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皇宮禦書房內,靜謐之中透著一股威嚴。


    源肅帝身著明黃色龍袍,端坐在禦案之後,一手拿著皇弟寫的家書,一手拿著吏部整理好的光州知府的奏折。


    光州知府的奏折,行文嚴謹,條理清晰。上麵詳細地分析了石門縣新糧種大豐收的情況,以及薑縣令如何打開銷路的諸般種種,收成十分可人,明年計劃增加一批稻米和水果,勸農桑科做得極為出色。縣城內如今正在興修水利,一旦河道連通,交通便利,農作物便能走出山旮旯,為百姓收入提供穩定性。


    源肅帝閱之不禁動容,看來將薑家姑娘安置在那個位置的目的是慢慢顯露出來了。


    誰說天下既定不宜大行改革之舉?


    薑縣令不就證明了重重困難中,隻要肯幹肯做,一定能找到蓬勃的新的生產力?


    再看家書,字跡龍飛鳳舞,盡顯皇弟的灑脫不羈。


    源肅帝目光掃過那一行行文字,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兩邊寫得都是同一件事,但他就是看不慣皇弟的用詞,信中滿是對薑縣令的誇讚,言辭之間,肯不得把薑縣令庫上天去,什麽天下第一能臣,什麽常年穩居多年貧困線下的縣城,今年有望率先脫貧攻堅。


    源肅帝頗有些無奈,“哼,誇大其詞,‘我家我家’薑縣令,他還得記得自己跟誰是一家麽?”


    一旁伺候的大太監急忙躬身安撫,“陛下,老奴如今才知何為求才若渴,一日三握發,不可多得的人才嘛。”


    源肅帝不置可否,但目光卻忽然落在了家書中被他先行拿開的幾張食譜上。


    提及的京城裏新開的幾家民間鋪子上的炸薯片和酸辣粉,讓源肅帝隻覺口中生津。


    他微微舔了舔嘴唇,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這新糧種做出的吃食真在京城裏形成風氣了,還有人不愛白米飯,酷愛吃紅薯?”


    源肅帝暗自思忖了片刻,忙派大太監去尋摸點來。


    大太監連忙躬身道,“陛下,王爺已經送了一批番薯土豆到禦膳房。可禦膳房裏一直還未開發出合適的菜式。”


    送給皇上太後嬪妃用的飯菜那可得仔細小心,口味不行、消化不好都是大事,故而不是禦膳房那幫人不做事,隻是規矩太多。


    源肅帝微微皺眉,將食譜給了大太監,“叫禦膳房照這上麵的菜譜做一碗酸辣粉和薯片來。”


    “是。” 大太監領命而去。


    聽說陛下忽然要嚐嚐那些新糧種,禦膳房裏頓時忙碌起來,腳打後腦勺,神色緊張為這新吃食而奔波。


    經過大半日的忙碌,禦膳房終於在晚膳時間將酸辣粉和薯片做了出來。


    禦膳房出品必屬精品,酸辣粉裏的肉沫臊子,自然就變成了鮑參翅肚,裝在什麽油紙袋裏的薯片,用小圓盤子盛著,薯片碼放成花瓣形,花瓣中央是四個口味的蘸粉,恭恭敬敬送到了禦書房裏。


    香氣撲鼻的酸辣粉一直在誘惑著皇上的味覺,沒多一會,他便合了奏折,走向了棋盤桌。


    看著紅紅的辣椒油漂浮在湯麵上,讓人一看便食欲大增。


    薯片金黃酥脆,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源肅帝看著麵前的美食,輕輕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薯片放入口中,瞬間,巧薄酥脆的口感就在口中爆發,源肅帝點了點頭,接著,他又嚐了一口酸辣粉,濃香爽辣,粉條勁道有嚼勁,平時喜怒不形於色的麵上,不自禁地露出淡淡的笑容。


    皇上難得不顧忌帝王形象,吸溜了三口粉條,竟也覺得腹中有了飽脹的感覺。


    “嗯,果然與眾不同。” 源肅帝讚歎一聲,隨即放下筷子,磋磨著手上的佛珠。


    光是看書麵上寫的新糧種豐收並沒有太大感覺,隻有吃過才知道這些糧食及其副產品有多好,最主要的是,它們的產量是稻米的好幾倍啊,若是在大盛各地劃分出幾個區域,分別大規模種植一款新糧種,待到明年,糧食大豐收,朝廷也不缺軍用糧和儲備糧了。


    但是要推廣新糧種,必然與那些世家大族手上掌握的膏腴肥沃稻米田產生衝突。


    推行下去不是什麽難事,難就難在,上行下效時,這幫不顧百姓死活的官員從中作梗,好事也落不到百姓身上去。


    源肅帝低眉沉思著,踱步回到書案前,這才吩咐大太監再去禦膳房,為明日大朝會的百官準備酸辣粉等早食。


    “是!”大太監連忙領命,抖著腿出了禦書房。


    能不抖腿嗎,陛下請百官吃早餐,這是開朝以來第一回啊!百官可沒有在宮裏吃早飯的概念,不得他一家家去通知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縣令開過光,荒年領民致富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折射的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折射的琉璃並收藏女縣令開過光,荒年領民致富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