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他遇到了太多的好人,熱心的柳惠,器重自己的田豔芳,話不多但很交心的徐向東,一直照顧自己的任學軍,爽快的馬文龍,像老師一樣的學長董寶軍,讓自己感恩這份幸運,珍惜這些好朋友。
下午借口書記有安排,推掉了秘書幫的“入夥宴”和團市委那邊的“慶賀宴”,自己還隻是暫時借用,還是低調為佳。
晚上孫國華買了兩盤水餃,到四樓組織部一科,隻有徐向東一個人在辦公室,兩人一邊吃著水餃,一邊聊著天。
徐向東其實也隻有二十八歲,家裏是省城的,北林大學畢業後直接去了安嶺市極光縣最偏僻的阿木爾鄉擔任團委書記,不到二年,就被上級組織推選為副鄉長,去年跨市調到蓮花江市委組織部任組織科科長,今年又轉任幹部一科科長,而且按照慣例,幹部一科科長都是部務委員,對於他來說也隻是時間問題,真是前途無量啊,這份履曆,別人也隻是望其項背,想都不敢想。在組織係統,三十五歲能夠做到正科實職都是寥寥無幾,別說二十八歲,這背後能量何其巨大。
在地級市,晉升最快的科級幹部就是市委辦的一科科長和組織部的一科科長,市委辦一科主要服務於一把手,多是由市委書記秘書兼任,其前途不言而喻。同樣,市委組織部幹部一科負責全市縣區黨政領導幹部考察監督調配工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近水樓台先得月,快速提拔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北江省的十一月份,可謂是真正的冬天了,雖然單位可以報銷公交車票,但是孫國華還是堅持每天步行半小時上班,他覺得自己還年輕,更應該多鍛煉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錢。
次日,高慶林準時進到辦公室,孫國華從容地幫書記脫下大衣,輕抖一下,再掛到衣架上,就像做了多點的老管家一樣熟練,沒有一絲生怯,一邊泡上茶,一天把當天新來的文件分類放到書記眼前靠左一點,把從秘書長處拿到的今天公務安排和準備接見計劃念給書記。
通常作為市委一把手擁有著絕對權力,但他也是最不自由的人之一。按照慣例,當天早上或者提前幾天秘書長就把市委書記,包括副書記的會議安排,接待安排,視察安排等等,做好計劃,如果發生衝時間衝突,秘書長就會與領導再溝通,再計劃。除非領導交代過。平時接見誰不接見誰,一般都有秘書定奪,這個就要看秘書的領會能力了,領導想見誰不想見誰,這就需要秘書的判斷能力了,你總不能挨個去問領導,這個見不見,那個見不見,領導想見的,你沒安排,不想見的,你左一個右一個,時間久了,領導怎麽想你?
上午抽空孫國華給曾經主管市政府機關食堂的任學軍打了一個電話,詢問高書記平時在食堂吃飯習慣和注意事情。老大哥讚許地誇讚他有想法,能夠抓住重點。
到了中午,高慶林書記,王德堂副書記,賀衛國部長,趙德江秘書長一起下樓去食堂吃飯。那時候領導還是很注意影響的,沒有小食堂,沒有領導包間,就是書記市長來了,也是跟著普通幹部職工一起就餐,區別就是領導們有秘書替他們排隊打飯,吃的飯菜都是一樣的,不過買飯票的錢,是不會用領導自掏腰包的,具體怎麽操作也用不著孫國華操心,管後勤的人到時間自會把飯票主動送過來。領導當然不會知道這些小事情,也不想知道,因為他們心中裝著幾百萬蓮花江人民的福祉。
吃完午飯,王德堂副書記照例去二樓市委宣傳部打象棋,多年來的習慣,他在當宣傳部長時就是這樣,一到休息時間就玩象棋,當了副書記還去玩兒,也不知道他水平高還是老下屬們放水,反正王副書記贏多輸少。據說宣傳部幾位科長和副部長都是王副書記的手下敗將。
高書記有午睡的習慣,回來後在沙發上躺下,孫國華從櫃子裏取出毛毯,輕輕給書記蓋上,慢慢帶上門退了出來。
高慶林,今年49歲,遼省人,六一年高中畢業,來到北江省小嶺地區,擔任行署副專員的姑父給他安排在地區行署機關,從通訊員幹起,六七年代那個特殊時期,大批老幹部被打倒被關押,作為工作隊副隊長的高慶林此時沒有落井下石,反倒是暗中關照昔日的領導,偷偷為他們送點藥和吃的,患難之時見真情,七三年以後,很多老領導陸續恢複工作重新掌握權力,高慶林隨後也被快速提拔,縣經濟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小嶺地委副書記,可謂一路高歌猛進。
原遼省省委副書記孫維良升任北江省委書記,發現時任小嶺地委副書記的高慶林,年輕,有能力,有文化,那時高中生也不是很多,又是遼省人,自然就有些親切感,很快被孫維良提拔為小嶺地委書記,一年後調任蓮花江市委書記。
下午借口書記有安排,推掉了秘書幫的“入夥宴”和團市委那邊的“慶賀宴”,自己還隻是暫時借用,還是低調為佳。
晚上孫國華買了兩盤水餃,到四樓組織部一科,隻有徐向東一個人在辦公室,兩人一邊吃著水餃,一邊聊著天。
徐向東其實也隻有二十八歲,家裏是省城的,北林大學畢業後直接去了安嶺市極光縣最偏僻的阿木爾鄉擔任團委書記,不到二年,就被上級組織推選為副鄉長,去年跨市調到蓮花江市委組織部任組織科科長,今年又轉任幹部一科科長,而且按照慣例,幹部一科科長都是部務委員,對於他來說也隻是時間問題,真是前途無量啊,這份履曆,別人也隻是望其項背,想都不敢想。在組織係統,三十五歲能夠做到正科實職都是寥寥無幾,別說二十八歲,這背後能量何其巨大。
在地級市,晉升最快的科級幹部就是市委辦的一科科長和組織部的一科科長,市委辦一科主要服務於一把手,多是由市委書記秘書兼任,其前途不言而喻。同樣,市委組織部幹部一科負責全市縣區黨政領導幹部考察監督調配工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近水樓台先得月,快速提拔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北江省的十一月份,可謂是真正的冬天了,雖然單位可以報銷公交車票,但是孫國華還是堅持每天步行半小時上班,他覺得自己還年輕,更應該多鍛煉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錢。
次日,高慶林準時進到辦公室,孫國華從容地幫書記脫下大衣,輕抖一下,再掛到衣架上,就像做了多點的老管家一樣熟練,沒有一絲生怯,一邊泡上茶,一天把當天新來的文件分類放到書記眼前靠左一點,把從秘書長處拿到的今天公務安排和準備接見計劃念給書記。
通常作為市委一把手擁有著絕對權力,但他也是最不自由的人之一。按照慣例,當天早上或者提前幾天秘書長就把市委書記,包括副書記的會議安排,接待安排,視察安排等等,做好計劃,如果發生衝時間衝突,秘書長就會與領導再溝通,再計劃。除非領導交代過。平時接見誰不接見誰,一般都有秘書定奪,這個就要看秘書的領會能力了,領導想見誰不想見誰,這就需要秘書的判斷能力了,你總不能挨個去問領導,這個見不見,那個見不見,領導想見的,你沒安排,不想見的,你左一個右一個,時間久了,領導怎麽想你?
上午抽空孫國華給曾經主管市政府機關食堂的任學軍打了一個電話,詢問高書記平時在食堂吃飯習慣和注意事情。老大哥讚許地誇讚他有想法,能夠抓住重點。
到了中午,高慶林書記,王德堂副書記,賀衛國部長,趙德江秘書長一起下樓去食堂吃飯。那時候領導還是很注意影響的,沒有小食堂,沒有領導包間,就是書記市長來了,也是跟著普通幹部職工一起就餐,區別就是領導們有秘書替他們排隊打飯,吃的飯菜都是一樣的,不過買飯票的錢,是不會用領導自掏腰包的,具體怎麽操作也用不著孫國華操心,管後勤的人到時間自會把飯票主動送過來。領導當然不會知道這些小事情,也不想知道,因為他們心中裝著幾百萬蓮花江人民的福祉。
吃完午飯,王德堂副書記照例去二樓市委宣傳部打象棋,多年來的習慣,他在當宣傳部長時就是這樣,一到休息時間就玩象棋,當了副書記還去玩兒,也不知道他水平高還是老下屬們放水,反正王副書記贏多輸少。據說宣傳部幾位科長和副部長都是王副書記的手下敗將。
高書記有午睡的習慣,回來後在沙發上躺下,孫國華從櫃子裏取出毛毯,輕輕給書記蓋上,慢慢帶上門退了出來。
高慶林,今年49歲,遼省人,六一年高中畢業,來到北江省小嶺地區,擔任行署副專員的姑父給他安排在地區行署機關,從通訊員幹起,六七年代那個特殊時期,大批老幹部被打倒被關押,作為工作隊副隊長的高慶林此時沒有落井下石,反倒是暗中關照昔日的領導,偷偷為他們送點藥和吃的,患難之時見真情,七三年以後,很多老領導陸續恢複工作重新掌握權力,高慶林隨後也被快速提拔,縣經濟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小嶺地委副書記,可謂一路高歌猛進。
原遼省省委副書記孫維良升任北江省委書記,發現時任小嶺地委副書記的高慶林,年輕,有能力,有文化,那時高中生也不是很多,又是遼省人,自然就有些親切感,很快被孫維良提拔為小嶺地委書記,一年後調任蓮花江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