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或許就在眼前呢?
渣爹娶郡主,娘親和離,我成團寵 作者:摸魚的小豆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靖宣帝接著說道,
“李公公,去把朕庫房裏那對玉如意拿來,賞賜給曉曉。”
李公公領命而去,不多時便捧著一對溫潤剔透、雕琢精美的玉如意回來,遞到葉曉曉麵前。
葉曉曉有些受寵若驚,看向娘親,柳芸娘微微點頭,示意她收下,葉曉曉這才跪地謝恩,
“多謝陛下賞賜,民女愧不敢當。”
靖宣帝笑道,
“曉曉不必如此謙遜,你能有此想法,值得這份賞賜。也許,未來我大魏會多一位女將軍呢?”
女將軍?
這是葉曉曉從前並未想過的,可是........
“民女多謝陛下稱讚,民女惶恐,隻怕會辜負陛下的期許。”
靖宣帝卻不以為意,葉曉曉的話,也算是今天的意外收獲了。
若是真的將那狼川給除掉,其他人,不足為懼。
他輕笑道,
“若是有機會,朕讓蕭將軍做你的師傅,教你功夫如何 ?”
葉曉曉聞言,心中一驚,下意識地看向娘親。
柳芸娘神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複如常,她恭敬地對靖宣帝說道,
“陛下厚愛,隻是曉曉還小,蕭將軍軍務繁忙,實在不敢勞煩蕭將軍。”
靖宣帝目光在柳芸娘臉上輕輕一掃,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卻也不點破,隻是笑道,
“柳夫人,朕不過是覺得曉曉這丫頭聰慧過人,有此天賦卻不加以培養,豈不可惜?況且,蕭將軍武藝高強,若能指點曉曉一二,對她也並無壞處。曉曉,你覺得呢?”
葉曉曉此時一頭霧水,腦門上明晃晃寫著三個字,工具人。
自己什時候聰慧過人的名聲都傳到陛下這裏了?
還有自己有說過要學習武功嗎?
自己有學武的天賦,什麽時候發現的?
她怎麽不知道?
娘親和蕭將軍的事情,這是被陛下知道了?
那此時靖宣帝突然提出讓蕭將軍做自己師傅,又是何用意?
陛下這話問的,她要如何回答?
總不能說,她就想安安靜靜當個古代小淑女,沒打算學武功吧?
“陛下,民女資質有限,又自幼蠢笨的很,怕是做了蕭將軍的徒弟,辱沒了蕭將軍的聲譽吧?”
靖宣帝擺了擺手,
“曉曉,你莫要推辭。朕看你心思敏捷,定能學好功夫。蕭將軍若能將你調教成一位女中豪傑,也是大魏之福。你可願意?”
葉曉曉簡直要瘋了,這陛下,是聽不懂人話嗎?
拒絕,聽不懂?
可是隨即一想,唉,也許陛下真的是聽不懂!
畢竟,這滿朝堂,有機會拒絕陛下的人還真沒幾個吧?
柳芸娘心中暗歎,知道不能再一味拒絕,她看向葉曉曉,眉眼低垂,葉曉曉見狀,便明白了娘親的意思。
“民女願意。”
靖宣帝滿意地點頭,
“曉曉喜歡就好,蕭將軍孤身一人,身邊也沒了其他家人,一直是朕的一樁心事,如今,曉曉成了他的徒弟,朕也算稍微放心了些,日後就有勞夫人照顧了。”
照顧?
陛下這話說的有些沒道理了吧?
柳芸娘心中一緊,但臉上仍保持著恭敬的神色,說道,
“陛下言重了,蕭將軍既然願意收曉曉為徒弟,是妾身和曉曉的榮幸,蕭將軍有吩咐,我們自當照做的。”
靖宣帝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心中暗忖:這柳夫人倒是頗為警覺,如此小心翼翼,像是生怕與蕭牧有過多牽扯。
不過,他今日可沒打算輕易放過這個撮合的機會。
這討人嫌,今日,他是做定了。
靖宣帝輕輕點頭,似在思索著什麽,片刻後,緩緩開口道,
“柳夫人,朕聽聞夫人的蘇錦閣在京城中可謂風生水起,夫人經營蘇錦閣如此得心應手,果真是女中豪傑,令人讚歎。朕不禁好奇,夫人對未來可有什麽打算?”
柳芸娘心中一緊,暗自揣摩著皇帝此問的深意。
她恭敬地回道,
“陛下謬讚了。妾身不過是一介女子,經營蘇錦閣也隻是為了生計。如今蘇錦閣能在京城有立足之地,全仰仗陛下聖明,百姓眷顧。妾身隻望能繼續將蘇錦閣經營下去,為京城的女子們提供些精美的服飾和用品,讓她們能裝扮得更加美麗,如此便心滿意足了。”
靖宣帝微微一笑,
“夫人倒是謙遜。朕看夫人並非隻是滿足於小本經營之人。蕭將軍常年征戰在外,為國盡忠,卻無暇顧及自身生活。朕一直在尋思,像蕭將軍這般英雄人物,理應有一位賢內助在身旁照料。”
柳芸娘心中越發不安,卻隻能低頭應道。
“陛下所言極是。蕭將軍戰功赫赫,乃大魏的中流砥柱,自然值得有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相伴。”
靖宣帝目光深邃地看著柳芸娘,
“夫人可曾想過,這世間能與蕭將軍匹配之人,或許就在眼前呢?”
葉曉曉被這話驚的猛地抬頭,望向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這不會才是陛下今日的叫她們母女進宮的目的吧?
柳芸娘心中猛地一跳,忙道,
“陛下,妾身蒲柳之姿,和離之身,實在不敢有此非分之想。蕭將軍乃大英雄,他所應匹配的女子,必是出身高貴、才德兼備之人,怎會是妾身這般平凡女子。”
靖宣帝卻擺了擺手,
“夫人莫要自謙。朕看得出,夫人聰慧過人,膽識不凡,且心地善良。蕭將軍若能有夫人相伴,定是一段佳話。況且,曉曉如今又是蕭將軍的徒弟,若夫人與蕭將軍能結為連理,豈不美哉?”
柳芸娘心中暗叫不好,忙道,
“陛下,蕭將軍此刻心係西北戰事,此時談這些兒女情長之事,恐會讓將軍分心。若因妾身之事影響了蕭將軍守護大魏邊疆,妾身萬死莫辭。還望陛下以國事為重,暫且擱置此事。”
靖宣帝笑道,
“夫人能以國事為重,朕心甚慰。不過,國事固然重要,蕭將軍的終身大事,朕也不能不放在心上。夫人想必也知道,蕭將軍心悅夫人。如果朕執意為你二人賜婚,第一個拒絕的人,一定是蕭將軍,夫人可知是為何?”
“李公公,去把朕庫房裏那對玉如意拿來,賞賜給曉曉。”
李公公領命而去,不多時便捧著一對溫潤剔透、雕琢精美的玉如意回來,遞到葉曉曉麵前。
葉曉曉有些受寵若驚,看向娘親,柳芸娘微微點頭,示意她收下,葉曉曉這才跪地謝恩,
“多謝陛下賞賜,民女愧不敢當。”
靖宣帝笑道,
“曉曉不必如此謙遜,你能有此想法,值得這份賞賜。也許,未來我大魏會多一位女將軍呢?”
女將軍?
這是葉曉曉從前並未想過的,可是........
“民女多謝陛下稱讚,民女惶恐,隻怕會辜負陛下的期許。”
靖宣帝卻不以為意,葉曉曉的話,也算是今天的意外收獲了。
若是真的將那狼川給除掉,其他人,不足為懼。
他輕笑道,
“若是有機會,朕讓蕭將軍做你的師傅,教你功夫如何 ?”
葉曉曉聞言,心中一驚,下意識地看向娘親。
柳芸娘神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複如常,她恭敬地對靖宣帝說道,
“陛下厚愛,隻是曉曉還小,蕭將軍軍務繁忙,實在不敢勞煩蕭將軍。”
靖宣帝目光在柳芸娘臉上輕輕一掃,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卻也不點破,隻是笑道,
“柳夫人,朕不過是覺得曉曉這丫頭聰慧過人,有此天賦卻不加以培養,豈不可惜?況且,蕭將軍武藝高強,若能指點曉曉一二,對她也並無壞處。曉曉,你覺得呢?”
葉曉曉此時一頭霧水,腦門上明晃晃寫著三個字,工具人。
自己什時候聰慧過人的名聲都傳到陛下這裏了?
還有自己有說過要學習武功嗎?
自己有學武的天賦,什麽時候發現的?
她怎麽不知道?
娘親和蕭將軍的事情,這是被陛下知道了?
那此時靖宣帝突然提出讓蕭將軍做自己師傅,又是何用意?
陛下這話問的,她要如何回答?
總不能說,她就想安安靜靜當個古代小淑女,沒打算學武功吧?
“陛下,民女資質有限,又自幼蠢笨的很,怕是做了蕭將軍的徒弟,辱沒了蕭將軍的聲譽吧?”
靖宣帝擺了擺手,
“曉曉,你莫要推辭。朕看你心思敏捷,定能學好功夫。蕭將軍若能將你調教成一位女中豪傑,也是大魏之福。你可願意?”
葉曉曉簡直要瘋了,這陛下,是聽不懂人話嗎?
拒絕,聽不懂?
可是隨即一想,唉,也許陛下真的是聽不懂!
畢竟,這滿朝堂,有機會拒絕陛下的人還真沒幾個吧?
柳芸娘心中暗歎,知道不能再一味拒絕,她看向葉曉曉,眉眼低垂,葉曉曉見狀,便明白了娘親的意思。
“民女願意。”
靖宣帝滿意地點頭,
“曉曉喜歡就好,蕭將軍孤身一人,身邊也沒了其他家人,一直是朕的一樁心事,如今,曉曉成了他的徒弟,朕也算稍微放心了些,日後就有勞夫人照顧了。”
照顧?
陛下這話說的有些沒道理了吧?
柳芸娘心中一緊,但臉上仍保持著恭敬的神色,說道,
“陛下言重了,蕭將軍既然願意收曉曉為徒弟,是妾身和曉曉的榮幸,蕭將軍有吩咐,我們自當照做的。”
靖宣帝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心中暗忖:這柳夫人倒是頗為警覺,如此小心翼翼,像是生怕與蕭牧有過多牽扯。
不過,他今日可沒打算輕易放過這個撮合的機會。
這討人嫌,今日,他是做定了。
靖宣帝輕輕點頭,似在思索著什麽,片刻後,緩緩開口道,
“柳夫人,朕聽聞夫人的蘇錦閣在京城中可謂風生水起,夫人經營蘇錦閣如此得心應手,果真是女中豪傑,令人讚歎。朕不禁好奇,夫人對未來可有什麽打算?”
柳芸娘心中一緊,暗自揣摩著皇帝此問的深意。
她恭敬地回道,
“陛下謬讚了。妾身不過是一介女子,經營蘇錦閣也隻是為了生計。如今蘇錦閣能在京城有立足之地,全仰仗陛下聖明,百姓眷顧。妾身隻望能繼續將蘇錦閣經營下去,為京城的女子們提供些精美的服飾和用品,讓她們能裝扮得更加美麗,如此便心滿意足了。”
靖宣帝微微一笑,
“夫人倒是謙遜。朕看夫人並非隻是滿足於小本經營之人。蕭將軍常年征戰在外,為國盡忠,卻無暇顧及自身生活。朕一直在尋思,像蕭將軍這般英雄人物,理應有一位賢內助在身旁照料。”
柳芸娘心中越發不安,卻隻能低頭應道。
“陛下所言極是。蕭將軍戰功赫赫,乃大魏的中流砥柱,自然值得有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相伴。”
靖宣帝目光深邃地看著柳芸娘,
“夫人可曾想過,這世間能與蕭將軍匹配之人,或許就在眼前呢?”
葉曉曉被這話驚的猛地抬頭,望向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這不會才是陛下今日的叫她們母女進宮的目的吧?
柳芸娘心中猛地一跳,忙道,
“陛下,妾身蒲柳之姿,和離之身,實在不敢有此非分之想。蕭將軍乃大英雄,他所應匹配的女子,必是出身高貴、才德兼備之人,怎會是妾身這般平凡女子。”
靖宣帝卻擺了擺手,
“夫人莫要自謙。朕看得出,夫人聰慧過人,膽識不凡,且心地善良。蕭將軍若能有夫人相伴,定是一段佳話。況且,曉曉如今又是蕭將軍的徒弟,若夫人與蕭將軍能結為連理,豈不美哉?”
柳芸娘心中暗叫不好,忙道,
“陛下,蕭將軍此刻心係西北戰事,此時談這些兒女情長之事,恐會讓將軍分心。若因妾身之事影響了蕭將軍守護大魏邊疆,妾身萬死莫辭。還望陛下以國事為重,暫且擱置此事。”
靖宣帝笑道,
“夫人能以國事為重,朕心甚慰。不過,國事固然重要,蕭將軍的終身大事,朕也不能不放在心上。夫人想必也知道,蕭將軍心悅夫人。如果朕執意為你二人賜婚,第一個拒絕的人,一定是蕭將軍,夫人可知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