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如果從頭開始說,那就得從年前楊誌到東京汴梁開始說~


    咱們閑言少敘,隻說這楊誌到了東京,原本一擔家財足以脫罪,隻是運氣不好,碰上了高太尉被趙官家罵了,心情不好~


    而高太尉之所以被趙官家罵,原因也簡單,年前正是趙官家定下招安梁山意向的關鍵時期,心中自然是有些不爽的,而高太尉又撞在了槍口。


    因為對梁山實力有了充分認知,趙官家在不招降已經不行的情況下,自然是半推半就的就同意了招降梁山。


    題外話,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宋徽宗趙官家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趙佶是個聰明的人,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在藝術上有那麽大的成就。


    同樣的,我們可以說這個人沒有擔當,不適合做皇帝,輕佻荒唐,但是我們不能說親政十餘年的趙官家缺政治智慧,實際上政治手段,甚至眼光,趙官家也都是有的。


    雖然不多~


    從蔡相的三起三伏就知道,趙官家是個權力遊戲玩的挺六的明白人~


    而這個明白人,自然也明白,梁山如今勢大,已經不可製,於江山社稷而言,招安,然後等這個到處樹敵的梁山自己被人打死最好···


    養虎為患,此時為時已晚。


    這想到錯過了最好的剿匪時機,第一憤怒對象自然是時文彬這個鄆城知縣,然後自然就又想起來了正努力降低存在感的高俅。


    原本高太尉兵敗,趙官家已經氣消了,畢竟本就是自己強行安排做太尉,以分權童貫的,對高俅領兵的本事,趙官家是有逼數的。


    如今不知道哪裏又傳來的風言風語,隻說若不是朝廷仗義,派高俅這運輸大隊長送了一波甲胄裝備,梁山是沒法擴軍,然後順利打下高麗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趙官家有氣,然後看高太尉不順眼自然就正常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然後楊誌就是這麽個情況下一頭撞在了高太尉的槍口上,原本財物根本不夠脫罪,又把聞煥章送的金磚拿出來,才落得個無罪之身~


    此處冷知識,送禮一定要一次送到位,千萬不要把錢財分兩次送,這樣隻會把事情辦的更遭。


    想楊誌原本不想跟梁山有牽扯,錢財分了四分之一給楊邦乂,見者有份嗎,也做封口之用。


    結果就是楊誌落了個身無分文,流落東京的下場。


    又不好拉下臉去尋楊邦乂借錢,畢竟他也不算富裕,能活著等到春闈已經是不錯了,除了那筆黃金~


    唉,堂堂七尺男兒,豈能這麽的不講口齒。


    楊誌心想自己畢竟在東京也是做了幾年製使的,親朋故交也是有的,借點錢財周轉一下,然後以圖東山再起,問題不大。


    很明顯,楊誌對自己的人緣有了錯誤的認知,而且對人走茶涼這句話的認知也不夠深刻。


    所以最後,一文錢難道英雄漢,楊製使隻能在東京城賣家傳寶刀。


    然後不知道是他命蹙,還是牛二命不好,這喝了酒的牛二就命中注定遇到了正自神傷的將門之後~


    然後就是大家熟悉楊誌賣刀的故事了,說楊誌祖傳寶刀的好處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過”,都被牛二一一證實。隻第三件叫“殺人不見血”,不好當場驗證。


    然後牛二一心想霸占楊誌的寶刀,於是百般刁難,楊誌忍無可忍,便一刀殺了牛二,然後到官府自首。


    看水滸,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說著大家貪贓枉法,但是《水滸》裏的法製觀念可謂是極好的~


    就像高俅想弄死林衝,都是走的陷害的手段,而不是直接弄死,或許枉法,但是終歸都是講究法律的。


    所以殺人償命這種事情,自然也不會因為楊誌長得不好看就網開一麵~


    開封府尹是個講究人,因為牛二係尋釁滋事,所以楊誌算是輕判的,沒有因為他窮就難為他,最後就刺配大名府~


    接下來的劇情,正常來講,應該是楊誌逞威大名府校場的,然後現在逞威大名府的主要配角周瑾、索超、聞達被梁山一鍋端了~


    所以這戲就沒唱的下去,但是楊誌也大概算是走了運。


    哪怕梁中書後台硬,官複原職,大名府的軍伍不是一天兩天能重建完成的,所以對於楊誌的到來,梁中書也是留了心的,畢竟梁中書正是用人之際。


    至於說梁中書會不會因為高太尉的原因,不用楊誌~


    嗬嗬,換個角度想,高太尉把楊誌看在眼裏了嗎?


    所以不是楊誌得罪了高太尉,是人家高太尉用公事公辦的態度得罪了楊誌。


    所以梁中書自然是撿著就用了。


    而楊誌也是不負所望,端的是納頭便拜,口稱恩相,不到數月時間,就做了大名府北京的提轄。


    而且被梁中書依仗為心腹,最起碼也是很看重的,打算是給蔡相送完這生辰綱,就打算繼續升職指揮使~


    是的,梁中書哪怕如今日子過得艱難,大部分家財都送了梁山,但是這十萬貫生辰綱是萬萬不能省下來的~


    這種日子過得不順的時候,對這嶽父依仗更多,錢這更不能省。


    然後就是著名的楊誌押送生辰綱的故事了~


    故事大家都熟悉,咱就簡單說說~


    大概就是楊誌為了升職加薪,而接下了護送生辰綱的重任。為了避免不測,他算是處處小心(小心了個寂寞,一舉一動都被人打聽的清楚)。


    開始趁涼行路,後來到了荒涼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熱時趕路(為啥不一直走官道?)。


    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卻得不到軍漢的理解。


    當然,如果是我,我也不理解,大熱的天,挑大幾十斤的擔子,在日頭下走,簡直要人命。


    而且楊誌配軍出身,戴罪立功,本來就壓服不了軍師,自己又是空手走的,動輒打罵,軍漢能理解才有鬼!


    最後,連老都管、虞候都開始抱怨。


    當然抱怨也正常,老都管身份地位不一般,畢竟梁中書夫妻二人逃命的時候都帶著的體己人。


    實際上人家老都管也沒給楊誌添堵,要知道最開始老都管是幫著勸這群軍士的,最後自己也是熱的受不了,所以才說了幾句。


    結果一路越走越難,軍漢們便不聽楊誌的打罵,堅持在強人出沒的黃泥崗的樹林裏休息。(有病,知道這地方不安全,還走這條路?)


    這時,扮作商人的晁蓋等人出現了。


    隨後,白勝也挑著酒上了山崗。軍漢們想買酒,但楊誌懷疑酒裏有蒙汗藥,不讓買。白勝便立刻表示不賣了。


    然後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讓楊誌放鬆警惕,並借舀酒作掩護,向酒裏下藥。白勝也演得毫無破綻。這時楊誌便放鬆警惕,同意買酒。


    但白勝卻不肯賣了,這使楊誌等人徹底放鬆了警惕,買到酒後開懷暢飲,最終全被蒙汗藥麻倒,生辰綱被劫走。


    從整個過程,我們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楊誌情商不高,手段也不是特別高明,最起碼這安排十來個人運送生辰綱的事情,就辦的並不高明~


    保密工作做的不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弄這些幺蛾子嗎。


    第二就是,喝酒真的耽誤事~


    知道的故事不多說,咱們講講不知道的。


    黃泥崗劫了生辰綱之後,晁蓋就帶著吳用、公孫勝、劉唐、金大堅、蕭讓、白勝回了自家東溪村。


    阮氏三雄找不到了,就隻能是吳用發動人際關係,找金大堅和蕭讓這對本來就是吳用好友,日子過的又不舒心的兩位濟州人士了。


    好歹湊個七星,好配晁蓋的夢不是~


    晁蓋就是做了夢,實際上並不是很想截下這筆生辰綱的,因為他自己本來也不是很缺錢,十萬貫再好幾個人分,那就真的是犯不著去做這事。


    隻因去年梁中書的十萬貫錢財不翼而飛,最後不了了之,給了晁蓋錯覺。


    再加上今年這生辰綱還在大名府的時候,就已經被河北山東綠林惦記了。


    而晁蓋又是個義氣漢子,人家給麵子,找到自己了,而且去年也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就有了黃泥崗的這一遭事情~


    分了錢,然後壞事的還是白勝,因為好賭,漏了財。


    六月初,錢到手的,事發是在六月底,白勝牢獄之中吃刑法不住,於是事發,鄆城緝捕東溪村晁保正,宋江報信,一群人投奔梁山的事情···


    跌跌撞撞的,事情又被強行給扭到了這麽一個尷尬的局麵。


    可不是尷尬嗎,楊誌跟六人組一起到了梁山,場麵就非常尷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葛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葛三並收藏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