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趕上周一,家裏有14周歲以下孩子的家長可以放半天假,梁夢芸上午來著急給大家發了工資,下了班就急匆匆的走了,陳言在辦公室整理今天剛收到的新布樣,小張端著兩份盒飯拎著個塑料袋敲門進來了。
“宋總,午飯,”小張把盒飯先放到齊叔桌子上,然後又過來遞給陳言一份“小陳哥這個是你的。”
“謝謝。”陳言手上還是沒停,這次寄過來的樣布也是六塊,看著比上次的漸變過度自然多了,陳言準備整一下熨一熨,紮上人台試一試。
然後小張就搬了個板凳坐在了陳言旁邊:“小陳哥,你在忙啊。”
陳言隻能先停下手裏的事:“沒關係,你說吧。”
“嘿嘿嘿,好消息呢,你能不能幫我和董總說一聲啊,那個娃衣開張了,”小張啪一下替陳言拆開一次性的筷子遞過去“你說董總這麽重視這個事情,是吧,我也為這個事情加了好多班,現在終於開張了,首單是不是應該有一個額外的激勵呢?你能不能幫我和董總說說啊,你要是不好意思說,能不能讓我和董總說一下啊。”
“賣了多少啊都敢想越級匯報的事兒了?”陳言打開自己的飯盒,今天是幹炸帶魚,“你這說一半藏一半的,搞這麽神秘。”
“數量雖然不多,隻有三十件,還是混批的,”小張能看得出來這兩天陳言的心情很好,想要趁此機會直通董總,“但是意義重大啊,而且我這不也是希望董總知道我真的有很認真的去落實他的要求嘛。”
“什麽途徑簽的單子啊?”陳言知道八成是虞移那天拿的名片起了作用,“這麽突然。”
“朋友介紹的,”小張真的主打一個真誠實在,“你也認識啊,就那個每次都問我你在不在的小魚,我之前都覺得他是不是有什麽毛病啊想要簽單找我就行,幹嘛非得找你呢,現在他給我介紹了一單,我決定以後他問我任何關於你的事情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哈哈。”
“那我得和董總說一聲,”陳言這句話一出來小張眼睛都睜圓了“說你留不得了,三十件娃衣就出賣我,以後還指不定為點什麽就把我們全賣了。”
“小陳哥你別啊,”小張一臉嚴肅,“說真的我之前一直以為你倆是一對,知道不,然後鬧別扭了互相不說話之類的,那個小魚才通過我給你帶話的,我一直都在想,讓我在中間傳話也是你們y中的一環嗎?梁姐和我說你百分百直的我還不信,現在這個小魚還幫我簽了一單,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是我想錯了,這個小魚真的大好人啊,夠意思。”
“你這個是非觀念夠功利的,幫你忙就是好人了啊,”陳言低頭吃飯,“你這三十件先把錢收到手了再報功吧,而且這個也沒必要往董總那邊去請示了,宋總知道等於董總知道啊。”
“小陳哥你不夠意思了啊,”小張從帶來的塑料袋裏拎出來一板大瓶的ad鈣奶“我還給你帶了六一節禮物呢,你看在這個份兒上,幫我跟董總反饋反饋唄。”
陳言還是第一次收到兒童節的禮物,感覺有點意外:“對哦今天兒童節。”
“是吧,我給各位未婚的同事都帶了禮物,不過也沒幾個人,就你和小姚,還有我自己了,”小張把飲料往陳言那邊推了推“所以在董總那邊替我美言幾句的事情就這麽妥了哈小陳哥,謝謝謝謝。”
也不等陳言繼續說,小張起身一邊道謝一邊就關上門走了。
“我就說小張不錯,”齊叔看小張出去了,和陳言說“工作盡心盡力,人也很實在,就你一天到晚想把人家開了。”
“就是覺得這小孩太吵了,”陳言看著桌上的那板飲料“這下被他賄賂了,要不再留一個月看看。”
其實陳言不是很願意去回憶自己的童年,也沒什麽好回憶的,華林服裝廠的高牆大院,鐵皮工棚,堆積如山的原料、輔料、成品,忙碌的大人,混合著二手煙汗水味和劣質布料染料的氣味,各種機器運轉的嗡嗡聲……這些場景幾乎是陳言整個童年的全部,機械的生活每天重複,所以對陳言來說過節和不過節好像也沒有什麽區別,甚至不過節反而好點,畢竟有些節日還要放假,廠子要停工,閑的沒事幹的周小娟難免要把注意力轉移到陳言身上。
兒童節對於陳言來說主要就是在家待著,因為兒童節學校要表演節目,這種活動陳言是肯定不會參與的,畢竟表演節目意味著要統一著裝,對家長提這種要求於陳言來說就是父親的冷嘲熱諷和母親的一頓好打,所以每到這個時候陳言就會顯得更加不合群,別人排練他就在教室待著,別人表演他幹脆就不去學校。
不去學校並不意味著能把這個節日躲過去。
就好像老天爺知道陳言一直躲著這個節日一樣,故意要讓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兒童節有點不一樣。
14歲的陳言上初二,那時候班上同學都半大不小的,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需要過節的個兒童,但是按照學校的要求,初一初二的學生必須要參加兒童節的活動,那一年學校組織的是參觀科技館,六一一大早各位不情不願的大兒童們就被老師們挨個整理好帶上大巴車運走了,陳言請病假,老師們也知道他的條件不好,況且這孩子在班裏也不是特別合群,不來就不來吧。
陳言不上學除了廠子也沒什麽別的地方可以去,那時候的他個子不算高,在班級男同學裏麵屬於排座位得在前三排的那一個梯隊,但在廠裏已經是除了開車什麽活都能幹了。董春友和周小娟離婚以後,很快就和給他生了三個兒子的二奶結了婚,這下陳言的身份就有點尷尬,這種尷尬從陳言在廠裏的處境就可以窺見一斑。
董春友的新老婆經常會珠光寶氣的來廠裏看看,偶爾周末會帶著她那三個已經上了國際學校,大的都成年了小的還在讀小學的三個兒子來廠裏享受一下眾人的環繞和奉承,順便再給自己家的什麽親戚朋友在廠裏安排一個管理的崗位,她帶來的人到最後管理崗位都塞不下了,隻能先當個不用幹活的工人。
她對陳言倒是沒有什麽身體上的虐待,甚至每次不可避免的見麵的時候還會有點誇張的讓陳言好好吃飯“這麽瘦,估計是娘胎裏就沒長好。”她總是這樣跟周圍的人說,她太心疼孩子了,看不得這些,然後飽含深情的搖著頭走開,陳言也不知道能做什麽表情,隻能麻木的看著手上的布料一件件從縫紉機飛快的針速下穿過。
董承豪那時候已經成年了,一直上的國際學校,據董春友說這孩子有想法,成年以後想在家裏幫自己打理一下生意,靜下心來在廠裏學習一年,然後再出國深造。但陳言知道董承豪沒能風光無比的送出去主要是因為本來成績就很差,隻能走砸錢出國這條路就算了,語言考試還不過關,能送出去的國家就非常有限,都是說不去不像個有為少爺會選擇的國家,隻能再等一年,當然最後董承豪也還是沒能像個有為少爺一樣進擊歐美,在被抓之前的學習經曆就是去香港一所培訓機構呆了兩年,也算是相當有出息了。
那天陳言在給一批兒童襯衣鎖扣眼,別人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從他手底下經過,這種事情他早就沒有任何感覺了,那時候車間分區也沒有任何規範可言,到處都亂糟糟的,陳言也懶得管這些,畢竟不幹活他就沒資格跟著在廠裏的食堂吃飯。周小娟走以後陳言是不用做飯了,他連每頓都有飯吃這個資格都快失去了,休息日廠裏要是不開夥,陳言就隻能把提前偷偷拿出來的饅頭熱熱配個什麽榨菜之類的頂著,所以董春友和周小娟一離婚,陳言就更怕放假了,特別是過年,問董春友要點錢支撐這二十多天年假的滋味真的是太難受了,這世界能不能不要過年啊。
董春友這三個令他驕傲的好兒子對陳言的態度比他們的媽媽還要更勝一籌,如果說這位二奶好歹還知道說兩句場麵話,這三位少爺對陳言的態度就是把陳言當做廠裏的工人一樣,根本不會靠近,但至少在這之前沒給陳言帶來過什麽困難,當然這和他們幾乎不怎麽來也有很大關係。
這倒讓陳言很滿意,畢竟在學校裏同齡人之間的惡意已經讓他非常疲倦,當時的華林服裝廠效益很好,周圍的人都知道華林的老板董春友很有錢,豪車別墅孩子上著昂貴的國際學校,連帶著自己和老婆家的各種親友老鄉都跟著雞犬升天,厲害,太厲害了。
陳言長這麽大從來沒有因為有這麽一個父親享受過什麽優待,唯二兩次因為父子關係受到的都是牽連,第一次是初二的兒童節被打的滿臉都是血好幾天爬不起來,第二次就是董春友被抓以後陳言從此跟世間一切好工作徹底絕緣。
忙著鎖扣眼的陳言聽說好像董春友一大早就帶著三個兒子來廠裏了,好像是要搞一個什麽文件,搞完了直接帶著三個孩子去過節,對,都成年了的兒子也可以陪著兩個弟弟過節,哪怕有一個弟弟都快上高中了。
好像是事情處理的不順利,陳言也不知道這些,他隻是看到董春友的車一直停在廠房門口,直到快午飯的時間才開走。
中午是大白菜炒肉,米飯饅頭,陳言那陣子總是容易餓,即使他每頓飯能塞進去三個饅頭,因為他自己的感受是饅頭比米飯抗餓,做飯的是董春友二奶的同鄉,一個大嬸,每次陳言拿超過兩個饅頭就一定會被罵餓死鬼托生沒人養的小雜種之類的起碼十五分鍾,但就這樣的咒罵換來的饅頭一樣沒到晚飯就讓陳言饑腸轆轆,陳言也不知道菜炒那麽難吃饅頭還是批發配送來的的人有什麽臉扯著嗓子罵人的。
隻有細心的珍姨發現了陳言這個問題。
珍姨一直都在縫紉班組,也是廠裏為數不多的幾個本地人,因為說話的口音問題,珍姨和廠裏其他的員工們有一定的交流障礙,所以也就很少說話,倒是本地生長的陳言可以和珍姨無障礙交流,就要親近一些。
珍姨家就在附近,她從來不在廠裏吃飯,一來吃不慣,二來她還要回家陪公婆和孩子吃飯,珍姨的丈夫是個瓦工,常年在市區接活兒,在家的時候不多,他們的兒子和陳言差不多大,下麵還有一個女兒,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作為一名培養出來兩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的母親,珍姨很敏銳的注意到陳言的這個問題,陳言不上學的時候,珍姨會隔三差五會給陳言帶點吃的。
那天天氣很熱,太陽曬的地皮發燙,廠房裏沒有空調,隻有電扇噪音很大的轉動著,陳言鎖完一筐襯衣,把周轉筐推到成品區,然後再去搬接下來要縫製的半成品,猛的就被人拽走了。
被拖到廠房門口陳言才看清楚拽自己的是董春友二奶的表哥,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重組家庭沒有血緣,這也是陳言賬麵上的表舅,當然這位表舅也是從來不拿自己當外人,當上廠裏的出納以後,不到一年時間就大金鏈子小手表了,平時也不來車間,陳言一時也不知道這個人高馬大的出納要把自己拽哪去。
好事肯定是找不上我的。陳言從小就有這個自覺,所以他也隻是任由自己被拽著走,一路走到廠子大門口,緊閉的大門外麵人聲鼎沸,門口拴著的兩條大狼狗倒是叫的很凶,陳言經過門崗的時候看了一眼裏麵的老魏,老魏的眼神躲閃著,好像很刻意的去撥弄牆上掛著的那串鑰匙,陳言心裏翻起來一股很強烈的危險感,於是他本能的開始掙脫,但是陳言這樣的十四歲的孩子,麵對一個成年男性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陳言就這麽一路被硬拖著到了工廠的大鐵門門口。
那扇對開的大鐵門平時都是緊閉的,隻有一個供人出入的小門會打開,陳言還記得那天那扇小門也是閂上的,當時那個出納死死揪著他,一用力拔那門閂,金屬之間的刮擦聲劇烈又刺耳。
陳言是被直接從裏麵扔出來的,因為鐵門是離地麵有一節懸空,他絆了一下摔倒在華林服裝廠門口的大坡上,伴隨著他一起被扔出來的還有一句:“這就是我們董老板的兒子。”然後身後的小門又被飛快的閂上了。
“宋總,午飯,”小張把盒飯先放到齊叔桌子上,然後又過來遞給陳言一份“小陳哥這個是你的。”
“謝謝。”陳言手上還是沒停,這次寄過來的樣布也是六塊,看著比上次的漸變過度自然多了,陳言準備整一下熨一熨,紮上人台試一試。
然後小張就搬了個板凳坐在了陳言旁邊:“小陳哥,你在忙啊。”
陳言隻能先停下手裏的事:“沒關係,你說吧。”
“嘿嘿嘿,好消息呢,你能不能幫我和董總說一聲啊,那個娃衣開張了,”小張啪一下替陳言拆開一次性的筷子遞過去“你說董總這麽重視這個事情,是吧,我也為這個事情加了好多班,現在終於開張了,首單是不是應該有一個額外的激勵呢?你能不能幫我和董總說說啊,你要是不好意思說,能不能讓我和董總說一下啊。”
“賣了多少啊都敢想越級匯報的事兒了?”陳言打開自己的飯盒,今天是幹炸帶魚,“你這說一半藏一半的,搞這麽神秘。”
“數量雖然不多,隻有三十件,還是混批的,”小張能看得出來這兩天陳言的心情很好,想要趁此機會直通董總,“但是意義重大啊,而且我這不也是希望董總知道我真的有很認真的去落實他的要求嘛。”
“什麽途徑簽的單子啊?”陳言知道八成是虞移那天拿的名片起了作用,“這麽突然。”
“朋友介紹的,”小張真的主打一個真誠實在,“你也認識啊,就那個每次都問我你在不在的小魚,我之前都覺得他是不是有什麽毛病啊想要簽單找我就行,幹嘛非得找你呢,現在他給我介紹了一單,我決定以後他問我任何關於你的事情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哈哈。”
“那我得和董總說一聲,”陳言這句話一出來小張眼睛都睜圓了“說你留不得了,三十件娃衣就出賣我,以後還指不定為點什麽就把我們全賣了。”
“小陳哥你別啊,”小張一臉嚴肅,“說真的我之前一直以為你倆是一對,知道不,然後鬧別扭了互相不說話之類的,那個小魚才通過我給你帶話的,我一直都在想,讓我在中間傳話也是你們y中的一環嗎?梁姐和我說你百分百直的我還不信,現在這個小魚還幫我簽了一單,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是我想錯了,這個小魚真的大好人啊,夠意思。”
“你這個是非觀念夠功利的,幫你忙就是好人了啊,”陳言低頭吃飯,“你這三十件先把錢收到手了再報功吧,而且這個也沒必要往董總那邊去請示了,宋總知道等於董總知道啊。”
“小陳哥你不夠意思了啊,”小張從帶來的塑料袋裏拎出來一板大瓶的ad鈣奶“我還給你帶了六一節禮物呢,你看在這個份兒上,幫我跟董總反饋反饋唄。”
陳言還是第一次收到兒童節的禮物,感覺有點意外:“對哦今天兒童節。”
“是吧,我給各位未婚的同事都帶了禮物,不過也沒幾個人,就你和小姚,還有我自己了,”小張把飲料往陳言那邊推了推“所以在董總那邊替我美言幾句的事情就這麽妥了哈小陳哥,謝謝謝謝。”
也不等陳言繼續說,小張起身一邊道謝一邊就關上門走了。
“我就說小張不錯,”齊叔看小張出去了,和陳言說“工作盡心盡力,人也很實在,就你一天到晚想把人家開了。”
“就是覺得這小孩太吵了,”陳言看著桌上的那板飲料“這下被他賄賂了,要不再留一個月看看。”
其實陳言不是很願意去回憶自己的童年,也沒什麽好回憶的,華林服裝廠的高牆大院,鐵皮工棚,堆積如山的原料、輔料、成品,忙碌的大人,混合著二手煙汗水味和劣質布料染料的氣味,各種機器運轉的嗡嗡聲……這些場景幾乎是陳言整個童年的全部,機械的生活每天重複,所以對陳言來說過節和不過節好像也沒有什麽區別,甚至不過節反而好點,畢竟有些節日還要放假,廠子要停工,閑的沒事幹的周小娟難免要把注意力轉移到陳言身上。
兒童節對於陳言來說主要就是在家待著,因為兒童節學校要表演節目,這種活動陳言是肯定不會參與的,畢竟表演節目意味著要統一著裝,對家長提這種要求於陳言來說就是父親的冷嘲熱諷和母親的一頓好打,所以每到這個時候陳言就會顯得更加不合群,別人排練他就在教室待著,別人表演他幹脆就不去學校。
不去學校並不意味著能把這個節日躲過去。
就好像老天爺知道陳言一直躲著這個節日一樣,故意要讓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兒童節有點不一樣。
14歲的陳言上初二,那時候班上同學都半大不小的,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需要過節的個兒童,但是按照學校的要求,初一初二的學生必須要參加兒童節的活動,那一年學校組織的是參觀科技館,六一一大早各位不情不願的大兒童們就被老師們挨個整理好帶上大巴車運走了,陳言請病假,老師們也知道他的條件不好,況且這孩子在班裏也不是特別合群,不來就不來吧。
陳言不上學除了廠子也沒什麽別的地方可以去,那時候的他個子不算高,在班級男同學裏麵屬於排座位得在前三排的那一個梯隊,但在廠裏已經是除了開車什麽活都能幹了。董春友和周小娟離婚以後,很快就和給他生了三個兒子的二奶結了婚,這下陳言的身份就有點尷尬,這種尷尬從陳言在廠裏的處境就可以窺見一斑。
董春友的新老婆經常會珠光寶氣的來廠裏看看,偶爾周末會帶著她那三個已經上了國際學校,大的都成年了小的還在讀小學的三個兒子來廠裏享受一下眾人的環繞和奉承,順便再給自己家的什麽親戚朋友在廠裏安排一個管理的崗位,她帶來的人到最後管理崗位都塞不下了,隻能先當個不用幹活的工人。
她對陳言倒是沒有什麽身體上的虐待,甚至每次不可避免的見麵的時候還會有點誇張的讓陳言好好吃飯“這麽瘦,估計是娘胎裏就沒長好。”她總是這樣跟周圍的人說,她太心疼孩子了,看不得這些,然後飽含深情的搖著頭走開,陳言也不知道能做什麽表情,隻能麻木的看著手上的布料一件件從縫紉機飛快的針速下穿過。
董承豪那時候已經成年了,一直上的國際學校,據董春友說這孩子有想法,成年以後想在家裏幫自己打理一下生意,靜下心來在廠裏學習一年,然後再出國深造。但陳言知道董承豪沒能風光無比的送出去主要是因為本來成績就很差,隻能走砸錢出國這條路就算了,語言考試還不過關,能送出去的國家就非常有限,都是說不去不像個有為少爺會選擇的國家,隻能再等一年,當然最後董承豪也還是沒能像個有為少爺一樣進擊歐美,在被抓之前的學習經曆就是去香港一所培訓機構呆了兩年,也算是相當有出息了。
那天陳言在給一批兒童襯衣鎖扣眼,別人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從他手底下經過,這種事情他早就沒有任何感覺了,那時候車間分區也沒有任何規範可言,到處都亂糟糟的,陳言也懶得管這些,畢竟不幹活他就沒資格跟著在廠裏的食堂吃飯。周小娟走以後陳言是不用做飯了,他連每頓都有飯吃這個資格都快失去了,休息日廠裏要是不開夥,陳言就隻能把提前偷偷拿出來的饅頭熱熱配個什麽榨菜之類的頂著,所以董春友和周小娟一離婚,陳言就更怕放假了,特別是過年,問董春友要點錢支撐這二十多天年假的滋味真的是太難受了,這世界能不能不要過年啊。
董春友這三個令他驕傲的好兒子對陳言的態度比他們的媽媽還要更勝一籌,如果說這位二奶好歹還知道說兩句場麵話,這三位少爺對陳言的態度就是把陳言當做廠裏的工人一樣,根本不會靠近,但至少在這之前沒給陳言帶來過什麽困難,當然這和他們幾乎不怎麽來也有很大關係。
這倒讓陳言很滿意,畢竟在學校裏同齡人之間的惡意已經讓他非常疲倦,當時的華林服裝廠效益很好,周圍的人都知道華林的老板董春友很有錢,豪車別墅孩子上著昂貴的國際學校,連帶著自己和老婆家的各種親友老鄉都跟著雞犬升天,厲害,太厲害了。
陳言長這麽大從來沒有因為有這麽一個父親享受過什麽優待,唯二兩次因為父子關係受到的都是牽連,第一次是初二的兒童節被打的滿臉都是血好幾天爬不起來,第二次就是董春友被抓以後陳言從此跟世間一切好工作徹底絕緣。
忙著鎖扣眼的陳言聽說好像董春友一大早就帶著三個兒子來廠裏了,好像是要搞一個什麽文件,搞完了直接帶著三個孩子去過節,對,都成年了的兒子也可以陪著兩個弟弟過節,哪怕有一個弟弟都快上高中了。
好像是事情處理的不順利,陳言也不知道這些,他隻是看到董春友的車一直停在廠房門口,直到快午飯的時間才開走。
中午是大白菜炒肉,米飯饅頭,陳言那陣子總是容易餓,即使他每頓飯能塞進去三個饅頭,因為他自己的感受是饅頭比米飯抗餓,做飯的是董春友二奶的同鄉,一個大嬸,每次陳言拿超過兩個饅頭就一定會被罵餓死鬼托生沒人養的小雜種之類的起碼十五分鍾,但就這樣的咒罵換來的饅頭一樣沒到晚飯就讓陳言饑腸轆轆,陳言也不知道菜炒那麽難吃饅頭還是批發配送來的的人有什麽臉扯著嗓子罵人的。
隻有細心的珍姨發現了陳言這個問題。
珍姨一直都在縫紉班組,也是廠裏為數不多的幾個本地人,因為說話的口音問題,珍姨和廠裏其他的員工們有一定的交流障礙,所以也就很少說話,倒是本地生長的陳言可以和珍姨無障礙交流,就要親近一些。
珍姨家就在附近,她從來不在廠裏吃飯,一來吃不慣,二來她還要回家陪公婆和孩子吃飯,珍姨的丈夫是個瓦工,常年在市區接活兒,在家的時候不多,他們的兒子和陳言差不多大,下麵還有一個女兒,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作為一名培養出來兩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的母親,珍姨很敏銳的注意到陳言的這個問題,陳言不上學的時候,珍姨會隔三差五會給陳言帶點吃的。
那天天氣很熱,太陽曬的地皮發燙,廠房裏沒有空調,隻有電扇噪音很大的轉動著,陳言鎖完一筐襯衣,把周轉筐推到成品區,然後再去搬接下來要縫製的半成品,猛的就被人拽走了。
被拖到廠房門口陳言才看清楚拽自己的是董春友二奶的表哥,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重組家庭沒有血緣,這也是陳言賬麵上的表舅,當然這位表舅也是從來不拿自己當外人,當上廠裏的出納以後,不到一年時間就大金鏈子小手表了,平時也不來車間,陳言一時也不知道這個人高馬大的出納要把自己拽哪去。
好事肯定是找不上我的。陳言從小就有這個自覺,所以他也隻是任由自己被拽著走,一路走到廠子大門口,緊閉的大門外麵人聲鼎沸,門口拴著的兩條大狼狗倒是叫的很凶,陳言經過門崗的時候看了一眼裏麵的老魏,老魏的眼神躲閃著,好像很刻意的去撥弄牆上掛著的那串鑰匙,陳言心裏翻起來一股很強烈的危險感,於是他本能的開始掙脫,但是陳言這樣的十四歲的孩子,麵對一個成年男性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陳言就這麽一路被硬拖著到了工廠的大鐵門門口。
那扇對開的大鐵門平時都是緊閉的,隻有一個供人出入的小門會打開,陳言還記得那天那扇小門也是閂上的,當時那個出納死死揪著他,一用力拔那門閂,金屬之間的刮擦聲劇烈又刺耳。
陳言是被直接從裏麵扔出來的,因為鐵門是離地麵有一節懸空,他絆了一下摔倒在華林服裝廠門口的大坡上,伴隨著他一起被扔出來的還有一句:“這就是我們董老板的兒子。”然後身後的小門又被飛快的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