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成功賣出方子
下堂婦頓頓吃肉,全村眼紅失眠 作者:雅與俗共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
在完成了當天的水產送遞事宜之後。
陶湘玉小心翼翼地從籃子裏,取出了那兩道被細心保溫安置的菜肴。
她一臉謙遜並恭敬地說道:“大主廚,我昨日有幸嚐過貴閣的蒜香鱔片和泥鰍燉豆腐,回家後便一直心心念念。於是東施效顰照著做了兩碗,不足之處還望指點一二。”
大主廚麵帶微笑,爽快地回答道:“沒問題。”
對於鄉下婦人想要向自己學點廚藝的意圖,他本身沒太當回事。
打算隨意品嚐幾口,然後挑出幾處明顯的缺陷,權當是助人為樂了。
可當那兩道異香撲鼻、擺盤精致的鱔魚絲和泥鰍湯品呈上來時。
大主廚便立刻意識到,此等菜肴絕非凡品。
作為芙蓉縣赫赫有名的大主廚,研究菜品是他引以為傲的看家本領。
能被他一眼相中的菜,必定錯不了。
大主廚笑嗬嗬地讚揚誇道:“陶氏,沒想到你還有兩下子啊。”
“可能隻是賣相看起來有些許誘人。”陶湘玉語氣帶著幾分自嘲答道:“至於味道恐怕上不得台麵,還要讓大主廚見笑了哩。”
“何須這般謙虛?”大主廚從專業的角度剖析道:“這兩道菜僅憑賣相,就顯露出了多年的功底。是騾子是馬,我心裏大致有數。”
“在大主廚麵前,我豈敢班門弄斧。”陶湘玉含笑謙辭,表示不敢當。
大主廚拈起筷子淺嚐。
在晨曦微露、食欲未醒之際,他的味蕾似乎被頃刻喚醒。
隨著咀嚼的深入,美食在口腔裏緩緩展開。
細膩的味覺層次相互交織在一起,綻放出難以形容的驚豔滋味。
能將黃鱔和泥鰍這種相對尋常的食材,做出如此別具一格的風味,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即便是他這樣的資深大廚,都忍不住有一掃而光的衝動。
大主廚直截了當地開門見山說:“陶氏,你今日想必是有備而來,有話不妨請直言吧。”
“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大主廚。”陶湘玉微笑著答道:“我昨日自研了兩個方子,分別命名為香爆鱔絲和泥鰍翠蔬湯,還望能給我們雲間閣的繁盛添磚加瓦。”
陶湘玉未盡之言,留於無聲之處。
與聰明人交談,預留三分才恰到好處。
大主廚立刻心領神會:“陶氏,你且候著。”
他雙手端起兩碗佳肴,溫言道:“你的兩道方子很是別出心裁,雲間閣收購方子通常是每道5至10兩銀子,待我將這香爆鱔絲和泥鰍翠蔬湯,呈給尤掌櫃之後,再作定奪。”
陶湘玉心中蕩漾起一抹期待的漣漪:“那便有勞大主廚了。”
不多會。
尤掌櫃帶著兩隻空碗,出現在雲間閣後廚的院落。
他邁步向前,率先開口說道:“陶氏,你的方子我和大主廚都嚐過了,當真別有一番風味。雲間閣打算以每道10兩銀子的價錢,來收購你的方子,你可願意割愛?”
陶湘玉盡管稍感驚訝,但結果也在她意料之內。
她雙手抱拳連忙謝道:“承蒙尤掌櫃抬愛,10個點的敬重禮今日一並送到青鬆茶館。”
怎料,尤掌櫃輕輕一揮手:“此項可免。”
他語氣堅定而明快說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做主花20兩銀子買你的兩個方子,並非出於人情,亦非我個人利益,而是你的方子確實值這麽多錢。
我身為雲間閣的掌櫃,自要將酒樓的利益放在首位。”
陶湘玉以真摯的態度答道:“雲間閣能得尤掌櫃,實乃貴閣之福分。他日若再得良方,我必非雲間閣不可。”
尤掌櫃見陶湘玉如此表明誠意。
遂與大主廚簡短交流了幾句,便心滿意足地告辭了。
此時,大主廚手裏拿出一份契約走過來。
他以清晰而明確的語調闡述道:“陶氏,這是字據和20兩白銀你且過目。確認無誤後在賬本上簽字或是畫押,便可交出方子了。”
“有勞大主廚。”
事畢,陶湘玉的總積蓄達到了25兩。
她識趣的掏出錢,趁著四下無人之際悄悄塞去,低聲說道:“這次又是多虧了大主廚,這1兩銀子,還請大主廚笑納。”
然而,大主廚卻搖了搖頭,婉拒了她的美意。
陶湘玉以為大主廚是在嫌少,於是又掏出了1兩銀子,再次恭敬地遞上。
“陶氏,這方子錢我就不抽成了。”大主廚語氣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雖愛財,但更愛菜。
打從記事起,文房四寶的雅致與舞刀弄槍的英武從未對我產生過誘惑,唯獨對廚灶情有獨鍾。
我自7歲學廚,10歲掌勺,14歲便在家鄉傳出名氣。
可以說,我能有今日,完全源於對烹飪發自骨髓的熱愛。”
陶湘玉聞言恍然大悟。
她連忙表示歉意:“恕我淺薄了,沒成想大主廚對於美食如此有天賦。”
大主廚像是他鄉遇故人,打開了話匣子:“論起天賦,陶氏你在廚藝方麵的造詣,當真不亞於我。就拿這道香爆鱔絲來說,竟然敢於嚐試帶血爆炒的手法。
黃鱔本身黏液多、土腥味極重,常規的做法都是要將其宰殺洗淨後再烹製。這種帶血液直接爆炒的法子,我們可想都不敢想。”
陶湘玉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謙敬回了句:“大主廚言重了,不過是些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大主廚對陶湘玉精湛的烹飪技藝拍案叫絕。
他繼續滿腔熱情地盛讚道:“且再看你搭配香料的手法,茱萸1錙、花椒半錙、清醬2勺、茴香2銖、木蘭1銖、胡椒3銖、豆蔻1錙...這般精巧的調和搭配,既中和了黃鱔的血腥味,又充分激發出其內潛藏的層次感精華。
你甚至還想到用1勺蜂蜜提鮮...從古至今,拿蜂蜜入菜的法子簡直聞所未聞。
更佐以米酒提升風味,與黃鱔的肉質達到了完美的融合,令在下茅塞頓開啊。”
陶湘玉自覺不過是利用穿越者的特殊身份,從現代中受益獲得了信息偏差。
對於大主廚這份發自肺腑的誇讚,隻覺受之有愧。
她回道:“大主廚實在是過譽,我一介鄉野村婦,閑的無事瞎折騰罷了。”
陶湘玉心知,大主廚這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為了不掃興,她隻能站在一旁,麵帶禮貌且不失專業的微笑,與之互動著回應。
在完成了當天的水產送遞事宜之後。
陶湘玉小心翼翼地從籃子裏,取出了那兩道被細心保溫安置的菜肴。
她一臉謙遜並恭敬地說道:“大主廚,我昨日有幸嚐過貴閣的蒜香鱔片和泥鰍燉豆腐,回家後便一直心心念念。於是東施效顰照著做了兩碗,不足之處還望指點一二。”
大主廚麵帶微笑,爽快地回答道:“沒問題。”
對於鄉下婦人想要向自己學點廚藝的意圖,他本身沒太當回事。
打算隨意品嚐幾口,然後挑出幾處明顯的缺陷,權當是助人為樂了。
可當那兩道異香撲鼻、擺盤精致的鱔魚絲和泥鰍湯品呈上來時。
大主廚便立刻意識到,此等菜肴絕非凡品。
作為芙蓉縣赫赫有名的大主廚,研究菜品是他引以為傲的看家本領。
能被他一眼相中的菜,必定錯不了。
大主廚笑嗬嗬地讚揚誇道:“陶氏,沒想到你還有兩下子啊。”
“可能隻是賣相看起來有些許誘人。”陶湘玉語氣帶著幾分自嘲答道:“至於味道恐怕上不得台麵,還要讓大主廚見笑了哩。”
“何須這般謙虛?”大主廚從專業的角度剖析道:“這兩道菜僅憑賣相,就顯露出了多年的功底。是騾子是馬,我心裏大致有數。”
“在大主廚麵前,我豈敢班門弄斧。”陶湘玉含笑謙辭,表示不敢當。
大主廚拈起筷子淺嚐。
在晨曦微露、食欲未醒之際,他的味蕾似乎被頃刻喚醒。
隨著咀嚼的深入,美食在口腔裏緩緩展開。
細膩的味覺層次相互交織在一起,綻放出難以形容的驚豔滋味。
能將黃鱔和泥鰍這種相對尋常的食材,做出如此別具一格的風味,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即便是他這樣的資深大廚,都忍不住有一掃而光的衝動。
大主廚直截了當地開門見山說:“陶氏,你今日想必是有備而來,有話不妨請直言吧。”
“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大主廚。”陶湘玉微笑著答道:“我昨日自研了兩個方子,分別命名為香爆鱔絲和泥鰍翠蔬湯,還望能給我們雲間閣的繁盛添磚加瓦。”
陶湘玉未盡之言,留於無聲之處。
與聰明人交談,預留三分才恰到好處。
大主廚立刻心領神會:“陶氏,你且候著。”
他雙手端起兩碗佳肴,溫言道:“你的兩道方子很是別出心裁,雲間閣收購方子通常是每道5至10兩銀子,待我將這香爆鱔絲和泥鰍翠蔬湯,呈給尤掌櫃之後,再作定奪。”
陶湘玉心中蕩漾起一抹期待的漣漪:“那便有勞大主廚了。”
不多會。
尤掌櫃帶著兩隻空碗,出現在雲間閣後廚的院落。
他邁步向前,率先開口說道:“陶氏,你的方子我和大主廚都嚐過了,當真別有一番風味。雲間閣打算以每道10兩銀子的價錢,來收購你的方子,你可願意割愛?”
陶湘玉盡管稍感驚訝,但結果也在她意料之內。
她雙手抱拳連忙謝道:“承蒙尤掌櫃抬愛,10個點的敬重禮今日一並送到青鬆茶館。”
怎料,尤掌櫃輕輕一揮手:“此項可免。”
他語氣堅定而明快說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做主花20兩銀子買你的兩個方子,並非出於人情,亦非我個人利益,而是你的方子確實值這麽多錢。
我身為雲間閣的掌櫃,自要將酒樓的利益放在首位。”
陶湘玉以真摯的態度答道:“雲間閣能得尤掌櫃,實乃貴閣之福分。他日若再得良方,我必非雲間閣不可。”
尤掌櫃見陶湘玉如此表明誠意。
遂與大主廚簡短交流了幾句,便心滿意足地告辭了。
此時,大主廚手裏拿出一份契約走過來。
他以清晰而明確的語調闡述道:“陶氏,這是字據和20兩白銀你且過目。確認無誤後在賬本上簽字或是畫押,便可交出方子了。”
“有勞大主廚。”
事畢,陶湘玉的總積蓄達到了25兩。
她識趣的掏出錢,趁著四下無人之際悄悄塞去,低聲說道:“這次又是多虧了大主廚,這1兩銀子,還請大主廚笑納。”
然而,大主廚卻搖了搖頭,婉拒了她的美意。
陶湘玉以為大主廚是在嫌少,於是又掏出了1兩銀子,再次恭敬地遞上。
“陶氏,這方子錢我就不抽成了。”大主廚語氣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雖愛財,但更愛菜。
打從記事起,文房四寶的雅致與舞刀弄槍的英武從未對我產生過誘惑,唯獨對廚灶情有獨鍾。
我自7歲學廚,10歲掌勺,14歲便在家鄉傳出名氣。
可以說,我能有今日,完全源於對烹飪發自骨髓的熱愛。”
陶湘玉聞言恍然大悟。
她連忙表示歉意:“恕我淺薄了,沒成想大主廚對於美食如此有天賦。”
大主廚像是他鄉遇故人,打開了話匣子:“論起天賦,陶氏你在廚藝方麵的造詣,當真不亞於我。就拿這道香爆鱔絲來說,竟然敢於嚐試帶血爆炒的手法。
黃鱔本身黏液多、土腥味極重,常規的做法都是要將其宰殺洗淨後再烹製。這種帶血液直接爆炒的法子,我們可想都不敢想。”
陶湘玉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謙敬回了句:“大主廚言重了,不過是些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大主廚對陶湘玉精湛的烹飪技藝拍案叫絕。
他繼續滿腔熱情地盛讚道:“且再看你搭配香料的手法,茱萸1錙、花椒半錙、清醬2勺、茴香2銖、木蘭1銖、胡椒3銖、豆蔻1錙...這般精巧的調和搭配,既中和了黃鱔的血腥味,又充分激發出其內潛藏的層次感精華。
你甚至還想到用1勺蜂蜜提鮮...從古至今,拿蜂蜜入菜的法子簡直聞所未聞。
更佐以米酒提升風味,與黃鱔的肉質達到了完美的融合,令在下茅塞頓開啊。”
陶湘玉自覺不過是利用穿越者的特殊身份,從現代中受益獲得了信息偏差。
對於大主廚這份發自肺腑的誇讚,隻覺受之有愧。
她回道:“大主廚實在是過譽,我一介鄉野村婦,閑的無事瞎折騰罷了。”
陶湘玉心知,大主廚這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為了不掃興,她隻能站在一旁,麵帶禮貌且不失專業的微笑,與之互動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