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去東京吧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燁說的金富軾,是高麗王俁派遣出使到開城的使節。
且不提金富軾故地重遊,種種物是人非之感慨,隻金富軾來的目標,梁山上下大概是有個猜度的。
大概率是請降。
原因也簡單,就是高麗如今的戰爭已經輸了,徹底沒得打了。
戰爭在很多時候被稱為欺詐的藝術,但是王燁這個人不行。
這個人不僅心眼實誠,不太會騙人,關鍵人也不太聰明。
所以王燁喜歡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結硬寨打呆仗。”
便是平日打仗的時候,也很少選擇出奇,而是選擇出正兵,一路平推的流派。
軍陣、甲胄、裝備、士氣,綜合而來的硬實力,這些大概便是踐行這一套梁山戰爭理念的基礎,也證明了不出奇也能致勝。
麵對高麗也是,自從去年許貫忠把高麗殘餘逼進了大山之中,他們便隻高麗半島東北角那一點平原了,自然是不能養活那麽多百姓的。
在沒有外界支持的情況下,隻能說複國無望。
而且梁山天輝軍還在步步緊逼,眼瞅著滅國之禍就在眼前,金富軾來到梁山,那大概率是為了請降的了。
天輝軍的腳步沒有停。
修路,紮寨,一步步的在朝著高麗最後的據點侵蝕,那王燁自然不急。
走的不快,一路上不是遊山玩水,主要還是體察風俗民情。
王燁是從絕影島,也就是後世釜山位置登陸的,此處如今已經不複當初漁村模樣,畢竟後續如果連接日本,那此處便是相當合適的建城地方。
天然的大港口。
當然,釜山建設得等梁山騰出手了,如今大邱和大田還在收尾階段一時也不合適再開一個大工程。
畢竟開城位置不太好,如今計劃在楊州也就是後世首爾位置再開一個新地圖。
釜山開發需求沒那麽強烈,就可以讓尚州知州,也就是韓誡舅舅自己弄。
確實是不一樣了,自打王燁成為齊王,梅花韓氏跟王燁便恢複了場麵上的來往。
雖然作為晚輩,王燁沒去主動拜訪有些失禮,不過考慮到王燁忙,韓家自然是體諒的。
然後王韓氏那裏就熱鬧了,同輩的,晚輩的,拜年的,拜訪的,絡繹不絕。
王燁在濟州島的時候,有時候還能遇到前來拜見的年輕女子,膚白貌美,嫋嫋娜娜,看著王燁還一臉羞答答的見禮。
當然,王燁如今已經成長了,少年人才想著所有的美女都是自己的,成年的話~
隻選自己喜歡的。
梅花韓式最早過來的韓浩和韓誡,自然的就更不一樣了。
他二人如今在梁山也算是位高權重,朝廷那邊也說的過去,不需要再隱姓埋名,過去的親朋好友也可以正常往來,那自然的個人狀態就不一樣。
如果說以前是投資,現在大概就算是收成了,畢竟在大宋朝廷想做一個知州,可是也不算容易,尤其梅花韓氏這種,朝廷淨給你聽著很厲害,卻沒什麽權力的官職。
在昌原留了兩天,跟舅舅聯絡一下感情,也認識一下表兄弟,雖然不親近,但是麵子上這都是自家實在親戚,禮數上總是不一樣的。
“看的過去,就用,看不上眼,也不用勉強。”韓誡道。
“舅舅說笑了,咱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自家親戚,也都是飽學之士,如何就看不上了?舅舅可知以前,認識字的在山寨都是人才~”
“那是以前,如今已經不一樣了。你韓浩舅舅之所以掄才大典沒有錄取韓家人,自然有種種考量。隻不過最重要的便是,韓家已經沒有優秀的拔尖人才了,學問高的未必便適合做事。”韓誡搖搖頭,“尤其在梁山,你練兵弄的有《指揮使操作手冊》,當官的也有類似文書,所以基層官吏隻要識字,便差不多了。”
“而真正德才兼備又能擺弄庶務的,那還真就沒有多少了,這些年梁山發展那麽快,有出挑合適的,早填進來了。”
王燁點頭,臉上帶著笑。
所以說梅花韓氏在梁山的勢便是這般,梁山有資曆的官吏,出自梅花韓氏的很多。
而隻要這些人自己不出原則問題,那隻憑借資曆,那他們在梁山官吏體係中,便已經是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而且梁山還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是那種需要等前麵的人退下來才有機會,像日本,這般大的地方打下來,隻知縣便需要多少?
這些知縣哪裏來?
梁山治下高麗半島現有官吏中便需要出一大部分,這些在半島做了兩三年的年輕官吏,隻要表現優秀的,那自然到日本做官是要提拔任用的。
梁山需要這些人的支持才能發展,他們需要梁山提供的平台,這便是共贏。
這些事情聊到這裏就差不多了,如今雖然是齊王,但既然是來拜訪舅舅~
“金富軾在開城鬧出的動靜不小,你韓浩舅舅來信跟我說過,既然今天你來,便跟你聊聊這個,關於高麗殘餘,你打算如何處理?”
“犁庭掃穴,滅國。”王燁道。
韓誡點點頭,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麽做自然是對的。
“金富軾大概是真要降了。高麗百姓原本該有二百八十萬人,如今咱們梁山治下便有一百三十餘萬,如今高麗殘餘不到五十萬人,還窩在那麽大點地方,便是隻圍著他們也活不下來的。”韓誡道。
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情,人口才是根本,高麗已經沒有能翻盤的可能了,梁山治下如今的高麗百姓很安穩。
近百萬人口的直接和間接死亡,讓高麗百姓畏懼;
而梁山上下更高明的利益分配,讓高麗百姓服從。
時間過的越久,梁山在高麗的統治便越牢固。
同樣的,地盤越小,資源越缺乏,就越容易爆發各種矛盾。
在家庭,大概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在國家,那就是越窮困潦倒的時候,治安越差,階級矛盾越明顯。
不是誰都有本事,帶領國家一貧如洗的情況下,還能逆風翻盤的。
“高麗亡國已成定局,隻是不知道他們會開出什麽條件。”王燁道,問的是問題,卻不是問句,誰知道人家怎麽想的?
“不管什麽條件,與其糾結,不如送他們到東京?”韓誡道。
王燁一愣,繼而沉默。
半晌,王燁道,“我會好好考慮的。”
··· ···
韓誡是第一個勸王燁,讓金富軾去東京的,但不是最後一個。
一路行來,王燁谘詢了很多人的意見。
這也是王燁選擇從釜山登陸的原因,一是看看如今高麗半島的情況,然後便是跟各處知州做個簡單會麵了。
先說半島情況,隻能說戰爭造成的影響恢複的很快,安定、繁榮、生機勃勃,這便是王燁的最直觀的感受。
所以有些時候,隻要看,就能有收獲。
對王燁來說,需要很深入的研究家庭收入、官吏清明程度、百姓收成等等細節嗎?
騎馬過去不能看到炊煙?
路過的百姓不能看到麵色?
田畝之中不能看到莊稼長勢?
而所謂的管理,最重要自然就是管人,那便要跟各處知州有個溝通,隻公文往來能成?
人情世故是那樣的?
既然是聊,那金富軾就是一個話題,自然的王燁也想問問,到底要不要送他到東京?
人是不是送東京,實際上自然不是給他一份盤纏的問題,而是高麗殘餘投降的對象是誰的問題。
到底是該自己受降,還是把這滅國的功勞,或者說麵子上的功勞給趙官家的問題。
結果讓王燁有些複雜,許是官員群體的天然追求穩定,他們更傾向於把金富軾送到東京。
王燁也能理解,他們滿意於現在的生活,滿意現在作為齊王帳下的知州,同時在大宋也被認可的這種狀態,壯誌得酬,而無後顧之憂。
王燁在接受齊王身份的種種便利的時候,自然也要承受這種後果。
王燁也能接受。
有什麽不能接受的?
王燁又不是非得做皇帝,既然當初的目標是讓百姓的日子過好,那就圍繞這麽一個目標行動,一以貫之。
所以皇帝是誰重要嗎?
趙宋官家都是什麽貨色,王燁很清楚,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如今梁山治下,四百七十萬百姓,十萬正規軍,稍微動員一下,便是二十萬大軍也是有的。
要糧食有,要錢財有,那還怕什麽?
既然條件不允許,那就隻做齊王就是了,隻要不是現在稱帝,王燁基本上可以百無禁忌,過得相當舒心。
所以王燁回到開城之後,王燁對金富軾說的便是,“你去東京吧~”
看,就咱這覺悟,多好的忠臣。
還知道自己避嫌的~
且不提金富軾故地重遊,種種物是人非之感慨,隻金富軾來的目標,梁山上下大概是有個猜度的。
大概率是請降。
原因也簡單,就是高麗如今的戰爭已經輸了,徹底沒得打了。
戰爭在很多時候被稱為欺詐的藝術,但是王燁這個人不行。
這個人不僅心眼實誠,不太會騙人,關鍵人也不太聰明。
所以王燁喜歡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結硬寨打呆仗。”
便是平日打仗的時候,也很少選擇出奇,而是選擇出正兵,一路平推的流派。
軍陣、甲胄、裝備、士氣,綜合而來的硬實力,這些大概便是踐行這一套梁山戰爭理念的基礎,也證明了不出奇也能致勝。
麵對高麗也是,自從去年許貫忠把高麗殘餘逼進了大山之中,他們便隻高麗半島東北角那一點平原了,自然是不能養活那麽多百姓的。
在沒有外界支持的情況下,隻能說複國無望。
而且梁山天輝軍還在步步緊逼,眼瞅著滅國之禍就在眼前,金富軾來到梁山,那大概率是為了請降的了。
天輝軍的腳步沒有停。
修路,紮寨,一步步的在朝著高麗最後的據點侵蝕,那王燁自然不急。
走的不快,一路上不是遊山玩水,主要還是體察風俗民情。
王燁是從絕影島,也就是後世釜山位置登陸的,此處如今已經不複當初漁村模樣,畢竟後續如果連接日本,那此處便是相當合適的建城地方。
天然的大港口。
當然,釜山建設得等梁山騰出手了,如今大邱和大田還在收尾階段一時也不合適再開一個大工程。
畢竟開城位置不太好,如今計劃在楊州也就是後世首爾位置再開一個新地圖。
釜山開發需求沒那麽強烈,就可以讓尚州知州,也就是韓誡舅舅自己弄。
確實是不一樣了,自打王燁成為齊王,梅花韓氏跟王燁便恢複了場麵上的來往。
雖然作為晚輩,王燁沒去主動拜訪有些失禮,不過考慮到王燁忙,韓家自然是體諒的。
然後王韓氏那裏就熱鬧了,同輩的,晚輩的,拜年的,拜訪的,絡繹不絕。
王燁在濟州島的時候,有時候還能遇到前來拜見的年輕女子,膚白貌美,嫋嫋娜娜,看著王燁還一臉羞答答的見禮。
當然,王燁如今已經成長了,少年人才想著所有的美女都是自己的,成年的話~
隻選自己喜歡的。
梅花韓式最早過來的韓浩和韓誡,自然的就更不一樣了。
他二人如今在梁山也算是位高權重,朝廷那邊也說的過去,不需要再隱姓埋名,過去的親朋好友也可以正常往來,那自然的個人狀態就不一樣。
如果說以前是投資,現在大概就算是收成了,畢竟在大宋朝廷想做一個知州,可是也不算容易,尤其梅花韓氏這種,朝廷淨給你聽著很厲害,卻沒什麽權力的官職。
在昌原留了兩天,跟舅舅聯絡一下感情,也認識一下表兄弟,雖然不親近,但是麵子上這都是自家實在親戚,禮數上總是不一樣的。
“看的過去,就用,看不上眼,也不用勉強。”韓誡道。
“舅舅說笑了,咱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自家親戚,也都是飽學之士,如何就看不上了?舅舅可知以前,認識字的在山寨都是人才~”
“那是以前,如今已經不一樣了。你韓浩舅舅之所以掄才大典沒有錄取韓家人,自然有種種考量。隻不過最重要的便是,韓家已經沒有優秀的拔尖人才了,學問高的未必便適合做事。”韓誡搖搖頭,“尤其在梁山,你練兵弄的有《指揮使操作手冊》,當官的也有類似文書,所以基層官吏隻要識字,便差不多了。”
“而真正德才兼備又能擺弄庶務的,那還真就沒有多少了,這些年梁山發展那麽快,有出挑合適的,早填進來了。”
王燁點頭,臉上帶著笑。
所以說梅花韓氏在梁山的勢便是這般,梁山有資曆的官吏,出自梅花韓氏的很多。
而隻要這些人自己不出原則問題,那隻憑借資曆,那他們在梁山官吏體係中,便已經是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而且梁山還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是那種需要等前麵的人退下來才有機會,像日本,這般大的地方打下來,隻知縣便需要多少?
這些知縣哪裏來?
梁山治下高麗半島現有官吏中便需要出一大部分,這些在半島做了兩三年的年輕官吏,隻要表現優秀的,那自然到日本做官是要提拔任用的。
梁山需要這些人的支持才能發展,他們需要梁山提供的平台,這便是共贏。
這些事情聊到這裏就差不多了,如今雖然是齊王,但既然是來拜訪舅舅~
“金富軾在開城鬧出的動靜不小,你韓浩舅舅來信跟我說過,既然今天你來,便跟你聊聊這個,關於高麗殘餘,你打算如何處理?”
“犁庭掃穴,滅國。”王燁道。
韓誡點點頭,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麽做自然是對的。
“金富軾大概是真要降了。高麗百姓原本該有二百八十萬人,如今咱們梁山治下便有一百三十餘萬,如今高麗殘餘不到五十萬人,還窩在那麽大點地方,便是隻圍著他們也活不下來的。”韓誡道。
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情,人口才是根本,高麗已經沒有能翻盤的可能了,梁山治下如今的高麗百姓很安穩。
近百萬人口的直接和間接死亡,讓高麗百姓畏懼;
而梁山上下更高明的利益分配,讓高麗百姓服從。
時間過的越久,梁山在高麗的統治便越牢固。
同樣的,地盤越小,資源越缺乏,就越容易爆發各種矛盾。
在家庭,大概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在國家,那就是越窮困潦倒的時候,治安越差,階級矛盾越明顯。
不是誰都有本事,帶領國家一貧如洗的情況下,還能逆風翻盤的。
“高麗亡國已成定局,隻是不知道他們會開出什麽條件。”王燁道,問的是問題,卻不是問句,誰知道人家怎麽想的?
“不管什麽條件,與其糾結,不如送他們到東京?”韓誡道。
王燁一愣,繼而沉默。
半晌,王燁道,“我會好好考慮的。”
··· ···
韓誡是第一個勸王燁,讓金富軾去東京的,但不是最後一個。
一路行來,王燁谘詢了很多人的意見。
這也是王燁選擇從釜山登陸的原因,一是看看如今高麗半島的情況,然後便是跟各處知州做個簡單會麵了。
先說半島情況,隻能說戰爭造成的影響恢複的很快,安定、繁榮、生機勃勃,這便是王燁的最直觀的感受。
所以有些時候,隻要看,就能有收獲。
對王燁來說,需要很深入的研究家庭收入、官吏清明程度、百姓收成等等細節嗎?
騎馬過去不能看到炊煙?
路過的百姓不能看到麵色?
田畝之中不能看到莊稼長勢?
而所謂的管理,最重要自然就是管人,那便要跟各處知州有個溝通,隻公文往來能成?
人情世故是那樣的?
既然是聊,那金富軾就是一個話題,自然的王燁也想問問,到底要不要送他到東京?
人是不是送東京,實際上自然不是給他一份盤纏的問題,而是高麗殘餘投降的對象是誰的問題。
到底是該自己受降,還是把這滅國的功勞,或者說麵子上的功勞給趙官家的問題。
結果讓王燁有些複雜,許是官員群體的天然追求穩定,他們更傾向於把金富軾送到東京。
王燁也能理解,他們滿意於現在的生活,滿意現在作為齊王帳下的知州,同時在大宋也被認可的這種狀態,壯誌得酬,而無後顧之憂。
王燁在接受齊王身份的種種便利的時候,自然也要承受這種後果。
王燁也能接受。
有什麽不能接受的?
王燁又不是非得做皇帝,既然當初的目標是讓百姓的日子過好,那就圍繞這麽一個目標行動,一以貫之。
所以皇帝是誰重要嗎?
趙宋官家都是什麽貨色,王燁很清楚,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如今梁山治下,四百七十萬百姓,十萬正規軍,稍微動員一下,便是二十萬大軍也是有的。
要糧食有,要錢財有,那還怕什麽?
既然條件不允許,那就隻做齊王就是了,隻要不是現在稱帝,王燁基本上可以百無禁忌,過得相當舒心。
所以王燁回到開城之後,王燁對金富軾說的便是,“你去東京吧~”
看,就咱這覺悟,多好的忠臣。
還知道自己避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