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江東銅雀
一盞茶功夫,特派員就把所有寶貝過眼完畢。看的過程他一聲沒吭,隻是一會蹙眉,一會眯眼,比霍靜靜厚十倍的眼皮抬一下好像很吃力,但是眯下去卻很輕鬆。
都擺弄一遍之後,他拍了兩下手,站起胖胖的身軀,衝武奶奶說:“娘,您過眼吧,我得忙了。”
說完,他向眾人表示了一下歉意,走向書房,估計裏麵有人在等他。但都到書房門口了,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慢騰騰地轉回身,努力抬高厚眼皮看了看高寒,慈祥地說:“小夥子,不錯!不錯!”然後又慢騰騰地轉回身進了書房。
高寒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霍靜靜,他不明白武特派的“不錯”說的是古董還是他這個人。
武奶奶慢騰騰地從抽屜裏拿出一個隻能夾在一隻眼睛上的單片顯微鏡,又拿出一支強光小手電,開始一件一件研究這些古董。
作為外行,高寒和牤蛋隻能靜坐旁觀。
看起來武奶奶是位鑒寶高人,神色相當嚴謹,半天才說一句話。
霍靜靜謙恭地蹲在武奶奶身旁,武奶奶講解時,她頻頻點頭稱是,很虛心的樣子。
高寒和牤蛋越聽覺得自己越傻,兩人木樁一樣坐在沙發上,懵懂地看著一老一少兩個女人談古論今。
武奶奶最後才拿起那個陶罐,先聞了聞,又拿小手電一通細照,掉到腮上的眼袋顫了顫,對霍靜靜說:“靜靜,記不記得奶奶去年在潘家園淘回來的那個陶罐?跟這個一樣,都是西漢時期的東西。東西倒是對,隻是出自民間,最多值個幾萬塊。”霍靜靜點頭應聲:“嗯,記得,記得。哦,是這樣呀。”說完看了看高寒。
高寒謙虛又無措地點了一下頭,心裏盤算,要買古董的人肯定不會說東西值錢,老太太的說辭隻能借鑒。
鑒定結果,十幾件東西都對。“對”在古董界就是真貨的意思,都對就說明都是真的。但這些東西的收藏價值不是很高,那三個手電一打能透過光亮的瓷碗值個三四十萬塊,剩下的每件也就是三五萬元,就算全部出手的話,加一起也就值一百二三十萬。而且古玩有價無市,得遇有緣人才能買出手。否則,隻是值錢的擺設而已,根本應不了急。
武奶奶把這一切介紹完,語重心長地對高寒和牤蛋說:“孩子,古董界水深著呢!當年你武伯伯的父親就是被贗品打了一次眼,結果走投無路上吊的,剩下我一個人把你武伯伯拉扯大。唉!”老太太傷心起來。
高寒的心沉了沉,因為武奶奶對寶貝的估價遠遠低於他的期望值。唉!他暗歎一聲。既然物質收獲欠佳,那麽,隻能在心理上找些安慰了。為了證明自己和牤蛋的南江之行不虛,更為了解解心疑,高寒打開手機,調出銅雀的照片,十分謙恭地對武奶奶說:“老人家,麻煩您上上眼,看看這件東西咋樣?”說完把手機雙手遞向武奶奶手中。
武奶奶用手帕淺淺地拭了拭淚,抽了兩下鼻子,覷眼凝神看向手機屏幕上的圖片……
“唉唷!”
搭眼一瞧武奶奶立馬驚訝起來,摘下老花鏡手忙腳亂地擦了擦,然後又戴上繼續貼著屏幕上仔細看。
老太太看了一會後,眼珠更加慌亂起來,用幹枯的手指劃拉好幾下屏幕,但手機屏幕劃拉到最大也滿足不了她的視力要求。老太太衝霍靜靜一招手,“靜靜,快!你快把這幾張圖片拷到電腦上,放到最大,我好好長長眼!”
看老太太相當激動,霍靜靜馬上轉身到寫字台上拎過來一台蘋果筆記本電腦,麻利地連接數據線。
麵對比實物大了若幹倍的圖片,武奶奶眼神很凝重,手指電腦屏幕扭頭蹙眉看向高寒,顫抖著聲音說:“小夥子,這隻江東銅雀現在哪裏?在你手上嗎?”
高寒腦子飛速一轉,微笑著說:“老人家,這東西現在我朋友手上,您給點撥點撥,能值多少錢?”
武奶奶顫抖了一下滿是褶皺的嘴唇,從半口潔白的假牙縫隙裏擠出幾個字:“至少五千萬!”
“什麽?五千萬?”高寒驚呼出口。
牤蛋呼地一下站起來,也不管是在人家做客了,邁開腿踱了幾步,瞪眼咧嘴拽了一下高寒的胳膊,說道:“追呀!老大!你還愣著幹啥?趕緊追呀!”
牤蛋話一出口,莫說霍靜靜,連武奶奶都站了起來,兩個女人也帶著震驚的表情看著高寒……
高寒瞪了牤蛋一眼,牤蛋不甘地低下頭,緩步退到沙發邊坐下,大手搓得沙沙有聲。
高寒迅速平靜了一下心神,看了一眼期盼答案的霍靜靜,笑嗬嗬地對武奶奶說:“幸好,我朋友還沒出手,正在交涉中。老人家,勞煩您詳細講講這物件的情況唄?”說完起身將老太太扶坐在沙發上。
老太太緩了緩神,衝霍靜靜說:“去,把你武伯伯喊來。”
霍靜靜“嗯”了一聲,轉身去敲書房的門。
片刻,武特派顫動著肥胖的身軀走了過來,扶了一下厚眼鏡,問道:“娘,怎麽回事?”
“你看看吧,江東銅雀現身了!”老太太落寞地閉了一下眼睛。
“哦?在哪兒?”武特派激動起來,眼神犀利地瞟向高寒。
“哦,在我朋友手上呢。”高寒說完指了一下電腦屏幕上的幾張圖片。
武特派肥胖的身軀靈動起來,俯身雙手扳過熒屏,眼神高速地在圖片上轉著,劃弄鼠標的胖手有些顫抖,下垂的兩腮微微抽搐。
高寒的眼神跟著武特派的目光轉動……
看了十幾分鍾,武特派回身對武奶奶肯定地點了點頭,然後刻意舒了一口氣,衝一臉恭敬的高寒說:“這件東西在你的控製範圍之內嗎?”
“哦,應該吧,也可以這麽說。嗬嗬。”
高寒說完,目光炯炯地看著武特派深奧精明的小眼珠,那種無堅不摧的堅定讓武特派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而後,武特派緩緩挨著老母親坐在沙發上,抹了一下鼻子,拿出滿腹經綸的表情開始講授:“說起這隻銅雀呀,它的典故可是鮮有人知!”說到這兒,武特派看了一眼耄耋之年的老娘。
武奶奶表情木訥地說:“舉兒,你給他們講講吧!”說完輕輕拍了拍沙發,霍靜靜乖巧坐了過去,高寒坐在了對麵。
武特派扳了一下電腦熒屏,把圖片衝向大家,而後站起身,倒剪雙手踱了兩步,說道:“我就長話短說,這隻銅雀是有名字的,史稱江東銅雀。這個故事啊,還得從一段風*流佳話說起。話說當年三國東吳的喬國佬為了給二女兒小喬選婿,開始大規模在江東名士中以文招親。經過幾輪海選,入圍決賽的隻剩下六位學富五車的才子。正當這六位才子躍躍欲*試地準備爭奪榜首抱得佳人之際,儒將周瑜出現了。原來是國色天香的小喬早就對這位‘曲有誤,周郎顧’的風*流才子周公瑾慕名傾心,見他未參加海選,特派貼身丫環去請來的。
周郎的出現刹時引起了軒然大波,那六位一路過關斬將才入圍決賽的才子不服,故對主持文壇論劍的喬國佬提出質疑和抗議。喬國佬老成持重,又因為大女兒大喬是國君孫策的夫人,身為皇親國戚,威望似鼎,不能食言。但卻束手無策,無奈地看向二女兒小喬。
小喬不光美貌,還很機警,她輕擺羅袖,說道:“雖然周郎未參加普選便直接進入決賽,但是誰的詩作能勝過他,婚約照樣算數。”說完,她翩然擬了一個題目;從一到十作一首七言詩,優者得選榜首。
這樣的題目一出,六位才子麵麵相覷,都一致推周瑜先來。風流倜儻的周郎也不謙讓,羽扇綸巾走至堂中,隨口便來:
一位二姐本姓喬,
三寸金蓮四寸腰;
買了五六七盒粉,
打扮八九十分嬌!
這首七言絕句從一到十全部囊括其中,詩畢,滿堂喝彩。小喬更是笑抿朱唇,傾慕之情更加深入心扉。
那六位秀才也被周瑜的絕世才華所震撼,但一路拚殺衝進了決賽,大家都不甘心。交頭接耳一番之後,眾人又提出了恐有人先泄漏題目的質疑。正在喬國佬無奈之際,小喬懷著對周郎才華的萬般篤信,再次輕擺羅袖,讓眾人再擬一題,倘若周郎再有佳作,大家都會心服口服的。
六個秀才密語一番,擬出一個題目,就讓周郎從十到一再按四行韻律再作一首七言詩,如果他再作的好,大家都無話可說。
哪知周郎才思泉湧,輕邁兩步,張口就來:
十九之月八分圓,
七個秀才六個閑;
五鼓四更雞三唱,
二姐繡樓獨思俺!
詩畢,六位秀才群口攻之,十到二全有了,但一從何來?
周郎淡然一笑,說道:“二姐繡樓獨思俺這一句裏有兩個一呢!‘獨’為一,‘俺’也為一,不知各位還要幾個一呢?嗬嗬……”
六位才子無話可說,皆自知才華不如周郎,悻悻而歸。
至此,這兩首詩成了三國時期的風*流佳句。”
講到這兒,高寒插嘴問:“武伯伯,那這些事和這隻銅雀有啥關係呢?”
武特派賣弄地一笑,“聽我接著說嘛!曹操有一日夢見金龍入地,而且位置記得非常清楚,他派兵士去挖掘,結果就挖出了一隻銅雀。雀在古代被譽為鳳,於是曹操建了一座銅雀台。其三子曹植還為這座銅雀台寫了一篇文章,名為《銅雀台賦》。其中有一句詩詞是;銅雀春深索二橋。後來諸葛亮以此詩句斷章取義,到江東鼓動朝野,尤其向水軍都督周瑜進讒言。他說‘銅雀春深索二橋’這句詩中的‘二橋’是暗指大喬和小喬兩姐妹的意思。擺明了曹軍此番進攻東吳不單單要江東的土地,更是為了大喬和小喬姐妹而來!這才激怒了周瑜,使本可以和談的吳魏之爭胎死腹中,結果發生了曆史上著名的大戰役——赤壁之戰。”
武特派說到這兒,高寒又問:“武伯伯,如此說來這隻銅雀就是曹操鎮台的那隻銅雀?”
武特派微微一笑,臉上的肥肉因為演講而興奮得泛起紅光,“不!圖片上這隻銅雀和曹操建台所供奉的聖物是兩碼事。這隻銅雀的由來緣自一個人,那就是孫權的肱骨謀士張昭。他認為曹魏的興盛都在於銅雀的庇佑,為了對抗曹魏一再對東吳構成的威脅,他提議請仙家用上古青銅煉鑄一隻和曹操的鎮台之寶一模一樣的銅雀,但這隻要公的,因為他說曹魏那隻是母的,要從運勢上壓製曹操!嗬嗬……”
“那就是圖片上這隻了?”高寒殷切地望著武特派.
“對,就是這隻!看到底座邊緣那些鐫刻清晰的小字了嗎?那就是周瑜在以文招親大會上做的那兩首七言,嗬嗬……”武特派看著幾個聽入神的年輕人,笑得很得意。
高寒饒有興致地問:“武伯伯,不對呀!既然是東吳用來克製曹操而鑄的聖物,那麽,怎麽會刻上周瑜的詩呢?他又不是君主!”
“嗬嗬,之所以能刻上周瑜的詩作,是因為此銅雀遠非彼銅雀,曹操挖出來的是神物,可以安宅定國。東吳仿製的東西就大不一樣了,他們所請來的鑄雀大師無非是一些煉丹布道的求仙之人,說白了就是江湖術士,都是肉*體凡胎,哪有仙力,最後這隻銅雀就成了一件擺設。後來周瑜重傷而死,為了祭奠他,孫權將銅雀贈予了他的遺孀小喬。小喬為了悼念亡夫,給銅雀配了一麵銅鏡當底座,又把周郎當年為她而作的詩句鐫刻其上,每日把玩,以托哀思啊!嗬嗬……”
武特派說完坐回沙發,在眾人崇拜的眼光中端起茶杯,淺淺地抿了一口。
與霍靜靜、牤蛋相互對望了一眼之後,高寒臉色稍顯凝重。
一盞茶功夫,特派員就把所有寶貝過眼完畢。看的過程他一聲沒吭,隻是一會蹙眉,一會眯眼,比霍靜靜厚十倍的眼皮抬一下好像很吃力,但是眯下去卻很輕鬆。
都擺弄一遍之後,他拍了兩下手,站起胖胖的身軀,衝武奶奶說:“娘,您過眼吧,我得忙了。”
說完,他向眾人表示了一下歉意,走向書房,估計裏麵有人在等他。但都到書房門口了,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慢騰騰地轉回身,努力抬高厚眼皮看了看高寒,慈祥地說:“小夥子,不錯!不錯!”然後又慢騰騰地轉回身進了書房。
高寒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霍靜靜,他不明白武特派的“不錯”說的是古董還是他這個人。
武奶奶慢騰騰地從抽屜裏拿出一個隻能夾在一隻眼睛上的單片顯微鏡,又拿出一支強光小手電,開始一件一件研究這些古董。
作為外行,高寒和牤蛋隻能靜坐旁觀。
看起來武奶奶是位鑒寶高人,神色相當嚴謹,半天才說一句話。
霍靜靜謙恭地蹲在武奶奶身旁,武奶奶講解時,她頻頻點頭稱是,很虛心的樣子。
高寒和牤蛋越聽覺得自己越傻,兩人木樁一樣坐在沙發上,懵懂地看著一老一少兩個女人談古論今。
武奶奶最後才拿起那個陶罐,先聞了聞,又拿小手電一通細照,掉到腮上的眼袋顫了顫,對霍靜靜說:“靜靜,記不記得奶奶去年在潘家園淘回來的那個陶罐?跟這個一樣,都是西漢時期的東西。東西倒是對,隻是出自民間,最多值個幾萬塊。”霍靜靜點頭應聲:“嗯,記得,記得。哦,是這樣呀。”說完看了看高寒。
高寒謙虛又無措地點了一下頭,心裏盤算,要買古董的人肯定不會說東西值錢,老太太的說辭隻能借鑒。
鑒定結果,十幾件東西都對。“對”在古董界就是真貨的意思,都對就說明都是真的。但這些東西的收藏價值不是很高,那三個手電一打能透過光亮的瓷碗值個三四十萬塊,剩下的每件也就是三五萬元,就算全部出手的話,加一起也就值一百二三十萬。而且古玩有價無市,得遇有緣人才能買出手。否則,隻是值錢的擺設而已,根本應不了急。
武奶奶把這一切介紹完,語重心長地對高寒和牤蛋說:“孩子,古董界水深著呢!當年你武伯伯的父親就是被贗品打了一次眼,結果走投無路上吊的,剩下我一個人把你武伯伯拉扯大。唉!”老太太傷心起來。
高寒的心沉了沉,因為武奶奶對寶貝的估價遠遠低於他的期望值。唉!他暗歎一聲。既然物質收獲欠佳,那麽,隻能在心理上找些安慰了。為了證明自己和牤蛋的南江之行不虛,更為了解解心疑,高寒打開手機,調出銅雀的照片,十分謙恭地對武奶奶說:“老人家,麻煩您上上眼,看看這件東西咋樣?”說完把手機雙手遞向武奶奶手中。
武奶奶用手帕淺淺地拭了拭淚,抽了兩下鼻子,覷眼凝神看向手機屏幕上的圖片……
“唉唷!”
搭眼一瞧武奶奶立馬驚訝起來,摘下老花鏡手忙腳亂地擦了擦,然後又戴上繼續貼著屏幕上仔細看。
老太太看了一會後,眼珠更加慌亂起來,用幹枯的手指劃拉好幾下屏幕,但手機屏幕劃拉到最大也滿足不了她的視力要求。老太太衝霍靜靜一招手,“靜靜,快!你快把這幾張圖片拷到電腦上,放到最大,我好好長長眼!”
看老太太相當激動,霍靜靜馬上轉身到寫字台上拎過來一台蘋果筆記本電腦,麻利地連接數據線。
麵對比實物大了若幹倍的圖片,武奶奶眼神很凝重,手指電腦屏幕扭頭蹙眉看向高寒,顫抖著聲音說:“小夥子,這隻江東銅雀現在哪裏?在你手上嗎?”
高寒腦子飛速一轉,微笑著說:“老人家,這東西現在我朋友手上,您給點撥點撥,能值多少錢?”
武奶奶顫抖了一下滿是褶皺的嘴唇,從半口潔白的假牙縫隙裏擠出幾個字:“至少五千萬!”
“什麽?五千萬?”高寒驚呼出口。
牤蛋呼地一下站起來,也不管是在人家做客了,邁開腿踱了幾步,瞪眼咧嘴拽了一下高寒的胳膊,說道:“追呀!老大!你還愣著幹啥?趕緊追呀!”
牤蛋話一出口,莫說霍靜靜,連武奶奶都站了起來,兩個女人也帶著震驚的表情看著高寒……
高寒瞪了牤蛋一眼,牤蛋不甘地低下頭,緩步退到沙發邊坐下,大手搓得沙沙有聲。
高寒迅速平靜了一下心神,看了一眼期盼答案的霍靜靜,笑嗬嗬地對武奶奶說:“幸好,我朋友還沒出手,正在交涉中。老人家,勞煩您詳細講講這物件的情況唄?”說完起身將老太太扶坐在沙發上。
老太太緩了緩神,衝霍靜靜說:“去,把你武伯伯喊來。”
霍靜靜“嗯”了一聲,轉身去敲書房的門。
片刻,武特派顫動著肥胖的身軀走了過來,扶了一下厚眼鏡,問道:“娘,怎麽回事?”
“你看看吧,江東銅雀現身了!”老太太落寞地閉了一下眼睛。
“哦?在哪兒?”武特派激動起來,眼神犀利地瞟向高寒。
“哦,在我朋友手上呢。”高寒說完指了一下電腦屏幕上的幾張圖片。
武特派肥胖的身軀靈動起來,俯身雙手扳過熒屏,眼神高速地在圖片上轉著,劃弄鼠標的胖手有些顫抖,下垂的兩腮微微抽搐。
高寒的眼神跟著武特派的目光轉動……
看了十幾分鍾,武特派回身對武奶奶肯定地點了點頭,然後刻意舒了一口氣,衝一臉恭敬的高寒說:“這件東西在你的控製範圍之內嗎?”
“哦,應該吧,也可以這麽說。嗬嗬。”
高寒說完,目光炯炯地看著武特派深奧精明的小眼珠,那種無堅不摧的堅定讓武特派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而後,武特派緩緩挨著老母親坐在沙發上,抹了一下鼻子,拿出滿腹經綸的表情開始講授:“說起這隻銅雀呀,它的典故可是鮮有人知!”說到這兒,武特派看了一眼耄耋之年的老娘。
武奶奶表情木訥地說:“舉兒,你給他們講講吧!”說完輕輕拍了拍沙發,霍靜靜乖巧坐了過去,高寒坐在了對麵。
武特派扳了一下電腦熒屏,把圖片衝向大家,而後站起身,倒剪雙手踱了兩步,說道:“我就長話短說,這隻銅雀是有名字的,史稱江東銅雀。這個故事啊,還得從一段風*流佳話說起。話說當年三國東吳的喬國佬為了給二女兒小喬選婿,開始大規模在江東名士中以文招親。經過幾輪海選,入圍決賽的隻剩下六位學富五車的才子。正當這六位才子躍躍欲*試地準備爭奪榜首抱得佳人之際,儒將周瑜出現了。原來是國色天香的小喬早就對這位‘曲有誤,周郎顧’的風*流才子周公瑾慕名傾心,見他未參加海選,特派貼身丫環去請來的。
周郎的出現刹時引起了軒然大波,那六位一路過關斬將才入圍決賽的才子不服,故對主持文壇論劍的喬國佬提出質疑和抗議。喬國佬老成持重,又因為大女兒大喬是國君孫策的夫人,身為皇親國戚,威望似鼎,不能食言。但卻束手無策,無奈地看向二女兒小喬。
小喬不光美貌,還很機警,她輕擺羅袖,說道:“雖然周郎未參加普選便直接進入決賽,但是誰的詩作能勝過他,婚約照樣算數。”說完,她翩然擬了一個題目;從一到十作一首七言詩,優者得選榜首。
這樣的題目一出,六位才子麵麵相覷,都一致推周瑜先來。風流倜儻的周郎也不謙讓,羽扇綸巾走至堂中,隨口便來:
一位二姐本姓喬,
三寸金蓮四寸腰;
買了五六七盒粉,
打扮八九十分嬌!
這首七言絕句從一到十全部囊括其中,詩畢,滿堂喝彩。小喬更是笑抿朱唇,傾慕之情更加深入心扉。
那六位秀才也被周瑜的絕世才華所震撼,但一路拚殺衝進了決賽,大家都不甘心。交頭接耳一番之後,眾人又提出了恐有人先泄漏題目的質疑。正在喬國佬無奈之際,小喬懷著對周郎才華的萬般篤信,再次輕擺羅袖,讓眾人再擬一題,倘若周郎再有佳作,大家都會心服口服的。
六個秀才密語一番,擬出一個題目,就讓周郎從十到一再按四行韻律再作一首七言詩,如果他再作的好,大家都無話可說。
哪知周郎才思泉湧,輕邁兩步,張口就來:
十九之月八分圓,
七個秀才六個閑;
五鼓四更雞三唱,
二姐繡樓獨思俺!
詩畢,六位秀才群口攻之,十到二全有了,但一從何來?
周郎淡然一笑,說道:“二姐繡樓獨思俺這一句裏有兩個一呢!‘獨’為一,‘俺’也為一,不知各位還要幾個一呢?嗬嗬……”
六位才子無話可說,皆自知才華不如周郎,悻悻而歸。
至此,這兩首詩成了三國時期的風*流佳句。”
講到這兒,高寒插嘴問:“武伯伯,那這些事和這隻銅雀有啥關係呢?”
武特派賣弄地一笑,“聽我接著說嘛!曹操有一日夢見金龍入地,而且位置記得非常清楚,他派兵士去挖掘,結果就挖出了一隻銅雀。雀在古代被譽為鳳,於是曹操建了一座銅雀台。其三子曹植還為這座銅雀台寫了一篇文章,名為《銅雀台賦》。其中有一句詩詞是;銅雀春深索二橋。後來諸葛亮以此詩句斷章取義,到江東鼓動朝野,尤其向水軍都督周瑜進讒言。他說‘銅雀春深索二橋’這句詩中的‘二橋’是暗指大喬和小喬兩姐妹的意思。擺明了曹軍此番進攻東吳不單單要江東的土地,更是為了大喬和小喬姐妹而來!這才激怒了周瑜,使本可以和談的吳魏之爭胎死腹中,結果發生了曆史上著名的大戰役——赤壁之戰。”
武特派說到這兒,高寒又問:“武伯伯,如此說來這隻銅雀就是曹操鎮台的那隻銅雀?”
武特派微微一笑,臉上的肥肉因為演講而興奮得泛起紅光,“不!圖片上這隻銅雀和曹操建台所供奉的聖物是兩碼事。這隻銅雀的由來緣自一個人,那就是孫權的肱骨謀士張昭。他認為曹魏的興盛都在於銅雀的庇佑,為了對抗曹魏一再對東吳構成的威脅,他提議請仙家用上古青銅煉鑄一隻和曹操的鎮台之寶一模一樣的銅雀,但這隻要公的,因為他說曹魏那隻是母的,要從運勢上壓製曹操!嗬嗬……”
“那就是圖片上這隻了?”高寒殷切地望著武特派.
“對,就是這隻!看到底座邊緣那些鐫刻清晰的小字了嗎?那就是周瑜在以文招親大會上做的那兩首七言,嗬嗬……”武特派看著幾個聽入神的年輕人,笑得很得意。
高寒饒有興致地問:“武伯伯,不對呀!既然是東吳用來克製曹操而鑄的聖物,那麽,怎麽會刻上周瑜的詩呢?他又不是君主!”
“嗬嗬,之所以能刻上周瑜的詩作,是因為此銅雀遠非彼銅雀,曹操挖出來的是神物,可以安宅定國。東吳仿製的東西就大不一樣了,他們所請來的鑄雀大師無非是一些煉丹布道的求仙之人,說白了就是江湖術士,都是肉*體凡胎,哪有仙力,最後這隻銅雀就成了一件擺設。後來周瑜重傷而死,為了祭奠他,孫權將銅雀贈予了他的遺孀小喬。小喬為了悼念亡夫,給銅雀配了一麵銅鏡當底座,又把周郎當年為她而作的詩句鐫刻其上,每日把玩,以托哀思啊!嗬嗬……”
武特派說完坐回沙發,在眾人崇拜的眼光中端起茶杯,淺淺地抿了一口。
與霍靜靜、牤蛋相互對望了一眼之後,高寒臉色稍顯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