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光大軍的大營位於劉裕軍大營以西三十裏處,總共有十萬大軍,由八萬步兵、兩萬羌騎組成。
武都之戰,羌氐損兵超過四萬,其中符生、楊安的兩萬人更是被馬超全殲。
這讓羌氐本不富裕的兵力再一次雪上加霜,好在馬騰敗退後,羌氐盡收了四萬降兵。
後來,隨著大秦國建立,羌氐聲威大振。
各個部落的青壯也紛紛參軍,這使得羌氐大軍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之數,其中也包括了四萬降卒。
如今,呂光麾下的大軍便有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是呂光親率的四萬氐人主力;
第二個部分是由姚襄、姚萇率領的兩萬羌騎;
第三個部分是由符法、楊大眼率領的四萬漢人降卒。
六月,呂光在大營中見到了苻堅派來的使者,是來請求羌騎進行支援的。
十萬曹軍已經進入了漢陽境內,直到狄道,一路上都沒有軍隊駐守。
呂光忠於苻堅,在聽聞此事後便毫不猶豫地派出了兩萬羌騎前往支援,然後下令大軍開始拔營撤退。
呂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陽郡臨渭縣人,氐族,前秦著名將領。十六國時期軍事家,後涼開國君主。
在曆史上,呂光沉穩持重,富有謀略,寬厚有度,勇力過人。
前秦時期,深得宰相王猛賞識,以“舉賢良”入仕,起家美陽縣令,深得治下百姓愛戴。
永興二年(358年),征討並州牧張平,將萬人敵張蠔刺下戰馬,與鄧羌合力將其擒獲。
建元四年(368年),在平定五公之亂的戰役中用計擊潰苟興,斬殺苻雙、苻武,立下大功。
建元六年(370年),領軍征伐前燕,此後鎮壓蜀地李烏起義,平定聲勢浩大的苻洛之亂,征服西域諸國,屢立戰功,為苻堅所器重。
淝水之戰後,麵對前秦大亂,呂光於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帶兵東歸,消滅涼州刺史梁熙,占據姑臧。並先後討平張大豫、徐炅、彭晃、康寧、王穆、王楨一幹割據勢力,統一河西。
收到苻堅死訊後,為其發喪,尊苻堅為皇帝,諡曰文昭皇帝,隨後據地稱製。
龍飛元年(396年),呂光自稱天王,國號“大涼”。隨即大破南羌首領彭奚念,擊敗西秦,迫使乞伏乾歸稱臣。
呂光征戰四方,後涼疆域不斷擴大,鼎盛之時,西包蔥嶺,東劃大河,成為威震西北的一方霸主。
但其在位後期年老倦政,執政失當,聽信讒言,殺害沮渠羅仇等忠臣,致使人心思變,反叛四起。病重之時,冊立太子呂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
龍飛四年(399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諡號懿武,廟號太祖,安葬於高陵。
這一世,呂光同樣也是深受苻堅器重的大將,在大秦國建立後,苻堅甚至還把武都郡封給了呂光。
呂光認為,劉裕之所以按兵不動便是懼怕他的兩萬騎兵,眼下沒有了騎兵,劉裕大軍便會主動進攻。
事實也的確如此,但讓呂光沒想到的是,其實劉裕在發明卻月陣後已經不怕騎兵了。
隻不過卻月陣乃是防禦陣型,倘若羌騎不主動進攻的話,卻月陣也沒用。
但不管怎麽樣,在兩萬羌騎離開後,劉裕大軍也是必然會發起進攻的。
在蕭關下與劉裕大軍一場,對於呂光來說,也未嚐不可。
但在呂光看來,劉裕大軍和他們一樣,也是嫡係軍隊和降卒參半,雙方在戰鬥力上半斤八兩。
因此,倘若是雙方大戰一場實在是勝負難料,倘若沒有必勝把握的話,呂光是不會輕易和劉裕一戰的。
呂光直接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準備撤回下辨(武都郡治所),然後再作打算。
隨著呂光大軍後撤,劉裕果然率領大軍進行追擊,這也讓呂光意識到和劉裕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呂光又意識到,倘若想要攻破蕭關,就必須先擊破劉裕大軍;
同樣的,劉裕想要攻取武都,就必須先擊破呂光大軍。
於是,雙方在武都境內,一個撤退,一個追擊。
隨著劉裕大軍的深入,他的補給線開始拉長,這就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局麵。
倘若糧道被斷,劉裕大軍就會又一次陷入到斷糧的危險,這如何能行?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劉裕當即下令讓大軍即刻停止追擊,開始轉為步步為營。
見到劉裕大軍停了下來,呂光心知這是劉裕擔心後路被斷,但呂光並沒有過這種打算。
他想到的是退到下辨,然後依靠堅城和地利,再與劉裕進行決戰。
但現在劉裕大軍停了下來,不再追擊,這也讓呂光的計劃泡湯。
相比劉裕,呂光身邊並無什麽智囊,諸如楊大眼乃是勇將。
唯獨苻堅之兄——符法文武雙全,倒是給呂光想出了一個主意。
苻法(?~357年),字永則,略陽郡臨渭縣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文桓帝苻雄庶長子,宣昭帝苻堅異母兄。
曆史上,苻法文武兼才,神器秀拔。
皇始三年(354年),平定劉珍、夏侯顯之亂。
壽光三年(357年),麵對苻生濫殺大臣,聯合東海王苻堅、侍中呂婆樓等人起兵,廢殺苻生,支持苻堅登基即位,深得人心。
永興初年(357年),受到苟太後猜忌,坐罪賜死,諡號獻哀。
這一世,符法同樣是苻堅成為氐族領袖、大秦天王的有利支持者之一。
在符生之後,更是作為符氏的代表人物,並與兄弟符融一起分別擔任了統兵大將。
隻不過一個之前在宇文泰麾下效力,如今正在前往狄道支援,一個還在呂光麾下效力。
符法認為,劉裕大軍之所以再一次止步不前,是因為擔心糧道被斷。
劉裕大軍一定會再一次進行追擊,倘若到了那時,劉裕大軍便不會再有破綻。
就算雙方一退一追,直到下辨城下,恐怕他們的大軍也無法擊破劉裕大軍。
既然如此,何不趁著劉裕大軍在向四周派出軍隊攻打城池,構建糧道的同時直接發起進攻呢?
符法的提議得到了楊大眼的支持,作為頭號猛將的楊大眼,對於他的意見,呂光可不能不聽。
楊大眼,氐族。北魏將領。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驍勇,尤以行走迅捷著稱。
北魏太和年間,被選為軍主,從孝文帝南征。
景明初年,南齊大將——裴叔業以壽春降魏,楊大眼與諸將率軍入城納降。
正始三年,梁江州刺史王茂領兵數萬攻魏荊州,另立宛州,又遣軍襲取魏河南城。楊大眼奉命督諸軍反擊,大破梁軍。與中山王元英等率眾數十萬圍攻梁之鍾離,被梁軍擊敗,被免官徙往營州為兵。
永平年間,楊大眼被重新起用,負責遏禦淮、肥。
延昌四年,楊大眼奉詔督諸軍鎮荊山。
後出任荊州刺史,威懾蠻眾,安定地方,在荊州兩年卒。
這一世,楊大眼乃是氐族楊氏的代表人物,在兄長楊安戰死之後,更是成為了楊氏的領袖。
因為楊大眼驍勇善戰,所以深受苻堅的信任,更是得到了頭號大將——呂光的重用。
有了符法的提議,楊大眼的支持,呂光便決定采納符法的建議,準備向劉裕大軍主動發起進攻。
但在開戰前,呂光還要先為此做足準備,以此增加勝算。
武都之戰,羌氐損兵超過四萬,其中符生、楊安的兩萬人更是被馬超全殲。
這讓羌氐本不富裕的兵力再一次雪上加霜,好在馬騰敗退後,羌氐盡收了四萬降兵。
後來,隨著大秦國建立,羌氐聲威大振。
各個部落的青壯也紛紛參軍,這使得羌氐大軍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之數,其中也包括了四萬降卒。
如今,呂光麾下的大軍便有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是呂光親率的四萬氐人主力;
第二個部分是由姚襄、姚萇率領的兩萬羌騎;
第三個部分是由符法、楊大眼率領的四萬漢人降卒。
六月,呂光在大營中見到了苻堅派來的使者,是來請求羌騎進行支援的。
十萬曹軍已經進入了漢陽境內,直到狄道,一路上都沒有軍隊駐守。
呂光忠於苻堅,在聽聞此事後便毫不猶豫地派出了兩萬羌騎前往支援,然後下令大軍開始拔營撤退。
呂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陽郡臨渭縣人,氐族,前秦著名將領。十六國時期軍事家,後涼開國君主。
在曆史上,呂光沉穩持重,富有謀略,寬厚有度,勇力過人。
前秦時期,深得宰相王猛賞識,以“舉賢良”入仕,起家美陽縣令,深得治下百姓愛戴。
永興二年(358年),征討並州牧張平,將萬人敵張蠔刺下戰馬,與鄧羌合力將其擒獲。
建元四年(368年),在平定五公之亂的戰役中用計擊潰苟興,斬殺苻雙、苻武,立下大功。
建元六年(370年),領軍征伐前燕,此後鎮壓蜀地李烏起義,平定聲勢浩大的苻洛之亂,征服西域諸國,屢立戰功,為苻堅所器重。
淝水之戰後,麵對前秦大亂,呂光於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帶兵東歸,消滅涼州刺史梁熙,占據姑臧。並先後討平張大豫、徐炅、彭晃、康寧、王穆、王楨一幹割據勢力,統一河西。
收到苻堅死訊後,為其發喪,尊苻堅為皇帝,諡曰文昭皇帝,隨後據地稱製。
龍飛元年(396年),呂光自稱天王,國號“大涼”。隨即大破南羌首領彭奚念,擊敗西秦,迫使乞伏乾歸稱臣。
呂光征戰四方,後涼疆域不斷擴大,鼎盛之時,西包蔥嶺,東劃大河,成為威震西北的一方霸主。
但其在位後期年老倦政,執政失當,聽信讒言,殺害沮渠羅仇等忠臣,致使人心思變,反叛四起。病重之時,冊立太子呂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
龍飛四年(399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諡號懿武,廟號太祖,安葬於高陵。
這一世,呂光同樣也是深受苻堅器重的大將,在大秦國建立後,苻堅甚至還把武都郡封給了呂光。
呂光認為,劉裕之所以按兵不動便是懼怕他的兩萬騎兵,眼下沒有了騎兵,劉裕大軍便會主動進攻。
事實也的確如此,但讓呂光沒想到的是,其實劉裕在發明卻月陣後已經不怕騎兵了。
隻不過卻月陣乃是防禦陣型,倘若羌騎不主動進攻的話,卻月陣也沒用。
但不管怎麽樣,在兩萬羌騎離開後,劉裕大軍也是必然會發起進攻的。
在蕭關下與劉裕大軍一場,對於呂光來說,也未嚐不可。
但在呂光看來,劉裕大軍和他們一樣,也是嫡係軍隊和降卒參半,雙方在戰鬥力上半斤八兩。
因此,倘若是雙方大戰一場實在是勝負難料,倘若沒有必勝把握的話,呂光是不會輕易和劉裕一戰的。
呂光直接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準備撤回下辨(武都郡治所),然後再作打算。
隨著呂光大軍後撤,劉裕果然率領大軍進行追擊,這也讓呂光意識到和劉裕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呂光又意識到,倘若想要攻破蕭關,就必須先擊破劉裕大軍;
同樣的,劉裕想要攻取武都,就必須先擊破呂光大軍。
於是,雙方在武都境內,一個撤退,一個追擊。
隨著劉裕大軍的深入,他的補給線開始拉長,這就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局麵。
倘若糧道被斷,劉裕大軍就會又一次陷入到斷糧的危險,這如何能行?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劉裕當即下令讓大軍即刻停止追擊,開始轉為步步為營。
見到劉裕大軍停了下來,呂光心知這是劉裕擔心後路被斷,但呂光並沒有過這種打算。
他想到的是退到下辨,然後依靠堅城和地利,再與劉裕進行決戰。
但現在劉裕大軍停了下來,不再追擊,這也讓呂光的計劃泡湯。
相比劉裕,呂光身邊並無什麽智囊,諸如楊大眼乃是勇將。
唯獨苻堅之兄——符法文武雙全,倒是給呂光想出了一個主意。
苻法(?~357年),字永則,略陽郡臨渭縣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文桓帝苻雄庶長子,宣昭帝苻堅異母兄。
曆史上,苻法文武兼才,神器秀拔。
皇始三年(354年),平定劉珍、夏侯顯之亂。
壽光三年(357年),麵對苻生濫殺大臣,聯合東海王苻堅、侍中呂婆樓等人起兵,廢殺苻生,支持苻堅登基即位,深得人心。
永興初年(357年),受到苟太後猜忌,坐罪賜死,諡號獻哀。
這一世,符法同樣是苻堅成為氐族領袖、大秦天王的有利支持者之一。
在符生之後,更是作為符氏的代表人物,並與兄弟符融一起分別擔任了統兵大將。
隻不過一個之前在宇文泰麾下效力,如今正在前往狄道支援,一個還在呂光麾下效力。
符法認為,劉裕大軍之所以再一次止步不前,是因為擔心糧道被斷。
劉裕大軍一定會再一次進行追擊,倘若到了那時,劉裕大軍便不會再有破綻。
就算雙方一退一追,直到下辨城下,恐怕他們的大軍也無法擊破劉裕大軍。
既然如此,何不趁著劉裕大軍在向四周派出軍隊攻打城池,構建糧道的同時直接發起進攻呢?
符法的提議得到了楊大眼的支持,作為頭號猛將的楊大眼,對於他的意見,呂光可不能不聽。
楊大眼,氐族。北魏將領。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驍勇,尤以行走迅捷著稱。
北魏太和年間,被選為軍主,從孝文帝南征。
景明初年,南齊大將——裴叔業以壽春降魏,楊大眼與諸將率軍入城納降。
正始三年,梁江州刺史王茂領兵數萬攻魏荊州,另立宛州,又遣軍襲取魏河南城。楊大眼奉命督諸軍反擊,大破梁軍。與中山王元英等率眾數十萬圍攻梁之鍾離,被梁軍擊敗,被免官徙往營州為兵。
永平年間,楊大眼被重新起用,負責遏禦淮、肥。
延昌四年,楊大眼奉詔督諸軍鎮荊山。
後出任荊州刺史,威懾蠻眾,安定地方,在荊州兩年卒。
這一世,楊大眼乃是氐族楊氏的代表人物,在兄長楊安戰死之後,更是成為了楊氏的領袖。
因為楊大眼驍勇善戰,所以深受苻堅的信任,更是得到了頭號大將——呂光的重用。
有了符法的提議,楊大眼的支持,呂光便決定采納符法的建議,準備向劉裕大軍主動發起進攻。
但在開戰前,呂光還要先為此做足準備,以此增加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