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日辰時初刻,大雙致訊於主任,詢是否唯四職等及以上者方需撰年終述職。
辰時中刻,主任複言,以大雙為獨特之職,故需總括業績。其言述職有多意:一者,以資砥礪;二者,使上知大雙所成之研究、任務及論文專利之佳處等。大雙又詢,述畢尚需上陳乎?其言視年終部署而定,主管以下者於部內陳說,主管以上者則向顧總稟報。大雙央告,以為唯四職等者需陳,自覺業績平平,欲附於王老師之述中,不欲顯身揚名以陳說。
而主任戒眾人預備年終述職之篇,其言公司尚未行文,然歲歲皆有此關,故宜預為備之,立己之目錄式樣,總所需之言,回視一歲之行事,備數據圖表,顯其佳處,以免事繁不及為也,回複大雙,亦須預備。
雖大雙欲求苟安而不得,然心境泰然,未嚐稍擾。憶及閔唯禮,此人運道頗佳,每日皆有專車往返於韶山之間。值大雙下班之時,偶遇阿強,言其自韶山乘大巴而歸。大雙略加詢問,乃知大巴之終站,恰為閔唯禮宅邸所在小區之對麵街巷。聞此,大雙似有探訪之意,欲親身造訪矣。
昔日,唯禮曾有邀大雙之心,然須待大雙心意堅定之時再議。唯禮複述前事,並叮囑大雙騎行之時務必謹慎,歸家後宜好好休息,若將登車,則必告之。大雙思及唯禮運氣甚佳,恰逢自己退班之時,同僚言欲乘公司之車返韶山,約需一時辰。大雙夜班始於戌時半,此時前往頗為適宜。自九華至韶山,大雙下班之際,料必有歸途之車。唯禮複問大雙所在,今日是否赴校?唯禮再提前事,誠邀大雙同行。大雙終以穩重為先,然以其運道佳而心生歡喜。是夜,方詢餘有無歸途之車,恰餘遇阿強自韶山歸。且唯禮屢邀餘共品火鍋,大雙正思往韶山之策,未料念及即遇阿強,且大巴終站即唯禮之家,唯禮自是欣喜萬分。
“食已,有便送行之乎?抑將自乘車以返?若自乘車,則於車中論今日之瑣屑趣談可也。”姑姑若薇近日於侄女之職事課業,倒不以為憂,反提醒之,當趁青春年華,覓一佳偶。故聞大雙絮語單位之事及近日相親會上新識之閔唯禮,姑姑憂其家境貧寒,唯善言辭。畢竟,姑姑為長輩,曆經世事,深知甜言蜜語終不敵生活之艱難,飲食起居、油鹽醬醋茶皆為實在之需。雖姑姑亦對小浩雙親之父出家入廟、之母皈依上帝,將子托付於上帝有所不滿,然省會鬧市之中,有全款之居所,此起點或為唯禮之終點所不及。是以,姑姑仍關切侄女與小浩及小浩母之相見進展。
“吾欲呼其使送乎?”
“此合適否?”
“不拒之。”
“嗯。”
“然主動索之,似減身價。觀其母是否慫恿使之送也。”
“吾必言汝送之與阿姨。”
“爾等自歸。”
“若送之,車上交談一二,亦佳。多了解,既要且要,了解為先。小子終不及吾親見實察之透也。”
“嗯。”
不過讓姑姑失望的是大姑娘還是小姑娘的思維,不務實,喜歡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約見之後似乎與姑姑撮合的初心相悖,侄女與小浩似乎越走越遠,這大雙最近更熱衷與姑姑素未謀麵的所謂唯禮聊得火熱。
“感冒愈否?”大雙始關切於唯禮君,似難避此貧士之纏,乃至偏遠邑落,但求一見其人,不顧城邑之大小、地勢之優劣及根基之所在。
“周末則處休憩之境,近來似有放空之意。”唯禮君以雅言述其懶散,大雙理工之女,恐非其敵。
“汝四年皆如此閑適乎?”
“今夜汝亦若休假矣?”
“非也。若恒如此閑適,人將廢矣。”唯禮子心細如發,聞大雙之憂怨,亟為釋疑。
“青春年少,正當奮勉之時。”
“此四年間,前二載以讀書為重,加班亦頻。前年,即壬寅歲後,餘暇漸多,或備考,或運動,或烹飪,以度時日。”唯禮續言,欲緩氣氛。
“然終須自尋事為。體製之內,若職司清閑,總體則安逸有餘,頗宜家居。”唯禮不忘自顯其公務員之身份。
“然世事紛繁,非獨奮勉可得。”對於大雙所言之奮勉,唯禮頗有保留,似有為將來之安逸預設退路之意。
“君昨言以顧家為先,置工作、成功於後,欲伴愛侶,守家庭。吾有一問,現實且直,顧家需銀錢,君何以顧之?”大雙直言不諱,問難唯禮。對於唯禮所言之非奮勉可得之物,大雙反問其何物非奮勉可得?
“吾今尚無愛侶,家中亦無須吾顧。所言者,未來之願也。”唯禮對大雙之問,略顯躲閃,言辭閃爍,終露其短。
“世事繁多,情愛其一也,體製之內,提拔晉升之事,非獨奮勉能幹可致,猶須諸般因緣。吾非倡不奮勉、不砥礪者,奮勉之時,既要腳踏實地,亦須仰望星空,明晰前路之方向,亦至關重要。唯禮或可解吾意也。吾亦非懈怠自放之人,否則數年間,吾早已締結數段情緣矣。然吾對己有所期許,有所堅守。吾亦欲奮勉,欲精進,然體製內之職,有其特殊性,奮勉非徒空言,須身體力行,逐步累積,故吾今心態愈趨平和,不急不躁,無多憂思。”
“論實力,乃內在之要素也。至於金銀之資,吾家境及薪資水平,皆已告汝,汝當深思熟慮之。”
“吾二人對未來之期望,似有徑庭。”
“汝之誌向,莫非較吾更為宏大乎?”
“吾以為未來之事,須行且看,盡力使己益善益強。”
“吾望吾及吾侶,永不弛懈,恒自提升。”
“嗯。吾至韶山後,曆組織部、宣傳部,其間實有良機可為,上司亦頗器重餘,然因政策所限,編製難調,運氣稍遜,遂返今之單位。故餘今不斷學習,頻赴試場,欲攀更高之平台,此情此景,與汝今攻博無異。然以餘之職務性質及對未來可能之洞察,心態愈趨平和,今更欲於生活家庭有所增進,以更好支撐自身之進步。”
“躺平之事,餘斷不為。總之,不斷提升,不懈奮鬥,以求生活更佳。昔日言於巴中發展或可順遂,來韶山亦舍棄頗多,然至此發展,亦有波折,於餘心有觸動,心態稍變。皆因職務性質,今餘所能為者不多,唯盡力於手頭之事,維係好應有之關係,待機緣至,則赴試,期遇良人共謀發展。”
“吾今之狀況,大抵如此,再與汝述之,祈閱悉並賜示。”
“無妨,若汝覺不妥或有疑慮,吾等早言明,互不耽誤。總之,多多交流,溝通為上。”唯禮因大雙之奮進與努力,遂決意傾注心力與時間,雖時有唐突之感。然兩人相處,乃長久之事,唯禮不欲對未來過多設限,在確保生活不低於常人水準之下,努力期盼美好之事降臨。
辰時中刻,主任複言,以大雙為獨特之職,故需總括業績。其言述職有多意:一者,以資砥礪;二者,使上知大雙所成之研究、任務及論文專利之佳處等。大雙又詢,述畢尚需上陳乎?其言視年終部署而定,主管以下者於部內陳說,主管以上者則向顧總稟報。大雙央告,以為唯四職等者需陳,自覺業績平平,欲附於王老師之述中,不欲顯身揚名以陳說。
而主任戒眾人預備年終述職之篇,其言公司尚未行文,然歲歲皆有此關,故宜預為備之,立己之目錄式樣,總所需之言,回視一歲之行事,備數據圖表,顯其佳處,以免事繁不及為也,回複大雙,亦須預備。
雖大雙欲求苟安而不得,然心境泰然,未嚐稍擾。憶及閔唯禮,此人運道頗佳,每日皆有專車往返於韶山之間。值大雙下班之時,偶遇阿強,言其自韶山乘大巴而歸。大雙略加詢問,乃知大巴之終站,恰為閔唯禮宅邸所在小區之對麵街巷。聞此,大雙似有探訪之意,欲親身造訪矣。
昔日,唯禮曾有邀大雙之心,然須待大雙心意堅定之時再議。唯禮複述前事,並叮囑大雙騎行之時務必謹慎,歸家後宜好好休息,若將登車,則必告之。大雙思及唯禮運氣甚佳,恰逢自己退班之時,同僚言欲乘公司之車返韶山,約需一時辰。大雙夜班始於戌時半,此時前往頗為適宜。自九華至韶山,大雙下班之際,料必有歸途之車。唯禮複問大雙所在,今日是否赴校?唯禮再提前事,誠邀大雙同行。大雙終以穩重為先,然以其運道佳而心生歡喜。是夜,方詢餘有無歸途之車,恰餘遇阿強自韶山歸。且唯禮屢邀餘共品火鍋,大雙正思往韶山之策,未料念及即遇阿強,且大巴終站即唯禮之家,唯禮自是欣喜萬分。
“食已,有便送行之乎?抑將自乘車以返?若自乘車,則於車中論今日之瑣屑趣談可也。”姑姑若薇近日於侄女之職事課業,倒不以為憂,反提醒之,當趁青春年華,覓一佳偶。故聞大雙絮語單位之事及近日相親會上新識之閔唯禮,姑姑憂其家境貧寒,唯善言辭。畢竟,姑姑為長輩,曆經世事,深知甜言蜜語終不敵生活之艱難,飲食起居、油鹽醬醋茶皆為實在之需。雖姑姑亦對小浩雙親之父出家入廟、之母皈依上帝,將子托付於上帝有所不滿,然省會鬧市之中,有全款之居所,此起點或為唯禮之終點所不及。是以,姑姑仍關切侄女與小浩及小浩母之相見進展。
“吾欲呼其使送乎?”
“此合適否?”
“不拒之。”
“嗯。”
“然主動索之,似減身價。觀其母是否慫恿使之送也。”
“吾必言汝送之與阿姨。”
“爾等自歸。”
“若送之,車上交談一二,亦佳。多了解,既要且要,了解為先。小子終不及吾親見實察之透也。”
“嗯。”
不過讓姑姑失望的是大姑娘還是小姑娘的思維,不務實,喜歡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約見之後似乎與姑姑撮合的初心相悖,侄女與小浩似乎越走越遠,這大雙最近更熱衷與姑姑素未謀麵的所謂唯禮聊得火熱。
“感冒愈否?”大雙始關切於唯禮君,似難避此貧士之纏,乃至偏遠邑落,但求一見其人,不顧城邑之大小、地勢之優劣及根基之所在。
“周末則處休憩之境,近來似有放空之意。”唯禮君以雅言述其懶散,大雙理工之女,恐非其敵。
“汝四年皆如此閑適乎?”
“今夜汝亦若休假矣?”
“非也。若恒如此閑適,人將廢矣。”唯禮子心細如發,聞大雙之憂怨,亟為釋疑。
“青春年少,正當奮勉之時。”
“此四年間,前二載以讀書為重,加班亦頻。前年,即壬寅歲後,餘暇漸多,或備考,或運動,或烹飪,以度時日。”唯禮續言,欲緩氣氛。
“然終須自尋事為。體製之內,若職司清閑,總體則安逸有餘,頗宜家居。”唯禮不忘自顯其公務員之身份。
“然世事紛繁,非獨奮勉可得。”對於大雙所言之奮勉,唯禮頗有保留,似有為將來之安逸預設退路之意。
“君昨言以顧家為先,置工作、成功於後,欲伴愛侶,守家庭。吾有一問,現實且直,顧家需銀錢,君何以顧之?”大雙直言不諱,問難唯禮。對於唯禮所言之非奮勉可得之物,大雙反問其何物非奮勉可得?
“吾今尚無愛侶,家中亦無須吾顧。所言者,未來之願也。”唯禮對大雙之問,略顯躲閃,言辭閃爍,終露其短。
“世事繁多,情愛其一也,體製之內,提拔晉升之事,非獨奮勉能幹可致,猶須諸般因緣。吾非倡不奮勉、不砥礪者,奮勉之時,既要腳踏實地,亦須仰望星空,明晰前路之方向,亦至關重要。唯禮或可解吾意也。吾亦非懈怠自放之人,否則數年間,吾早已締結數段情緣矣。然吾對己有所期許,有所堅守。吾亦欲奮勉,欲精進,然體製內之職,有其特殊性,奮勉非徒空言,須身體力行,逐步累積,故吾今心態愈趨平和,不急不躁,無多憂思。”
“論實力,乃內在之要素也。至於金銀之資,吾家境及薪資水平,皆已告汝,汝當深思熟慮之。”
“吾二人對未來之期望,似有徑庭。”
“汝之誌向,莫非較吾更為宏大乎?”
“吾以為未來之事,須行且看,盡力使己益善益強。”
“吾望吾及吾侶,永不弛懈,恒自提升。”
“嗯。吾至韶山後,曆組織部、宣傳部,其間實有良機可為,上司亦頗器重餘,然因政策所限,編製難調,運氣稍遜,遂返今之單位。故餘今不斷學習,頻赴試場,欲攀更高之平台,此情此景,與汝今攻博無異。然以餘之職務性質及對未來可能之洞察,心態愈趨平和,今更欲於生活家庭有所增進,以更好支撐自身之進步。”
“躺平之事,餘斷不為。總之,不斷提升,不懈奮鬥,以求生活更佳。昔日言於巴中發展或可順遂,來韶山亦舍棄頗多,然至此發展,亦有波折,於餘心有觸動,心態稍變。皆因職務性質,今餘所能為者不多,唯盡力於手頭之事,維係好應有之關係,待機緣至,則赴試,期遇良人共謀發展。”
“吾今之狀況,大抵如此,再與汝述之,祈閱悉並賜示。”
“無妨,若汝覺不妥或有疑慮,吾等早言明,互不耽誤。總之,多多交流,溝通為上。”唯禮因大雙之奮進與努力,遂決意傾注心力與時間,雖時有唐突之感。然兩人相處,乃長久之事,唯禮不欲對未來過多設限,在確保生活不低於常人水準之下,努力期盼美好之事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