。
太子一派則認為,這蔡紳在其位謀其政,便應擔其責,又是蔡太師堂侄,處事更應該多方麵綜合考慮,關押百姓將近千人,將朝廷聲譽毀於全州,致人非命,非是小事,過錯重大,這樣為官,朝廷不殺之,將何以平民心,推而大之,何以平天下,其罪該殺。
最後還是皇上聖明,說道人死不能複生,蔡紳的確有錯,但若是將他定為死罪,一刀殺了,也解決不了任何事情。
不妨給他個機會,留其性命,免其官職,再令他賠償一些銀兩於失去性命者的家屬,並厚葬亡者,給活著的人一個好的保障,就此了結,也算是積德。”
“朱老弟,皇上果然不愧為聖明之君,既然皇上開了金口,此事也算是完美結局。這當中也再無事端,也看不出還有什麽後事,朝廷依然不還是好端端的。
光憑這件事,太子係雖然與惲王爭鬥更加激烈了一些,但並不會翻出什麽大浪來,局麵目前看來,依然還在蔡太師和王宰輔掌控下,到底還有什麽事,讓蔡太師、王宰輔覺得還是需得我童某人回京?”
“童兄過於樂觀了,此事並沒算完!經皇上調解,信陽州府那邊的事情算是解決了,但國子監這邊還沒就此罷休!
國子監為民伸冤,大理寺拖延推諉,皇城司擅抓讀書的學子,酷吏枉法,亂拘百姓,半路截殺學子,致人命喪九泉,這樣的酷吏隻罷官免職了事,朝廷未免也太不拿百姓當回事了,這樣的朝政叫讀書人如何裝聾作啞,裝作看不見?!
隨著信陽州府的事情,皇上開金口,就此了結,皇城司自然是把那幾個帶頭鬧事的國子監學子給放了,然而這些學子並不感念這些,誓要給個說法!
皇城司查察汴京,拘捕王侯將相,皆不在話下,幾個區區的國子監監生,能給個什麽說法。
那拘捕的學生中有一人叫陳東,性子剛硬,在諸學生中頗有影響力,見皇城司不給任何說法,當時也沒做出什麽過激反應,但僅過了三天之後,便寫出了一封三萬餘字的奏折,上奏朝廷,妄言當今朝政。
那奏折言辭激烈,所提看法全是個人主觀臆斷,有失偏頗,折子遞到資政殿時,本被王宰輔扣留下。
哪知這折子除了資政殿外,觀文殿,太和殿,禦史台皆有這小子折子。這分明是有人做了手腳,不然一個區區的太學生的奏折怎麽可能流通到諸多要衙,無奈王宰輔蔡太師我等當時並不知曉。
又在過了幾日的大朝會上,皇上曾漫不經心地詢問王宰輔,是否有個叫陳東的太學生寫了一篇長奏折,議論當下朝政,問王宰輔有沒有過目過。
王宰輔不知這是有人在皇上麵前已提前布好了局,要攪動朝中政事,於是便誠懇答道,有是有,不過這位陳東的學生所寫全是書生片麵之見,言辭過於激烈,除了一番大放厥詞,並無任何有益之處。
是以,對這篇奏折進行了扣留,沒有上呈給皇上。
誰知皇上一聽,分外震怒,胡扯,那奏折果真如王卿所說,一無是處,朕看那奏折句句皆是一腔熱血,其情可嘉。
折子中不過是對幾位朝中大臣頗有微詞,說你們屍位素餐,處高位,不思為民,罵你們是朝廷的蛀蟲,話難聽了一些,爾等便要將人家的折子不聞不問,雪藏到廢紙堆中。
扣留人家的折子也就罷了,竟又要將人家抓捕到大牢中嚴刑拷打,弄得滿國子監的生員罷課上書,爾位居宰相,怎可行如此卑劣之事?
王宰輔哪知這是有人做了局,還向往常一樣爭辯道,皇上所言,臣屬實不明白,臣好歹堂堂一國宰相,焉會抓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太學學生?皇上莫不是聽了哪位宵小搬弄是非?
這時,開封府尹聶山方才出班道,大人,此言繆矣,非是宵小搬弄是非,事情鬧到如今地步,是下官據實上奏而已。
聖上麵前不敢有半句虛言,不是大人指示,下官根本不知國子監有叫陳東的學生,更不會無故抓一個國子監監生。
前幾日,不正是大人親赴開封府時,說有太學學生陳東,不知天高地厚,妄議朝政,抨擊朝臣,膽大妄為,不抓捕治罪,不足以扼殺國子監歪風邪氣。
那時下官根本不知這位叫陳東的學生寫了一封奏折,以為這位叫陳東的學子真如大人所言,妄議朝政,傳播歪風邪見,敗壞國子監學風,是以才將其抓捕大牢。
今日聖上問起,怎可將抓捕之事撇的一幹二淨?”
太學生陳東?
楊雲聽著這訴說,心中忽地想起,首稱徽宗身邊這幾位上位者大臣為國賊的,正是這位太學生陳東。
隻記得在曆史課本上,金軍南下,快要打進汴京時,汴京城內,幾位掌權的上位者前怕狼後怕虎,焦頭爛額,如一群熱鍋上的螞蟻,是戰是與金人舉行以和為貴的談判,躊躕不定,毫無頭緒,引起汴京上下一片憤慨。
遂有這位叫陳東的太學生憤而上書,於是便有了斥蔡京、王黼幾位大臣之流為朝廷六賊,誤國誤民。
楊雲記得前世的時候,對靖康之恥這段曆史感興趣,後麵還百度了一下,這位陳東後麵的結局是被高宗皇帝趙構所殺。
這人有點類似於清朝戊戌變法時的譚嗣同,或者五四運動時那些鬧遊行示威的愛國大學生,是位真正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