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咱家有肉吃嘍
下堂婦頓頓吃肉,全村眼紅失眠 作者:雅與俗共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途中路過一家包子鋪。
陶湘玉果斷花8文錢購買了4個白麵饅頭,想和黃嬸子一同充饑。
她本來今天隻想買1文錢1個的雜糧饅頭。
但是既然想感念黃嬸子,自然還是得買好一點的白麵饅頭,以表心意。
然而,黃嬸子卻死活都不肯接受。
“我自己花上1文錢買碗雜糧粥對付對付就成了,你將饅頭留著回去帶給孩子們吃。”黃嬸子的態度很是堅決。
陶湘玉勸說道:“黃嬸子,你幫了我這麽多,我請你吃兩個饅頭,咋還這麽客氣?”
“陶家大姐把我想成啥人了?我幫你可不是為了占你便宜。”
“黃嬸子,你言重了...你還是拿著吧...”
黃嬸子似乎是真的不高興了:“你再這樣,下回咱倆就不要一塊趕集了。”
陶湘玉無可奈何妥協道:“好,我也同黃嬸子一樣喝雜糧粥,我們各付各的錢。”
“這才對了嘛。”
黃嬸子板著的臉,終於晴朗了起來。
陶湘玉見黃嬸子如此深明大義,便將自己的插秧之事告知。
黃嬸子聽聞,內心湧動起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臨走前,陶湘玉又花16文錢打包了8個饅頭。
總共12個饅頭,其中5個給女兒們當點心,剩餘7個陶湘玉心中有了打算。
王嬸子家送1個,二妹陶碧玉家送2個,還有4個則送往母親陶老太太家。
好在她家的竹籃容量夠大。
放完3斤肉和1根棒骨,剛好還能裝下這12個饅頭。
兩人剛抵達牛車跟前。
陶湘玉便察覺到同村婦人們,正在對她竊竊私語。
尤其是郭嬸子,看到陶湘玉采買了不少東西,更是擠出一副憎惡的嘴臉。
於是黃嬸子故意當著眾人的麵,大聲地說道:“陶家大姐,你運氣可真好啊,能挖到藥草換回這麽多糧食和家禽。”
車上的村民一聽到這消息,頓時鴉雀無聲,個個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傾聽。
原來陶湘玉是挖到寶貝了,到底在哪兒挖到的呢?
她們也想分一杯羹。
迫切想要知道,究竟是哪種珍稀藥草,能夠換取如此一大袋糧食和4隻肥雞?
陶湘玉秒懂,投給黃嬸子一個謝意的眼神說道:“僥幸而已。就是藥草的數量太少了,全部挖光也不夠一斤。”
村民們大失所望。
黃嬸子接著調侃:“藥草本就稀少難尋,能采到就不錯了,我說陶家大姐,你就知足吧。”
“是啊,能讓我們一家六口在秋收前不至於餓死,確實挺慶幸的了。”陶湘玉戲說道。
村民們很是懊惱,這寶貝到底是真挖光了?還是陶湘玉有意隱瞞?
為何這樣的天大好運,從未在他們頭頂降臨。
牛車緩緩啟程,踏上了歸途。
竇痞子依舊不懷好意,色眯眯的打量著陶湘玉,但他這次沒有冒然動手動腳。
陶湘玉被盯的心裏發毛,幹脆轉過身子與黃嬸子閑聊。
她去河邊打水時,曾仔細端詳過自己這具身體的容貌。
那是一張典型的{大眾臉},在人群中既不顯眼,也不突兀。
原身的這副身體實在消瘦得可憐,大約166厘米的身高,體重卻不足90斤。
加上長期營養不良而瘦到凹陷的兩頰,黝黑且粗糙的肌膚,給人一種滄桑感。
但勝在骨相不錯,而且個子偏高。
他日若經調理保養,再稍加穿衣打扮,或許略有幾分姿色。
陶湘玉惦記五個女兒,無心理會竇痞子那副輕薄目光。
今天這趟趕集的來回車程,碰到郭嬸子和竇痞子兩個極品,當真是有些糟心。
好在途中邂逅了黃嬸子,得以購置物美價廉的好物資。
人生有苦就有甜,陶湘玉想到這裏,之前的陰霾很快便被一掃而光。
“阿娘,您可算回來啦。”五丫高興的一把摟住陶湘玉的腰。
其他四個丫聞聲,也紛紛湊了過來,幫母親卸下肩上與手上的物品。
看著呈現在眼前的母雞、糧食、鹽巴、冰糖、白麵饅頭、還有豬肉、棒骨...五個女兒頓時目瞪口呆。
大丫不可思議的詢問:“阿娘,那點鐵皮石斛,能換回這麽多好東西麽?”
陶湘玉輕快地回道:“嗯,咱家的日子,在秋收前有著落了,你們以後都不許愁容滿麵。”
幾個女兒都興奮的點點頭。
三丫喜悅難以自製的拍手:“阿娘竟然還買了豬肉回來,我們都好久不知肉味了。”
陶湘玉溫柔地望向三丫說:“阿娘今天給你們做東坡肉吃,還有大米飯、大骨湯。”
五丫激動而好奇地問道:“太好了阿娘,隻是...東坡肉是什麽?”
陶湘玉蹙了蹙眉頭,東坡肉這道菜是在北宋才出現。
於是她腦筋急轉彎,又將這個問題推給了那個莫須有的師父。
解釋道:“額...這是阿娘師父教的一道菜。崔老婆婆不僅醫術高明,廚藝也很了得,等下你們嚐過就知道了。”
五丫開心得手舞足蹈:“阿娘的師父真厲害,今天咱家有東坡肉吃嘍!”
陶湘玉摸了摸這個小淘氣的腦袋。
她將12個白麵饅頭拿出5個,給5個女兒當點心先墊墊肚子。
然後又對大女兒吩咐道:“大丫,你將這4個白麵饅頭、1斤肥豬肉、還有100文錢送到你外祖母家。”
“好的,阿娘。”大丫溫順地應下:“我還有幾件衣裳沒洗完,等洗好了就去。”
陶湘玉試探著詢問:“大丫,你就不痛惜,咱家剛買回來的好東西,一下子就要分出去不少?”
“阿娘,我一點兒想法也沒有。外祖家對我們一家有大恩,咱家買了好東西回來,可不能光吃獨食。”大丫輕聲細語地表述心中的考量:“至於這100文錢,雖說是外祖母當初送的,但阿娘既打算還給外祖母,手上必定有些餘錢,我沒啥想過問的。”
陶湘玉朝大女兒讚許的點頭。
陶老太太對原身的養育之恩,她雖不能感同身受。
但她穿越過來,有糧吃、有田種......切切實實是受了這些娘家人的恩惠。
她隻要有一點能力,都想著報答回去,不會心安理得啃娘家。
陶湘玉果斷花8文錢購買了4個白麵饅頭,想和黃嬸子一同充饑。
她本來今天隻想買1文錢1個的雜糧饅頭。
但是既然想感念黃嬸子,自然還是得買好一點的白麵饅頭,以表心意。
然而,黃嬸子卻死活都不肯接受。
“我自己花上1文錢買碗雜糧粥對付對付就成了,你將饅頭留著回去帶給孩子們吃。”黃嬸子的態度很是堅決。
陶湘玉勸說道:“黃嬸子,你幫了我這麽多,我請你吃兩個饅頭,咋還這麽客氣?”
“陶家大姐把我想成啥人了?我幫你可不是為了占你便宜。”
“黃嬸子,你言重了...你還是拿著吧...”
黃嬸子似乎是真的不高興了:“你再這樣,下回咱倆就不要一塊趕集了。”
陶湘玉無可奈何妥協道:“好,我也同黃嬸子一樣喝雜糧粥,我們各付各的錢。”
“這才對了嘛。”
黃嬸子板著的臉,終於晴朗了起來。
陶湘玉見黃嬸子如此深明大義,便將自己的插秧之事告知。
黃嬸子聽聞,內心湧動起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臨走前,陶湘玉又花16文錢打包了8個饅頭。
總共12個饅頭,其中5個給女兒們當點心,剩餘7個陶湘玉心中有了打算。
王嬸子家送1個,二妹陶碧玉家送2個,還有4個則送往母親陶老太太家。
好在她家的竹籃容量夠大。
放完3斤肉和1根棒骨,剛好還能裝下這12個饅頭。
兩人剛抵達牛車跟前。
陶湘玉便察覺到同村婦人們,正在對她竊竊私語。
尤其是郭嬸子,看到陶湘玉采買了不少東西,更是擠出一副憎惡的嘴臉。
於是黃嬸子故意當著眾人的麵,大聲地說道:“陶家大姐,你運氣可真好啊,能挖到藥草換回這麽多糧食和家禽。”
車上的村民一聽到這消息,頓時鴉雀無聲,個個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傾聽。
原來陶湘玉是挖到寶貝了,到底在哪兒挖到的呢?
她們也想分一杯羹。
迫切想要知道,究竟是哪種珍稀藥草,能夠換取如此一大袋糧食和4隻肥雞?
陶湘玉秒懂,投給黃嬸子一個謝意的眼神說道:“僥幸而已。就是藥草的數量太少了,全部挖光也不夠一斤。”
村民們大失所望。
黃嬸子接著調侃:“藥草本就稀少難尋,能采到就不錯了,我說陶家大姐,你就知足吧。”
“是啊,能讓我們一家六口在秋收前不至於餓死,確實挺慶幸的了。”陶湘玉戲說道。
村民們很是懊惱,這寶貝到底是真挖光了?還是陶湘玉有意隱瞞?
為何這樣的天大好運,從未在他們頭頂降臨。
牛車緩緩啟程,踏上了歸途。
竇痞子依舊不懷好意,色眯眯的打量著陶湘玉,但他這次沒有冒然動手動腳。
陶湘玉被盯的心裏發毛,幹脆轉過身子與黃嬸子閑聊。
她去河邊打水時,曾仔細端詳過自己這具身體的容貌。
那是一張典型的{大眾臉},在人群中既不顯眼,也不突兀。
原身的這副身體實在消瘦得可憐,大約166厘米的身高,體重卻不足90斤。
加上長期營養不良而瘦到凹陷的兩頰,黝黑且粗糙的肌膚,給人一種滄桑感。
但勝在骨相不錯,而且個子偏高。
他日若經調理保養,再稍加穿衣打扮,或許略有幾分姿色。
陶湘玉惦記五個女兒,無心理會竇痞子那副輕薄目光。
今天這趟趕集的來回車程,碰到郭嬸子和竇痞子兩個極品,當真是有些糟心。
好在途中邂逅了黃嬸子,得以購置物美價廉的好物資。
人生有苦就有甜,陶湘玉想到這裏,之前的陰霾很快便被一掃而光。
“阿娘,您可算回來啦。”五丫高興的一把摟住陶湘玉的腰。
其他四個丫聞聲,也紛紛湊了過來,幫母親卸下肩上與手上的物品。
看著呈現在眼前的母雞、糧食、鹽巴、冰糖、白麵饅頭、還有豬肉、棒骨...五個女兒頓時目瞪口呆。
大丫不可思議的詢問:“阿娘,那點鐵皮石斛,能換回這麽多好東西麽?”
陶湘玉輕快地回道:“嗯,咱家的日子,在秋收前有著落了,你們以後都不許愁容滿麵。”
幾個女兒都興奮的點點頭。
三丫喜悅難以自製的拍手:“阿娘竟然還買了豬肉回來,我們都好久不知肉味了。”
陶湘玉溫柔地望向三丫說:“阿娘今天給你們做東坡肉吃,還有大米飯、大骨湯。”
五丫激動而好奇地問道:“太好了阿娘,隻是...東坡肉是什麽?”
陶湘玉蹙了蹙眉頭,東坡肉這道菜是在北宋才出現。
於是她腦筋急轉彎,又將這個問題推給了那個莫須有的師父。
解釋道:“額...這是阿娘師父教的一道菜。崔老婆婆不僅醫術高明,廚藝也很了得,等下你們嚐過就知道了。”
五丫開心得手舞足蹈:“阿娘的師父真厲害,今天咱家有東坡肉吃嘍!”
陶湘玉摸了摸這個小淘氣的腦袋。
她將12個白麵饅頭拿出5個,給5個女兒當點心先墊墊肚子。
然後又對大女兒吩咐道:“大丫,你將這4個白麵饅頭、1斤肥豬肉、還有100文錢送到你外祖母家。”
“好的,阿娘。”大丫溫順地應下:“我還有幾件衣裳沒洗完,等洗好了就去。”
陶湘玉試探著詢問:“大丫,你就不痛惜,咱家剛買回來的好東西,一下子就要分出去不少?”
“阿娘,我一點兒想法也沒有。外祖家對我們一家有大恩,咱家買了好東西回來,可不能光吃獨食。”大丫輕聲細語地表述心中的考量:“至於這100文錢,雖說是外祖母當初送的,但阿娘既打算還給外祖母,手上必定有些餘錢,我沒啥想過問的。”
陶湘玉朝大女兒讚許的點頭。
陶老太太對原身的養育之恩,她雖不能感同身受。
但她穿越過來,有糧吃、有田種......切切實實是受了這些娘家人的恩惠。
她隻要有一點能力,都想著報答回去,不會心安理得啃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