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夷猾夏,中國不絕如縷者數,影響及於華夏世界憲製及路徑,至深至大,非徒曆史之半,實與曆史相始終,牽涉之廣,遠遠超出事實範圍,深入元曆史或道德價值複合體境界。迄今一切專業史家,於此重負無不心膽俱裂,故而本文隻知觀照,不作考訂。讀者必須具備文化形態學前理解,同時信任作者記憶力猶如信任羅馬教皇。
日暮途窮,倒行逆施,請自滿蒙始。
滿蒙拓殖,屬於“內亞次級殖民主義”[135]問題,依托東清鐵路,以“滿洲國”時代為拓殖高峰。滿蒙日益窘困,求庇於日本,乃造成日中戰爭之直接原因,一如國府求庇於美國,乃造成日美戰爭之直接原因。“滿洲國”立製,以複辟民初“五族共和”(國民革命鬥爭對象)為辭,以平衡漢民優勢為國本,然不能阻止直魯流民用腳投票及其沙丁魚淹沒戰術。拓殖退潮,始於太平洋戰爭-關東經濟管製及經濟衰退。
明之華夷秩序,以蒙古為敵體,以女直朝鮮為屬國,故而蒙古構成明國政治犯主要避難所。武宗以疆,臣民幾於無歲不叛,跨邊牆出亡、為蒙軍引路者相繼於道。僅世宗一朝,白蓮教徒出亡者以百萬計。若非要人,大抵老死胡中,子孫夷狄。由此觀之,漢文化之無限同化能力純屬神話。女直朝鮮之於遼民,血統無大差別。安北府外韓人,大半皆儒化女直後裔。建州酋長不雜漢家血統者鮮,滿洲為後出之神話。
元之上都遼陽河套,農業人口繁盛,見於西方及伊斯蘭記載,其中必有大量漢民。明興,亞述式大流放橫掃全國。[136]鳳陽花鼓、洪洞槐樹之對應物有二:遷口外居民以實內地;強製內地胡人改漢名,聯姻漢民。顧炎武痛心疾首,哀名族漢姓之雜糅。明初武臣為胡人改漢名者畸多,不遜於唐。無限同化能力倘若存在,此時已不足以安天子心。
五代遼金口外居民有延續性,中原內戰不斷驅民出塞。遼亡,郡縣北界已逾民國以前任何時代。此類居民後裔若非為蒙古所殺,勢必為明人所徙。
隋末唐初,避內亂出塞者亦以百萬計,似乎並未貽北狄重大政治問題,而番將胡兵與唐五代相始終,餘波及於楊家將-河東吐穀渾集團。開邊問題=雇傭番兵問題;藩鎮問題=番兵不能漢化問題;廢藩釋兵=無胡化即無戰鬥力問題。[137]
五胡北朝,胡人貴族集團與東京儒化世族共治,演為隋唐政治及戰鬥力基礎。同時,內戰不斷驅逐失敗者出塞,而後無聲無息,唯有解為胡化泯滅。
漢魏徙戎保塞,實質在於馴犬禦狼,終至狼犬合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然內地生育率下降(意義體係崩潰之確鑿證據),光武以來積極解除地方武裝、推行內地非軍事化,依賴雇傭兵乃遲早之事,而胡兵永遠構成雇傭兵之最忠誠、淳樸、善戰部分。此際,中原人口衰退,未有可靠出塞記錄。
戰國秦漢期,塞內外文化斷層尚不存在。匈奴體製不同於鮮卑突厥,顯係戰國之餘,酷似鮮虞、中山、樓、代[138]之屬。相邦(即漢之相國,避高祖諱而改戰國舊稱)領袖百僚,王室多行儒道。當時儒道猶有憲製意義,並非君主個人偏好,實為貴族封建製投影,證明法家—官僚集權製—軍國主義發育遲滯。鮮虞、中山於列強競相廢封建、立郡縣之際大行儒道,啟趙主父(趙武靈王)覬覦之心,即為顯例。此時夷夏犬牙交錯,尚未一線隔絕。趙王曆代聯姻代人[139],其大臣尤多異族。漢家刻薄寡恩、單於寬待降臣,本身即有封建、專製之別。匈奴若能於景武之際問鼎鹹陽,其效力猶近於封建憲製-多國體係複辟,迨周之薄海、楚之臨河、秦之叩關[140]順流而擴大,非後世胡漢文明戰爭可比。然武宣雜霸王道、陽儒陰法,曆史步入終結;鮮卑代匈奴,即無責任阿米巴組織取代負責任複雜組織,此後不再有路徑選擇機會。
漢匈戰爭實質後果,在於塞外政治組織日益退化,過渡文化區一變為斷裂帶,簡陋部落因耐破壞力強,日益取代複雜製度;塞內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學與官僚化國家結合,春秋民兵、戰國義務兵日益為雇傭兵取代,胡兵乃雇傭兵邏輯終點。此間沒番漢民有記錄者,皆聯姻胡女而後胡化消失;降人有記錄者,皆化為漢家雇傭兵,為五胡先聲。屬國製實質在於避免漢化,保持其戰鬥力。
[1] 根據《論語》、《春秋》三傳的記載,春秋末年魯國的政治社會形勢如下。魯君為周公嫡係,周禮盡在魯。國人是西周貴族和殷民降人的混合物,以統治階級身份君臨土著,祭諸侯宗社。野人(鄉下人和土著)沒有統治階級資格,保存其原有信仰,祭於亳社(殷商-環渤海文化圈的傳統祭祀)。國人內部的融合已經相當徹底,殷周後裔對魯國的認同相去不遠,他們的主要問題在於國君和執政貴族的黨派糾紛。野人對魯國缺乏認同,但魯國日益需要爭取他們的支持。國君(含宗室世族)、國人(孔子一類的普通士大夫)、野人(沒有政治權利的土著)形成相持不下的三角鬥爭。魯定公時代的政變中,執政的黨派感到有必要爭取各階級的正式盟約。這種形勢非常接近約翰王時代的西歐封建:各等級的勢力均衡產生了某種混合政體的萌芽。
[2] 齊景公。盡管司馬遷將齊國和萊夷的戰爭追溯到太公望時代,但主流曆史學家認為齊國的決定性勝利發生在齊景公時代。在這場戰爭中,齊國有效統治的疆土增加了一倍以上。當然,這是以犧牲土著為代價的。齊景公的大臣命令萊夷向魯國君臣獻禮,孔子認為這是極其無禮的舉動。齊國人的動機顯然是把俘虜或歸附的萊夷當作戰利品,向鄰國炫耀勝利。
[3]利特爾·哈特在《戰略論》當中提出的概念,涵蓋了軍事以外的經濟、人口和地緣布局,強調“勢”強於“力”,良好的戰略布局能夠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4] 盤庚,祖丁子,陽甲弟。陽甲駕崩之後,盤庚作為其弟繼承王位。盤庚即位之初,國都位於奄(今山東曲阜)。盤庚力排眾議,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後,“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複興”,故後世又稱商為“殷商”。
[5]朝歌。衛國接管了武庚的封地,也就是紂王的大邑商——殷商正統和首都。
[6] 衛懿公,姬姓,衛氏,名赤,衛國第18代國君,前668—前660年在位。好鶴成癮,人稱“鶴將軍”,不理朝政,漠視民疾,民怨沸騰,國勢衰弱。前660年北狄入侵衛國,兵敗被殺。衛國經此變故,由大國變為小國。
[7] 清人沈曾植《還家雜詩》。
[8]春秋五霸中齊桓公與晉文公的並稱。
[9]《公羊傳·僖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怗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因此,從“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10] 齊桓晉文的“會盟”發揮了國際聯盟的作用。華夏係各邦(夏商周三代的後裔)通過會盟將自己和非華夏邦國、部族(包括日益強大的楚國)區別開來,視後者為野蠻人。會盟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周室衰微後,借助諸侯聯盟的力量挽救華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
[11] 《左傳·閔公二年》雲:“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鄭人為之賦《清人》。”《詩經·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駟介鑣鑣。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12] 項羽封魯,號魯公。戰國末期魯亡於楚。
[13] 參見餘英時《士與中國文化》。此外,宗族兼任軍事單位是殷商末年的傳統。一族就是一個完整的作戰單位,叛變或歸附都是以全族為單位的。周公收編殷民,並不改變族內結構。祭祀同時兼任軍事訓練或演習。年輕貴族隻有在祭祀時表現優異的射箭或駕車技術,成年後才有飛黃騰達的機會。
[14]這是孔子提倡的政治理想。百工是獨立的政治單位,承擔相當於手工業者的任務(包括極其重要和崇高的武器製造業),他們的叛變或歸附具備重要的政治意義。王子帶事件證明,他們的敵意足以顛覆正統君主。因此,懷柔這個階級是政績的體現。招徠外邦移民,證明本國政治清明,同時增加了本國的人口、技術和戰鬥力。盟主不僅要強大,而且需要有道義力量。如果小邦遭到侵略,應該出兵保護或幫助殘民複國。齊桓公對衛國、燕國就是這樣做的。亡國就是宗社香煙斷絕,複國就是斷絕的宗社後繼有人。
[15] 這是宋襄公在泓之戰當中提出的騎士原則,源出《司馬法》(西周貴族戰爭的榮譽法典),意思是:戰爭的目的在於追求榮譽(相當於足球隊球風好比成績好重要),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年紀大的敵人即使俘虜了也要立即釋放,敵人受了一次傷就不能打第二次。這樣的打法才體麵,不擇手段追求勝利是體麵人所不齒的。然而,宋襄公的敵人采取了隻顧利益不顧榮譽的戰法。《司馬法》最終失傳,隻剩下其他文獻間接保存的片段。隻講利益的《孫子兵法》取而代之,戰國取代了春秋。
[16] 當時的趙王是張敖。他是前任趙王張耳的兒子,漢高祖劉邦的女婿。劉邦訪問趙國,對趙王無禮。趙國宰相貫高及其班底認為這是侮辱趙國,要求國王為國家榮譽而報複。張敖拒絕,他們就自己動手。
[17] “全民總體戰”就是全體男性從軍的毀滅性戰爭,隻有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戰國時期才出現。春秋時代和歐洲中世紀的戰爭隻由少數貴族負責,與平民無關。
[18] 法國大革命以前的戰爭是貴族和專業人員的戰爭,大多數國民不參戰。法國大革命第一次采取全民動員。兩次世界大戰是全民戰爭的最高峰。
[19] 封建、多元的中國(周政)和專製、統一的中國(秦政)不能兩立,其間多次反複。雖然秦始皇的勝利使後者占了上風,但周政派並沒有徹底滅亡。漢初的儒家仍然激烈反秦複周。東方諸侯出於自身利益,也一再企圖複辟列國並立的局麵。他們並不像漢代以後的儒生和藩王那樣,反對朝廷隻是為了自己做大官和當皇帝:不改變體製,隻想改變當權者。
[20] 軌轍,就是軌道、車轍的意思。古代的馬車輪子相當於現代的火車輪子,如果輪子和軌轍不合就不能走,所以秦始皇才要統一車輪。
[21] 衛國是殷商的故國(朝歌),衛侯是周朝初年分封的最高級親王。春秋時代的衛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把豐富的遺產留給了秦漢大一統帝國。錢氏吳越政權在杭、越大興水利,促進貿易,奠定了兩浙繁榮的基石,把遺產留給了宋朝。
[22] 參見《三國誌·蜀書·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23]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24] 曹操:《蒿裏行》。
[25] 曹操:《蒿裏行》。
[26] 韓侯少無賴,以帶劍受胯下之辱。蓋俗見以帶劍尚榮皆貴族事,帶劍而畏死者可恥之尤。
[27] 馮諼對孟嚐君的主要不滿是:主人給的待遇太低,不足以讓他在社會上維持體麵身份。如果待遇好,他就願意給主人作出重大貢獻。
[28] 蘇秦在齊國,答應讓齊國的外交政策配合張儀在秦國和魏國的外交政策。這段故事可能是《戰國策》作者的虛構和誇張,但足以說明當時遊士並不認為自己有義務忠於他們的東道主。從秦國對待遊士的法律來看,他們的東道主對遊士也不是完全信任的。正如共濟會被認為是傾向共和派的秘密跨國團體,19世紀歐洲有許多真假難辨的流言指控他們打入政府高階層,從事國際性顛覆活動,主要是密謀反對各國的君主製政權。傑斐遜和羅斯福都曾遭到這種攻擊。
[29] 戰國晚期諸子從開明自信轉向悲觀懷疑,從孟子和荀子的對比就能清楚地看出。孟子相信人性本善,民本和仁政最終會勝利。荀子則相信人性本惡,集權和吏治不可避免,其學說再進一步,就會變成殘酷的韓非子學說。這些理論不是抽象的哲學人性論(古代中國沒有脫離政治的抽象哲學),而是諸子在當時現實政治中的切身體會。在戰國晚期的軍國主義競爭中,齊宣王、魏文侯這樣的開明君主銷聲匿跡了。,呂不韋和黃歇這樣冷酷功利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取而代之。韓非子冷靜而無情地宣布:競爭道德和賢能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未來屬於赤裸裸的暴力鬥爭。
[30] “皮洛士式勝利”是指得不償失的勝利。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在南意大利打敗了羅馬人,但軍隊損失太大,得不償失,因此表示再也經不起一次這樣的勝利。
[31]顧炎武:《日知錄:兩漢風俗》。
[32] 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譴責蘇聯體製、鼓吹蘇聯改革必要性的著作。
[33] 這是西班牙知識分子的段子。他們在卡洛斯國王實行民主後,失去了攻擊對象(佛朗哥將軍)和同仇敵愾的感覺,反倒有失落感。
[34] 宋襄公式的競技式戰爭,以追求榮譽而非勝利為目的。
[35] 白起的長平之戰取代了宋襄公的仁義大旗。春秋的貴族戰爭強調風度和禮儀,目標在於爭取最大聲望和外交利益,不能將對手(自己的表兄弟和姻親)斬盡殺絕,因此孔子讚美的齊桓公、晉文公願意以騎士風度保護弱小國家。戰國的群眾性戰爭隻講實力,勝利者會消滅失敗者的全部青年男性。白起嚴重破壞了秦國的聲譽,但輿論譴責絲毫阻止不了秦國的鐵蹄前進。在這種情況下,儒家“仁政得天下”理論變成尖刻的諷刺。
[36] 香港報刊對自由黨及其同路人(香港的親企業家勢力)的嘲笑。這些人在殖民時代是積極的親英派,反對老左派和泛民主派;1997年以後突然變成積極的建製派,同樣反對泛民主派。這種說法暗示他們不過是沒有原則的機會主義者,不像老左派始終親北京、泛民主派對倫敦和北京同樣要求擴大民主。
[37] 《後漢書·楊彪傳》載“時,袁術僭亂,操托彪與術婚姻,誣以欲圖廢置,奏收下獄,劾以大逆”,孔融聞之,據理力爭,後曹操“不得已,遂理出彪”。
[38] 陳琳,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揚州東北)人,“建安七子”之一。
[39] 《太平禦覽》引《魏書》:“太祖平鄴,謂陳琳曰:‘君昔為本初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40] 《漢書·儒林傳》:“世所傳《百兩篇》者,出東萊張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為數十。又采《左氏傳》《書敘》為作首尾,凡百二篇。”
[41] 《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42] 範文正公(仲淹)和曾文正公(國藩)。
[43] 指王權、貴族與國民之間的三角鬥爭。
[44] 《世說新語·輕詆》:“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45] 表麵上是哲學問題,骨子裏是政治問題,詳見下文。
[46] 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爭論焦點是,現在的執政者能不能自稱“不知道”而逃避曆史的責任?揭露真相,應該導致和解還是清算?
[47] 馬棰是南朝名士對北府軍人的蔑視性代稱。劉裕政權象征著流民軍人集團對士大夫門第的勝利,後者既不滿又無可奈何。他們不肯像陶淵明一樣索性歸隱田園,隻能自嘲馬棰下富貴(侍候大老粗)。參見蕭華榮《簪纓世家》。
[48] 琅琊王氏和司馬氏。《晉書·王敦傳》:“[元]帝初鎮江東,威名未著,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49] 《晉書·顧榮傳》載,陳敏“阻兵據州,分置子弟為列郡”,“假榮右將軍、丹楊內史”,後“周玘與榮及甘卓、紀瞻潛謀起兵攻敏。榮廢橋斂舟於南岸,敏率萬餘人出,不獲濟,榮麾以羽扇,其眾潰散。事平,還吳”。
[50]參見《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桓大司馬乘雪欲獵,先過王、劉諸人許。真長見其裝束單急,問:‘老賊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
[51] 王導的特長就是在官場內部和僑、吳士大夫之間打圓場。反對他的人認為他毫無原則。讚成他的人則認為:如果沒有他不斷調解,矛盾重重的東晉政權很可能從內部崩潰。僑人士大夫沒有武裝,但有文化。他們能通過鄉裏清議(士大夫主持的地方輿論)剝奪反對者的任官資格,因此清議絕不是空洞的道德譴責,而是有極大的政治分量。隻有極少數軍事強人(包括劉裕)才敢冒犯士大夫精英集團,宣布準許鄉裏清議排斥的人士鹹與維新。
[52] 謝朏(441-506年),字敬衝,陳郡謝氏子弟,拒絕卷入蕭道成的篡位計劃。
[53] 玉通,號文中子,隋朝初年的大儒。他認為陳朝的滅亡和建鄴的平毀(隋文帝為防止南朝複活而采取的破壞性措施)是禮樂正統的中斷。
[54] 賢人政治以教育代替出身,作為賢能的標準。儒家幾乎做到這一點,但教育又產生了學閥世家,使家教變成另一種階級分化的源頭。清議監督政治是漢儒的夢想,但必須依靠掌握文化資本的士大夫家族才能執行。禮樂價值是儒學家族幹政的道義依據,隻有他們能充當禮樂的裁斷者。因此,文治理想(教育和輿論的政治)隻有依賴家教家學來傳承。琅琊王氏稱禮學為“青箱學”,視為傳家之寶。禮學是大家族維持秩序的規範,在小家庭中沒有存在的必要。六朝禮學的興盛源於門第的投入,在此期間朝廷對學術的支持急劇減少。大家族又稱“唐式家族”,這是相對於秦漢小家庭而言的,但唐代門第其實是魏晉的產物,隻是魏晉六朝的自然延續。通常所謂的“傳統中國社會結構”就是宗法製大家族社會,在秦漢時期尚不存在,產生於東漢以後儒家的長期培養。“差序格局”意味著個人隻對家族共同體有義務,對外人沒有或隻有很少的義務。大家族不同於小家庭的特點就是高生育率和抗風險能力。東漢和羅馬晚期都以生育率的下降和蠻族闌入為特征,都以蠻族入侵為結局。大家族主義和絕後恐懼文化是對這種危險的回答,有效地挽救了人口危機。
[55]北魏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正光五年(524)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起兵叛亂。
[56] 永嘉五年(311),匈奴攻陷洛陽,“五胡亂華”的時代開始。
[57] 永嘉蠻族入侵類似日耳曼蠻族入侵,開啟了隋唐以後的近世。
[58] 江統,著《徒戎論》建議朝廷將散居中原的外旗人遷徒出境,以防微杜漸,阻止叛亂。但這一建議並沒有實行,不久“五胡亂華”,後人評之有“先見之明”。
[59] 北魏武泰元年(528)爾朱氏之亂,屠殺王公百官兩千多人。
[60]這是白俄流亡者的口頭禪。
[61] 參見《韓非子·五蠹》:“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
[62]庾信《哀江南賦》:“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
[63] 台灣報刊常用的術語:盡可能求同存異,爭取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中間路線。
[64] 宋武起家京口(南徐州),即徐州(彭城)流民橋聚之地,民風勁悍,故曰“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謝玄因之置北府而有淝水之捷。宋武用之收關洛,置大本營於彭城(戰果宋地、北朝徐州),受宋封,複製曹公父子鄴城(魏國)-許都(漢朝)模式,卒篡晉室。至今劉氏仍以彭城為郡望。宋武之宋,彭城北府集團也。
齊高起家淮右,以青齊流民為骨幹。初,宋武破南燕,置青齊二州於廣固曆陽,盡誅鮮卑王族,起青齊大姓為長吏。明帝朝,建鄴、尋陽爭立,北朝入寇,虜青齊二州刺史沈文秀。青齊流民奔淮北,宋人用之守淮。蕭氏以其渠帥健者為選鋒,卒成王業。流民帥=邊防軍,此東晉用郭默、蔡豹以來之成例。三吳財賦之區,其民柔懦不堪戰,素畏流民之輕剽敢死。故而祖(豫州)蘇(青州)以來,稱兵內向者相望於道。齊高之齊,淮右青齊集團也。
日暮途窮,倒行逆施,請自滿蒙始。
滿蒙拓殖,屬於“內亞次級殖民主義”[135]問題,依托東清鐵路,以“滿洲國”時代為拓殖高峰。滿蒙日益窘困,求庇於日本,乃造成日中戰爭之直接原因,一如國府求庇於美國,乃造成日美戰爭之直接原因。“滿洲國”立製,以複辟民初“五族共和”(國民革命鬥爭對象)為辭,以平衡漢民優勢為國本,然不能阻止直魯流民用腳投票及其沙丁魚淹沒戰術。拓殖退潮,始於太平洋戰爭-關東經濟管製及經濟衰退。
明之華夷秩序,以蒙古為敵體,以女直朝鮮為屬國,故而蒙古構成明國政治犯主要避難所。武宗以疆,臣民幾於無歲不叛,跨邊牆出亡、為蒙軍引路者相繼於道。僅世宗一朝,白蓮教徒出亡者以百萬計。若非要人,大抵老死胡中,子孫夷狄。由此觀之,漢文化之無限同化能力純屬神話。女直朝鮮之於遼民,血統無大差別。安北府外韓人,大半皆儒化女直後裔。建州酋長不雜漢家血統者鮮,滿洲為後出之神話。
元之上都遼陽河套,農業人口繁盛,見於西方及伊斯蘭記載,其中必有大量漢民。明興,亞述式大流放橫掃全國。[136]鳳陽花鼓、洪洞槐樹之對應物有二:遷口外居民以實內地;強製內地胡人改漢名,聯姻漢民。顧炎武痛心疾首,哀名族漢姓之雜糅。明初武臣為胡人改漢名者畸多,不遜於唐。無限同化能力倘若存在,此時已不足以安天子心。
五代遼金口外居民有延續性,中原內戰不斷驅民出塞。遼亡,郡縣北界已逾民國以前任何時代。此類居民後裔若非為蒙古所殺,勢必為明人所徙。
隋末唐初,避內亂出塞者亦以百萬計,似乎並未貽北狄重大政治問題,而番將胡兵與唐五代相始終,餘波及於楊家將-河東吐穀渾集團。開邊問題=雇傭番兵問題;藩鎮問題=番兵不能漢化問題;廢藩釋兵=無胡化即無戰鬥力問題。[137]
五胡北朝,胡人貴族集團與東京儒化世族共治,演為隋唐政治及戰鬥力基礎。同時,內戰不斷驅逐失敗者出塞,而後無聲無息,唯有解為胡化泯滅。
漢魏徙戎保塞,實質在於馴犬禦狼,終至狼犬合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然內地生育率下降(意義體係崩潰之確鑿證據),光武以來積極解除地方武裝、推行內地非軍事化,依賴雇傭兵乃遲早之事,而胡兵永遠構成雇傭兵之最忠誠、淳樸、善戰部分。此際,中原人口衰退,未有可靠出塞記錄。
戰國秦漢期,塞內外文化斷層尚不存在。匈奴體製不同於鮮卑突厥,顯係戰國之餘,酷似鮮虞、中山、樓、代[138]之屬。相邦(即漢之相國,避高祖諱而改戰國舊稱)領袖百僚,王室多行儒道。當時儒道猶有憲製意義,並非君主個人偏好,實為貴族封建製投影,證明法家—官僚集權製—軍國主義發育遲滯。鮮虞、中山於列強競相廢封建、立郡縣之際大行儒道,啟趙主父(趙武靈王)覬覦之心,即為顯例。此時夷夏犬牙交錯,尚未一線隔絕。趙王曆代聯姻代人[139],其大臣尤多異族。漢家刻薄寡恩、單於寬待降臣,本身即有封建、專製之別。匈奴若能於景武之際問鼎鹹陽,其效力猶近於封建憲製-多國體係複辟,迨周之薄海、楚之臨河、秦之叩關[140]順流而擴大,非後世胡漢文明戰爭可比。然武宣雜霸王道、陽儒陰法,曆史步入終結;鮮卑代匈奴,即無責任阿米巴組織取代負責任複雜組織,此後不再有路徑選擇機會。
漢匈戰爭實質後果,在於塞外政治組織日益退化,過渡文化區一變為斷裂帶,簡陋部落因耐破壞力強,日益取代複雜製度;塞內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學與官僚化國家結合,春秋民兵、戰國義務兵日益為雇傭兵取代,胡兵乃雇傭兵邏輯終點。此間沒番漢民有記錄者,皆聯姻胡女而後胡化消失;降人有記錄者,皆化為漢家雇傭兵,為五胡先聲。屬國製實質在於避免漢化,保持其戰鬥力。
[1] 根據《論語》、《春秋》三傳的記載,春秋末年魯國的政治社會形勢如下。魯君為周公嫡係,周禮盡在魯。國人是西周貴族和殷民降人的混合物,以統治階級身份君臨土著,祭諸侯宗社。野人(鄉下人和土著)沒有統治階級資格,保存其原有信仰,祭於亳社(殷商-環渤海文化圈的傳統祭祀)。國人內部的融合已經相當徹底,殷周後裔對魯國的認同相去不遠,他們的主要問題在於國君和執政貴族的黨派糾紛。野人對魯國缺乏認同,但魯國日益需要爭取他們的支持。國君(含宗室世族)、國人(孔子一類的普通士大夫)、野人(沒有政治權利的土著)形成相持不下的三角鬥爭。魯定公時代的政變中,執政的黨派感到有必要爭取各階級的正式盟約。這種形勢非常接近約翰王時代的西歐封建:各等級的勢力均衡產生了某種混合政體的萌芽。
[2] 齊景公。盡管司馬遷將齊國和萊夷的戰爭追溯到太公望時代,但主流曆史學家認為齊國的決定性勝利發生在齊景公時代。在這場戰爭中,齊國有效統治的疆土增加了一倍以上。當然,這是以犧牲土著為代價的。齊景公的大臣命令萊夷向魯國君臣獻禮,孔子認為這是極其無禮的舉動。齊國人的動機顯然是把俘虜或歸附的萊夷當作戰利品,向鄰國炫耀勝利。
[3]利特爾·哈特在《戰略論》當中提出的概念,涵蓋了軍事以外的經濟、人口和地緣布局,強調“勢”強於“力”,良好的戰略布局能夠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4] 盤庚,祖丁子,陽甲弟。陽甲駕崩之後,盤庚作為其弟繼承王位。盤庚即位之初,國都位於奄(今山東曲阜)。盤庚力排眾議,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後,“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複興”,故後世又稱商為“殷商”。
[5]朝歌。衛國接管了武庚的封地,也就是紂王的大邑商——殷商正統和首都。
[6] 衛懿公,姬姓,衛氏,名赤,衛國第18代國君,前668—前660年在位。好鶴成癮,人稱“鶴將軍”,不理朝政,漠視民疾,民怨沸騰,國勢衰弱。前660年北狄入侵衛國,兵敗被殺。衛國經此變故,由大國變為小國。
[7] 清人沈曾植《還家雜詩》。
[8]春秋五霸中齊桓公與晉文公的並稱。
[9]《公羊傳·僖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怗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因此,從“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10] 齊桓晉文的“會盟”發揮了國際聯盟的作用。華夏係各邦(夏商周三代的後裔)通過會盟將自己和非華夏邦國、部族(包括日益強大的楚國)區別開來,視後者為野蠻人。會盟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周室衰微後,借助諸侯聯盟的力量挽救華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
[11] 《左傳·閔公二年》雲:“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鄭人為之賦《清人》。”《詩經·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駟介鑣鑣。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12] 項羽封魯,號魯公。戰國末期魯亡於楚。
[13] 參見餘英時《士與中國文化》。此外,宗族兼任軍事單位是殷商末年的傳統。一族就是一個完整的作戰單位,叛變或歸附都是以全族為單位的。周公收編殷民,並不改變族內結構。祭祀同時兼任軍事訓練或演習。年輕貴族隻有在祭祀時表現優異的射箭或駕車技術,成年後才有飛黃騰達的機會。
[14]這是孔子提倡的政治理想。百工是獨立的政治單位,承擔相當於手工業者的任務(包括極其重要和崇高的武器製造業),他們的叛變或歸附具備重要的政治意義。王子帶事件證明,他們的敵意足以顛覆正統君主。因此,懷柔這個階級是政績的體現。招徠外邦移民,證明本國政治清明,同時增加了本國的人口、技術和戰鬥力。盟主不僅要強大,而且需要有道義力量。如果小邦遭到侵略,應該出兵保護或幫助殘民複國。齊桓公對衛國、燕國就是這樣做的。亡國就是宗社香煙斷絕,複國就是斷絕的宗社後繼有人。
[15] 這是宋襄公在泓之戰當中提出的騎士原則,源出《司馬法》(西周貴族戰爭的榮譽法典),意思是:戰爭的目的在於追求榮譽(相當於足球隊球風好比成績好重要),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年紀大的敵人即使俘虜了也要立即釋放,敵人受了一次傷就不能打第二次。這樣的打法才體麵,不擇手段追求勝利是體麵人所不齒的。然而,宋襄公的敵人采取了隻顧利益不顧榮譽的戰法。《司馬法》最終失傳,隻剩下其他文獻間接保存的片段。隻講利益的《孫子兵法》取而代之,戰國取代了春秋。
[16] 當時的趙王是張敖。他是前任趙王張耳的兒子,漢高祖劉邦的女婿。劉邦訪問趙國,對趙王無禮。趙國宰相貫高及其班底認為這是侮辱趙國,要求國王為國家榮譽而報複。張敖拒絕,他們就自己動手。
[17] “全民總體戰”就是全體男性從軍的毀滅性戰爭,隻有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戰國時期才出現。春秋時代和歐洲中世紀的戰爭隻由少數貴族負責,與平民無關。
[18] 法國大革命以前的戰爭是貴族和專業人員的戰爭,大多數國民不參戰。法國大革命第一次采取全民動員。兩次世界大戰是全民戰爭的最高峰。
[19] 封建、多元的中國(周政)和專製、統一的中國(秦政)不能兩立,其間多次反複。雖然秦始皇的勝利使後者占了上風,但周政派並沒有徹底滅亡。漢初的儒家仍然激烈反秦複周。東方諸侯出於自身利益,也一再企圖複辟列國並立的局麵。他們並不像漢代以後的儒生和藩王那樣,反對朝廷隻是為了自己做大官和當皇帝:不改變體製,隻想改變當權者。
[20] 軌轍,就是軌道、車轍的意思。古代的馬車輪子相當於現代的火車輪子,如果輪子和軌轍不合就不能走,所以秦始皇才要統一車輪。
[21] 衛國是殷商的故國(朝歌),衛侯是周朝初年分封的最高級親王。春秋時代的衛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把豐富的遺產留給了秦漢大一統帝國。錢氏吳越政權在杭、越大興水利,促進貿易,奠定了兩浙繁榮的基石,把遺產留給了宋朝。
[22] 參見《三國誌·蜀書·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23]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24] 曹操:《蒿裏行》。
[25] 曹操:《蒿裏行》。
[26] 韓侯少無賴,以帶劍受胯下之辱。蓋俗見以帶劍尚榮皆貴族事,帶劍而畏死者可恥之尤。
[27] 馮諼對孟嚐君的主要不滿是:主人給的待遇太低,不足以讓他在社會上維持體麵身份。如果待遇好,他就願意給主人作出重大貢獻。
[28] 蘇秦在齊國,答應讓齊國的外交政策配合張儀在秦國和魏國的外交政策。這段故事可能是《戰國策》作者的虛構和誇張,但足以說明當時遊士並不認為自己有義務忠於他們的東道主。從秦國對待遊士的法律來看,他們的東道主對遊士也不是完全信任的。正如共濟會被認為是傾向共和派的秘密跨國團體,19世紀歐洲有許多真假難辨的流言指控他們打入政府高階層,從事國際性顛覆活動,主要是密謀反對各國的君主製政權。傑斐遜和羅斯福都曾遭到這種攻擊。
[29] 戰國晚期諸子從開明自信轉向悲觀懷疑,從孟子和荀子的對比就能清楚地看出。孟子相信人性本善,民本和仁政最終會勝利。荀子則相信人性本惡,集權和吏治不可避免,其學說再進一步,就會變成殘酷的韓非子學說。這些理論不是抽象的哲學人性論(古代中國沒有脫離政治的抽象哲學),而是諸子在當時現實政治中的切身體會。在戰國晚期的軍國主義競爭中,齊宣王、魏文侯這樣的開明君主銷聲匿跡了。,呂不韋和黃歇這樣冷酷功利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取而代之。韓非子冷靜而無情地宣布:競爭道德和賢能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未來屬於赤裸裸的暴力鬥爭。
[30] “皮洛士式勝利”是指得不償失的勝利。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在南意大利打敗了羅馬人,但軍隊損失太大,得不償失,因此表示再也經不起一次這樣的勝利。
[31]顧炎武:《日知錄:兩漢風俗》。
[32] 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譴責蘇聯體製、鼓吹蘇聯改革必要性的著作。
[33] 這是西班牙知識分子的段子。他們在卡洛斯國王實行民主後,失去了攻擊對象(佛朗哥將軍)和同仇敵愾的感覺,反倒有失落感。
[34] 宋襄公式的競技式戰爭,以追求榮譽而非勝利為目的。
[35] 白起的長平之戰取代了宋襄公的仁義大旗。春秋的貴族戰爭強調風度和禮儀,目標在於爭取最大聲望和外交利益,不能將對手(自己的表兄弟和姻親)斬盡殺絕,因此孔子讚美的齊桓公、晉文公願意以騎士風度保護弱小國家。戰國的群眾性戰爭隻講實力,勝利者會消滅失敗者的全部青年男性。白起嚴重破壞了秦國的聲譽,但輿論譴責絲毫阻止不了秦國的鐵蹄前進。在這種情況下,儒家“仁政得天下”理論變成尖刻的諷刺。
[36] 香港報刊對自由黨及其同路人(香港的親企業家勢力)的嘲笑。這些人在殖民時代是積極的親英派,反對老左派和泛民主派;1997年以後突然變成積極的建製派,同樣反對泛民主派。這種說法暗示他們不過是沒有原則的機會主義者,不像老左派始終親北京、泛民主派對倫敦和北京同樣要求擴大民主。
[37] 《後漢書·楊彪傳》載“時,袁術僭亂,操托彪與術婚姻,誣以欲圖廢置,奏收下獄,劾以大逆”,孔融聞之,據理力爭,後曹操“不得已,遂理出彪”。
[38] 陳琳,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揚州東北)人,“建安七子”之一。
[39] 《太平禦覽》引《魏書》:“太祖平鄴,謂陳琳曰:‘君昔為本初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40] 《漢書·儒林傳》:“世所傳《百兩篇》者,出東萊張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為數十。又采《左氏傳》《書敘》為作首尾,凡百二篇。”
[41] 《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42] 範文正公(仲淹)和曾文正公(國藩)。
[43] 指王權、貴族與國民之間的三角鬥爭。
[44] 《世說新語·輕詆》:“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45] 表麵上是哲學問題,骨子裏是政治問題,詳見下文。
[46] 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爭論焦點是,現在的執政者能不能自稱“不知道”而逃避曆史的責任?揭露真相,應該導致和解還是清算?
[47] 馬棰是南朝名士對北府軍人的蔑視性代稱。劉裕政權象征著流民軍人集團對士大夫門第的勝利,後者既不滿又無可奈何。他們不肯像陶淵明一樣索性歸隱田園,隻能自嘲馬棰下富貴(侍候大老粗)。參見蕭華榮《簪纓世家》。
[48] 琅琊王氏和司馬氏。《晉書·王敦傳》:“[元]帝初鎮江東,威名未著,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49] 《晉書·顧榮傳》載,陳敏“阻兵據州,分置子弟為列郡”,“假榮右將軍、丹楊內史”,後“周玘與榮及甘卓、紀瞻潛謀起兵攻敏。榮廢橋斂舟於南岸,敏率萬餘人出,不獲濟,榮麾以羽扇,其眾潰散。事平,還吳”。
[50]參見《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桓大司馬乘雪欲獵,先過王、劉諸人許。真長見其裝束單急,問:‘老賊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
[51] 王導的特長就是在官場內部和僑、吳士大夫之間打圓場。反對他的人認為他毫無原則。讚成他的人則認為:如果沒有他不斷調解,矛盾重重的東晉政權很可能從內部崩潰。僑人士大夫沒有武裝,但有文化。他們能通過鄉裏清議(士大夫主持的地方輿論)剝奪反對者的任官資格,因此清議絕不是空洞的道德譴責,而是有極大的政治分量。隻有極少數軍事強人(包括劉裕)才敢冒犯士大夫精英集團,宣布準許鄉裏清議排斥的人士鹹與維新。
[52] 謝朏(441-506年),字敬衝,陳郡謝氏子弟,拒絕卷入蕭道成的篡位計劃。
[53] 玉通,號文中子,隋朝初年的大儒。他認為陳朝的滅亡和建鄴的平毀(隋文帝為防止南朝複活而采取的破壞性措施)是禮樂正統的中斷。
[54] 賢人政治以教育代替出身,作為賢能的標準。儒家幾乎做到這一點,但教育又產生了學閥世家,使家教變成另一種階級分化的源頭。清議監督政治是漢儒的夢想,但必須依靠掌握文化資本的士大夫家族才能執行。禮樂價值是儒學家族幹政的道義依據,隻有他們能充當禮樂的裁斷者。因此,文治理想(教育和輿論的政治)隻有依賴家教家學來傳承。琅琊王氏稱禮學為“青箱學”,視為傳家之寶。禮學是大家族維持秩序的規範,在小家庭中沒有存在的必要。六朝禮學的興盛源於門第的投入,在此期間朝廷對學術的支持急劇減少。大家族又稱“唐式家族”,這是相對於秦漢小家庭而言的,但唐代門第其實是魏晉的產物,隻是魏晉六朝的自然延續。通常所謂的“傳統中國社會結構”就是宗法製大家族社會,在秦漢時期尚不存在,產生於東漢以後儒家的長期培養。“差序格局”意味著個人隻對家族共同體有義務,對外人沒有或隻有很少的義務。大家族不同於小家庭的特點就是高生育率和抗風險能力。東漢和羅馬晚期都以生育率的下降和蠻族闌入為特征,都以蠻族入侵為結局。大家族主義和絕後恐懼文化是對這種危險的回答,有效地挽救了人口危機。
[55]北魏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正光五年(524)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起兵叛亂。
[56] 永嘉五年(311),匈奴攻陷洛陽,“五胡亂華”的時代開始。
[57] 永嘉蠻族入侵類似日耳曼蠻族入侵,開啟了隋唐以後的近世。
[58] 江統,著《徒戎論》建議朝廷將散居中原的外旗人遷徒出境,以防微杜漸,阻止叛亂。但這一建議並沒有實行,不久“五胡亂華”,後人評之有“先見之明”。
[59] 北魏武泰元年(528)爾朱氏之亂,屠殺王公百官兩千多人。
[60]這是白俄流亡者的口頭禪。
[61] 參見《韓非子·五蠹》:“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
[62]庾信《哀江南賦》:“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
[63] 台灣報刊常用的術語:盡可能求同存異,爭取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中間路線。
[64] 宋武起家京口(南徐州),即徐州(彭城)流民橋聚之地,民風勁悍,故曰“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謝玄因之置北府而有淝水之捷。宋武用之收關洛,置大本營於彭城(戰果宋地、北朝徐州),受宋封,複製曹公父子鄴城(魏國)-許都(漢朝)模式,卒篡晉室。至今劉氏仍以彭城為郡望。宋武之宋,彭城北府集團也。
齊高起家淮右,以青齊流民為骨幹。初,宋武破南燕,置青齊二州於廣固曆陽,盡誅鮮卑王族,起青齊大姓為長吏。明帝朝,建鄴、尋陽爭立,北朝入寇,虜青齊二州刺史沈文秀。青齊流民奔淮北,宋人用之守淮。蕭氏以其渠帥健者為選鋒,卒成王業。流民帥=邊防軍,此東晉用郭默、蔡豹以來之成例。三吳財賦之區,其民柔懦不堪戰,素畏流民之輕剽敢死。故而祖(豫州)蘇(青州)以來,稱兵內向者相望於道。齊高之齊,淮右青齊集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