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慶與眾相公經過整整三天的嚴謹評定,再結合考生們在數學題上的成績表現,終於將靖豐五年科舉的殿試排名敲定下來。
富弼小心翼翼地揭開狀元試卷的糊名紙條,忍不住驚呼出聲:“狀元竟然是範公的小兒子。”
韓琦聽聞,急忙湊上前去看那名字,不禁感慨萬千:“想當年,我還曾喝過他的滿月酒呢,時光飛逝,一晃竟然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
其實,範純粹的文采相較於其他考生而言,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隻是趙立慶格外看重他所寫的那一篇策論,這才力排眾議地點他為狀元。
正值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都城汴京處處鑼鼓齊鳴,喜慶的氣息彌漫在大街小巷的每一處角落。這一日,新科狀元、榜眼和探花騎著高大威武的駿馬開始遊街,這盛大的場麵引得無數百姓翹首以盼。
街道兩旁早已被人群擠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都紛紛趕來,隻為親眼目睹這難得一見的盛況。孩子們興奮不已,他們騎在大人的肩膀上,歡快地揮舞著小手;姑娘們則帶著幾分羞澀,偷偷地看著這位年輕有為的狀元郎,眼中滿滿都是傾慕之情;老人們則捋著胡須,連連點頭稱讚,臉上洋溢著對後生的嘉許。
三位年輕才俊麵帶微笑,風度翩翩,那模樣仿佛是從畫中走出的仙人一般。他們不時地向兩旁的百姓拱手示意,百姓們的歡呼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那聲浪一陣高過一陣。有人高聲呼喊著狀元郎的名字,送上最真摯的祝福;也有人感歎著科舉之路的艱辛與榮耀,對這些新科才子們滿是欽佩。
西域的疏勒城,擴建工程已經順利完工。眼看著即將進入冬季,往來的商隊也日益減少。
就在這時,兵部運送兩萬張複合弓的車隊終於抵達了疏勒城。
伽色尼使者普卡和喀喇國使者阿巴拉已經在疏勒城等待了許久,兩人被請到了定遠師營地。
落座之後,曹達率先開口說道:“二位,從汴京送來的複合弓已經到了,你們打算什麽時候進行移交呢?”
阿巴拉迫不及待地說道:“曹將軍,那自然是越快越好,我們在這裏已經等了太長時間了。”
曹達微微一笑,說道:“二位先別急,這次一共送來了兩萬張複合弓,除了你們已經購買的一萬張之外,還有一萬張,你們是否還想要?”
普卡聽到這話,眼神瞬間變得不一樣了,連忙說道:“我們當然想要,隻是目前我們實在湊不出那麽多錢,不知道貴國能否寬限一些時日?”
阿巴拉也急忙說道:“是啊,曹將軍,我們每人再多帶回去五千張,還是像之前一樣分三年還清錢款。” 阿巴拉自然不想讓普卡一個人獨吞這一萬張複合弓。
曹達微微皺起眉頭,回想了一下皇帝在信中交代的話,然後說道:“錢款的事情不急,我們現在準備要修安西省的幾條路,但是目前人手比較欠缺,你們可以回去找些人來幫我們修路,皇帝陛下將此稱為‘勞務派遣’。”
阿巴拉一臉疑惑地問道:“何為‘勞務派遣’?還請曹將軍詳細說說。”
“二位,請喝茶。”曹達擺了擺手,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就是你們帶人來幫大宋修路,我們會按照人數和工時付給你們錢款,當然,這些錢款會先抵扣你們欠的那些,如果超過的話,我們就會付給你們真金白銀。”
兩位使者聽完之後,心中大喜,在他們國內征調些徭役是極為簡單的事情,如今來給大宋修路還能賺錢,這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但他們表麵上還是努力保持著平靜。
普卡拱手說道:“曹將軍,不知道這工錢是如何計算的?還有我們的人過來需要準備些什麽呢?”
曹達回答道:“隻需要把人帶來就行,我們這邊會提供一切物資,不過這些人需要你們自己來管理,工錢是一個人每月一元,也就是一兩銀子。” 實際上,大宋工部雇傭百姓修路的月俸是每月兩元,曹達隻跟他們開了一半的價格。
阿巴拉興奮地問道:“曹將軍,你說的都是真的嗎?”
曹達嚴肅地說道:“當然是真的,本將軍何時跟你們說過假話?”
普卡也很興奮,問道:“曹將軍,你們需要多少人?”
曹達按照皇帝交代的話說:“越多越好,最好能來一二十萬人。” 人多了就可以幾條路同時開工。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我們回去向國王稟報此事,肯定能帶來不少人。” 兩位使者都非常高興,他們心想,如果能來十萬人給大宋修幾年路,不但能夠還清欠款,還可以從大宋賺不少錢。
曹達笑道:“好,那就這麽定了,明日你們就各自帶一萬張複合弓回去吧。”
汴京城的考院,禮部把招募教師的報名點設置在了這裏。近些日子,落榜的士子們紛紛前來報名,人數之多,幾乎要把門檻都給踩爛了。
短短幾日,就有幾千人報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年紀超過三十歲的士子。這些人中有的已經參加過兩三次會試了,他們眼看著靠自己的實力考上進士有些困難,於是幹脆主動報名當教師,想著這樣也能混個進士的名頭。
朝廷對這些主動報名的士子也設置了一些條件,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年齡不能超過四十歲,而且這些人都是要被派往比較邊遠的地方任教,畢竟年齡太大的話,不知道能不能在當地待滿六年。
大興殿朝會,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一臉威嚴。
禮部尚書鄭雍出列奏道:“官家,主動報名擔任教師的士子們共有五千多人,但是在東北省、西寧省以及安南省規劃的學堂,根本用不了這麽多人。禮部打算對報名的士子進行一次考核,刷掉一些人,不知是否可以?”
趙立慶微微蹙眉,緩緩說道:“鄭尚書,這些士子們都是主動報名的,我們就不要寒了他們的心。安西省雖然地廣人稀,但也要在那裏開設學堂,挑選出一些年輕、身體較好的士子去安西省,如果還有多出來的人,就在剛才你說的那三個省多開設些學堂。”
鄭雍躬身行禮,說道:“是,官家。” 然後退入隊列之中。
吏部尚書竇卞出列,躬身說道:“官家,今年新進的進士就要開始授官了,應該以哪方麵為主?”
趙立慶看向王安石,問道:“此事朕還沒有仔細想過,政務院對此有何建議?”
王安石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奏道:“官家,臣以為應當以東北省、西寧省、安西省以及安南省為主,先把這些年輕官員派往這些地方曆練。”
趙立慶點了點頭,說道:“王相此話有理,那就按照此辦理吧。”
竇卞躬身說道:“是,官家。” 然後退回隊列。
王安石繼續奏道:“官家,政務院派去邀請草原部落的信使已經傳信回來了,那些部落都表示會來汴京出席正旦宴會。”
“如此甚好,等他們到了汴京之後,政務院一定要好好招待他們,可以先把大宋為什麽要在草原築城的原因,跟他們好好解釋一番。” 趙立慶這話說得很好聽,但實際上,那些部落哪敢不來,政務院派去的信使可是由虎衛軍保護著找上門的,他們要是不答應的話,那不是自尋死路。
散朝後,皇帝回到紫宸殿,女官高銀月已經在這裏等了皇帝很久了,“陛下,疏勒城曹師長奏報,已經跟喀喇國和伽色尼國的使者談妥了,兩國都同意派人來大宋修路,曹師長給他們開的月錢是每個人一元。”
“哈哈…… 這個曹大個也學會做生意了,竟然隻給了一半的工錢。” 趙立慶開懷大笑。
高銀月手捧著小本子,準備記錄皇帝的旨意,“陛下,要如何回複曹師長呢?”
趙立慶略作思索,說道:“讓他先安排修碎葉城至疏勒城的那條路,如果那兩國來人多的話,再修安西省南北兩條主路。”
富弼小心翼翼地揭開狀元試卷的糊名紙條,忍不住驚呼出聲:“狀元竟然是範公的小兒子。”
韓琦聽聞,急忙湊上前去看那名字,不禁感慨萬千:“想當年,我還曾喝過他的滿月酒呢,時光飛逝,一晃竟然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
其實,範純粹的文采相較於其他考生而言,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隻是趙立慶格外看重他所寫的那一篇策論,這才力排眾議地點他為狀元。
正值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都城汴京處處鑼鼓齊鳴,喜慶的氣息彌漫在大街小巷的每一處角落。這一日,新科狀元、榜眼和探花騎著高大威武的駿馬開始遊街,這盛大的場麵引得無數百姓翹首以盼。
街道兩旁早已被人群擠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都紛紛趕來,隻為親眼目睹這難得一見的盛況。孩子們興奮不已,他們騎在大人的肩膀上,歡快地揮舞著小手;姑娘們則帶著幾分羞澀,偷偷地看著這位年輕有為的狀元郎,眼中滿滿都是傾慕之情;老人們則捋著胡須,連連點頭稱讚,臉上洋溢著對後生的嘉許。
三位年輕才俊麵帶微笑,風度翩翩,那模樣仿佛是從畫中走出的仙人一般。他們不時地向兩旁的百姓拱手示意,百姓們的歡呼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那聲浪一陣高過一陣。有人高聲呼喊著狀元郎的名字,送上最真摯的祝福;也有人感歎著科舉之路的艱辛與榮耀,對這些新科才子們滿是欽佩。
西域的疏勒城,擴建工程已經順利完工。眼看著即將進入冬季,往來的商隊也日益減少。
就在這時,兵部運送兩萬張複合弓的車隊終於抵達了疏勒城。
伽色尼使者普卡和喀喇國使者阿巴拉已經在疏勒城等待了許久,兩人被請到了定遠師營地。
落座之後,曹達率先開口說道:“二位,從汴京送來的複合弓已經到了,你們打算什麽時候進行移交呢?”
阿巴拉迫不及待地說道:“曹將軍,那自然是越快越好,我們在這裏已經等了太長時間了。”
曹達微微一笑,說道:“二位先別急,這次一共送來了兩萬張複合弓,除了你們已經購買的一萬張之外,還有一萬張,你們是否還想要?”
普卡聽到這話,眼神瞬間變得不一樣了,連忙說道:“我們當然想要,隻是目前我們實在湊不出那麽多錢,不知道貴國能否寬限一些時日?”
阿巴拉也急忙說道:“是啊,曹將軍,我們每人再多帶回去五千張,還是像之前一樣分三年還清錢款。” 阿巴拉自然不想讓普卡一個人獨吞這一萬張複合弓。
曹達微微皺起眉頭,回想了一下皇帝在信中交代的話,然後說道:“錢款的事情不急,我們現在準備要修安西省的幾條路,但是目前人手比較欠缺,你們可以回去找些人來幫我們修路,皇帝陛下將此稱為‘勞務派遣’。”
阿巴拉一臉疑惑地問道:“何為‘勞務派遣’?還請曹將軍詳細說說。”
“二位,請喝茶。”曹達擺了擺手,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就是你們帶人來幫大宋修路,我們會按照人數和工時付給你們錢款,當然,這些錢款會先抵扣你們欠的那些,如果超過的話,我們就會付給你們真金白銀。”
兩位使者聽完之後,心中大喜,在他們國內征調些徭役是極為簡單的事情,如今來給大宋修路還能賺錢,這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但他們表麵上還是努力保持著平靜。
普卡拱手說道:“曹將軍,不知道這工錢是如何計算的?還有我們的人過來需要準備些什麽呢?”
曹達回答道:“隻需要把人帶來就行,我們這邊會提供一切物資,不過這些人需要你們自己來管理,工錢是一個人每月一元,也就是一兩銀子。” 實際上,大宋工部雇傭百姓修路的月俸是每月兩元,曹達隻跟他們開了一半的價格。
阿巴拉興奮地問道:“曹將軍,你說的都是真的嗎?”
曹達嚴肅地說道:“當然是真的,本將軍何時跟你們說過假話?”
普卡也很興奮,問道:“曹將軍,你們需要多少人?”
曹達按照皇帝交代的話說:“越多越好,最好能來一二十萬人。” 人多了就可以幾條路同時開工。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我們回去向國王稟報此事,肯定能帶來不少人。” 兩位使者都非常高興,他們心想,如果能來十萬人給大宋修幾年路,不但能夠還清欠款,還可以從大宋賺不少錢。
曹達笑道:“好,那就這麽定了,明日你們就各自帶一萬張複合弓回去吧。”
汴京城的考院,禮部把招募教師的報名點設置在了這裏。近些日子,落榜的士子們紛紛前來報名,人數之多,幾乎要把門檻都給踩爛了。
短短幾日,就有幾千人報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年紀超過三十歲的士子。這些人中有的已經參加過兩三次會試了,他們眼看著靠自己的實力考上進士有些困難,於是幹脆主動報名當教師,想著這樣也能混個進士的名頭。
朝廷對這些主動報名的士子也設置了一些條件,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年齡不能超過四十歲,而且這些人都是要被派往比較邊遠的地方任教,畢竟年齡太大的話,不知道能不能在當地待滿六年。
大興殿朝會,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一臉威嚴。
禮部尚書鄭雍出列奏道:“官家,主動報名擔任教師的士子們共有五千多人,但是在東北省、西寧省以及安南省規劃的學堂,根本用不了這麽多人。禮部打算對報名的士子進行一次考核,刷掉一些人,不知是否可以?”
趙立慶微微蹙眉,緩緩說道:“鄭尚書,這些士子們都是主動報名的,我們就不要寒了他們的心。安西省雖然地廣人稀,但也要在那裏開設學堂,挑選出一些年輕、身體較好的士子去安西省,如果還有多出來的人,就在剛才你說的那三個省多開設些學堂。”
鄭雍躬身行禮,說道:“是,官家。” 然後退入隊列之中。
吏部尚書竇卞出列,躬身說道:“官家,今年新進的進士就要開始授官了,應該以哪方麵為主?”
趙立慶看向王安石,問道:“此事朕還沒有仔細想過,政務院對此有何建議?”
王安石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奏道:“官家,臣以為應當以東北省、西寧省、安西省以及安南省為主,先把這些年輕官員派往這些地方曆練。”
趙立慶點了點頭,說道:“王相此話有理,那就按照此辦理吧。”
竇卞躬身說道:“是,官家。” 然後退回隊列。
王安石繼續奏道:“官家,政務院派去邀請草原部落的信使已經傳信回來了,那些部落都表示會來汴京出席正旦宴會。”
“如此甚好,等他們到了汴京之後,政務院一定要好好招待他們,可以先把大宋為什麽要在草原築城的原因,跟他們好好解釋一番。” 趙立慶這話說得很好聽,但實際上,那些部落哪敢不來,政務院派去的信使可是由虎衛軍保護著找上門的,他們要是不答應的話,那不是自尋死路。
散朝後,皇帝回到紫宸殿,女官高銀月已經在這裏等了皇帝很久了,“陛下,疏勒城曹師長奏報,已經跟喀喇國和伽色尼國的使者談妥了,兩國都同意派人來大宋修路,曹師長給他們開的月錢是每個人一元。”
“哈哈…… 這個曹大個也學會做生意了,竟然隻給了一半的工錢。” 趙立慶開懷大笑。
高銀月手捧著小本子,準備記錄皇帝的旨意,“陛下,要如何回複曹師長呢?”
趙立慶略作思索,說道:“讓他先安排修碎葉城至疏勒城的那條路,如果那兩國來人多的話,再修安西省南北兩條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