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光率領十萬大軍已經和劉裕的漢中軍對峙超過了半年,這半年來誰都沒有主動進攻,都在等著對方先露出破綻。


    對於呂光來說,劉裕是個強敵無疑,雖然劉裕丟了荊州,但能輕取漢中也絕非易與之輩。


    對於劉裕來說也是如此,呂光又何嚐不是個強敵?作為氐族第一大將,呂光麾下有十萬大軍,更兼有兩萬羌騎助陣。


    騎兵有多厲害,劉裕心知肚明,當初可沒少在孫策的騎兵手中吃虧。


    因此,隻要有羌騎在,劉裕是絕對不敢輕舉妄動地。


    而這半年來,劉裕也沒有閑著,一直在研究著如何對付騎兵。


    同時,隨著關中百姓的遷移,劉裕也運氣爆棚,又再次撿到了一位大才。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蜀漢尚書令——法正、法孝直。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縣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


    在曆史上,法正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


    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這一世,法正也和曆史上一樣想要南下蜀中避禍,結果在蕭關以南遇到了劉裕。


    法正被劉裕的氣質所吸引,認為他是不出世的明主,劉裕則也認為法正乃是一大才。


    二人的結識真可謂如魚得水,法正剛投入劉裕帳中,就立即獲得了劉裕的重用。


    彼時,徐庶正在長安,韋睿鎮守漢中,劉裕身邊並無謀臣可用。


    因此,法正剛一上任就給劉裕提了許多關鍵性的意見,比如:


    一、若要攻蜀,必先取武都;


    二、若要取武都,則需要先擊敗羌氐,而這離不開諸侯聯軍的幫助;


    三、若要擊敗羌氐,則需要靜觀秦漢之間的局勢發展,枉不可輕舉妄動。


    於是,劉裕大軍便開始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原本是劉裕畏懼羌騎而不敢主動進攻,最後就演變為了等待時機的戰略,這也讓漢中軍的士氣相對應地得到提升了。


    畢竟前者是懼敵而不敢打,後者則是一種策略,這中間的差別可大著呢!


    另一方麵,法正此次南下可是帶著好友——孟達一起的。


    孟達(?-228),字子度,扶風郡郿縣人。三國時期人物,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


    在曆史上,關羽圍樊城、襄陽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


    此後,勸降劉封,未果。


    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敗而死。


    和曆史上一樣,這一世的孟達依舊是法正的好友,也因此跟著一起投入了劉裕的麾下,也同樣得到了劉裕的重用。


    為了應對異族的騎兵,在接下來的時光裏,劉裕一直在和法正、王鎮惡、王仲德等人進行研究。


    經過半年多的研究,劉裕有所心得,並開創了“卻月陣”。


    卻月陣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一種戰法,按照《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一十八》還記載,劉裕發明了“卻月陣”,以兩千左右的精銳步兵大破北魏三萬精銳騎兵。


    在曆史上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馬鐙的發明,使騎兵裝具臻於完備,北方的少數民族中開始出現了重甲騎兵。


    這種騎兵具有較強的防護力和集團衝擊力,在對沒有裝甲的輕騎或步兵作正麵衝擊時,具有極大的威力。


    南方因受地理條件的限製,不利於騎兵作戰,加上馬匹資源缺乏,所以騎兵不占主導地位。


    義熙五年(409年),劉裕北伐南燕時,在如何對付南燕鐵騎這一問題做了充分準備。


    當劉裕出征後,燕軍即以九萬之眾抵禦,其中就有“鐵騎萬餘”。


    劉裕聞訊後,即令諸軍步行,以“車四千兩,分車為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幔,禦者執槊,又以輕騎為遊軍。軍令嚴肅,行伍齊整。”


    當燕軍鐵騎來襲時,劉裕用此陣對抗,雙方激戰過午,未分勝敗。


    隨後劉裕用計,奇襲後方重鎮——臨朐,大敗燕軍。


    在這次交戰中,劉裕在戰術上采用步、騎、車3個兵種協同作戰,有力地遏製了燕軍鐵騎的強大衝擊。


    因為劉裕的陣法以戰車為主,所以它的防禦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頂住了燕軍鐵騎的衝擊。


    但是在攻擊力方麵卻表現的明顯不足,最後也是用“批亢搗虛”之計取得的勝利,而非“麵對麵”的擊敗對手。


    但此次作戰卻為劉裕積累了對抗重甲騎兵的豐富經驗,促使他著手日益完善自己的陣法,直到形成最後演變成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卻月陣”。


    在距水百餘步之處用戰車百乘布下弧形“卻月陣”,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


    每輛戰車設置七名持杖士卒,共計七百人;布陣後,再派兩千士兵上岸接應,並攜帶大弩百張,每輛戰車上各加設二十名士卒,並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因為“卻月陣”是弧形,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弧形可以分散受力點的力,有著良好的抗衝擊能力。


    陣內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殺傷力非常強;同時陣內士兵背水為陣,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


    這一世,劉裕之所以發明“卻月陣”,乃是因為他被騎兵打怕了。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劉裕為了能夠安心便發明了“卻月陣”。


    隻不過這一世的“卻月陣”和曆史上的並不相同,如今的劉裕並沒有水師之利,因此他的“卻月陣”可謂是改良版。


    這一世的“卻月陣”並不需要臨河,在地形上也不受限製,反倒是更加依賴戰車。


    比如在山地,劉裕可以依山布陣;


    比如在平原,劉裕可以布兩個卻月陣,背靠背,呈一個圓形;


    如今的卻月陣更加靈活,而隨著卻月陣的發明,劉裕也越發渴望著要與呂光大軍一戰了。


    因此,劉裕大軍開始有所行動,而這也引起了呂光大軍的警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