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李元青接到了組委會的電話。
這就是在暗示他有獎項可拿。
李元青徹底放下懸著的心,直接奔向購物區挑選回國送給家人朋友的禮物。
“這兩天陪我媽逛街累不累?”
電話那頭是剛吃完晚飯的劉奕菲。
驚喜要準備,可對方的意見也得聽。
“不累啊,逛街怎麽會累?對了,你下次跟阿姨商量一下,不用給我買那麽多東西,衣服挑了二十幾件,我穿都穿不完。”
“慢慢穿唄,而且我媽挑的總比你自己挑的要好看吧。”
“李元青!”
以前身邊人沒說什麽,可現在隨著劉奕菲的名氣上漲,關於她衣品的討論也多了起來。
李元青就是在笑她的穿搭,估計自己老媽給她挑的衣服都比她自己選的要好看。
李元青逛商場的時還被國內記者“偶遇了”。
攝影師抓拍下他邊挑商品邊打電話的燦爛笑容。
李元青看見閃光燈後還朝他們揮了揮手。
對方想要獲得采訪機會,但被李元青以“個人時間”為由給拒絕了。
不過在臨走時還是給記者和攝影師挑了一件小禮物,以留紀念。
沒過幾個小時,李元青購物的照片和文章就出現在網站上
網友中的明白人不僅看出李元青心情不錯,也猜出了李元青肯定是確定會拿獎了。
和心情愉悅的李元青相比。
張艾嘉的劇組三人就顯得愁雲慘淡了。
“張導....”
李心潔年齡最小,她也是最先沉不住氣的,喊了聲張導,後麵也不知道該如何張嘴。
“沒有關係,世上之事哪會有那麽多稱心如意的。能來柏林走一趟就很不錯了。”
張艾嘉畢竟是整個團隊的主心骨,即便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她也得表現得毫不在意。
其實,她是有點後悔的。
當初這部電影是可以拿到去年金馬獎去評選的,即便敵不過《無間道》,拿不到大獎,但她畢竟是灣灣自己人,也會給她一些安慰獎。
可為了邁向更大的舞台,她賭了一把,把電影帶來了柏林,結果已經顯而易見,在這裏,她連安慰獎都拿不到。
“這部電影也注入了我們不少心血,我們不能輕言放棄,哪怕柏林真的讓我們顆粒無收,我們也要振作起來。明天回香江,我們師徒三人湊成組合,憑借電影音樂專輯闖一闖樂壇!”
“老師...”
劉若英輕輕抱了抱自己這位永不服輸的老師。
李心潔也上前和兩人抱在一起。
“老師,我會永遠支持你...”
***
閉幕式上,李元青自信的走著紅毯。
兩側不少影迷粉絲舉著他的海報高聲呐喊支持。
這一屆柏林電影節真的太沉悶了。
李元青遇到焦雄屏時,對方直言這些電影都太難看了!
不止焦雄屏,影迷觀眾也都發現了,對著媒體大倒苦水。
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下,《活埋》顯得更特殊了。
用歐洲媒體的話說。
“東方小子的電影簡陋但很用心!”
這樣一份對藝術的“用心”為李元青吸引來更多國外粉絲。
不過,現場的吵鬧除了影迷粉絲對走上紅毯明星的支持,還有此起彼伏的示威抗議。
示威抗議是歐洲人的傳統,沒啥好擔心的。
你沒看那群阻攔示威年輕人的警察都麵帶微笑嗎?
他們不會那麽用力把示威者往外推,示威的年輕人也很有分寸,舉著示威標語在場外高喊,激動時會“跳躍”,就是不會閉眼往前衝。
李元青看著這一幕,簡直就像一場遊戲,“我讓你發泄,你也別太過火。”
直到組委會主席走上紅毯,這群人達到高潮,情緒激動,造成了一點小混亂,不過很快就被警察攔住了。
眼看示威並沒有失控,組委會繼續閉幕式流程。
一個個單元獎項被頒發。
要說華語電影毫無收獲也不準確。
朱文的《雲的南方》拿了“亞洲電影促進網絡”獎。
一聽就知道這種獎沒啥含金量。
這場頒獎典禮很奇怪,準確說整屆柏林電影節都很奇怪。
一直伴有喝倒彩。
主競賽單元中《地獄解剖》《證人》上映時,就有觀眾現場發出噓聲。
頒獎典禮上念出各個獎項電影時也是如此。
掌聲稀稀拉拉,噓聲此起彼伏。
終於,堅持到了主競賽單元。
“最佳歐洲電影藍天使獎——《黎明》!”
李元青一直豎起耳朵等待自己的名字。
沒過幾分鍾,就聽見主持人念到。
“傑出藝術貢獻獎——《活埋》!”
和去年《盲井》一樣,也是一座銀熊。
台下總算沒有噓聲了,一致響起了掌聲。
給他頒獎時,組委會主席還在鼓勵李元青未來拍出更多好電影。
李元青感謝了家人朋友,簡單念了兩句就下台了。
入場的攝影師精準抓拍,記者則是飛快的將消息發給編輯。
<華語電影顆粒無收,但華國導演並沒有——李元青奪下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坐在座位上的李元青剛剛整理好情緒,就聽見最佳女演員又開了個雙黃蛋!
柏林開雙黃蛋真是開習慣了,整得跟國內金雞一樣。
雖然是雙黃蛋,可當兩位最佳女演員其中之一的查理茲·塞隆上台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她在《女魔頭》中的表演贏得業內一致稱讚,加上她在之前就憑借這個角色拿下美利堅金球獎影後,現在柏林封後算是實至名歸!
最佳男演員並沒有給李元青,而是《失去的擁抱》中的丹尼爾·亨德勒。
李元青的表演在評委那裏還是差了那麽一點東西。
再次惹起爭議的是金基德。
組委會給了他最佳導演。
《撒瑪利亞女孩》
充斥著墮落與救贖,青春皮下是潰爛人性,荒誕但又現實。
李元青特意去看了這部作品,也和金基德聊了聊。
金基德像個哲學家,他特別善於觀察欲望,鏡頭故事中總會縈繞一種孤獨感。
金基德還稱讚了李元青在《活埋》中的壓抑想象,隻不過有些直白,如果是他會處理的更加空曠。
金基德的導演個人色彩也很強烈,因此惹起爭議再正常不過。
最後的金熊大獎給了《勇往直前》,現場一片倒的噓聲,隻剩下幾個德國人在鼓掌。
這屆組委會真是有點不要麵皮了。
非要把大獎留給德國,以至於讓藝術性如此之差的《勇往直前》拿了金熊,之所以另一部德國電影《夜之歌》沒拿到獎,很有可能是因為那一部更差。
矮個子裏拔將軍,隻能給《勇往直前》了。
雖然有很多遺憾,但這一屆柏林電影節就這樣閉幕了。
李元青拿了座銀熊,算是不虛此行了。
李元青接到了組委會的電話。
這就是在暗示他有獎項可拿。
李元青徹底放下懸著的心,直接奔向購物區挑選回國送給家人朋友的禮物。
“這兩天陪我媽逛街累不累?”
電話那頭是剛吃完晚飯的劉奕菲。
驚喜要準備,可對方的意見也得聽。
“不累啊,逛街怎麽會累?對了,你下次跟阿姨商量一下,不用給我買那麽多東西,衣服挑了二十幾件,我穿都穿不完。”
“慢慢穿唄,而且我媽挑的總比你自己挑的要好看吧。”
“李元青!”
以前身邊人沒說什麽,可現在隨著劉奕菲的名氣上漲,關於她衣品的討論也多了起來。
李元青就是在笑她的穿搭,估計自己老媽給她挑的衣服都比她自己選的要好看。
李元青逛商場的時還被國內記者“偶遇了”。
攝影師抓拍下他邊挑商品邊打電話的燦爛笑容。
李元青看見閃光燈後還朝他們揮了揮手。
對方想要獲得采訪機會,但被李元青以“個人時間”為由給拒絕了。
不過在臨走時還是給記者和攝影師挑了一件小禮物,以留紀念。
沒過幾個小時,李元青購物的照片和文章就出現在網站上
網友中的明白人不僅看出李元青心情不錯,也猜出了李元青肯定是確定會拿獎了。
和心情愉悅的李元青相比。
張艾嘉的劇組三人就顯得愁雲慘淡了。
“張導....”
李心潔年齡最小,她也是最先沉不住氣的,喊了聲張導,後麵也不知道該如何張嘴。
“沒有關係,世上之事哪會有那麽多稱心如意的。能來柏林走一趟就很不錯了。”
張艾嘉畢竟是整個團隊的主心骨,即便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她也得表現得毫不在意。
其實,她是有點後悔的。
當初這部電影是可以拿到去年金馬獎去評選的,即便敵不過《無間道》,拿不到大獎,但她畢竟是灣灣自己人,也會給她一些安慰獎。
可為了邁向更大的舞台,她賭了一把,把電影帶來了柏林,結果已經顯而易見,在這裏,她連安慰獎都拿不到。
“這部電影也注入了我們不少心血,我們不能輕言放棄,哪怕柏林真的讓我們顆粒無收,我們也要振作起來。明天回香江,我們師徒三人湊成組合,憑借電影音樂專輯闖一闖樂壇!”
“老師...”
劉若英輕輕抱了抱自己這位永不服輸的老師。
李心潔也上前和兩人抱在一起。
“老師,我會永遠支持你...”
***
閉幕式上,李元青自信的走著紅毯。
兩側不少影迷粉絲舉著他的海報高聲呐喊支持。
這一屆柏林電影節真的太沉悶了。
李元青遇到焦雄屏時,對方直言這些電影都太難看了!
不止焦雄屏,影迷觀眾也都發現了,對著媒體大倒苦水。
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下,《活埋》顯得更特殊了。
用歐洲媒體的話說。
“東方小子的電影簡陋但很用心!”
這樣一份對藝術的“用心”為李元青吸引來更多國外粉絲。
不過,現場的吵鬧除了影迷粉絲對走上紅毯明星的支持,還有此起彼伏的示威抗議。
示威抗議是歐洲人的傳統,沒啥好擔心的。
你沒看那群阻攔示威年輕人的警察都麵帶微笑嗎?
他們不會那麽用力把示威者往外推,示威的年輕人也很有分寸,舉著示威標語在場外高喊,激動時會“跳躍”,就是不會閉眼往前衝。
李元青看著這一幕,簡直就像一場遊戲,“我讓你發泄,你也別太過火。”
直到組委會主席走上紅毯,這群人達到高潮,情緒激動,造成了一點小混亂,不過很快就被警察攔住了。
眼看示威並沒有失控,組委會繼續閉幕式流程。
一個個單元獎項被頒發。
要說華語電影毫無收獲也不準確。
朱文的《雲的南方》拿了“亞洲電影促進網絡”獎。
一聽就知道這種獎沒啥含金量。
這場頒獎典禮很奇怪,準確說整屆柏林電影節都很奇怪。
一直伴有喝倒彩。
主競賽單元中《地獄解剖》《證人》上映時,就有觀眾現場發出噓聲。
頒獎典禮上念出各個獎項電影時也是如此。
掌聲稀稀拉拉,噓聲此起彼伏。
終於,堅持到了主競賽單元。
“最佳歐洲電影藍天使獎——《黎明》!”
李元青一直豎起耳朵等待自己的名字。
沒過幾分鍾,就聽見主持人念到。
“傑出藝術貢獻獎——《活埋》!”
和去年《盲井》一樣,也是一座銀熊。
台下總算沒有噓聲了,一致響起了掌聲。
給他頒獎時,組委會主席還在鼓勵李元青未來拍出更多好電影。
李元青感謝了家人朋友,簡單念了兩句就下台了。
入場的攝影師精準抓拍,記者則是飛快的將消息發給編輯。
<華語電影顆粒無收,但華國導演並沒有——李元青奪下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坐在座位上的李元青剛剛整理好情緒,就聽見最佳女演員又開了個雙黃蛋!
柏林開雙黃蛋真是開習慣了,整得跟國內金雞一樣。
雖然是雙黃蛋,可當兩位最佳女演員其中之一的查理茲·塞隆上台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她在《女魔頭》中的表演贏得業內一致稱讚,加上她在之前就憑借這個角色拿下美利堅金球獎影後,現在柏林封後算是實至名歸!
最佳男演員並沒有給李元青,而是《失去的擁抱》中的丹尼爾·亨德勒。
李元青的表演在評委那裏還是差了那麽一點東西。
再次惹起爭議的是金基德。
組委會給了他最佳導演。
《撒瑪利亞女孩》
充斥著墮落與救贖,青春皮下是潰爛人性,荒誕但又現實。
李元青特意去看了這部作品,也和金基德聊了聊。
金基德像個哲學家,他特別善於觀察欲望,鏡頭故事中總會縈繞一種孤獨感。
金基德還稱讚了李元青在《活埋》中的壓抑想象,隻不過有些直白,如果是他會處理的更加空曠。
金基德的導演個人色彩也很強烈,因此惹起爭議再正常不過。
最後的金熊大獎給了《勇往直前》,現場一片倒的噓聲,隻剩下幾個德國人在鼓掌。
這屆組委會真是有點不要麵皮了。
非要把大獎留給德國,以至於讓藝術性如此之差的《勇往直前》拿了金熊,之所以另一部德國電影《夜之歌》沒拿到獎,很有可能是因為那一部更差。
矮個子裏拔將軍,隻能給《勇往直前》了。
雖然有很多遺憾,但這一屆柏林電影節就這樣閉幕了。
李元青拿了座銀熊,算是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