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覆滅之後,明末清初時期的大思想家顧炎武在他所著的《日知錄》中,首次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具有深遠影響的理念。


    在顧炎武的眼中,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僅僅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終結,這是帝王將相和文武百官的責任,與普通百姓並無直接關聯。然而,當清兵入關時,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政權更迭,而是涉及到整個華夏文明的生死存亡,每一個人的利益都緊密相連,此時,無論是誰都肩負著無法逃避的責任。


    顧炎武進一步闡述道:“存在亡國和亡天下之分。那麽如何區分亡國和亡天下呢?答案是:如果隻是改變姓氏和國號,那隻能稱之為亡國;但如果道德仁義蕩然無存,甚至出現弱肉強食、人相殘殺的情況,那就可以說是亡天下了。”


    每當王朝更替之際,那些本應挺身而出、為王朝獻身的人應當是“肉食者”,即享受朝廷俸祿之人,換句話說,便是所謂的公職人員。他們領取國家的薪酬,理應為王朝效力。然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亡國與否並無太大差異。隻不過是更換一個統治者,成為另一王朝的臣民罷了。


    當社會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略對國家和民族的守護。然而,一旦出現某些人以仁義之名行殺戮、吃人之事,或者生活方式麵臨被改變、文化文明遭受威脅的情況,那麽每一個華夏子民都有責任挺身而出,堅決扞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與利益。


    曆史上,清朝的入關被顧炎武視為“亡天下”的重要標誌,而這一觀點的形成正是始於清廷豫親王多鐸攻占南京並強行推行剃發令之時。


    從夏商周一直到明末,曆經數千年的漫長歲月,華夏這個詞匯的含義和內涵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對於“華夏”一詞,有多種不同的解釋,但其中最為著名、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解釋來自唐代經學家孔穎達。他認為:“夏者,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從古至今,漢人都非常注重頭發的保養和修飾。他們通常將頭發梳成各種發型,並使用發簪、發夾等飾品來裝飾自己的頭部。漢人相信,頭發是身體的一部分,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要保持頭發的清潔和整潔。


    同時,漢人也認為頭發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的發型和發飾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職業。然而,最關鍵的一點是,漢人認為頭發是受之於父母的,必須珍惜愛護,不得輕易剪去或損傷。這種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孝道的表現,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這種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影響到了政治領域。例如,曹操曾經因為馬匹受驚踐踏了麥田,違反了自己製定的不許踐踏農田的軍令,於是決定以割發代首來懲罰自己。這件事表明,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頭發被視為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


    總之,漢人對頭發的重視程度反映了他們對自身身體的珍視以及對孝道觀念的堅守。這種傳統觀念在中國曆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而漢人,尤其是漢人貴族官僚的服飾更有講究——交領、右衽,通常不用扣子,而是用繩帶係結,給人以灑脫飄逸的印象。其基本形製包括 深衣、襦裙、袍衫、襖褲等。發展到了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鬆衣,穿長統襪、淺麵鞋。


    相反,長年居住在山海關以外建立滿清的女真人正相反,其服鉓以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為主。


    如果說服飾兩個民族雖然有差距,但還不大的話,那麽頭發卻有天仰之別。滿清的頭發被明朝人稱為金錢鼠尾發辮,即腦袋上的頭發都要削去,隻在頭頂留一點點,梳成一根小辮子。


    在入關之前,早在清太祖努而哈赤時期,就已經強令被俘的遼東軍民改成了這種裝束,但入關之時,由於多爾兗是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進來的,當時他們並沒有信心能夠真正留在北京,所以並沒有這種強製命令,包括引清軍入關的吳三桂數萬關寧軍仍然保留著原來的頭發與服裝。


    雖然早在前一年,就曾經有前明官員為了向滿清征服者表示忠心,主動帶著自己家人剃發易服,以示效忠,並且上書請求改變發冠製度。然而,這一行為當時並沒有被剛入關的滿清統治者接受。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局勢的變化,清朝逐漸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進入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自認為已經消滅了明朝勢力的豫親王多鐸開始在南方全麵推行剃發易服政策,以加強對漢族地區的控製和同化。


    而六月初五,攝政王多爾袞頒發了“剃發令”,規定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盡令剃發。同時,還頒布了“易服令”,要求官民俱依滿式,不許異同。宣稱: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


    第二輪的剃發令與孫之獬有著直接的關係。孫之獬乃是天啟年間的進士,他在清軍入關之後,竟然舉家投降了清朝,企圖在這個新的政權中謀取高位。他甚至向攝政王多爾袞進言說要推行剃發易服的政策。


    在明末時期,有大量的官員投降了清朝,但他們對外常常宣稱是借助清軍來攻打李自成,以恢複明朝的江山,從而掩蓋自己的投降行為。這些貳臣們多少還心存愧疚,進入清廷後少有那些助紂為虐的人。


    然而,孫之獬卻是出於個人的私欲,妄圖消滅漢族人三千年來的傳統服飾和發型,他的卑鄙無恥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使是以引導清軍入關而聞名於世的吳三桂,也沒有帶領數萬關寧軍剃發易服,反而曾經當麵勸說多爾袞廢除剃發令。


    孫之獬這種數典忘祖的行徑,讓漢人對他恨之入骨,巴不得將他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盡管明朝的文武官員們長期沉浸於官場之中,政治的陰險狡詐已將他們的誌向消磨得近乎麻木,但漢人的血氣和骨氣依然深厚。與那些在官場中變得軟弱無力的人不同,普通百姓堅決不肯放棄祖宗的尊嚴,拒絕接受這種精神上的“閹割”。從南方到北方,全國各地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抗爭運動。


    其中,在孫之獬的故鄉山東,謝遷領導著山東的軍民發起了一場反對滿清剃發令的大起義。順治四年六月,謝遷成功攻占淄川。破城之際,孫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憤怒的淄川民眾一並抓獲並獻給義軍。老百姓們壓抑已久的屈辱和憤怒在這一刻爆發出來,他們將所有的怒火都傾瀉在了孫之獬這個罪魁禍首身上。


    根據《淄川縣誌》中的記載,孫之獬本人被五花大綁達十多天之久,他的頭皮上被戮滿了細洞,人們爭相用豬毛粘附其上,稱之為\"種發\"。這種殘忍的懲罰方式不僅讓孫之獬遭受了極大的痛苦,更是對他的一種羞辱和譴責。


    孫之獬被擒殺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中原大地,漢人無不為之拍手稱快。這個曾經背叛國家、諂媚異族的漢奸終於得到了應有的下場,這也令天下漢人為之大喜,明末清初顧炎武在得知此消息後激動得熱淚盈眶,甚至開始載歌載舞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然而,諷刺的是,盡管孫之獬為清朝效力,但當他死後,朝廷卻沒有給予他任何的旌表和撫恤。因為此時的清廷已經逐漸接受了漢人儒家的思想觀念,對於那些反複無常、背叛舊主的人深惡痛絕。所以,即使孫之獬曾為清朝而死,他仍然遭到了滿清朝廷的唾棄和遺棄。】


    *****


    “完了,完了!這以後科舉之路算是徹底斷了啊……”山東某地,孫之獬滿臉絕望地癱坐在地上,嘴裏喃喃自語著。他怎麽也想不通,為何命運如此捉弄人?明明是二十多年後的事情,卻偏偏要在這個時候被揭發出來。如今,他不僅官當不成了,甚至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不行,我不能就這麽坐以待斃。”孫之獬咬咬牙,暗自下定決心。他知道,留在大明已經沒有任何前途可言,隻有另尋出路才能有一線生機。於是,他決定改名換姓,以全新的身份重新開始生活。同時,他也打算離開大明,尋找一個新的地方落腳。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前往遼東,投奔後金。雖然那裏環境艱苦,但至少還有機會重新開始。帶著一絲希望和決心,孫之獬踏上了前往遼東的路途。


    ******


    “此子鼠目寸光,毫無氣節,為求榮華富貴,不惜背祖棄宗,實乃國家之恥,民族之羞!”洪武大帝朱元璋憤怒地說道,他的聲音如雷貫耳,震得整個宮殿都似乎在顫抖。


    朱元璋還有他手下這些文武官員可是在元朝統治下的四等人,遭受過蒙古人的壓迫和歧視,他們深知被人輕視的痛苦和無奈。然而就是這樣,元朝的統治者蒙古人也沒有發展到強令漢人改變自己頭發與服飾的地步。如今,孫之獬竟然自願剃發易服,向滿人投降,這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恥辱。


    *****


    “這個孫之獬看來還沒有考中進士,大家要注意一下,可不能讓這樣的無恥小人與我們為伍。”一個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新任翰林皺著眉頭,語氣嚴肅地開口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警惕和厭惡。周圍的翰林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對孫之獬的行為感到憤慨和不屑。


    而另一個翰林則用鄙夷的眼神看著遠處的錢謙益,冷笑一聲道:“哼,不是已經有一位水太冷、頭皮癢了嗎?恐怕沒了孫之獬,還有錢之獬……”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諷刺意味,已經就差指著錢謙益的鼻子罵他是一個趨炎附勢、不知廉恥的小人。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對錢謙益投去輕蔑的目光。


    錢謙益站在遠處,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和議論,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心中暗自咒罵,但又無可奈何。他知道自己的未來的表現已經引起了眾人的反感,但現在萬曆皇帝還沒有發話,現在甚至連上奏章彈劾自己的人都沒有,似乎他從前那些同僚生怕汙染了自己的紙筆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