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風雲續未平,嚴視老者心未歇。
家屬喧囂旅店外,記者捕影傳口舌。
狂徒被擒民心悅,公安震懾首惡除。
親眷離蹤心忐忑,風雲定後待歸途。
-----------------
“必嚴視校內之老者,防其故意再滋事端。”
“但宜緩圖之。”
“施策無妨,持吾等之原則。”
“彼等已至學校矣。”
“將辭旅店之行。”
“校中已備,無虞也。”
“有一女記者至。”
“在何處?屬何單位之記者耶?”彼捕風捉影之記者,好觀熱鬧,唯恐天下不亂,更添枝加葉以傳其事。
“眾人皆在,已擒一人。”觀之,政府出麵之力甚巨。彼等以學生親屬之名,行滋事索財之實者,一旦聚眾衝擊學府,唯賴當地公安之雷霆手段,方能震懾。施以稍嚴之措,擒獲一二首惡,則餘眾立時偃旗息鼓,服軟就範,複歸四樓會議室談判之正道矣。
“親眷皆已離校,不知所蹤。”
問曰:“親眷之去,誰人所攜?”
又問:“宿處尚需續備否?”
“午後,於唯爾娜會議室再議談判。”
“吾輩攜眷乘三車”
“吾已至明宏,有眷欲來否?”
“已至已至”
“先令彼等歸原室”
“銘鴻之眷幾何?”
“愈談愈善。”
有歌雲:
九月既望風波起,韶華一七歎早逝。
風平浪靜塵埃落,芬芳凋零花滿地。
日薄西山心緒疲,世間紛擾唯金利。
忽聞巨賠轉貪婪,稚子何堪成貨幣。
唯恐無爭賠償難,悖逆之心生暗計。
世事如常情已盡,萬般皆錯淚如洗。
夜深人靜獨徘徊,指間冰冷心亦碎。
泣血無聲斷腸處,悲情慘慘豈有期?
-----------------
《春日別離·秋月之思》
陽春照暖暉,秋月引悲思。早霜淅瀝至,綠豔懼凋零。
雙兒試畢,北上廣深研途啟,四月初,將返東方司其職。清明返湘,長沙一聚,同窗處物盡攜歸。忽憶衣褲遺彼處,巾與書桌亦同遺。乃喚蘭苼君,邀其取衣,並攜餘物歸。蘭苼君婉拒,言有約在身,雙兒笑言:“明歸東方,後或赴京,衣若棄之,恐入塵埃。”實乃盼見之由也。
蘭苼君終允,月餘未見,目含憂鬱,物換言簡,輕撫雙兒下巴,依依惜別:“吾去矣。”雙兒挽留,問其近況,邀坐長椅,再敘衷腸,約十刻而別。蘭苼君臨行,懇請一抱:“此別或永訣,小莫。”雙兒含淚應允,心緒難平。
父命莫急返,雙兒遂留家,伴兄遊月餘。月末,兄將遠渡重洋,雙兒隨之赴京,既為兄送行,亦圖散心。
途經蘭苼君家,邀其迎於車站。蘭苼君應允,至則攜兄妹行,半途置兄於地鐵口,會友去。雙兒遂請至校後小吃街,憶往昔共食花甲米線之樂。然街已不在,回憶成空。
飯後,蘭苼君送雙兒至親眷處,獨居之所也。修燈畢,言歸,明日有職司。雙兒雖不舍,亦無奈。後尋得遠途兼職三日,邀蘭苼君夜宿其處,晨送地鐵口,以近途便。三日內,蘭苼君早起相伴,情深意重,然亦顯疲態。
今思之,三日之勞,實累蘭苼君。若宿其處,或可多眠片刻,而後雙兒再邀,蘭苼君終辭,蓋因是也。
家屬喧囂旅店外,記者捕影傳口舌。
狂徒被擒民心悅,公安震懾首惡除。
親眷離蹤心忐忑,風雲定後待歸途。
-----------------
“必嚴視校內之老者,防其故意再滋事端。”
“但宜緩圖之。”
“施策無妨,持吾等之原則。”
“彼等已至學校矣。”
“將辭旅店之行。”
“校中已備,無虞也。”
“有一女記者至。”
“在何處?屬何單位之記者耶?”彼捕風捉影之記者,好觀熱鬧,唯恐天下不亂,更添枝加葉以傳其事。
“眾人皆在,已擒一人。”觀之,政府出麵之力甚巨。彼等以學生親屬之名,行滋事索財之實者,一旦聚眾衝擊學府,唯賴當地公安之雷霆手段,方能震懾。施以稍嚴之措,擒獲一二首惡,則餘眾立時偃旗息鼓,服軟就範,複歸四樓會議室談判之正道矣。
“親眷皆已離校,不知所蹤。”
問曰:“親眷之去,誰人所攜?”
又問:“宿處尚需續備否?”
“午後,於唯爾娜會議室再議談判。”
“吾輩攜眷乘三車”
“吾已至明宏,有眷欲來否?”
“已至已至”
“先令彼等歸原室”
“銘鴻之眷幾何?”
“愈談愈善。”
有歌雲:
九月既望風波起,韶華一七歎早逝。
風平浪靜塵埃落,芬芳凋零花滿地。
日薄西山心緒疲,世間紛擾唯金利。
忽聞巨賠轉貪婪,稚子何堪成貨幣。
唯恐無爭賠償難,悖逆之心生暗計。
世事如常情已盡,萬般皆錯淚如洗。
夜深人靜獨徘徊,指間冰冷心亦碎。
泣血無聲斷腸處,悲情慘慘豈有期?
-----------------
《春日別離·秋月之思》
陽春照暖暉,秋月引悲思。早霜淅瀝至,綠豔懼凋零。
雙兒試畢,北上廣深研途啟,四月初,將返東方司其職。清明返湘,長沙一聚,同窗處物盡攜歸。忽憶衣褲遺彼處,巾與書桌亦同遺。乃喚蘭苼君,邀其取衣,並攜餘物歸。蘭苼君婉拒,言有約在身,雙兒笑言:“明歸東方,後或赴京,衣若棄之,恐入塵埃。”實乃盼見之由也。
蘭苼君終允,月餘未見,目含憂鬱,物換言簡,輕撫雙兒下巴,依依惜別:“吾去矣。”雙兒挽留,問其近況,邀坐長椅,再敘衷腸,約十刻而別。蘭苼君臨行,懇請一抱:“此別或永訣,小莫。”雙兒含淚應允,心緒難平。
父命莫急返,雙兒遂留家,伴兄遊月餘。月末,兄將遠渡重洋,雙兒隨之赴京,既為兄送行,亦圖散心。
途經蘭苼君家,邀其迎於車站。蘭苼君應允,至則攜兄妹行,半途置兄於地鐵口,會友去。雙兒遂請至校後小吃街,憶往昔共食花甲米線之樂。然街已不在,回憶成空。
飯後,蘭苼君送雙兒至親眷處,獨居之所也。修燈畢,言歸,明日有職司。雙兒雖不舍,亦無奈。後尋得遠途兼職三日,邀蘭苼君夜宿其處,晨送地鐵口,以近途便。三日內,蘭苼君早起相伴,情深意重,然亦顯疲態。
今思之,三日之勞,實累蘭苼君。若宿其處,或可多眠片刻,而後雙兒再邀,蘭苼君終辭,蓋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