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若是跟大宋對上呢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錦州後衙,鶯鶯燕燕的,很是熱鬧。
王燁走門口看了眼,然後~
轉身就走了。
王燁並不急色,或者說現在的王燁根本不好色。
女人嗎,衣服脫的多了,也就那麽回事,女人不會影響了王燁拔劍的速度,但是感情會。
所以王燁走了。
畢竟是跟兔子似的的幾個小女孩,看到自己就嚇成鵪鶉樣,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致。
唉,風評被害。
還是瓊英和師師好,今天一起睡~
春節,王燁便是在錦州過的,梁山大軍在這裏,各軍統帥在這裏,王燁自然也要在這裏。
尤其是許多指揮使級別的將領,王燁都不麵熟了,可不是很妥當,於是王燁便留在了錦州過年。
對軍隊的掌控,是王燁統治的重要根基,也是梁山文官體係從來沒有大波瀾的重要原因。
對梁山軍隊的戰鬥力以及紀律性,很多人還都是信得過的。
“主公,把燕雲地交給俺,恁說咋打就咋打,多走一步路,多殺一個人,都是俺韓世忠沒本事。”
正月初六,韓世忠找到了王燁,請戰。
“你是第五個找到我的。”王燁笑道。
“恁看是吧,我多穩重,不像他們,請戰都沉不住氣,如何能做燕雲之戰的選鋒?”韓世忠臉皮厚著呢。
“嗯,理由很充分,如果攻伐燕雲,你打算怎麽做?”王燁道,認可了韓世忠穩重的說法。
“若我部為選鋒,正麵壓上即可,一日行軍二十裏,逼耶律淳自走。”韓世忠道。
若是選鋒,也就是先鋒,那就大軍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做好選鋒是不用給王燁詳細解釋的。
就那麽點事,能有什麽花頭?
至於說統帥~
自打領兵滅了日本,韓世忠也成長了,這種滅國的功勞不是掛在身上越高越好的。
而且打一個現在的遼國,先鋒部隊兩個團足夠了。
“為什麽是二十裏?”王燁問道。
“咱們如今前軍營寨已經修到了潤州(後世秦皇島市附近),離遼國燕京也不過五六百裏,若是再一日三十裏,太快了些,若是十五裏,又稍慢了些。”韓世忠道。
王燁點點頭,韓世忠已經是個成熟的寶寶,咳咳,成熟的統帥了,不僅是領兵,也會從其他的角度開始看問題。
比如軍事,總是要服務最起碼要支持政治目的的。
如今梁山的目的清晰而直接,就是為了燕雲地的土地還有燕地漢族的百姓。
畢竟如今燕雲地的百姓,主要就是漢族,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裏,耕種土地,打造武器盔甲,服務遼國貴族,耶律大石西征的時候,隻帶走了一小部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遼國亡國的跡象那麽明顯,燕雲地的漢族還能那麽聽話?
稍微逼迫過了,恐怕都等不到外敵就完蛋。
所以韓世忠才會說正麵壓上作戰,那是實力展示,讓燕雲地漢族知道誰大腿粗。
如果耶律淳能自走,那自然是對梁山收益最高的做法,也是死人最少的方式。
不戰而屈人之兵嗎。
“若耶律淳不走呢?他現在也沒地方去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估計也不會降。”王燁道。
王燁不記得耶律淳什麽時候死的,但是軍情處傳出來的情報,估計活不久了。
所以幾位軍師一合計,大概就清楚了,如今的慘淡局麵,耶律淳依然沒有什麽大的動作,恐怕就是為了求死。
給百年遼國,留下一個殉國的北遼皇帝,如此而已。
一個人不想活,那很多行為就不好揣度了。
打到最後,一把火燒了燕京有可能,打到一兵一卒然後自刎也有可能。
“耶律淳不降,其他人未必不降,比如蕭奉先,隻要大軍打出不可戰勝的氣勢,他們自然會降。”韓世忠道。
是的,耶律淳想死,其他人可未必想死。
說到這蕭奉先,其人也是人才,遼國出名的奸臣,忽悠的天祚帝一愣一愣的。
然後在天祚帝被擒殺之前,進言殺遼國中興希望晉王耶律敖魯斡,然後後來被反應過來的天祚帝攆走了。
結果剛好躲過一劫,沒死。
輾轉到燕京,被耶律淳收攏在朝廷,許是因為確實沒人可用,又或者蕭奉先人有些本事,其人在燕京竟然混的不錯,依然身居高位。
這種人物沒死,在各國都出了名。
無論是說耶律淳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說耶律淳忠奸不分也罷,反正各國都關注到了這麽一個人物。
所以韓世忠才會拿蕭奉先舉例子,可不是說蕭奉先已經聯絡上了可以做內應。
王燁點點頭,不置可否,繼續問道:“榆關如何攻破?”
“榆關無護城河,防備也不嚴密,便如錦州這邊攻城即可。”韓世忠道。
“嗯,也是一種方式。”王燁道,笑了笑,繼續說道:“他們有人建議,以海軍走界河(後世海河附近,天津市區內)登陸,轉桑幹河,入高粱河,可以沿河補給直入燕京,方便的多。”
熟悉古代打仗的都知道,運送糧草的難度,一般情況下,根據路況難度和遠近,很多時候,三四個人才能運送夠一個人吃的糧食。
這也是許多戰爭,動輒百萬大軍的原因,因為需要數量倍數的輔兵來支援戰鬥。
這般規模人口動員對整個社會的生產影響極大,糧草錢財的花費自然也極大,所以打仗多了,國家容易完蛋,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而梁山能越打越強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海運和水運來進行戰爭,亦或者是硬寨呆仗的穩步推進戰術,這兩種都可以極大的緩解糧草運送的壓力。
所以沿河作戰,對有海軍和水軍優勢的梁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穩妥的進軍方式。
“咱們沿海運送補給,本也壓力不大。若是走界河,那是遼與宋邊界,平生波瀾,不如從榆關強攻,然後正兵硬推。”韓世忠道。
打仗,最好的戰鬥環境是隻有戰鬥雙方。
如果有第三方加入,無論是敵是友,對戰鬥的影響都很大,韓世忠不是很喜歡這種場麵。
“我覺得你是對的,最後一個問題。”
“主公請問。”
“若是跟大宋朝廷對上,當如何?”王燁問道。
韓世忠略頓了一個呼吸,組織下語言,道:“主公問這個,我就有的說了,我和劉錡兄弟不一樣,我西軍並無多少故人。當初一個馬勺吃飯的幾個,除了死了的,也多來夠奔我來了,如今最差也是都頭做的挺好。所以大宋朝廷對上就對上了,俺又沒啥過意不去的。咱梁山從來沒有麵對敵人不還手的說法,如果我覺得他們對俺有危險,先下手弄死他們也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潑韓五,能把任人唯親說的這麽理直氣壯的,而且說自己的時候,都不忘暗戳戳踩一下劉錡。
畢竟如今統領選鋒的熱門人選中,就有劉錡。
因為論帥才,劉錡如今已經嶄露頭角,在治軍、領兵、將將等方麵,都挺好,除了個人武藝這種做都統製沒啥用的加分項,其他都是頂配。
當然,這個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是性格。
如今劉錡上山也是五六年了,人都長成二十三歲的大人了,孩子都生了,大家自然也都熟了。
心地善良,殺伐果斷。
這是孫安這個直接上級對劉錡的評價。
這兩個詞原本不該在一個人身上的,可是在劉錡身上就是這樣的,他憐貧惜弱,但是該殺人的時候不會手軟一點。
某種程度上講,劉錡跟王燁很像,但是又做的比他還要好。
所以很多人都說,杜老大是梁山軍的現在,劉錡是梁山的未來。
當然,韓世忠的看法跟那麽庸庸碌碌的不一樣。
梁山軍的現在是杜老大和俺,未來,嗬嗬,應該是姓嶽的那個小子。
十三歲便被寨主送進軍伍磨礪,那能是一般人物?
“嗬嗬,你是咋猜到我想讓劉錡做選鋒的?”王燁問道。
“主公說剛剛是最後一個問題的。”
“這個不算問題,就是閑聊。”
“年二十八各軍統帥比武的時候,你們眉目傳情,我看到了~”
“嗯?”
“眉···眉來眼去?”
“良臣啊~”
“嗯。”
“本來想你掛帥的,現在沒了。”
“主公,俺錯了,俺回去一定多讀書!”
“開個玩笑,良臣你統帥騎兵的本事怎麽樣?”
“呃,還挺好的~”
“嗯,那就行,具體我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跟你說。”
“喏!”
王燁走門口看了眼,然後~
轉身就走了。
王燁並不急色,或者說現在的王燁根本不好色。
女人嗎,衣服脫的多了,也就那麽回事,女人不會影響了王燁拔劍的速度,但是感情會。
所以王燁走了。
畢竟是跟兔子似的的幾個小女孩,看到自己就嚇成鵪鶉樣,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致。
唉,風評被害。
還是瓊英和師師好,今天一起睡~
春節,王燁便是在錦州過的,梁山大軍在這裏,各軍統帥在這裏,王燁自然也要在這裏。
尤其是許多指揮使級別的將領,王燁都不麵熟了,可不是很妥當,於是王燁便留在了錦州過年。
對軍隊的掌控,是王燁統治的重要根基,也是梁山文官體係從來沒有大波瀾的重要原因。
對梁山軍隊的戰鬥力以及紀律性,很多人還都是信得過的。
“主公,把燕雲地交給俺,恁說咋打就咋打,多走一步路,多殺一個人,都是俺韓世忠沒本事。”
正月初六,韓世忠找到了王燁,請戰。
“你是第五個找到我的。”王燁笑道。
“恁看是吧,我多穩重,不像他們,請戰都沉不住氣,如何能做燕雲之戰的選鋒?”韓世忠臉皮厚著呢。
“嗯,理由很充分,如果攻伐燕雲,你打算怎麽做?”王燁道,認可了韓世忠穩重的說法。
“若我部為選鋒,正麵壓上即可,一日行軍二十裏,逼耶律淳自走。”韓世忠道。
若是選鋒,也就是先鋒,那就大軍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做好選鋒是不用給王燁詳細解釋的。
就那麽點事,能有什麽花頭?
至於說統帥~
自打領兵滅了日本,韓世忠也成長了,這種滅國的功勞不是掛在身上越高越好的。
而且打一個現在的遼國,先鋒部隊兩個團足夠了。
“為什麽是二十裏?”王燁問道。
“咱們如今前軍營寨已經修到了潤州(後世秦皇島市附近),離遼國燕京也不過五六百裏,若是再一日三十裏,太快了些,若是十五裏,又稍慢了些。”韓世忠道。
王燁點點頭,韓世忠已經是個成熟的寶寶,咳咳,成熟的統帥了,不僅是領兵,也會從其他的角度開始看問題。
比如軍事,總是要服務最起碼要支持政治目的的。
如今梁山的目的清晰而直接,就是為了燕雲地的土地還有燕地漢族的百姓。
畢竟如今燕雲地的百姓,主要就是漢族,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裏,耕種土地,打造武器盔甲,服務遼國貴族,耶律大石西征的時候,隻帶走了一小部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遼國亡國的跡象那麽明顯,燕雲地的漢族還能那麽聽話?
稍微逼迫過了,恐怕都等不到外敵就完蛋。
所以韓世忠才會說正麵壓上作戰,那是實力展示,讓燕雲地漢族知道誰大腿粗。
如果耶律淳能自走,那自然是對梁山收益最高的做法,也是死人最少的方式。
不戰而屈人之兵嗎。
“若耶律淳不走呢?他現在也沒地方去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估計也不會降。”王燁道。
王燁不記得耶律淳什麽時候死的,但是軍情處傳出來的情報,估計活不久了。
所以幾位軍師一合計,大概就清楚了,如今的慘淡局麵,耶律淳依然沒有什麽大的動作,恐怕就是為了求死。
給百年遼國,留下一個殉國的北遼皇帝,如此而已。
一個人不想活,那很多行為就不好揣度了。
打到最後,一把火燒了燕京有可能,打到一兵一卒然後自刎也有可能。
“耶律淳不降,其他人未必不降,比如蕭奉先,隻要大軍打出不可戰勝的氣勢,他們自然會降。”韓世忠道。
是的,耶律淳想死,其他人可未必想死。
說到這蕭奉先,其人也是人才,遼國出名的奸臣,忽悠的天祚帝一愣一愣的。
然後在天祚帝被擒殺之前,進言殺遼國中興希望晉王耶律敖魯斡,然後後來被反應過來的天祚帝攆走了。
結果剛好躲過一劫,沒死。
輾轉到燕京,被耶律淳收攏在朝廷,許是因為確實沒人可用,又或者蕭奉先人有些本事,其人在燕京竟然混的不錯,依然身居高位。
這種人物沒死,在各國都出了名。
無論是說耶律淳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說耶律淳忠奸不分也罷,反正各國都關注到了這麽一個人物。
所以韓世忠才會拿蕭奉先舉例子,可不是說蕭奉先已經聯絡上了可以做內應。
王燁點點頭,不置可否,繼續問道:“榆關如何攻破?”
“榆關無護城河,防備也不嚴密,便如錦州這邊攻城即可。”韓世忠道。
“嗯,也是一種方式。”王燁道,笑了笑,繼續說道:“他們有人建議,以海軍走界河(後世海河附近,天津市區內)登陸,轉桑幹河,入高粱河,可以沿河補給直入燕京,方便的多。”
熟悉古代打仗的都知道,運送糧草的難度,一般情況下,根據路況難度和遠近,很多時候,三四個人才能運送夠一個人吃的糧食。
這也是許多戰爭,動輒百萬大軍的原因,因為需要數量倍數的輔兵來支援戰鬥。
這般規模人口動員對整個社會的生產影響極大,糧草錢財的花費自然也極大,所以打仗多了,國家容易完蛋,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而梁山能越打越強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海運和水運來進行戰爭,亦或者是硬寨呆仗的穩步推進戰術,這兩種都可以極大的緩解糧草運送的壓力。
所以沿河作戰,對有海軍和水軍優勢的梁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穩妥的進軍方式。
“咱們沿海運送補給,本也壓力不大。若是走界河,那是遼與宋邊界,平生波瀾,不如從榆關強攻,然後正兵硬推。”韓世忠道。
打仗,最好的戰鬥環境是隻有戰鬥雙方。
如果有第三方加入,無論是敵是友,對戰鬥的影響都很大,韓世忠不是很喜歡這種場麵。
“我覺得你是對的,最後一個問題。”
“主公請問。”
“若是跟大宋朝廷對上,當如何?”王燁問道。
韓世忠略頓了一個呼吸,組織下語言,道:“主公問這個,我就有的說了,我和劉錡兄弟不一樣,我西軍並無多少故人。當初一個馬勺吃飯的幾個,除了死了的,也多來夠奔我來了,如今最差也是都頭做的挺好。所以大宋朝廷對上就對上了,俺又沒啥過意不去的。咱梁山從來沒有麵對敵人不還手的說法,如果我覺得他們對俺有危險,先下手弄死他們也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潑韓五,能把任人唯親說的這麽理直氣壯的,而且說自己的時候,都不忘暗戳戳踩一下劉錡。
畢竟如今統領選鋒的熱門人選中,就有劉錡。
因為論帥才,劉錡如今已經嶄露頭角,在治軍、領兵、將將等方麵,都挺好,除了個人武藝這種做都統製沒啥用的加分項,其他都是頂配。
當然,這個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是性格。
如今劉錡上山也是五六年了,人都長成二十三歲的大人了,孩子都生了,大家自然也都熟了。
心地善良,殺伐果斷。
這是孫安這個直接上級對劉錡的評價。
這兩個詞原本不該在一個人身上的,可是在劉錡身上就是這樣的,他憐貧惜弱,但是該殺人的時候不會手軟一點。
某種程度上講,劉錡跟王燁很像,但是又做的比他還要好。
所以很多人都說,杜老大是梁山軍的現在,劉錡是梁山的未來。
當然,韓世忠的看法跟那麽庸庸碌碌的不一樣。
梁山軍的現在是杜老大和俺,未來,嗬嗬,應該是姓嶽的那個小子。
十三歲便被寨主送進軍伍磨礪,那能是一般人物?
“嗬嗬,你是咋猜到我想讓劉錡做選鋒的?”王燁問道。
“主公說剛剛是最後一個問題的。”
“這個不算問題,就是閑聊。”
“年二十八各軍統帥比武的時候,你們眉目傳情,我看到了~”
“嗯?”
“眉···眉來眼去?”
“良臣啊~”
“嗯。”
“本來想你掛帥的,現在沒了。”
“主公,俺錯了,俺回去一定多讀書!”
“開個玩笑,良臣你統帥騎兵的本事怎麽樣?”
“呃,還挺好的~”
“嗯,那就行,具體我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跟你說。”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