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上午時分,譚家老宅陸陸續續來了許多族人。大門口有管事在指揮交通,讓前來的人把車交給司機,開去其他地方停泊。盡管早已呼籲族人綠色出行,但前來的車輛依然塞滿了譚家前院,以及附近的街道。好在這一帶住的都是自己人,不至於被投訴。


    其餘幾個家族的老宅,景況也大抵如此,同樣聚滿了族人。


    今天是五年一度的宗門大祭祀活動。平常一年一度的小年會,隻要求舊金山區域的族人視情況前來。大祭祀則強製要求參與,請假遲到早退缺席等一律扣評議分。


    前來的人們主要被安排在後院等候。那裏已經劃分好區塊,還擺了些桌椅,小點心給等候的人群使用。譚琳和譚琮姐弟倆站在寫有“青林”的區域,時不時與人寒暄幾句。許多數年未見的族人交流著各自近況。有那帶著新生兒的,相互探討著育兒經。小寶寶更是收到了不少紅包。


    當平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族人濟濟一堂時,情況就有點類似聯合國開會,為避免族人之間出現雞同鴨講的尷尬,才會規定以中文為族內通用語。同時也是在堅守家族文化。


    後花園有間規整小屋,就是譚家的祠堂,大門正上方的牌匾上書“承澤堂”。裏麵常年放著一艘長約五米的木質帆船模型。


    而今天,祠堂外搭了個矮台子,上有結實的木架,帆船置於其上。船前方有幾案,案上是一排毛筆,幾隻瓷缸,缸裏是清漆。


    老帆船已被細心打磨過,等著族人為它重新上漆。


    據[ep4]譚家族史記,一百多年前的閩地譚氏“承澤堂”族人,就是乘坐著帆船,漂洋過海到北美謀生的。後來,族人用那艘船的木料打造了這艘帆船模型,作為承澤堂的家族圖騰,供在祠堂裏。


    當年一起出海的還有另外五家:周、廖、方、何、邱。六家族是到了北美才與楚家結識的。而楚家當時已經在這塊地方待了很久,據傳可以追溯到這個國家建立之前。


    族人利用宗門聚會互通有無,耐心等候。有小孩的家長會帶孩子在邊緣區域玩耍,以免孩子跑跑跳跳地衝撞了老帆船。


    家族圖騰容不得一絲損傷。因此,隻有滿十六周歲的族人才能上去點漆。


    吉時到,司儀幾步走到台子側前方站定。祭祀即將開始。


    譚耀德連同數位宗澤從主樓後門出來。族內最高層出現,原本熱鬧歡騰的場麵逐漸安靜下來。


    司儀開始高呼。


    “宗主!”


    宗主,也即族長譚耀德。他第一個上台執起毛筆,在瓷缸裏沾了點清漆,於船首點了一筆。


    “仁德為本,知行合一。”司儀再呼。


    譚耀德點漆完畢,站到一側。


    “宗澤!敦親和睦,共濟同舟。”


    在司儀的唱誦聲中,宗澤上台點漆。他們是各支係領袖,俗稱各房大佬。他們一起點完,落在譚耀德身後站定。


    這幾個人就是家族核心,宗門理事會的高階理事。地位類似於商業集團的董事會,代表著家族的最高權威。


    “宗理!慎終追遠,不忘前賢。”


    宗理,家族事務的主要管理者。宗澤之後的人不再留在台子上,點完就從另一側下去。


    各個部門的主管也屬於高階理事。


    司儀又呼:“宗老!謙卑自省,戒驕戒躁。”


    宗老即族內有名望的賢達。


    之後是承賢、宗執,這兩者屬於家族事務的執行者。


    往下是普通族人:靈山、青林,新苗。


    在距離台子較遠的輪候區,有另一名管事在唱名,他喊“靈山”,靈山眾便過去排隊。靈山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或學術成就的族人,隻是他們沒有投入到宗門事務當中。比如教授、音樂家、畫家等。


    “青林。”


    聽到管事唱名,譚琳慢悠悠地走進隊伍。


    青林的人數是最多的。基本都是譚琳這樣的普通人,沒有突出的社會地位,平日裏自給自足,按期領取基金分紅,家裏有需要得過來搭把手。


    “勤勉不懈,勵精圖治。”


    在司儀的唱誦聲中,譚琳走上了平台。老帆船的古樸氣息撲麵而來。她拿起筆,在船上輕輕一刷。然後下了台階。她忍不住回頭再看了看老船。或許,他們這些客居異鄉的人常常看不清前路,對自己的身份難以定義,好在還有這艘船告訴她,自己來自哪裏。


    隊伍最後的是年滿十六歲的新生代。他們有的是首次參與大祭祀,略顯緊張。有那淘氣的,還隨意畫了個鬼臉。“咳咳!”旁邊的宗澤出聲提醒少年人別玩太過。他們就嘻嘻哈哈地下去了。


    祭祀儀式完畢。


    譚家族人換場到一間酒店,譚家的產業之一。可容納上千人,平時對外營業,有宗門活動時則實施封閉管理。他們在一起吃團年飯,一起守夜,待到大年初二,宗門評議會開始了。


    會場設在酒店半地下的禮堂內。最前方是會議長主持會議的席位,台下是講台。半圈桌椅麵對著長台放置,成半包圍狀。這是高階理事的位置。半圈往外擴散是幾排座椅,屬於理事和員工席位。普通與會者的座位與員工席隔了條通道,一直布滿了會場的其他空間。一共三百多個座位。要是召開舉族參與的宗門大會,站都站不下。


    今天上午開會的是宗門評議會。


    觀眾不少,就算是沒有發言權的族人,也想看看自家後生的表現。會場擠進了太多人,負責的管事不得不臨時要求:一個家庭隻能有一人參與會議。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家族宗門早已不是某個族長的一言堂,或者幾個支係你爭我奪的局麵,而是個相當完備複雜的管理體係。


    係統[ep5]主要有三大部門:宗門理事會,宗門評議會,宗門監察會。次一等的有宗門通會。


    理事會主管族主要內事務,簡而言之:賺錢與花錢。


    一方麵用家族基金和產業賺錢,也要為宗門的各項開支審批經費。所以它附屬機構最多,宗門通會、教育、法務等部門都隸屬於此。


    評議會,審核、評分機構。審核對象包括項目和族人。


    監察會,監管機構。監督、調查所有違法違規行為。


    評議會的項目公示函已經發了一個月,默認所有族人都知曉了公示函內容。通過了的項目不用再議,主要是沒通過項目的人,希望評議會給出解釋。評議會的主管理事譚良文一一作答。


    綜合下來,主要問題有:預算評估不合理,市場調研不充分,項目不具備可行性,項目已有失敗案例,參與項目的成員能力存疑等等。


    短暫的休息時間過後,是族長報告時間,


    講台上,譚耀德做完工作報告,開始接受質詢,回答關於某些決策的問題。總的來說,他去年表現還算得當,金融風暴那麽慘烈的情況下,譚家的損失算是可控。大環境不好,逆旅行舟自是艱難。


    況且,家族基金與追求短期利益的資本不同,它更看重的是長期效益,一兩年內的收益下滑可以算作合理範圍內。除非損失過半,這是條紅線。超過這條紅線,監察會就要介入調查,給所有族人一個交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隻是那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潘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潘珵並收藏隻是那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