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八年五月初,近些時日,趙立慶頻繁前往趙禎處問詢政務事宜。據曆史記載,這位皇帝於今年四月底駕崩。
在福寧殿,趙禎這幾日精神狀態甚佳,後宮一位妃子誕下公主,令他滿心愉悅。
趙立慶見他當下的身體狀況,竟覺自己或許都未必能比他長壽,“父親,我認為應當在河套之地設立路級行政區,如此更便於統一管理。”
“此等事務也來煩擾朕,與那些相公商議即可,莫拿這類小事來擾。”趙禎正忙著給女兒構思名字,哪有心思搭理其他。
“打台球久了亦會疲憊,民間有一種可供四人坐著玩的小遊戲,我來時已讓老張與秦良放置在台球桌旁,您閑暇時可去瞧瞧,兒臣告退。”
趙立慶擔憂他長時間不動腦會思維遲鈍,命人製作了一副麻將,日後打球累了便可打麻將消遣。
對於大宋將行政區稱為“路”的叫法,趙立慶著實感到別扭。與幾位相公商議之後,在不更改地域劃分的原則下,將“路”改稱為“省”。改個稱呼倒無大礙,倘若改變原有的地域劃分,那要做的事可就繁多了。
大慶殿朝會,全新的大宋全圖呈現在眾官員麵前。地域劃分僅在西南兩處有所變動,把益州路和利州路合並成“巴蜀省”,變州路和梓州路合並成“貴梓省”。
開封府屬於中央直轄,未作變更,其餘地方皆改為兩個字的名稱,廣南西路改成“廣西省”,廣南東路改成“廣東省”......
河套及鹽州至西平府這一大片區域劃歸新設立的“河中省”。
富弻出列躬身說道:“殿下,政事堂收到數份奏報,皆為較為偏遠的縣請求設立‘大宋銀行’分行。
銀行行長曾鞏出列躬身道:“殿下,全國尚無分行的縣有十六個,均為極為偏遠之所,著實沒必要設立分行。”
“既然稱作‘大宋銀行’,那這十六個縣難道不是大宋之地嗎?即刻去設立分行。”趙立慶略顯不悅。
“是,殿下。”二人回到各自的位置。
文彥博出列躬身道:“殿下,設立河中省,那王介甫的‘河套安撫使’該如何安排?”
“河中省將施行與燕雲相同的政策,直接更改為‘河中省安撫使’,往那邊移民之事也要加快進程。”趙立慶稍作停頓,接著說道:“樞密院行文各地禁軍,鼓勵老兵退役攜家眷移民河中省,報名者能夠多領一份安家補貼。”
韓琦出列躬身行禮,問道:“殿下,龍衛軍也在行文之列嗎?”
“龍衛軍自然不在,不過整個西北之地的兵力駐守尚需調整,樞密院先擬定個方案。”
“是,殿下。”韓琦對趙立慶要調整西北駐防兵馬之事頗感費解,隻是不好在朝會中問出,隻得先退回自身位置。
趙立慶稍等片刻,見無人再出列稟報事宜,擺手說道:“編輯司的人留下,其餘人等散了吧。”
眾官員躬身行禮,紛紛退出大殿,蘇轍和呂惠卿從角落行至禦階前躬身行禮,“殿下有何吩咐?”
趙立慶走下禦階,來到他們二人跟前,“上期關於改徭役為雇工的那篇文章寫得甚佳,往後‘大宋月報’要堅持以大白話撰寫文章,那些‘之乎者也’老百姓難以理解,改徭役之事要多報道幾期,便是此事,回去忙吧。”
“是,殿下。”二人躬身退出大殿。
文德殿中,趙立慶正與幾位相公商議西北軍政,張茂則手捧裝有皇帝玉璽的盒子來到殿門口,高聲呼喊:“太子殿下,接玉璽。”
趙立慶趕忙離座上前跪下,幾位相公也在他身後跪地。
“陛下言:有何事與眾大臣商議妥當即可,一個印章罷了,往後自行加蓋便是。”張茂則說完,將盒子遞給趙立慶,隨即把他扶起,“殿下,諸位相公,快快請起。”
待眾人起身,張茂則躬身行禮,“殿下,諸位相公,陛下交代之事已辦妥,老奴告退。”言罷躬身退出大殿。
趙立慶將盒子放置於禦案之上,轉身笑道:“父皇這是讓我莫要再拿政務去煩擾他。”
“陛下這數十年來殫精竭慮,確實應當好好休養。”文彥博此語乃衷心之言。
當下的太子隻差皇帝之名分,反正玉璽在何處對朝中大臣們並無區別,太子已監國半年有餘,眾人皆已習慣。
“諸位都請坐吧,繼續商議西北之事。”趙立慶走回自己的座位,議事之時他喜歡與眾人坐於一處,而非坐在那禦案之後。
韓琦接著方才的話題說道:“殿下,如今軍中年齡超過三十的老兵為數不多,怕是難以遷移眾多人口。”
“殿下,從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百姓們更傾向於前往燕雲,對西北興趣缺缺。”歐陽修也提及此話題。
趙立慶眉頭緊蹙,“西北的確缺乏吸引力,往後僅在周邊的河東省和陝西省多加宣傳移民的益處,其他地方就不必白費力氣了,還有往後那些犯罪判刑之人,皆送往那邊農場種植棉花。”
朝廷想方設法往河中省移民,地主們內心惶恐不安,‘大宋月報’幾乎每期都有關於移民的報道,衙門還派人四處念報給老百姓聽,燕雲百姓的美好生活已然眾人皆知,幸虧此次是前往西北,不然眾多人便會報名了。
實則最關鍵的是百姓們若非萬不得已,不願離開家鄉,前往數千裏之外的地方,畢竟故土難離!
隨園裏,趙立慶今日歸來較早,命人將“四海貿易”總經理邱業請來。
“拜見殿下。”邱業躬身行禮。
“坐吧。”趙立慶揮了一下手,幾個太監和丫鬟躬身退出大堂。
“邱經理,我查看了報表,這半年明州和泉州的作坊經營狀況皆良好,你們辛苦了。”
“謝殿下掛念,此乃小人分內之事。”邱業向來做事說話都謹小慎微。
“那幾條船當下是何情況?”
“殿下,目前‘四海貿易’所做的都是客商自行上門提貨,五條船均閑置未用,一艘在海州,明州和泉州各兩艘。”
趙立慶心中懊悔,怎就未曾早些想起這些船,實在浪費,“如此停放著絕非良策,前往占城購買糧食,最好是以物換糧,盡可能多購置一些回來。”
“殿下,這兩年大宋風調雨順,糧食並不短缺。”邱業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這與大宋缺不缺糧無關,運回來的糧食一半屯於海州,一半屯在明州,越多越好。”
“是,小人即刻安排。”
邱業雖不明白為何要如此行事,不過既然老板發了話,照辦便是。這兩年雖說大宋的糧價偏低,但與占城相較,還是高出許多,即便加上運輸費用,也比國內價格低一成。
在福寧殿,趙禎這幾日精神狀態甚佳,後宮一位妃子誕下公主,令他滿心愉悅。
趙立慶見他當下的身體狀況,竟覺自己或許都未必能比他長壽,“父親,我認為應當在河套之地設立路級行政區,如此更便於統一管理。”
“此等事務也來煩擾朕,與那些相公商議即可,莫拿這類小事來擾。”趙禎正忙著給女兒構思名字,哪有心思搭理其他。
“打台球久了亦會疲憊,民間有一種可供四人坐著玩的小遊戲,我來時已讓老張與秦良放置在台球桌旁,您閑暇時可去瞧瞧,兒臣告退。”
趙立慶擔憂他長時間不動腦會思維遲鈍,命人製作了一副麻將,日後打球累了便可打麻將消遣。
對於大宋將行政區稱為“路”的叫法,趙立慶著實感到別扭。與幾位相公商議之後,在不更改地域劃分的原則下,將“路”改稱為“省”。改個稱呼倒無大礙,倘若改變原有的地域劃分,那要做的事可就繁多了。
大慶殿朝會,全新的大宋全圖呈現在眾官員麵前。地域劃分僅在西南兩處有所變動,把益州路和利州路合並成“巴蜀省”,變州路和梓州路合並成“貴梓省”。
開封府屬於中央直轄,未作變更,其餘地方皆改為兩個字的名稱,廣南西路改成“廣西省”,廣南東路改成“廣東省”......
河套及鹽州至西平府這一大片區域劃歸新設立的“河中省”。
富弻出列躬身說道:“殿下,政事堂收到數份奏報,皆為較為偏遠的縣請求設立‘大宋銀行’分行。
銀行行長曾鞏出列躬身道:“殿下,全國尚無分行的縣有十六個,均為極為偏遠之所,著實沒必要設立分行。”
“既然稱作‘大宋銀行’,那這十六個縣難道不是大宋之地嗎?即刻去設立分行。”趙立慶略顯不悅。
“是,殿下。”二人回到各自的位置。
文彥博出列躬身道:“殿下,設立河中省,那王介甫的‘河套安撫使’該如何安排?”
“河中省將施行與燕雲相同的政策,直接更改為‘河中省安撫使’,往那邊移民之事也要加快進程。”趙立慶稍作停頓,接著說道:“樞密院行文各地禁軍,鼓勵老兵退役攜家眷移民河中省,報名者能夠多領一份安家補貼。”
韓琦出列躬身行禮,問道:“殿下,龍衛軍也在行文之列嗎?”
“龍衛軍自然不在,不過整個西北之地的兵力駐守尚需調整,樞密院先擬定個方案。”
“是,殿下。”韓琦對趙立慶要調整西北駐防兵馬之事頗感費解,隻是不好在朝會中問出,隻得先退回自身位置。
趙立慶稍等片刻,見無人再出列稟報事宜,擺手說道:“編輯司的人留下,其餘人等散了吧。”
眾官員躬身行禮,紛紛退出大殿,蘇轍和呂惠卿從角落行至禦階前躬身行禮,“殿下有何吩咐?”
趙立慶走下禦階,來到他們二人跟前,“上期關於改徭役為雇工的那篇文章寫得甚佳,往後‘大宋月報’要堅持以大白話撰寫文章,那些‘之乎者也’老百姓難以理解,改徭役之事要多報道幾期,便是此事,回去忙吧。”
“是,殿下。”二人躬身退出大殿。
文德殿中,趙立慶正與幾位相公商議西北軍政,張茂則手捧裝有皇帝玉璽的盒子來到殿門口,高聲呼喊:“太子殿下,接玉璽。”
趙立慶趕忙離座上前跪下,幾位相公也在他身後跪地。
“陛下言:有何事與眾大臣商議妥當即可,一個印章罷了,往後自行加蓋便是。”張茂則說完,將盒子遞給趙立慶,隨即把他扶起,“殿下,諸位相公,快快請起。”
待眾人起身,張茂則躬身行禮,“殿下,諸位相公,陛下交代之事已辦妥,老奴告退。”言罷躬身退出大殿。
趙立慶將盒子放置於禦案之上,轉身笑道:“父皇這是讓我莫要再拿政務去煩擾他。”
“陛下這數十年來殫精竭慮,確實應當好好休養。”文彥博此語乃衷心之言。
當下的太子隻差皇帝之名分,反正玉璽在何處對朝中大臣們並無區別,太子已監國半年有餘,眾人皆已習慣。
“諸位都請坐吧,繼續商議西北之事。”趙立慶走回自己的座位,議事之時他喜歡與眾人坐於一處,而非坐在那禦案之後。
韓琦接著方才的話題說道:“殿下,如今軍中年齡超過三十的老兵為數不多,怕是難以遷移眾多人口。”
“殿下,從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百姓們更傾向於前往燕雲,對西北興趣缺缺。”歐陽修也提及此話題。
趙立慶眉頭緊蹙,“西北的確缺乏吸引力,往後僅在周邊的河東省和陝西省多加宣傳移民的益處,其他地方就不必白費力氣了,還有往後那些犯罪判刑之人,皆送往那邊農場種植棉花。”
朝廷想方設法往河中省移民,地主們內心惶恐不安,‘大宋月報’幾乎每期都有關於移民的報道,衙門還派人四處念報給老百姓聽,燕雲百姓的美好生活已然眾人皆知,幸虧此次是前往西北,不然眾多人便會報名了。
實則最關鍵的是百姓們若非萬不得已,不願離開家鄉,前往數千裏之外的地方,畢竟故土難離!
隨園裏,趙立慶今日歸來較早,命人將“四海貿易”總經理邱業請來。
“拜見殿下。”邱業躬身行禮。
“坐吧。”趙立慶揮了一下手,幾個太監和丫鬟躬身退出大堂。
“邱經理,我查看了報表,這半年明州和泉州的作坊經營狀況皆良好,你們辛苦了。”
“謝殿下掛念,此乃小人分內之事。”邱業向來做事說話都謹小慎微。
“那幾條船當下是何情況?”
“殿下,目前‘四海貿易’所做的都是客商自行上門提貨,五條船均閑置未用,一艘在海州,明州和泉州各兩艘。”
趙立慶心中懊悔,怎就未曾早些想起這些船,實在浪費,“如此停放著絕非良策,前往占城購買糧食,最好是以物換糧,盡可能多購置一些回來。”
“殿下,這兩年大宋風調雨順,糧食並不短缺。”邱業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這與大宋缺不缺糧無關,運回來的糧食一半屯於海州,一半屯在明州,越多越好。”
“是,小人即刻安排。”
邱業雖不明白為何要如此行事,不過既然老板發了話,照辦便是。這兩年雖說大宋的糧價偏低,但與占城相較,還是高出許多,即便加上運輸費用,也比國內價格低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