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麻痹敵人,孫國華給蓮花江市政府值班室打電話,指示:要司機王師傅開車來沈城,自己有公務活動。


    這種情況,市政府值班室一般都會按照程序先落實領導的指示,而後上報給代班的副秘書長或者秘書長,而後秘書長視情況會向市長報告。


    孫國華原本計劃在京城再待兩天再回,正好與任學軍聯係的中紀委那位副處長一同吃個飯,結交一個這樣的朋友對於在地方上的幹部太有必要了。


    別看在京城處長滿大街都是,尤其是副處長更是多如牛毛。可是,在地方,在基層,京城的一個小科員都是天,更別說還是一位中紀委的副處長。


    就在孫國華準備晚上與中紀委那位副處長一起吃飯時,市委辦公室通知,明天上午召開常委會,賀書記指示務必趕回參加。


    已經開車到沈城的王師傅又安排趕回冰城機場。


    晚上9點30分,京城至濱城的飛機準時到達,走出機場時,司機王師傅早已等候多時。


    於生林和張健分別打來電話,現在蓮花江已經亂做一團。這些天,大批記者湧入蓮花江。上麵指示任何人不得與記者接觸,不得接受記者采訪,不得向記者透露任何信息。


    而事情就是這樣,你越防範,越是會勾起別人的好奇心理,所以說各路記者紛紛使出百般手段,隻為一個目標,尋求真相,探秘楊建朝市長夫婦到底和路燈工程有沒有關係。


    隨著媒體對楊建超市長夫婦,涉嫌利用路燈工程斂財六百萬事件的深入報道,蓮花江市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麵對大批記者湧入這座城市,試圖揭開事件的真相。市長楊建超並沒有選擇開放、透明的積極態度來回應,而是采取了極端措施來對抗記者。


    他命令公安機關對記者進行跟蹤,限製他們的行動自由,甚至對部分記者進行威脅,試圖以此阻止他們繼續報道。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記者的合法權益,也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不但如此,同時,楊建超還嚴令任何公職人員嚴禁接觸記者,或者向記者透露任何與事件相關的信息。他還專門指示,一旦發現有人違反這一命令,將按組織紀律進行懲處。這種高壓政策使得公職人員人人自危,不敢輕易與記者交流,進一步加劇了信息的閉塞和輿論的緊張。


    然而,這種極端措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它激起了公眾和媒體的更大憤怒和質疑。記者們通過各種渠道繼續挖掘事件真相,並將楊建超的極端行為公之於眾,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隨著《南方新聞時報》對楊建超市長夫婦涉嫌利用路燈工程斂財事件的持續報道,該報的一名資深記者小李深入蓮花江市進行實地調查。他通過采訪當地居民和幹部、查閱相關文件、收集證據等方式,逐漸揭開了事件的真相。然而,他的報道卻觸動了楊建超的敏感神經。


    晚上,小李在結束了一天的采訪後,準備返回賓館休息。然而,當他剛剛進入賓館大門時,突然被幾名不明身份的人員圍住。這些人聲稱自己是公安機關的,要求小李配合調查。盡管小李多次表明自己是記者,正在進行正常的新聞報道,但這些人仍然強行將他帶走。


    消息傳出後,整個媒體界都為之震驚和憤怒。


    《南方新聞時報》立即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這種非法抓捕記者的行為,並要求立即釋放小李。同時,該報還呼籲其他媒體和公眾共同關注此事,維護記者的合法權益和媒體的獨立報道權。


    其他媒體也紛紛響應,紛紛發表文章和評論,表達對小李的聲援和對楊建超市長行為的譴責。他們指出,抓捕記者是對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嚴重侵犯,是對媒體監督權的粗暴打壓。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也破壞了社會的法治環境和民主氛圍。


    公眾對此事也反應強烈。許多市民紛紛表示,他們支持媒體的報道,認為媒體是揭露真相、維護正義的重要力量。他們呼籲政府尊重媒體的監督權,保護記者的合法權益,並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查明真相,釋放小李。


    麵對輿論的強烈反響,領導們坐不住了。


    首先,北江省委宣傳部長親自給楊建超打電話,過問此事。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話裏話外,你楊建超要為這件事情負責。如果記者確實違法違紀,那沒辦法,如果你假公濟私抓捕記者,那麽一切後果,你負責。


    省委副書記馬勝利愈發感覺事態不對勁,而且已經難以掌控局勢。


    他指示楊建超:“立即釋放記者,賠禮道歉,取得對方諒解。該花錢花錢,該認錯認錯,務必迅速扭轉當前不利局勢,穩住陣腳,不能亂。”


    楊建超安排自己的秘書,把記者當晚從派出所接了出來,並且重新安排了高檔酒店。又是賠禮又是道歉,還強行塞給記者五萬元現金。


    本以為,事情擺平了,可誰料到,次日《南方新聞時報》頭版頭條刊登文章《市長秘書強塞被抓記者五萬元封口費 嚇得記者連夜打出租車逃離蓮花江》。


    文章詳細描述了從記者被捕到被秘密釋放,再到接受市長秘書巨額現金的全過程,字裏行間透露出對權力濫用和媒體自由受限的深刻憂慮,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這篇報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彈,瞬間在社會上炸開了鍋,不僅讓楊建超的聲譽一落千丈,更引發了公眾對於官員廉潔自律、媒體監督權力以及權力運行透明度等問題的深刻反思。


    楊建超看到報道後,氣急敗壞,大發雷霆,把秘書一頓臭罵,他意識到自己被算計了。而且,這件事兒的後果相當嚴重,為了保全自己,他隻有丟卒保帥,舍棄自己的秘書,這樣才能不至於牽扯到他本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省部級領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45度牧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45度牧場並收藏省部級領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