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李俊要回來了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秀不秀的,倒是跟王燁和梁山關係沒那麽大。
就是看到孛兒隻斤·合不勒的名字,也不過是對這個蒙兀族的部落長多看了兩眼罷了。
這是鐵木真的曾祖嗎?
算了,打鐵終須自身硬,所以王燁要做的,就是把自家這麽點事情給弄清楚。
官吏、律法、民心~
這是宗澤給畫的重點,王燁深以為然,當然還有軍隊。
蕭嘉穗寫了一篇長報告,闡述了對上女真這七個萬戶的種種可能。
結果不是特別好,也不算特別差,大概就是屬於那種能接受的結果,三七開。
不是勝率,而是傷亡比例大概是在三七。
而且因為金國都是騎兵,戰場又是遼東平原,很容易陷入到長久的戰爭拉鋸之中,報告中種種數據翔實,論述的清楚明白。
最後總結出來的一句話重點就是,需要擴兵,擴騎兵。
至少需要兩萬騎兵,就是不立刻投入戰場,也得在濟州島開始參加預備役訓練。
這邊王燁還在考慮兩萬騎兵的統領人選,這是比兩萬騎兵更麻煩的事情,結果又出其他問題了。
蕭嘉穗的報告算是起了個好頭,六部長官與各州知州,陸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窮和發展規劃。
馬上年底了,該研究明年怎麽花錢了,可不是得先打報告嗎。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王燁才知道什麽是麻頭皮。
沒辦法,大家說得都好有道理,好像哪裏不花點錢都不合適。
比如這濟州島衛戍調整事宜~
比如這開鑿山體,聯通高麗半島東西兩處規劃~
比如這釜山開發攻略~
··· ···
樁樁件件的,都是做了就有能看見的好處的。
再加上六部初立,都想著明年補充吏員,然後部內如何開展工作。
有什麽大的項目?為什麽做?怎麽做?做了什麽好處?都說的清楚明白,就差王燁點頭了。
老子不是挺有錢的嗎,怎麽這一算還差那麽多?
王燁捫心自問,實在是有些弄不懂。
要知道日本的橫財雖然花出去了,但是礦在那呢,一個家裏有礦的人,怎麽能窮?
而且人呂頤浩確實是能人,日本這種還在打仗的地方,竟然已經不用梁山貼補錢進去了。
不提礦,那收入是戶部的,隻日本本地的稅收便能支撐移民安置,糧食產出甚至已經在支援前線駐軍了。
這就是本事。
大本事。
但是王燁還是錢不夠,或者準確的說,錢就不可能夠。
能在梁山如今做官的,基本都是聰明人,誰都知道把這種大工程弄到自己治下有多少好處。
可不僅僅是匯報上來的賬麵好處,開山挖渠的,他也雇人啊,就是咱清正廉明不下手,也能鍛煉官吏隊伍,還能讓百姓掙到錢,安穩民心,這不也是政績?
嗯,這大概就是國家宏觀調控,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體現了。
所以誰都想多吃多占,自然的梁山財政上就不夠了。
而且麻煩的事情還不止一點,此次還冒出來了文武之爭。
梁山最早是個山寨,隻有武沒有文,爭不起來,但是隨著梁山治下百姓越來越多,這官吏自然就越來越多了。
往常是先軍政治,梁山大軍軍餉占了梁山各處花費的大半。
這次不行了,從王燁統計的各項開銷上來看,文官合計出來的種種花銷已經超過了在軍隊上的投入。
如果解釋的話,這也算正常,畢竟梁山沒有進行多大規模的擴軍,軍費的開支雖有增長,但是比例不算高。
但是百姓這一年是增長了百多萬的,這些人又不免稅,上半年安置的那些,稅收都已經入賬了。
三百萬百姓基本上就能養十萬大軍,這算是比較合理的一個配置,畢竟西夏大概就是這麽個情況,人家這麽多年不也就過來了。
所以六百萬百姓養著如今這規模的梁山大軍,便是沒有這麽些外財,問題也不大的。
軍隊的軍餉不能說漲就漲,梁山目前普通士卒的軍餉已經接近大宋禁軍的待遇了。
大宋禁軍的軍餉要是按照標準發的話,還是蠻高的。
而且各種福利待遇加起來比大宋禁軍更好。
“宗師教我。”遇事不決問宗澤,這是現在王燁的日常了。
“有什麽教的,百姓近六百萬,官吏日多,花的錢多些不也尋常。”宗澤倒是不在意。
“六百萬百姓也還好吧,還沒有江浙路一路百姓多。”王燁道。
“所以你是覺得咱們官吏多了?”宗澤問道,人家一道當然沒有梁山官吏多的。
王燁撓撓頭,嘿嘿一笑,“我自然是知道,咱們跟人家江浙路不同,隻是私心覺得官吏需要百姓養活,太多了容易出問題。”
“大宋三冗之害不遠,你有此想法也對。”宗澤道。
王燁這人還是有些毛病的,比如從心底對文官的防備。
宗澤能理解王燁對文官這一群體的不信任,畢竟看到的大宋官吏,確實是貪官汙吏多些,但是矯枉過正了也不好。
好在王燁是個做事講道理的,能把喜惡壓在心裏,平日裏處事還算公允,隻是~
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啊。
“以縣衙為例,有知縣、縣丞、主簿、教諭、都頭、巡檢、書吏以及各佐吏,一個縣衙不算衙役,便有大小官吏二十餘,真不算少了。”王燁道。
宗澤繼續撫須,卻是心中悚然,人年紀大了,最忌諱便是自滿,因為覺得自己見識多,便否認別人,真心中認為一個人什麽樣,便容易聽不到正確的話。
王燁固然認知有些偏頗,自己在這事情上做的似乎也不對。
“此事是為師想岔了,大宋百年官吏這般做的,便跟著學了。仔細想想,咱們的縣比大宋的縣小一些,倒是不好學的。”宗澤道。
“師父不用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實際是咱們所有人犯的錯,或者說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錯。”王燁搖搖頭,“當初是官吏不足,一個縣衙一個知縣搭架子就過去了。後來覺得知縣權力太大,便多了縣丞,再然後覺得稅收、縣學那麽多事,便又弄出許多部門,想著把縣衙搭全。”
“當初不全的時候日子也過來了,也沒有那麽多的知縣犯錯。”宗澤道。
“我隻是擔心咱們走了錯路,有拿縣丞監督知縣,再找人監督縣丞,這樣下去,官吏會太多的。”王燁道。
王燁見識過一天隻工作兩個小時的“官吏”,所以對擴大官吏體係一直心存警惕。
而官員又是一個天然求穩的集團,真正有權力做事的,對下麵的一方主政官,天然防備,分權就是最好的穩定手段,所以才會出現府衙縣衙官吏越來越多的情況。
“此事老夫自去處理,你莫要插手太多。”宗澤道。
這事得罪人,而且很得罪人。
“這事還是我來的好,也不能一直就做好人不是。”王燁笑了笑。
“梁山能成事,是因為你,這兩年百姓上山的多,你便更要做好邀買人心的事情。百姓大多見不到你,他們見到的是下麵的官吏,所以對你是不是忠心,要看官吏如何待他們。”宗澤道,這意思就是不好得罪下麵官吏體係的。
“邀買人心的方式有許多,歸根結底是讓他們覺得跟著我有好處,能吃飽穿暖,還能有錢,那自然安穩。”王燁道。
“所以還是你說的宏觀經濟,各州縣報的大項目,你便都同意了?”宗澤問道。
“ 有理有據的,自然是不好駁回的,同意個七八成嗎,這開支自然是有些水分的,把水分擠擠再做。”王燁道。
“便是七八成同意,明年財政上也會緊張,樞密院擴軍兩萬的事情,可不能同意個七八成。”宗澤道,對什麽是立身之本不能弄錯的。
王燁點頭笑道,“那是自然,隻是李俊要回來了,又是一千多萬貫即將入賬,這底氣就又足了一些。”
“哦?那還真挺好。”宗澤笑道,“阮小五呢?”
“五哥留在南洋,準備下一步拿下麻逸。”王燁道。
麻逸就是後世呂宋島,之前李俊已經在達古潘建了一個江州城了。
宗澤搖頭失笑,所以這徒弟是真有天命在身嗎?事情做一件成一件的。
就是看到孛兒隻斤·合不勒的名字,也不過是對這個蒙兀族的部落長多看了兩眼罷了。
這是鐵木真的曾祖嗎?
算了,打鐵終須自身硬,所以王燁要做的,就是把自家這麽點事情給弄清楚。
官吏、律法、民心~
這是宗澤給畫的重點,王燁深以為然,當然還有軍隊。
蕭嘉穗寫了一篇長報告,闡述了對上女真這七個萬戶的種種可能。
結果不是特別好,也不算特別差,大概就是屬於那種能接受的結果,三七開。
不是勝率,而是傷亡比例大概是在三七。
而且因為金國都是騎兵,戰場又是遼東平原,很容易陷入到長久的戰爭拉鋸之中,報告中種種數據翔實,論述的清楚明白。
最後總結出來的一句話重點就是,需要擴兵,擴騎兵。
至少需要兩萬騎兵,就是不立刻投入戰場,也得在濟州島開始參加預備役訓練。
這邊王燁還在考慮兩萬騎兵的統領人選,這是比兩萬騎兵更麻煩的事情,結果又出其他問題了。
蕭嘉穗的報告算是起了個好頭,六部長官與各州知州,陸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窮和發展規劃。
馬上年底了,該研究明年怎麽花錢了,可不是得先打報告嗎。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王燁才知道什麽是麻頭皮。
沒辦法,大家說得都好有道理,好像哪裏不花點錢都不合適。
比如這濟州島衛戍調整事宜~
比如這開鑿山體,聯通高麗半島東西兩處規劃~
比如這釜山開發攻略~
··· ···
樁樁件件的,都是做了就有能看見的好處的。
再加上六部初立,都想著明年補充吏員,然後部內如何開展工作。
有什麽大的項目?為什麽做?怎麽做?做了什麽好處?都說的清楚明白,就差王燁點頭了。
老子不是挺有錢的嗎,怎麽這一算還差那麽多?
王燁捫心自問,實在是有些弄不懂。
要知道日本的橫財雖然花出去了,但是礦在那呢,一個家裏有礦的人,怎麽能窮?
而且人呂頤浩確實是能人,日本這種還在打仗的地方,竟然已經不用梁山貼補錢進去了。
不提礦,那收入是戶部的,隻日本本地的稅收便能支撐移民安置,糧食產出甚至已經在支援前線駐軍了。
這就是本事。
大本事。
但是王燁還是錢不夠,或者準確的說,錢就不可能夠。
能在梁山如今做官的,基本都是聰明人,誰都知道把這種大工程弄到自己治下有多少好處。
可不僅僅是匯報上來的賬麵好處,開山挖渠的,他也雇人啊,就是咱清正廉明不下手,也能鍛煉官吏隊伍,還能讓百姓掙到錢,安穩民心,這不也是政績?
嗯,這大概就是國家宏觀調控,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體現了。
所以誰都想多吃多占,自然的梁山財政上就不夠了。
而且麻煩的事情還不止一點,此次還冒出來了文武之爭。
梁山最早是個山寨,隻有武沒有文,爭不起來,但是隨著梁山治下百姓越來越多,這官吏自然就越來越多了。
往常是先軍政治,梁山大軍軍餉占了梁山各處花費的大半。
這次不行了,從王燁統計的各項開銷上來看,文官合計出來的種種花銷已經超過了在軍隊上的投入。
如果解釋的話,這也算正常,畢竟梁山沒有進行多大規模的擴軍,軍費的開支雖有增長,但是比例不算高。
但是百姓這一年是增長了百多萬的,這些人又不免稅,上半年安置的那些,稅收都已經入賬了。
三百萬百姓基本上就能養十萬大軍,這算是比較合理的一個配置,畢竟西夏大概就是這麽個情況,人家這麽多年不也就過來了。
所以六百萬百姓養著如今這規模的梁山大軍,便是沒有這麽些外財,問題也不大的。
軍隊的軍餉不能說漲就漲,梁山目前普通士卒的軍餉已經接近大宋禁軍的待遇了。
大宋禁軍的軍餉要是按照標準發的話,還是蠻高的。
而且各種福利待遇加起來比大宋禁軍更好。
“宗師教我。”遇事不決問宗澤,這是現在王燁的日常了。
“有什麽教的,百姓近六百萬,官吏日多,花的錢多些不也尋常。”宗澤倒是不在意。
“六百萬百姓也還好吧,還沒有江浙路一路百姓多。”王燁道。
“所以你是覺得咱們官吏多了?”宗澤問道,人家一道當然沒有梁山官吏多的。
王燁撓撓頭,嘿嘿一笑,“我自然是知道,咱們跟人家江浙路不同,隻是私心覺得官吏需要百姓養活,太多了容易出問題。”
“大宋三冗之害不遠,你有此想法也對。”宗澤道。
王燁這人還是有些毛病的,比如從心底對文官的防備。
宗澤能理解王燁對文官這一群體的不信任,畢竟看到的大宋官吏,確實是貪官汙吏多些,但是矯枉過正了也不好。
好在王燁是個做事講道理的,能把喜惡壓在心裏,平日裏處事還算公允,隻是~
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啊。
“以縣衙為例,有知縣、縣丞、主簿、教諭、都頭、巡檢、書吏以及各佐吏,一個縣衙不算衙役,便有大小官吏二十餘,真不算少了。”王燁道。
宗澤繼續撫須,卻是心中悚然,人年紀大了,最忌諱便是自滿,因為覺得自己見識多,便否認別人,真心中認為一個人什麽樣,便容易聽不到正確的話。
王燁固然認知有些偏頗,自己在這事情上做的似乎也不對。
“此事是為師想岔了,大宋百年官吏這般做的,便跟著學了。仔細想想,咱們的縣比大宋的縣小一些,倒是不好學的。”宗澤道。
“師父不用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實際是咱們所有人犯的錯,或者說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錯。”王燁搖搖頭,“當初是官吏不足,一個縣衙一個知縣搭架子就過去了。後來覺得知縣權力太大,便多了縣丞,再然後覺得稅收、縣學那麽多事,便又弄出許多部門,想著把縣衙搭全。”
“當初不全的時候日子也過來了,也沒有那麽多的知縣犯錯。”宗澤道。
“我隻是擔心咱們走了錯路,有拿縣丞監督知縣,再找人監督縣丞,這樣下去,官吏會太多的。”王燁道。
王燁見識過一天隻工作兩個小時的“官吏”,所以對擴大官吏體係一直心存警惕。
而官員又是一個天然求穩的集團,真正有權力做事的,對下麵的一方主政官,天然防備,分權就是最好的穩定手段,所以才會出現府衙縣衙官吏越來越多的情況。
“此事老夫自去處理,你莫要插手太多。”宗澤道。
這事得罪人,而且很得罪人。
“這事還是我來的好,也不能一直就做好人不是。”王燁笑了笑。
“梁山能成事,是因為你,這兩年百姓上山的多,你便更要做好邀買人心的事情。百姓大多見不到你,他們見到的是下麵的官吏,所以對你是不是忠心,要看官吏如何待他們。”宗澤道,這意思就是不好得罪下麵官吏體係的。
“邀買人心的方式有許多,歸根結底是讓他們覺得跟著我有好處,能吃飽穿暖,還能有錢,那自然安穩。”王燁道。
“所以還是你說的宏觀經濟,各州縣報的大項目,你便都同意了?”宗澤問道。
“ 有理有據的,自然是不好駁回的,同意個七八成嗎,這開支自然是有些水分的,把水分擠擠再做。”王燁道。
“便是七八成同意,明年財政上也會緊張,樞密院擴軍兩萬的事情,可不能同意個七八成。”宗澤道,對什麽是立身之本不能弄錯的。
王燁點頭笑道,“那是自然,隻是李俊要回來了,又是一千多萬貫即將入賬,這底氣就又足了一些。”
“哦?那還真挺好。”宗澤笑道,“阮小五呢?”
“五哥留在南洋,準備下一步拿下麻逸。”王燁道。
麻逸就是後世呂宋島,之前李俊已經在達古潘建了一個江州城了。
宗澤搖頭失笑,所以這徒弟是真有天命在身嗎?事情做一件成一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