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萬五千餘名龍衛軍退役老兵皆將家屬接到了汴京。這些家屬悉數被安置在了康定城,且皆是依照虎衛軍家屬的標準予以安置。
老兵們經過整編,成立了“監管司護衛隊”,簡稱“監管衛”。他們暫時分別駐紮在南北兩個大營,協助訓練新兵。
監管衛成立之初,趙立慶原以為會遭遇群臣的反對,然而,竟未收到一封反對的奏本。其實他低估了自身的權威。收複燕雲及河套這兩件大功,雖然記在趙禎名下,但群臣心裏都跟明鏡似的,知曉具體情形。在他們眼中,趙禎乃是仁義的文皇帝,而趙立慶無疑是武皇帝。
隨著監管衛的成功組建,趙立慶和王安石即將著手實施針對地主老財的計劃。可未曾想,京東省的密州卻爆發了一場規模頗為浩大的暴亂。
此事早在正月的時候,趙立慶就已接到過軍情衛的奏報。密州有一個名叫盧江的落第秀才,因與一地主的小妾私通被發現,失手殺害了地主,而後竟鼓動百姓發起暴亂,官府圍剿之後躲進了山裏。
像這樣的事情,在大宋可謂屢見不鮮,通常最終都是通過招安的方式來解決。趙立慶起初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反倒覺得農民多殺幾個地主,待到施行土地改革之時,還能減少一些麻煩。怎料兩個多月過去,響應之人眾多,至三月中旬,整個密州近乎完全陷入混亂。除了密州城,其餘地方皆已被盧江掌控,並且他還打出旗號,妄圖推翻大宋。
大興殿朝會,趙立慶端坐在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如水,“諸位,談談密州如今的狀況吧。”
作為樞密院的當家人,韓琦自然率先站出來發言,“官家,那盧江號稱擁兵十萬,因其部眾皆頭纏紅布,故自稱‘紅巾軍’,現已將密州城團團圍住。城中的一千多禁軍以及兩千多廂軍,恐怕難以支撐太久,應當速速派兵支援。”
“政務院這邊有何看法?”趙立慶將目光轉向文彥博。
“官家,政務院曾派人招安盧江,可此賊狂妄至極,竟然提出要朝廷給他封王,並把密州賜予他當作封地。”文彥博語氣激動,滿臉皆是憤怒之色。
群臣紛紛隨聲附和,“派兵剿滅此賊......”
王安石出列,大聲喝道:“諸位,平叛固然容易,可你們是否曾思考過,為何百姓皆會跟隨盧江一同暴亂?”
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王安石躬身說道:“官家,臣以為,光派兵圍剿遠遠不夠,若要徹底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還需進行土地改革。百姓若有田可種,能夠填飽肚子,又有誰會去參與暴動?不然,即便平定了密州之亂,也難保其他地方不會出現同樣的暴亂。”
一個中年禦史出列問道:“王相,您所主張的土地改革,是要將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百姓。但究竟要如何將土地收歸朝廷手中?總不能派兵強搶吧?”
王安石轉身看向禦史,“當然不能派兵去搶,需得另想辦法。那些地主要是依舊靠著土地壓榨百姓,像密州這樣的事情便會接連不斷。如今密州的那些地主大多已被殺,少收些租子或者讓出一部分田地,總好過被滅族吧?”
又有一位官員出列說道:“王相,地主們能夠主動少收租或者讓出田地,自然是好事。但又能有幾人會如此去做。”說罷,轉身朝皇帝躬身行禮,“官家,臣以為還是應當先平定叛亂,其他之事稍後再做思量。”
趙立慶起身,環顧群臣,“如今不單單是密州發生了暴亂,江西及江南兩省亦有人效仿密州。過幾日再一同商議吧。”說完,留下滿臉驚訝的群臣,走下禦階,離開了大興殿。
聽聞皇帝這般言語,政務院和樞密院的相公們匆忙回去查看奏報......
趙立慶在上朝前接到軍情衛的奏報。
在近數十年間,長江以南的廣袤地域,流傳著一個稱作“日月教”的教派,吸引了眾多窮苦百姓的加入。當密州暴亂的消息傳至南方之後,“日月教”的首領方友章趁機引領教眾揭竿而起,他們頭纏黃巾,自詡為“黃巾軍”。
江西和江南兩省,眾多州縣皆爆發了暴亂,而他們所喊出的口號是“均田免賦”。
軍情衛的奏報比地方官呈送至朝廷的奏報提早了兩日,諸位相公接到奏報後,匆忙趕往紫宸殿麵見皇帝。
三院三司的十幾位相公與皇帝圍坐在圓桌之旁,這些掌控著大宋最高權力之人,就此展開了一場探討。
王安石率先發聲說道:“倘若將盧江和方友章放在燕雲,定然不會有任何一位百姓跟隨他們二人暴動,諸位應當都深知其中的關鍵所在。”
相公們自然心知肚明,然而也得想出一個妥善的辦法。要對土地進行改革,無疑是與全天下的士紳為敵,且必然會引發動亂,這著實是個兩難的困境。
文彥博眉頭緊蹙,緩緩言道:“官家,還是應當先平定暴亂,以防其形成蔓延之勢。”
“暴亂確需平定,不過也要從根本上解決暴亂的根源。”趙立慶看向王安石,“王相屢次提及要改革,不知可有良策?”
王安石從懷中掏出一份奏本,將其打開放置於麵前,“官家,諸位同僚,要想讓那些士紳主動為百姓減租或者讓出土地,基本上是不可能之事。朝廷需要出手加以調整,讓他們多繳納賦稅,擁有的土地越多,稅率就越高,以此迫使他們讓出土地。”
“王相,這個稅率究竟該如何確定?”富弻急切地想要知曉。
王安石看著奏本念道:“一戶人家名下超過五百畝的加稅一成,超過一千畝的再加一成,兩千畝再加一成,以此類推,最高的要征收五成的稅。”
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如此算來,隻要是擁有土地超過四千畝的人家,就得繳納五成的稅。
呂公著憂心忡忡地說道:“王相,這般一來,那些擁有眾多土地的士紳將土地租給百姓後,收回來的租子甚至都不足以納稅,還得貼錢交稅,這豈不是也會引發暴亂?再者,他們還會將土地登記在他人名下。”
“呂相,您盡管放心,監管司已經把全大宋擁有土地超過五百畝的地主登記造冊,他們現今把地登記到別人名下也是徒勞,此外,將朝廷收回的兩百八十多萬畝職田分配給百姓耕種。那些士紳若想鬧事,沒有百姓參與,也難以掀起風浪,當然那些職田已有百姓在耕種,也僅有三成左右能夠拿出來分給百姓,還需要再為百姓尋覓一條出路。”王安石麵前的奏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眾多數據。
其他人也紛紛針對王安石的這個加稅政策提出各自的見解,主要是認為稅率過高,都擔憂會引起士紳的反抗。
趙立慶一直傾聽著相公們的討論,最後才開口說道:“當年河北、河東、陝西三省那十幾個縣的經驗諸位都忘了嗎?朝廷也可以效仿‘四海貿易’,加稅之後,如果那些士紳不願承擔如此高的稅率,也可以把地租給朝廷,他們在家坐等收取租金即可。如果他們不願意,憑什麽讓朝廷為他們收拾殘局?百姓暴亂還不是因為沒有田地,填不飽肚子所導致的。”
皇帝已然這般表態,相公們又還能說些什麽,畢竟穩定才是最為重要的,讓地主士紳們出點血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老兵們經過整編,成立了“監管司護衛隊”,簡稱“監管衛”。他們暫時分別駐紮在南北兩個大營,協助訓練新兵。
監管衛成立之初,趙立慶原以為會遭遇群臣的反對,然而,竟未收到一封反對的奏本。其實他低估了自身的權威。收複燕雲及河套這兩件大功,雖然記在趙禎名下,但群臣心裏都跟明鏡似的,知曉具體情形。在他們眼中,趙禎乃是仁義的文皇帝,而趙立慶無疑是武皇帝。
隨著監管衛的成功組建,趙立慶和王安石即將著手實施針對地主老財的計劃。可未曾想,京東省的密州卻爆發了一場規模頗為浩大的暴亂。
此事早在正月的時候,趙立慶就已接到過軍情衛的奏報。密州有一個名叫盧江的落第秀才,因與一地主的小妾私通被發現,失手殺害了地主,而後竟鼓動百姓發起暴亂,官府圍剿之後躲進了山裏。
像這樣的事情,在大宋可謂屢見不鮮,通常最終都是通過招安的方式來解決。趙立慶起初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反倒覺得農民多殺幾個地主,待到施行土地改革之時,還能減少一些麻煩。怎料兩個多月過去,響應之人眾多,至三月中旬,整個密州近乎完全陷入混亂。除了密州城,其餘地方皆已被盧江掌控,並且他還打出旗號,妄圖推翻大宋。
大興殿朝會,趙立慶端坐在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如水,“諸位,談談密州如今的狀況吧。”
作為樞密院的當家人,韓琦自然率先站出來發言,“官家,那盧江號稱擁兵十萬,因其部眾皆頭纏紅布,故自稱‘紅巾軍’,現已將密州城團團圍住。城中的一千多禁軍以及兩千多廂軍,恐怕難以支撐太久,應當速速派兵支援。”
“政務院這邊有何看法?”趙立慶將目光轉向文彥博。
“官家,政務院曾派人招安盧江,可此賊狂妄至極,竟然提出要朝廷給他封王,並把密州賜予他當作封地。”文彥博語氣激動,滿臉皆是憤怒之色。
群臣紛紛隨聲附和,“派兵剿滅此賊......”
王安石出列,大聲喝道:“諸位,平叛固然容易,可你們是否曾思考過,為何百姓皆會跟隨盧江一同暴亂?”
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王安石躬身說道:“官家,臣以為,光派兵圍剿遠遠不夠,若要徹底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還需進行土地改革。百姓若有田可種,能夠填飽肚子,又有誰會去參與暴動?不然,即便平定了密州之亂,也難保其他地方不會出現同樣的暴亂。”
一個中年禦史出列問道:“王相,您所主張的土地改革,是要將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百姓。但究竟要如何將土地收歸朝廷手中?總不能派兵強搶吧?”
王安石轉身看向禦史,“當然不能派兵去搶,需得另想辦法。那些地主要是依舊靠著土地壓榨百姓,像密州這樣的事情便會接連不斷。如今密州的那些地主大多已被殺,少收些租子或者讓出一部分田地,總好過被滅族吧?”
又有一位官員出列說道:“王相,地主們能夠主動少收租或者讓出田地,自然是好事。但又能有幾人會如此去做。”說罷,轉身朝皇帝躬身行禮,“官家,臣以為還是應當先平定叛亂,其他之事稍後再做思量。”
趙立慶起身,環顧群臣,“如今不單單是密州發生了暴亂,江西及江南兩省亦有人效仿密州。過幾日再一同商議吧。”說完,留下滿臉驚訝的群臣,走下禦階,離開了大興殿。
聽聞皇帝這般言語,政務院和樞密院的相公們匆忙回去查看奏報......
趙立慶在上朝前接到軍情衛的奏報。
在近數十年間,長江以南的廣袤地域,流傳著一個稱作“日月教”的教派,吸引了眾多窮苦百姓的加入。當密州暴亂的消息傳至南方之後,“日月教”的首領方友章趁機引領教眾揭竿而起,他們頭纏黃巾,自詡為“黃巾軍”。
江西和江南兩省,眾多州縣皆爆發了暴亂,而他們所喊出的口號是“均田免賦”。
軍情衛的奏報比地方官呈送至朝廷的奏報提早了兩日,諸位相公接到奏報後,匆忙趕往紫宸殿麵見皇帝。
三院三司的十幾位相公與皇帝圍坐在圓桌之旁,這些掌控著大宋最高權力之人,就此展開了一場探討。
王安石率先發聲說道:“倘若將盧江和方友章放在燕雲,定然不會有任何一位百姓跟隨他們二人暴動,諸位應當都深知其中的關鍵所在。”
相公們自然心知肚明,然而也得想出一個妥善的辦法。要對土地進行改革,無疑是與全天下的士紳為敵,且必然會引發動亂,這著實是個兩難的困境。
文彥博眉頭緊蹙,緩緩言道:“官家,還是應當先平定暴亂,以防其形成蔓延之勢。”
“暴亂確需平定,不過也要從根本上解決暴亂的根源。”趙立慶看向王安石,“王相屢次提及要改革,不知可有良策?”
王安石從懷中掏出一份奏本,將其打開放置於麵前,“官家,諸位同僚,要想讓那些士紳主動為百姓減租或者讓出土地,基本上是不可能之事。朝廷需要出手加以調整,讓他們多繳納賦稅,擁有的土地越多,稅率就越高,以此迫使他們讓出土地。”
“王相,這個稅率究竟該如何確定?”富弻急切地想要知曉。
王安石看著奏本念道:“一戶人家名下超過五百畝的加稅一成,超過一千畝的再加一成,兩千畝再加一成,以此類推,最高的要征收五成的稅。”
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如此算來,隻要是擁有土地超過四千畝的人家,就得繳納五成的稅。
呂公著憂心忡忡地說道:“王相,這般一來,那些擁有眾多土地的士紳將土地租給百姓後,收回來的租子甚至都不足以納稅,還得貼錢交稅,這豈不是也會引發暴亂?再者,他們還會將土地登記在他人名下。”
“呂相,您盡管放心,監管司已經把全大宋擁有土地超過五百畝的地主登記造冊,他們現今把地登記到別人名下也是徒勞,此外,將朝廷收回的兩百八十多萬畝職田分配給百姓耕種。那些士紳若想鬧事,沒有百姓參與,也難以掀起風浪,當然那些職田已有百姓在耕種,也僅有三成左右能夠拿出來分給百姓,還需要再為百姓尋覓一條出路。”王安石麵前的奏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眾多數據。
其他人也紛紛針對王安石的這個加稅政策提出各自的見解,主要是認為稅率過高,都擔憂會引起士紳的反抗。
趙立慶一直傾聽著相公們的討論,最後才開口說道:“當年河北、河東、陝西三省那十幾個縣的經驗諸位都忘了嗎?朝廷也可以效仿‘四海貿易’,加稅之後,如果那些士紳不願承擔如此高的稅率,也可以把地租給朝廷,他們在家坐等收取租金即可。如果他們不願意,憑什麽讓朝廷為他們收拾殘局?百姓暴亂還不是因為沒有田地,填不飽肚子所導致的。”
皇帝已然這般表態,相公們又還能說些什麽,畢竟穩定才是最為重要的,讓地主士紳們出點血也是理所應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