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正中央炭盆裏的炭燒得很旺,屋裏很暖和。
可溫成有些怵這個侄兒,椅子像長了針眼,怎麽坐都不舒服。
“我說世子侄兒,你今日怎麽有空過來了,”溫成等了一會兒,也不見李輕舟開口,最終還是他先忍不住了。
威風凜凜的靖安侯,現下坐立不安,神色看著有些憨憨的。
李輕舟安靜坐在圈椅上,細細品茶,溫成的存在並沒有幹擾他分毫。茶杯在他修長的手指間流露出價值不菲的光澤,不過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做的賞心悅目。
溫成見他不回複,隻專注地喝茶,將手背在身後,站起來直接在李輕舟麵前來回踱步,做出一副煩躁的樣子。
李輕舟才抬眸,閑適道,“許久不見,侄兒就是來看看您老人家。”
溫成一個字都不信,冷哼了一聲,表達不滿。
“昨日陛下同伯父可說些別的?”李輕舟放下茶杯,含著點點笑意。
溫成正色道,“說是給我接風,還說將華兒留下汴京繼承我的爵位。”
李輕舟聞言若有所思,前一句他早早知曉,畢竟宮裏的一舉一動他都派人盯著,後一句嘛確實有點意外,略略思索,“難道陛下想為溫華賜婚?”
溫成知曉李輕舟聰慧,自然不會驚訝,倒是頗為自豪提了一句,“我外孫女也是這麽說的,她說的是陛下想讓華兒娶公主。”
李輕舟輕輕一笑,聽到這話也不驚訝,想起半個時辰之前,下屬來稟報靖安侯府的情況時順帶提了一句楊如期一大早就來了這兒,鬼使神差的也來走一遭。
“你找個理由推了便是,”李輕舟挑了下眉,語調悠然。
溫成也是這麽想的,搖了搖頭歎道,“陛下這疑心病越來越重了。”
李輕舟笑了一聲,不在意道,“他是覺著周圍的人都想害他。”
溫成不置可否,李輕舟神色淡然地看了看窗外,目光靜謐如深流之水,隨即起身笑著說,“侄兒告辭。”
不待溫成回應,長安掀起簾子,李輕舟就大步走了出去。
李輕舟到達門口時,陰氏餘氏和溫華正好在門口送別楊如期。
見李輕舟走出來,三人連忙行了禮。李輕舟向陰氏雙手抬起作了一輯,“伯母安。”
陰氏看著麵前劍眉星目,清冷貴氣的李輕舟,噙著滿臉笑意,“世子不必多禮,這是要回去了。”
李輕舟嗯了一聲,聲線冷冽動聽,“侄兒告辭。”
陰氏點頭,看著李輕舟上了馬車後,才帶著餘氏和溫華進去。
三日後,永豐帝賜宴牡丹亭,為靖安侯接風洗塵。凡五品以上官員皆可攜帶家眷。
巳時,外祖母就派溫華來侯府接楊如期,與他們一同進宮。楊侯爺對於靖安侯府還是挺給麵子的,溫華一路暢通無阻的進了紫薇院。
楊如期收拾好帶著碧藍碧紫,去了會客廳。瞧見溫華穿著火狐大氅,紅色襯得他高貴瀟灑,優雅地坐在椅子上喝茶,她眉眼彎了彎,“表哥。”
溫華聞言看向門口,便看到楊如期一臉笑意地望著他,他也不禁麵帶笑意,“表妹可收拾好了?”
楊如期點頭,見到他的手裏沒有拿手爐,關心的問道,“表哥怎麽沒有拿手爐?”
溫華笑著搖頭,“走的匆忙,忘了。”楊如期便對著碧紫說道,“去拿一個來。”
“不打緊,我不冷的,”溫華指了指自己的大氅,眼睛閃著星光,仿佛在說,你送的大氅暖和的很。
楊如期笑了笑,碧紫已經回正屋拿了,一會兒便就回來了,楊如期塞進溫華手裏,溫華無奈,隻好拿著。
楊如期坐馬車,溫華騎馬,兩人先回靖安侯府與外祖一家匯合,再一起進宮。
牡丹亭是一座專門用來賜宴的宮殿,殿內極大,曲水流觴,精致奢華,種了許多的花木,還有一座雕滿牡丹花的亭子,栩栩如生,故取名牡丹亭。
現下是冬日,宴席便擺在牡丹亭正殿,因先祖派人修繕過,正殿很大,長桌可擺幾百張。
楊如期到時,殿內已經快坐滿了人。外祖父一家是這場宴席的主角,隨著小太監稟報,“靖安侯到。”不少人就已經圍上來寒暄。
陰氏和餘氏帶著楊如期坐到右邊女眷席。位置很靠前,第一排第三桌。長桌可坐三人,剛好陰氏和餘氏又坐楊如期左右手,不少夫人起身過來寒暄,一些好奇膽子大點的便問楊如期是誰。
陰氏笑著道,“這是我外孫女,不怎麽出門,是以你們都沒見過”。眾人便知道了這是永樂侯府大房的嫡長女楊如期。
楊如期隻乖巧的垂著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裏。她如今還在孝中穿的很素淨,低著頭在眾多鶯鶯燕燕的夫人小姐裏不起眼。
陰氏和餘氏常年在北界,也沒有什麽可交好的夫人小姐,大多數都是麵子情,品階低的寒暄幾句也就過去了,品階高的夫人,自是不會做這種拉低身份的事情。
待清靜下來,楊如期才轉頭打量了周圍,老夫人與白氏楊如心坐在第二排末尾第七張桌子。
陸陸續續差不多坐滿,就聽見外麵有人喊,“三皇子,四皇子到。”
眾人噤聲,往殿門口位置看去,隻見倆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少年,步履軒昂的走進來,長得有幾分相似,麵容俊朗,都透著幾分與生俱來的貴氣。
三皇子穿著紫色衣裳,袖口下擺繡著精細的花紋,黑發以鑲金流光冠束著,薄薄得起,唇顏色偏淡,嘴角微微勾起,顯得有幾分不羈。
四皇子,修長的身體挺的筆直,一襲月白色衣裳,淡淡的笑容,姿態嫻雅,更具有書生氣。
倆人跟隨宮女在第一排第二第三張桌子按照長幼順序坐下。楊如期轉過頭看楊如心,就見她果然臉色有些潮紅,眼神含光,隨意掃過其他幾位小姐,與楊如心一樣反應的也不少。
沒一會兒,榮妃,嫻妃,顏嬪,苗嬪,公主,和七皇子都到了。
楊如期隻感歎,難怪人人都想做皇帝呢,江山權勢,還能擁有許多傾城傾國的佳人。
最美的唯有嫻妃娘娘了,用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來形容嫻妃再合適不過,容貌豔麗,美目之間盡是風情,難怪寵冠後宮。
“陛下到,皇後娘娘到。”楊如期正愣神間,被陰氏拉著跪下,耳朵邊是震耳欲聾的,“陛下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永豐帝協著皇後落座在上首,才語氣悠然道,“都起來吧,今日宴席無需多禮。”
眾人才起身坐下。楊如期也抬起頭,望向龍座上的人。
永豐帝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飛揚的長眉微挑,帶著上位者的威儀。
許皇後身穿黃色煙羅緞用五色金絲線繡著飛騰的五彩鳳凰,下束黃色團蝶百花煙霧鳳尾裙,帶著九釵金步搖,端莊華貴,儀態萬千。
永豐帝宣布開宴,宮女立即井然有序的開始上菜。
殿中央還有跳舞的宮女穿著統一的衣衫魚貫而入,翩翩起舞,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席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言語歡暢,其樂融融。然而眾人心知肚明,彼此之間不過寒暄敷衍,人人都無聊得緊,歌舞升平不假,卻是宮中數見不鮮的東西。
楊如期沒有參加過宮宴,卻也知曉定是無聊至極。她看向對麵的男席,溫華和外祖父舅舅坐在第一排四皇子下首。正好在楊如期對麵,她衝溫華笑了笑,溫華紅著臉也笑了笑,還指了指桌上的菜,示意她吃。
楊如期了然,菜是好菜,可惜上桌都已經冷掉了,她是不會吃冷掉的菜的。不過宮中的點心還是很不錯的,撚了塊如意糕入嘴,口感細膩,清香微甜,她很喜歡。
陰氏溫柔地問道,“期兒覺得這如意糕不錯?”楊如期點點頭,“您嚐嚐。”陰氏給麵子地撚了一塊,咬了一小口,“是還不錯,不過比起你舅母做的糕點,還是差了點。”
楊如期聞言訝然,餘氏見婆母誇讚她,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笑道,“是母親的嘴不挑食,”說完又朝楊如期道,“改天舅母做了差人給你送去,不好吃可不許吐哦。”
楊如期立即放下糕點,擦了擦手,挽住餘氏,笑嘻嘻,“哪能,舅母的手藝定是極好的,期兒有口福了。”
餘氏喜笑顏開地摸了摸楊如期的頭,看著她美麗的臉蛋,心裏想若是華兒娶了她也是很不錯的,至少比尚公主好。娶了公主跟家裏供了尊大佛也沒有區別吧,餘氏想想都鬱悶。
可溫成有些怵這個侄兒,椅子像長了針眼,怎麽坐都不舒服。
“我說世子侄兒,你今日怎麽有空過來了,”溫成等了一會兒,也不見李輕舟開口,最終還是他先忍不住了。
威風凜凜的靖安侯,現下坐立不安,神色看著有些憨憨的。
李輕舟安靜坐在圈椅上,細細品茶,溫成的存在並沒有幹擾他分毫。茶杯在他修長的手指間流露出價值不菲的光澤,不過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做的賞心悅目。
溫成見他不回複,隻專注地喝茶,將手背在身後,站起來直接在李輕舟麵前來回踱步,做出一副煩躁的樣子。
李輕舟才抬眸,閑適道,“許久不見,侄兒就是來看看您老人家。”
溫成一個字都不信,冷哼了一聲,表達不滿。
“昨日陛下同伯父可說些別的?”李輕舟放下茶杯,含著點點笑意。
溫成正色道,“說是給我接風,還說將華兒留下汴京繼承我的爵位。”
李輕舟聞言若有所思,前一句他早早知曉,畢竟宮裏的一舉一動他都派人盯著,後一句嘛確實有點意外,略略思索,“難道陛下想為溫華賜婚?”
溫成知曉李輕舟聰慧,自然不會驚訝,倒是頗為自豪提了一句,“我外孫女也是這麽說的,她說的是陛下想讓華兒娶公主。”
李輕舟輕輕一笑,聽到這話也不驚訝,想起半個時辰之前,下屬來稟報靖安侯府的情況時順帶提了一句楊如期一大早就來了這兒,鬼使神差的也來走一遭。
“你找個理由推了便是,”李輕舟挑了下眉,語調悠然。
溫成也是這麽想的,搖了搖頭歎道,“陛下這疑心病越來越重了。”
李輕舟笑了一聲,不在意道,“他是覺著周圍的人都想害他。”
溫成不置可否,李輕舟神色淡然地看了看窗外,目光靜謐如深流之水,隨即起身笑著說,“侄兒告辭。”
不待溫成回應,長安掀起簾子,李輕舟就大步走了出去。
李輕舟到達門口時,陰氏餘氏和溫華正好在門口送別楊如期。
見李輕舟走出來,三人連忙行了禮。李輕舟向陰氏雙手抬起作了一輯,“伯母安。”
陰氏看著麵前劍眉星目,清冷貴氣的李輕舟,噙著滿臉笑意,“世子不必多禮,這是要回去了。”
李輕舟嗯了一聲,聲線冷冽動聽,“侄兒告辭。”
陰氏點頭,看著李輕舟上了馬車後,才帶著餘氏和溫華進去。
三日後,永豐帝賜宴牡丹亭,為靖安侯接風洗塵。凡五品以上官員皆可攜帶家眷。
巳時,外祖母就派溫華來侯府接楊如期,與他們一同進宮。楊侯爺對於靖安侯府還是挺給麵子的,溫華一路暢通無阻的進了紫薇院。
楊如期收拾好帶著碧藍碧紫,去了會客廳。瞧見溫華穿著火狐大氅,紅色襯得他高貴瀟灑,優雅地坐在椅子上喝茶,她眉眼彎了彎,“表哥。”
溫華聞言看向門口,便看到楊如期一臉笑意地望著他,他也不禁麵帶笑意,“表妹可收拾好了?”
楊如期點頭,見到他的手裏沒有拿手爐,關心的問道,“表哥怎麽沒有拿手爐?”
溫華笑著搖頭,“走的匆忙,忘了。”楊如期便對著碧紫說道,“去拿一個來。”
“不打緊,我不冷的,”溫華指了指自己的大氅,眼睛閃著星光,仿佛在說,你送的大氅暖和的很。
楊如期笑了笑,碧紫已經回正屋拿了,一會兒便就回來了,楊如期塞進溫華手裏,溫華無奈,隻好拿著。
楊如期坐馬車,溫華騎馬,兩人先回靖安侯府與外祖一家匯合,再一起進宮。
牡丹亭是一座專門用來賜宴的宮殿,殿內極大,曲水流觴,精致奢華,種了許多的花木,還有一座雕滿牡丹花的亭子,栩栩如生,故取名牡丹亭。
現下是冬日,宴席便擺在牡丹亭正殿,因先祖派人修繕過,正殿很大,長桌可擺幾百張。
楊如期到時,殿內已經快坐滿了人。外祖父一家是這場宴席的主角,隨著小太監稟報,“靖安侯到。”不少人就已經圍上來寒暄。
陰氏和餘氏帶著楊如期坐到右邊女眷席。位置很靠前,第一排第三桌。長桌可坐三人,剛好陰氏和餘氏又坐楊如期左右手,不少夫人起身過來寒暄,一些好奇膽子大點的便問楊如期是誰。
陰氏笑著道,“這是我外孫女,不怎麽出門,是以你們都沒見過”。眾人便知道了這是永樂侯府大房的嫡長女楊如期。
楊如期隻乖巧的垂著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裏。她如今還在孝中穿的很素淨,低著頭在眾多鶯鶯燕燕的夫人小姐裏不起眼。
陰氏和餘氏常年在北界,也沒有什麽可交好的夫人小姐,大多數都是麵子情,品階低的寒暄幾句也就過去了,品階高的夫人,自是不會做這種拉低身份的事情。
待清靜下來,楊如期才轉頭打量了周圍,老夫人與白氏楊如心坐在第二排末尾第七張桌子。
陸陸續續差不多坐滿,就聽見外麵有人喊,“三皇子,四皇子到。”
眾人噤聲,往殿門口位置看去,隻見倆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少年,步履軒昂的走進來,長得有幾分相似,麵容俊朗,都透著幾分與生俱來的貴氣。
三皇子穿著紫色衣裳,袖口下擺繡著精細的花紋,黑發以鑲金流光冠束著,薄薄得起,唇顏色偏淡,嘴角微微勾起,顯得有幾分不羈。
四皇子,修長的身體挺的筆直,一襲月白色衣裳,淡淡的笑容,姿態嫻雅,更具有書生氣。
倆人跟隨宮女在第一排第二第三張桌子按照長幼順序坐下。楊如期轉過頭看楊如心,就見她果然臉色有些潮紅,眼神含光,隨意掃過其他幾位小姐,與楊如心一樣反應的也不少。
沒一會兒,榮妃,嫻妃,顏嬪,苗嬪,公主,和七皇子都到了。
楊如期隻感歎,難怪人人都想做皇帝呢,江山權勢,還能擁有許多傾城傾國的佳人。
最美的唯有嫻妃娘娘了,用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來形容嫻妃再合適不過,容貌豔麗,美目之間盡是風情,難怪寵冠後宮。
“陛下到,皇後娘娘到。”楊如期正愣神間,被陰氏拉著跪下,耳朵邊是震耳欲聾的,“陛下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永豐帝協著皇後落座在上首,才語氣悠然道,“都起來吧,今日宴席無需多禮。”
眾人才起身坐下。楊如期也抬起頭,望向龍座上的人。
永豐帝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飛揚的長眉微挑,帶著上位者的威儀。
許皇後身穿黃色煙羅緞用五色金絲線繡著飛騰的五彩鳳凰,下束黃色團蝶百花煙霧鳳尾裙,帶著九釵金步搖,端莊華貴,儀態萬千。
永豐帝宣布開宴,宮女立即井然有序的開始上菜。
殿中央還有跳舞的宮女穿著統一的衣衫魚貫而入,翩翩起舞,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席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言語歡暢,其樂融融。然而眾人心知肚明,彼此之間不過寒暄敷衍,人人都無聊得緊,歌舞升平不假,卻是宮中數見不鮮的東西。
楊如期沒有參加過宮宴,卻也知曉定是無聊至極。她看向對麵的男席,溫華和外祖父舅舅坐在第一排四皇子下首。正好在楊如期對麵,她衝溫華笑了笑,溫華紅著臉也笑了笑,還指了指桌上的菜,示意她吃。
楊如期了然,菜是好菜,可惜上桌都已經冷掉了,她是不會吃冷掉的菜的。不過宮中的點心還是很不錯的,撚了塊如意糕入嘴,口感細膩,清香微甜,她很喜歡。
陰氏溫柔地問道,“期兒覺得這如意糕不錯?”楊如期點點頭,“您嚐嚐。”陰氏給麵子地撚了一塊,咬了一小口,“是還不錯,不過比起你舅母做的糕點,還是差了點。”
楊如期聞言訝然,餘氏見婆母誇讚她,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笑道,“是母親的嘴不挑食,”說完又朝楊如期道,“改天舅母做了差人給你送去,不好吃可不許吐哦。”
楊如期立即放下糕點,擦了擦手,挽住餘氏,笑嘻嘻,“哪能,舅母的手藝定是極好的,期兒有口福了。”
餘氏喜笑顏開地摸了摸楊如期的頭,看著她美麗的臉蛋,心裏想若是華兒娶了她也是很不錯的,至少比尚公主好。娶了公主跟家裏供了尊大佛也沒有區別吧,餘氏想想都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