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裏江山。”這是南明江陰典吏閻應元的絕命詩。


    典吏,這個不入流的九品小官,卻成為了曆史轉折點中的關鍵人物。


    弘光元年(1645 年),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江陰這座小城也未能幸免。當清兵如潮水般湧來,城池淪陷,人們的命運陷入了黑暗。


    清知縣方亨到任後,他頒布了剃發令,其中那句“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讓人心寒。方亨叫來書吏將府文寫成布告張貼,而這位書吏心中充滿了義憤,他毅然決然地將筆扔到地上,大聲說道:“就死也罷!”這句怒吼如同驚雷,迅速傳遍了整個城市,引發了民眾的憤怒和反抗情緒。


    方亨見士民們堅決不從,心中惶恐不安,擔心自己會因此受到責罰,便悄悄向常州府秘密稟報,請求上司派遣軍隊前來鎮壓,並揚言要“多殺樹威”。當江陰百姓抗清的消息傳出後,清常州知府宗灝得知此事後,立即派出三百名兵丁前往鎮壓,但他們在閏六月初五被江陰義民擊敗並殲滅於秦望山下。與此同時,清朝任命的縣令方亨和城內那些企圖投敵的奸細也被處決。


    隨著時間的推移,江陰形勢變得愈發嚴峻。陳明遇雖然忠誠勇敢,但他意識到自己在軍事組織方麵能力有限,無法應對當前的危機。在這關鍵時刻,他想到了曾經擔任過典史的閻應元。閻應元不僅智勇雙全,而且具有出色的領導才能。陳明遇認為,隻有讓閻應元來領導守城,才能更好地抵禦清軍的進攻。於是,他決定推薦賦閑在家的閻應元接替自己,負責指揮守城戰鬥。


    七月初九,閻應元率領著江陰城祝塘鎮的六百個年輕人,手持武器進入城中。他們路過七裏廟的時候,在牆壁上題下詩句,以表達自己與城池共存亡、堅決抵抗到底的決心。


    進入城中之後,閻應元馬上將整個城市的戶籍按照成年男子、老年和幼年詳細調查,挑選出強壯有力的男子組織成民兵,分班輪流登上城牆守衛。】


    已經從暈昏迷中清醒過來的朱元璋,盡管身體依舊虛弱,但他仍強撐著繼續觀看天幕之中的解說。當他看到閻應元的英勇事跡時,不禁心生敬佩,忍不住稱讚起這個芝麻小官兒來:


    “好一個閻應元!朕觀此人,實乃忠勇之士也!他進入城中後,迅速而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詳查戶籍,挑揀壯丁組織民兵,分班輪守城牆。這種部署充分展現了他的智謀和果敢。每個城垛安排十個人,按時換班,這顯示出他的嚴謹和有序。武舉人王公略、汪把總、陳明遇等人各司其職,而閻應元親自鎮守北門,更是彰顯了他的擔當和勇氣。他與陳明遇共同承擔巡查四門的責任,對過往行人嚴格盤問,清除奸細,這些都是保衛城池的關鍵舉措。這樣的人,朕非常欣賞!如果我朝能有更多像他這樣的忠臣良將,何愁天下不能安定!閻應元,真是國家的棟梁啊!”


    【閻應元和城裏的紳士、百姓商議說:“如今形勢緊張,我們需要盡快解決兵器和糧草的供應問題。我建議委托擅長財務管理的人士來負責這項工作,他們可以將城內公家和私人收藏的物資分類征集,並進行統一調配使用。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當前的危機。”大家一致同意這個提議。


    在閻應元的領導下,城中的各項工作迅速得到了有條不紊的開展。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每件物品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堅守城池的同時,江陰開始向四方請求援助。黃蜚和吳之葵帶領軍隊到達太湖,卻遭遇了清貝勒博洛率領的大軍,兩人最終兵敗被俘。海寇顧三麻子因為對閻應元的敬佩之情,率領船隊前來支援,但經過三天的苦戰也宣告失敗,最後揚帆離去。


    外援部隊屢次戰敗,江陰城逐漸變成了一座孤城。盡管如此,劉良佐仍然心有餘悸,不敢再次發動攻城,隻是用火炮攻擊北城,整夜不停歇。】


    *****


    “看來關寧軍要建設好,不能光注重軍功,還要注重軍官們的品德啊。”袁崇煥坐在馬車裏,心中暗自思忖著。


    盡管他已經知道自己末來的命運,但袁崇煥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相反,他仍然是躊躇滿誌,充滿信心地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追求更高的成就。他立誌要像嶽飛一樣,成為一名偉大的將領,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然而,麵對關寧軍將領們的大批投降,袁崇煥不禁陷入了深思。這些將領們本應是國家的守護者,但他們卻選擇了背叛和投降,這讓他對自己的未來如何領兵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他意識到,僅僅依靠軍事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軍官們的品德和忠誠度,才能確保軍隊的穩定和戰鬥力。


    *****


    祖大壽,這位出身於遼東將門的將領,此刻正率領著部隊撤退至錦州和寧遠之間。他凝視著天幕上的解說,目睹著包括自己在內的關寧軍一次次向清軍投降,最終竟成了清軍入關的先鋒。他心中既感到痛苦,又對未來充滿迷茫。


    作為一名軍人,盡管年近半百,但他絕不願意自己的晚年名譽受損。然而,麵對現實的壓力和困境,他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吳襄身上,吳襄正是那位現在才年僅11歲的吳三桂的父親。


    祖大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思緒如潮水般翻湧。他開始思考自己的選擇,思考未來的道路。在這個關鍵時刻,他需要做出決定,不僅關乎個人的命運,更關係到整個家族的榮譽和生存。


    【豫親王多鐸得知江陰久攻不下的消息後,怒不可遏。他首先派遣恭順王孔有德率領所屬部隊協助攻城,隨後又派貝勒博洛和貝勒尼堪率領滿洲軍隊並攜帶紅衣大炮前往支援。貝勒博洛平定鬆江之後,統領二十萬大軍抵達江陰城下。他覺得劉良佐曾經擔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卻連一座小小的江陰縣城都攻不下來,簡直就是廢物。因此,他狠狠地責罰了劉良佐。


    貝勒博洛登上高處觀察江陰城的防禦情況後,對部下說:“這座城像一條船,南頭北尾,如果攻打南北兩端,必定難以攻破。隻有攻擊中間部分,才能取得勝利。”他下令將帶兵救援的黃蜚和吳之葵綁到城下,並要求他們寫信勸降。黃蜚回答說:“我在城中並無熟人,寫了勸降信又有什麽用呢?”吳之葵淚流滿麵,抬頭勸說閻應元投降,言辭悲哀懇切。閻應元怒斥道:“大臣被俘,應當迅速就義,何必囉嗦不停!”吳之葵再次叩頭哭泣,黃蜚則沉默不語。


    博洛眼見閻應元意誌堅定,無法動搖,便發動了總攻。他分派軍隊首先切斷各鎮的救援部隊,並將火炮裝在竹籠裏,鼓吹著向前推進。炮手們身披紅色彩帶,限定在三天內攻破城池。從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七日,清兵輪番不停地攻打城池,但閻應元指揮著城中軍民奮力抵抗,浴血奮戰,最終保住了江陰城池。


    博洛長時間進攻卻未能攻克城池,心中十分焦急。於是,他派人前來勸降,聲稱隻要拔掉大明中興的旗幟,在四個城門掛上大清的旗幟,隻殺掉幾個為首的人,其餘的人一概不追究責任,即使不剃頭發,他們也會撤軍。閻應元看穿了博洛的緩兵之計,說道:“隻殺我一個人?我並沒有罪過,憑什麽要殺我!”雙方商議未決,勸降無果。


    博洛又提出隻要在四座城牆上豎起大清的旗幟四麵,他們就會立刻退兵。閻應元知道這其中必然有詐,仍然不予理會。


    在經曆了多次進攻失敗之後,清軍決定改變戰術。他們開始對江陰城實施圍困,並持續不斷地進行炮轟,希望通過饑餓和恐懼來摧毀守城軍民的意誌。與此同時,清軍還利用那些投降歸順的明朝官員和士兵,向城內散播謠言和誘人的條件,企圖破壞江陰城的抵抗力量。此外,清軍還對江陰城周邊的村莊和居民進行了殘忍的屠殺和掠奪,以展示其威懾力並進行報複。


    然而,即使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江陰城的守軍依然展現出堅韌不拔的抗爭精神。他們毫不畏懼清軍的威脅和誘惑,堅決不屈服於城內的困境和艱辛。他們誓言要保衛江陰城,與清軍奮戰到底。


    清軍對江陰城的攻擊,如狂風暴雨般凶猛而持久。這場戰爭始於1645年7月1日,終於8月21日,整整持續了八十一日。在這段時間裏,清軍不惜一切代價,調動了二十四萬大軍,全力以赴地攻打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


    起初,清軍派出了劉良佐率領的降軍,但這支軍隊並未取得明顯進展。隨著時間推移,清軍不斷加強攻勢,出動了眾多名將,包括多鐸、博洛、孔有德等。這些將領都是清朝的精英,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戰鬥經驗。此外,還帶來了大量的火炮和火器。


    麵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江陰城的守軍毫不畏懼,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他們充分利用城牆、炮台、暗道、地雷、火藥等防禦工事,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和火戰。每一次清軍的進攻都遭到了頑強的抵抗,守城軍民們用生命扞衛著家園,給清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最終,在公元1645年8月21日這一天,清軍成功攻破了江陰城這座堅固的堡壘。在城池淪陷之後,清軍展現出了極度的殘暴與無情,對江陰城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這場屠殺導致城內十萬守軍和平民慘遭殺害,成為曆史上著名的\"江陰九九之禍\"。


    江陰城的三位傑出領袖(史稱江陰三公):陳明遇、閻應元和馮厚敦,寧死不屈、英勇就義,被斬首示眾,首級隨後被清軍送往南京,並高懸於城門之上,作為對其他反抗者的警告。


    然而,盡管他們的生命已經消逝,但他們的忠誠和勇敢的靈魂將永遠留在江陰城這片土地上。他們的英名永載史冊,被後世銘記和敬仰。自此後的一百多年裏,江陰地區的民眾始終保持著對清廷的抵製和不合作態度。他們拒絕擔任清朝的官職,也不參加清朝的科舉考試。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親自下令在江陰為閻典史修建祠堂,才使得局麵有所改觀。】


    ****


    萬曆四十六年的星空之下 ,北京通縣的某個角落,一個名叫閻應元的少年靜靜地仰望著頭頂璀璨的星空。他的目光穿越無盡的宇宙,看著天幕中傳遞而來的神秘信息。這些信息如同一顆顆閃爍的星辰,照亮了他內心深處的夢想和渴望。


    閻應元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壯誌,他堅信那些來自天幕的消息正是關於未來的自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曆史的長河中奮勇前行,成為了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這種對未來的期待讓他感到無比興奮,同時也激發了他無限的鬥誌。


    ****


    與此同時,大明各個時空的江陰城內,人們紛紛抬頭望向天空,臉上流露出複雜的神情。這些天來,他們從天幕中目睹了大明的覆滅,心中早已充滿了無奈和悲痛。


    此刻他們卻看到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他們熟悉的江陰縣城上英勇奮戰的身影,這讓他們不禁感到自豪和欣慰。


    “我的子孫們真是勇敢啊!”一位老人激動地說。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己年輕時的模樣。


    “是啊,但他們麵對的可是強大的敵人,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去。”另一位年輕人擔憂地說道。


    “或許我們應該考慮離開這裏,去尋找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生活。”有人提議道。


    這時,一位百歲老人緩緩開口道:“我從十三歲時就在天幕上看到了這一切,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次。我們子孫有我們子孫的事業,顧炎武不是說了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明如果真亡,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逃到那裏也不是苟活於世。更何況,天幕已經預示了這一切,我相信總有人會末雨籌謀,將危險提前扼製在搖籃之中。”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明白,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有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危機,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