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明王朝萬曆十一年(公元 1583 年)起,努爾哈赤踏上了充滿艱險與挑戰的征程。從此刻開始,直至順治元年(公元 1644 年)那具有曆史性意義的清軍入關時刻,這漫長而又波瀾壯闊的六十載歲月裏,滿清的曆史畫卷可謂是一部由努爾哈赤與其眾多子孫共同書寫的鐵血史詩。


    在這段風起雲湧的曆史長河中,努爾哈赤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引領著家族前行。他不僅有著超凡的軍事才能和領導智慧,更以其堅韌不拔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成為了家族崛起的奠基人。而與他並肩作戰的還有他的親兄弟舒爾哈齊,兩人攜手共進,一同在戰場上衝鋒陷陣。


    隨著時間的推移,努爾哈赤的子侄們逐漸成長起來,並繼承了父輩們的英勇與果敢。其中,代善作為努爾哈赤的長子,身先士卒,屢立戰功;皇太極則憑借其卓越的智謀和戰略眼光,在諸多戰役中展現出非凡的指揮才能;多爾袞和多鐸更是勇猛善戰,威名遠揚。


    當曆史的車輪駛向第三代時,努爾哈赤的孫子輩們如豪格、嶽托、杜度等人也紛紛登上了舞台。他們自幼受到先輩們的熏陶,早已將保家衛國、開疆拓土視為己任。這些年輕將領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用鮮血和汗水鑄就了大清江山的基石。


    正是這樣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與拚搏,曆經三代人的持續接力,才最終開辟出了大清遼闊的疆域,奠定了這個王朝的根基。


    時間來到順治七年(公元 1650 年),當年輕的順治皇帝開始親自處理朝政之時,滿清王朝曾經那些驍勇善戰的宗室將領們,諸如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以及肅親王豪格等,皆已相繼離世。此時,站出來接替他們位置的乃是努爾哈赤的孫輩成員。然而,與他們的先輩們相比,這些孫輩人物的名聲和威望顯然要遜色不少。


    且說這順治九年,令人惋惜的是,在這第三代宗室將領之中,那幾位還算能征善戰之人竟也先後撒手人寰。曾經那個猛將如雲、氣勢如虹的時代似乎正逐漸遠去。


    話說那禮親王代善,乃是努爾哈赤眾多子嗣中的翹楚。想當年,努爾哈赤縱橫沙場、開疆拓土之時,代善便已嶄露頭角,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領導風範。正因如此,代善被尊為四大貝勒之首,其地位之尊崇,令人矚目。


    且說這代善,本應是繼承汗位的不二人選。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因其能力出眾,竟引得大妃阿巴亥對其百般諂媚討好。原來,這阿巴亥深知努爾哈赤年事漸高,唯恐自己與三個兒子日後無所依靠。故而,她一心想要拉攏代善,期望在努爾哈赤百年之後,能得其庇佑。


    豈料此事不知怎地傳入了努爾哈赤耳中,這位雄踞一方的霸主頓時勃然大怒。他心中暗想:“朕尚未龍禦歸天,爾等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待朕駕鶴西去後,豈不更是無法無天?莫非還要給朕頭上扣一頂綠油油的帽子不成!”盛怒之下,努爾哈赤對代善展開了無情的打壓。


    自此以後,代善在朝堂之上逐漸失勢,最終與那至高無上的皇位擦肩而過。而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皇太極,則趁此機會順勢崛起,登上了汗位,成為了後世所稱頌的清太宗。


    倘若當初未曾發生這些變故,以代善的身體素質和卓越才幹,或許這大清江山的曆史將會改寫。別說是清太宗的名號會屬於他,就連後來順治帝的清世祖廟號恐怕亦是非他莫屬。更遑論那多爾袞,興許根本就沒有出頭之日,所謂的攝政王一說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


    “你們究竟背著我……朕做了什麽!”努爾哈赤怒發衝冠,對著代善等人咆哮道。原本他對代善寄予厚望,如果不是天幕揭示出皇太極才是滿清的太宗皇帝時,甚至有意將汗位傳給他。


    然而此時努爾哈赤的內心徹底崩潰了。努爾哈赤雖是女真人,但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由於年輕時曾給李成梁戴過一頂綠帽子,他對這種事情極為敏感和忌諱。即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能例外。因此,當天幕揭露自己去世後,四大貝勒假借遺命縊死大妃時,他並不認為這隻是虛假傳言。相反,他堅信這必定是自己的真實意願。


    ******


    【清軍入關後,代善被封為禮親王,不過他年事已高,無法再參與出征之事,甚至連政事都不再過問。然而,他的幾個兒孫卻聲名遠揚。


    首先要提到的是巽親王滿達海。


    滿達海是禮親王代善的第七個兒子,出生於明朝天啟二年(公元 1622 年)。在崇德五年(1640 年)時,他曾隨皇太極圍攻錦州,並在此戰中立下功勞,次年便被封為“輔國公”。到了崇德七年(1642 年),滿達海又追隨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攻克了塔山。


    進入順治元年(1644年)之後,風雲變幻,局勢跌宕起伏。此時,滿達海緊緊跟隨多爾袞的腳步,毅然決然地踏入山海關,投身於這場波瀾壯闊的曆史洪流之中。


    同年十月,他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表現,成功晉升為“固山貝子”,這無疑是對他功績的高度認可。此後,他又與英親王阿濟格、肅親王豪格並肩作戰,共同討伐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屢立奇功,聲名遠揚。


    順治六年(1649年),滿達海的父親禮親王代善與世長辭,而他的諸位兄長也相繼離世。在這個關鍵時刻,滿達海肩負起家族的重任,順利承襲了其父禮親王的尊貴爵位。


    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順治皇帝親臨朝政,滿達海的封號也發生了變化,改為巽親王。三月,按照既定的規則,諸王被賦予分治部務的權力,滿達海更是受到重托,執掌吏部,成為朝中重要的政治力量。


    然而,命運無常,順治九年(1652年)二月,滿達海突然離世,享年僅有三十歲。這位年輕有為的親王的離去,給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朝廷賜予他諡號“簡”,以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懷念之情。同時,他的長子常阿岱繼承了巽親王的爵位,繼續延續著家族的榮耀。


    第二位離世的依舊是代善的子孫——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他乃禮親王代善的第三個兒子穎親王薩哈璘的第二個孩子。順治五年九月,憑借著赫赫戰功被封為多羅順承郡王。此後,勒克德渾南征北戰,先後平定了江浙和湖廣地區,並成功捉拿了南明的重要大臣何騰蛟,為清朝順利入主中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順治七年五月,勒克德渾被提拔擔任議政之職;順治八年三月,開始掌管刑部事務。然而,就在順治九年,這位英勇的郡王不幸逝世,諡號為\"恭惠\",成為了多羅順承恭惠郡王。


    第三位端親王博洛,乃是努爾哈赤第七子饒餘郡王阿巴泰的第三子。


    他於萬曆四十一年(公元 1613 年)降臨人世。在崇德元年(公元 1636 年),皇太極稱帝之後,將其封為固山貝子。而到了順治元年(即明崇禎十七年、公元 1644 年),他又跟隨睿親王多爾袞入關,並一舉擊潰李自成的軍隊。由於戰功卓著,他因此獲封貝勒。


    順治元年(1644年),博洛跟隨豫親王多鐸南下,與李自成在潼關展開激戰,並成功攻破潼關,隨後又順利攻下了西安。接著,他們繼續向南進發,最終平定了江寧和杭州等地。


    順治三年(1646年),博洛被任命為征南大將軍,負責征討南方地區。他率領軍隊先後平定了浙江、福建和廣東三省,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他還擊敗了魯王朱以海,徹底消滅了南明隆武政權和紹武政權,進一步鞏固了清朝的統治地位。


    順治六年(1649年),博洛因功受封和碩端親王,成為清朝的重要貴族之一。然而,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突然離世,這一事件引發了一係列的政治變動。博洛與滿達海、尼堪一同處理六部事務,參與國家的政務管理。


    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博洛因病逝世。


    在他死後不久,由於受到多爾袞案的牽連,他被指控依附多爾袞等罪行,其王爵也因此被追削。盡管如此,他在生前的功績仍然不可忽視,他的軍事成就對清朝的統一和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第四位則是代善的後代,多羅謙郡王瓦克達。


    瓦克達乃是代善第四子,其降生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 年)。他曾隨父兄及皇太極、多爾袞等輾轉於朝鮮與大明之間,參與了一係列重要戰役。


    在順治元年(1644 年),瓦克達跟從睿親王多爾袞入關,積極參與鎮壓李自成大順軍的戰鬥。


    到了順治三年(公元1646 年),瓦克達獲封三等鎮國將軍,並於順治四年晉升為鎮國公。


    順治五年(1648 年),他被冊封為謙郡王,取代滿達海成為征西大將軍,負責平定山西地區的反清勢力。完成任務歸朝後,瓦克達開始掌管工部相關事宜,但卻因醫人何大福案受到牽連,最終被罷免官職。


    順治九年(1652 年),瓦克達離世,享年四十七歲。


    第五位敬親王尼堪,其身世顯赫,乃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嫡長子褚英之三子。他降生於明朝萬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自幼便隨其父祖馳騁沙場,曆經戰火洗禮。在此期間,尼堪亦曾立下赫赫戰功。


    崇德元年(公元 1636 年),皇太極正式稱帝,建國號大清。同年,尼堪受封固山貝子,並積極投身於對朝鮮及明朝的戰爭之中。順治帝即位之後,尼堪更是身經百戰,屢立奇功。他先是追隨多爾袞揮師入關,繼而協同阿濟格追擊李自成殘部,隨後又與多鐸並肩作戰,一舉攻克南明弘光政權,並成功俘獲逃往蕪湖的明福王朱由崧。此外,尼堪還與豪格一道出征四川,剿滅張獻忠勢力。


    當尼堪從四川凱旋而歸時,因其卓越功勳而獲封敬郡王。


    順治六年(公元 1649 年),尼堪被任命為定西大將軍,前往山西大同討伐叛將薑鑲。


    為表彰尼堪的戰功,多爾袞晉封他為敬親王,而其他將領則各有賞賜。


    然而,第二年多爾袞突然去世,年僅 39 歲。隨後,順治帝開始親政,追論多爾袞之罪並削其爵。與此同時,尼堪與滿達海、博洛一同被封為理政三王,負責管理六部事務。


    但就在順治九年(公元 1652 年)年底,尼堪在湖南衡州遭遇了大西軍的李定國,雙方激戰中尼堪不幸戰死。


    順治帝得知尼堪戰死的消息後十分悲痛,賜給他諡號\"莊\"。尼堪也因此成為清朝在與明朝(包括南明)的戰爭中陣亡級別最高的將領。


    也是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震驚世人的大事——清朝的異姓王定南王孔有德被南明將領李定國逼得走投無路,最終自殺身亡!再加上這一次被擊殺的尼堪,因此李定國被譽為“兩蹶名王”,威震天下。


    再加上此前豪格、多鐸、代善、多爾兗等八位親王相繼離世,這些都是清初立下赫赫戰功的王爺們啊!他們的離去無疑給清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從順治六年到九年,短短四年間,滿清一共失去了十位重要的王爺,其中包括九個姓愛新覺羅的親王郡王和一個異姓王。麵對如此巨大的損失,剛掌握大權不久的順治皇帝頓時慌了神,不知所措……】


    就在這一時刻,廣袤無垠的滿清天空籠罩著大地。之前所提及到的那些王爺們,有的尚未呱呱墜地,有的則仍處於懵懂無知的幼年時期,對於死亡這個沉重而又神秘的話題,他們幾乎毫無認知和概念可言。然而,與這些年幼的王爺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的父親們在聽聞自己兒子不幸夭折的噩耗時,內心所承受的痛苦遠遠超過了麵對自身死亡時的恐懼和悲傷。這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楚,猶如一把鋒利無比的劍,無情地刺穿了每一位父親的心。


    除去前文已經知曉自身難逃必死命運的豪格、多鐸以及多爾兗三人外,其餘那幾位連貝子封號都未曾獲得的未來王爺們,此刻也無一例外地拉下了原本驕傲的麵龐。盡管作為身經百戰的滿清戰士,他們早已曆經數十場驚心動魄的激烈戰鬥,生與死於他們而言,或許真如日常飲食般稀鬆平常。唯一令人倍感惋惜的是,他們的子孫後代卻無法像英勇無畏的尼堪那般,能夠壯烈地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