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份,市委大院又恢複了暫時的寧靜。田豔芳別看隻有初中文化,但是她聰明而且勤奮好學,精力充沛,下基層,走訪關係單位,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工作,方方麵麵,都非常到位。他還聽取了孫國華的建議,報了一個函授大專班,爭取早點拿到大專文憑。否則,今後根本不可能再有上升的空間,因為文憑對於幹部來說越來卡得越嚴。文化低,再優秀,晉升通道也幾乎沒有。尤其是作為一名共青團幹部,又是一名處級幹部,文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孫國華自己也在考慮下一步在市委黨校或者省委黨校報一個在職研究生班,早下手,別被動,或者將來成家有了孩子,再學習考研就難了,莫不如趁現在就做這件事情。


    這天一大早,董寶軍就打來電話,讓自己現在就去他辦公室。 放下電話,孫國華急匆匆下樓來到三樓董秘書辦公室,笑著打招呼:“董哥,您這還沒去林海上任呢”。董寶軍沒有接茬,而是認真地對孫國華說:“國華,我已經向高書記推薦你做他秘書,領導讓你先試試,我希望你珍惜這次機會,盡快適應,今天你就過來,我一會就去林海縣報到…”。


    孫國華突然覺得有些緊張,此刻不知道應該說點什麽,董寶軍拍拍他,安慰道:“沒事,熟悉熟悉就好了,前天給於教授打電話,他還表揚你了呢”,而後董寶軍帶著他來見市委秘書長趙德江,秘書長要求孫國華盡快熟悉工作,做好交接,有事直接向他匯報……


    回到秘書室,孫國華整理一下情緒,告誡自己,冷靜,別慌,這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沒什麽大不了的,認真做事就好。


    高慶林書記與市委組織部長賀衛國一起走進辦公室,董寶軍第一時間把門打開,麻利地幫書記脫掉外麵的風衣,小心地掛在衣架上,順手還把外翻的兜口平整好,雖然這都是不經意間的舉動卻深刻在孫國華的心裏。


    還沒坐定。高書記說:“寶軍,我今天上午去陪同農業部領導去江南區,一會兒衛國部長陪同你去上任。”鄭衛國部長滿臉欣賞看著董寶軍轉頭對高書記說:“寶軍跟您四年了,那可是書記親自為我們培養的人才啊!”隨後又說:“那我回辦公室安排一下,咱們半小時後出發。”董寶軍一直給賀部長送到門口。


    孫國華不禁暗自佩服,大領導說話就是有水平幾句話恰到好處,捧了當事人又捧了領導,還不失自己的身份。


    孫國華在秘書長處取了今天需要呈報給高書記的文件,見書記正在低頭聚精會神寫著東西,他沒有直接放下就走,還是分為兩摞,一摞是上級下發的文件,一摞是下級上報的文件,然後再給書記茶杯續上水才退出來。


    董寶軍把幾個小日記本交給孫國華,又叮囑一遍注意事項才下樓離開,孫國華還沒來得及感慨,主管農業的副市長,來請書記一起去賓館,接農業部領導,孫國華急忙給書記披上風衣,一直送兩位領導走到樓梯口處。


    回到辦公室,他也沒有閑著,幾位領導的秘書分別過來,套近乎,向他示好,孫國華也是一一熱情回應。在機關就是這樣,即便你是一把手大秘,也需要有一幫兄弟抬你,因為他們背後可都是市級領導,麵子上的事情盡量過得去,你好我好,大家好。


    中午下樓去吃飯,一路上認識不認識的人們都是一點笑意,主動跟孫國華打招呼,一口一個孫秘書、孫主任,那個親切勁兒,就跟多年的老朋友似的。這方麵消息是真快呀,一上午,好像整個市委大院所有人都認識自己一樣。


    和田豔芳,胡小東,柳慧,吃完飯,一起上到六樓坐了一會兒,像回娘家的感覺,大家圍著他問東問西,孫國華表示自己還是團市委的人,自己隻是臨時借調到市委那邊,感謝領導和同誌們的惦記和關心。


    下午秘書長通知,書記不回來了,陪農業部領導吃晚飯後直接回家,孫國華看著董寶軍留給自己的小日記本,記錄著高書記一些特點習慣及與書記走動比較近的親朋好友的個人信息,這些雖然已在董寶軍心裏,但對於自己來講,卻是無比珍貴的禮物,重要和及時。孫國華不禁感慨: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不一定要多大行動或能量,也許很多時候一句話或一個眼神,如春風拂麵,溫暖而入心,它無需華麗辭藻來修飾友誼的珍貴,不僅在於他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歡樂,更在於,他能讓你在最需要安慰的時候,伸過來一隻手,相互攙扶,共同成長。


    一個大學畢業生,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居然因為一篇文章還是未發表的文章,被市委書記關注上了,而且還做了他的秘書,這在後世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為人才的斷層,國家急需既有文化,政治又合格的年輕人,所以,孫國華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實現自己的抱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省部級領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45度牧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45度牧場並收藏省部級領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