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鍾後,薑籬與蕭銑希一同來到最近的清河村。


    鄉村之地,自有一番別樣景致,綠樹成蔭,阡陌縱橫,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泥土的芬芳。


    二人行至田邊,隻見村民們正忙碌地籌備著祈福祭祀之事。


    薑籬身著官袍,眉眼間透著溫婉,微微側首與路過的村民打招呼。


    偶爾回頭跟身邊的男人解釋山野之趣,試圖提高一下這位大爺的積極性,別虎著張臉,沒看見路過的小娃路過他們都是狂奔過去的嗎?


    村民也是奇怪,看那公子一襲長袍,氣質儒雅,但眼神怎麽就跟此人的老虎一樣咧?


    其實蕭銑希哪裏是故意要給村民甩臉子。


    隻是薑籬自己恐怕都忘記了,她當時在書房裏是怎麽跟他說的,大雨,田裏漲水,番薯漚壞。


    哪裏啊,這種情況在哪裏啊?


    以為自己得了便宜的靖王,發現自己最後還是個工具人,能不生氣嗎?


    不多時,清河村祭祀土地神的儀式開始了。


    村民們神色莊重,虔誠地向神明祈求著豐收與平安。


    薑籬做為父母官,在祭台前唱頌了祀詞,上了頭柱香。


    祭祀完畢,村民簇擁著薑籬到了一塊他們精挑細選的地裏,請縣令下第一鏟。


    薑籬提著鋤頭,在村民們滿是期待的眼神注視下,拉過蕭銑希,與她一起,揮舞下吉祥象征的第一鏟。


    蕭銑希接手了後麵的事,動作雖不似村民們那般嫻熟,卻也帶著一種別樣的莊重。


    隨著鋤頭的翻動,一個碩大的番薯漸漸露出地麵,再小心翼翼地擴大鋤地麵積,累累聚集在一起的番薯越來越多。


    村民忙上來幫忙,徒手將番薯挖出,拔出來一大串,看得眾人都不禁麵上一喜。


    “這麽多,這恐怕有十五斤了吧。”


    “你什麽眼神,那至少五十斤!”


    在村民議論聲中,村長接過那一大串的番薯,拍掉上頭的泥土,雙手恭敬地捧著上秤杆一秤。


    妥妥三十斤。


    “三十斤!”


    村民們聞言,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有的村民激動地喊道,“我的天啊,就這麽一串就三十斤,這一畝地,不得,不得……”


    不得什麽,始終也沒說出口,因為數字太大,已經算不過來了。


    薑籬看著村民們高興,心中也滿是欣慰。


    接著,村民們便迫不及待地挖番薯了。


    各家拿起工具,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那番薯地裏,人們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歡聲笑語不斷。


    那一個個番薯從土裏被挖出,紅彤彤的,猶如寶石般耀眼。村民們小心翼翼地將番薯放入筐中,臉上滿是自豪。


    蕭銑希在旁邊看著這熱鬧的場麵,隻覺得好笑。


    百姓就是這樣,幸福如此簡單,隻要有一點收獲,便能滿心歡喜。


    他的目光溫柔地落在薑籬身上,看著她給百姓們倒騰的這些新糧種,是真有可能讓石門縣脫貧致富的。


    “籬兒,本王一直有個疑問,你這些新糧種是從哪兒弄來的?”


    “啊?”薑籬一怔,哎呀,這個事還真沒有跟蕭銑希認真說明過哎。


    “嗬嗬,哎呀,趕緊去收番薯簽約,咱們還要去下一個村子呢!”薑籬糊弄了過去,推著蕭銑希往大秤的方向走去,那兒已經擺好座椅和筆紙,就坐等著村民的番薯進入筐就過秤咧。


    忙了一天下來,薑籬和蕭銑希一共走了八個村子。


    最後一匯總,八個村子的番薯,一畝地產量平均達到了一千斤,土豆更是有一千二百斤。


    薑籬得知這個結果後,高興得合不攏嘴。


    這還是頭茬,就有這樣的產量真是了不得,而隨著百姓對種番薯土豆越來越有經驗,畝產會屢創新高的。


    而現在番薯土豆,還不像後世那麽遍布爛大街,屬於物以稀為貴正當時,價格美麗,運往京城江南這些有錢人多的地方去,還不賺得盆滿缽滿呐?!


    不過呢,人心就是見不得你掙錢多,雖然基金會完全與自己脫鉤,可也是她借著便宜支棱起來的一門生意,這指縫裏不掉點好處出來給別人分點湯,那些官老爺們參起她來可是會不遺餘力的。


    於是,她趕忙又舉辦了兩場農交大會。


    一來是給那些送了帖子的官員送點好處,二來也是給自家縣裏的農作物打出名聲去。


    該回的帖子,請的達官商賈一個不落,這樣的盛世,少了百姓參與更不行,布告貼到衙門,城門,鬧市各處,共襄盛舉,最後也不忘補充一句,把民宿清潔整理,該賺錢的時候可不能光顧著湊熱鬧了。


    十日後,石門縣的農交會,在秋高氣爽白露這一天如期開展。


    石門縣裏,街頭巷尾,攤販前的生意忙得不亦樂乎, 處處可見高頭大馬,華麗馬車。


    先說那官員們,聽聞此盛會,皆欲借此機會展現自己對勸農桑科之努力,以博得上司與王爺的青睞。


    他們身著官服,峨冠博帶,神色莊重,浩浩蕩蕩地向農交會趕來。


    他們心中各有所思,有的想著如何在王爺麵前表現自己的才能,有的則盤算著如何與商戶們建立良好的關係,為自己的仕途增添助力。


    到達農交會現場後,個個昂首挺胸,舉止得體,看到王爺與薑籬大人,便急忙上前恭敬行禮,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口中說著各種奉承之詞。


    而那些商戶們,更是聞風而動。


    他們深知這場農交會是一個絕佳的商機,紛紛帶著自己的貨物與錢財,從四麵八方趕來。


    富甲一方的大商賈,帶著眾多隨從,氣勢非凡,小本經營的商販,挑著擔子,背著包裹。


    一到農交會現場,便迫不及待地尋找縣衙衙役給的號牌,一邊震驚一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收購攤點的。


    商戶嘛,就是奔著新糧種來的,直接與村長裏正接觸,報出雙方都合適的價格,拿到新鮮貨品銷往遠地,沒想到薑大人就這麽直白地給了他們想要的一切。


    大商賈出手闊綽,真是上千上萬噸的買,那些腳夫貨郎比不得他們,但是撿一些不長眼或品相稍微差一些的糧食也是可以的。


    至於百姓們,也不光是為了湊熱鬧,農交會上還有比賽呢,第一屆番薯之王和土豆之王大獎賽,這些可得百姓投票決出冠軍的哦。


    做為重要的參與者,百姓也是盛裝打扮一番,身著樸素幹淨的衣衫,扶老攜幼,三五成群地來到農交會現場。


    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


    老人們則坐在一旁,看著這熱鬧的場麵,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年輕人們則在攤位前駐足觀看,看商戶們討價還價,場麵十分熱鬧。


    農交會現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攤位一個挨著一個,人們的交談聲、笑聲、叫賣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巳時正,番薯大王和土豆大王的角逐賽正式開始。


    顧名思義,就是誰家種出來的番薯土豆個頭大,就可以來參賽。第一名可以獲得衙門獎勵的十兩銀子。


    比賽現場,氣氛熱烈,村子裏選出了百姓們紛紛為自己心目中的冠軍加油助威,每村挑選出的幾個村民將自己心中的番薯和土豆之王擺在台上,個個信心滿滿。


    百姓和官員作為評委,認真地比較著每一個參賽作品,不時因為看見碩大更大的賽品發出讚歎聲。


    隨著比賽的進行,最終的結果在傍晚時分揭曉。


    獲得番薯大王稱號的是龍蓮村選送,土豆大王稱號是山背村選送,接過十兩銀子的村民,激動一場,臉上笑容見牙不見眼。


    而看台下的商戶,則嗅著商機聞風而動,趕緊找到獲獎的兩個村子,聯係明年的訂單。


    開玩笑,能種出大王來的村子,那水土絕對不一樣的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縣令開過光,荒年領民致富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折射的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折射的琉璃並收藏女縣令開過光,荒年領民致富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