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下午一點半,市房產集團四樓會議室準備開會。陸自明一點鍾就趕到會議室。吳帆青已經在了,正擺放桌牌。


    陸自明主動打招呼:“吳姐!”


    看見他來,吳帆青也很高興,說道:“小陸你第一個到麽!”


    “嗯嗯,需要我幫忙嗎?”陸自明問道。


    “不用了,我快擺好了!”吳帆青答道,忽然想起點什麽,又說道:“哦,小陸,你去我辦公室把我桌上那把剪刀拿過來一下。這裏有個同誌的名字打錯了,重新打印了一張a4紙,要裁剪一下放進桌牌裏。”


    “好嘞!”陸自明應道,立即到她辦公室把剪刀拿過來。看到桌上的那張a4紙,說道:“吳姐,我來剪吧?”


    吳帆青還在擺桌牌,說道:“好的,就跟桌牌裏的紙張大小裁成一樣,替換出來就好了。”


    陸自明很快裁剪好,把打錯字的紙抽出來,把裁好的替換進去。又把桌牌放回原位。吳帆青也把其他桌牌放好了。


    會議桌安排成一個長方形,領導班子五人坐在長方形短邊的一排,其餘人員圍坐在其它三邊上。


    參加會議的人員陸續到來,找到自己的桌牌位置坐好。此次集團的青年幹部座談會,參加範圍是集團35周歲以下的全體青年幹部。陸自明細心地清點了一下座位,大約將近40個人,要求每位的發言時間控製在五分鍾之內。陸自明昨晚仔細的考慮了今天的發言內容,在筆記本上寫好了提綱。上午又在心裏反複練習,做了修改,感到胸有成竹。


    領導班子也陸續進入會場。一點半,劉積仁準時走入。他表情親切和藹,穿著白色襯衣,深色的筆挺西褲,手腕上戴著一塊黑皮表帶的玫瑰金腕表,顯得氣派十足。把茶杯和筆記本放下,一落座,目光掃了一圈眾人,嘈雜的會場頓時鴉雀無聲。鄭義平跟他交換目光,點點頭,拿過話筒,輕聲說道:“同誌們,現在開會。”在簡單開場白之後,時間留給青年幹部發言。全場一片寂靜,沒人開口講話。片刻冷場後,劉積仁說道:“今天會議的時間主要是留給各位年輕同誌的,我們來當‘聽’長!這樣吧,從左手邊開始,大家按照座序輪流發言,每個人都講講!”


    工作人員按照劉總的要求,把話筒遞給坐左手邊第一位的林致遠。林致遠簡單自我介紹後開門見山,提了幾條加強施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增加開發效益的措施,言簡意賅,講的很專業,針對性很強。領導班子們一邊聽,一邊認真記錄。發言畢,把話筒交給隔壁座位的同誌。陸自明聽的很仔細,也認真做記錄。他細心算了一下,按照順序自己應該輪到第九個發言。他邊聽邊記,心裏緊張地準備自己的發言,手心裏都是汗。中間有兩三位青年幹部顯然沒有認真做發言準備,磕磕巴巴、支支吾吾,應付了三五句話就結束了發言。


    陳英俊的發言顯然是有備而來,前麵是一大通對組織對領導的感謝,恩重如山、千恩萬謝、感激涕零。之後又大談特談自己的工作成績,自己是如何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在街道掛職時怎樣解決荷園小區的群訪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一口氣講了十五分鍾還停不下來。劉積仁和鄭義平微微皺眉。王榮坤見狀,拿過話筒輕輕提醒道:“小陳,具體工作不要展開講了,注意控製發言時間!”


    陳英俊略顯尷尬地“哦哦”應道。但是他已經準備好了發言稿,基本在照讀照念,一下打亂了發言節奏,不知該怎麽說下去。隻得硬著頭皮,加快語速,把打印好的發言稿往下迅速讀完。饒是如此,還是用了將近二十分鍾。


    鄭義平忍不住拿起話筒,說道:“因為參加今天會議的人多,希望大家控製好發言時間!通知文件上寫的很清楚,主要談成長的感悟,對集團、對領導、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改進措施,具體的工作就不要展開講了,空話套話客氣話一概省略。請後麵發言的同誌注意了!”


    接下去發言的幾位同誌心裏估計更加緊張,不敢多說什麽,三下五除二,幾句話就草草結束了發言。這樣,話筒很快遞到了陸自明手中。


    陸自明做了充分準備,而且源於大學時期經常參加演講、辯論賽的經驗,麵對公眾發言的心理素質基礎比較好。他接過話筒時,手心裏還都是汗,手也在微微地顫抖,他放好話筒,深呼吸一口氣,盡量平靜地說道:“我叫陸自明,去年七月畢業於河寧工學院建築工程專業,參加工作一年整,是集團的一名新兵。加入集團是我人生的重大選擇,一年後來看,也是十分正確的選擇。這裏有廣闊的幹事平台,有令人尊敬的領導、師長,有一個專業、勤奮、高效的團隊,在這裏我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溫暖,找到了人生的舞台。今天要首先感謝集團黨委、集團領導班子搭建了這麽好的交流平台,讓我們年輕人有發聲和展現自己的機會!下麵結合自己一年來的學習和工作體會,談‘加、減、乘、除’四個方麵的不成熟想法,請各位領導和同仁們批評指正。”


    簡明扼要的開場白後,陸自明漸漸穩住了呼吸和聲調,情緒趨於激動而平靜。


    他繼續說道:“一是在管理製度上要做‘加法’。集團承擔著許多政府職能和社會職能,工作上既要講經濟效益又要講社會效益。不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要在管理和服務上做加法。市場上靠增值服務賺取更多利潤,民生保障上靠增加服務來贏得口碑。比如,現在物業管理上,能否增加一個全市統一的報修、投訴的服務熱線?方便群眾撥打。現在的報修電話都分設在各個管理部、管理站,受理後又匯總到分公司,再分派下去,不方便。既然是服務電話,是否能夠統一一個類似於114這樣的,方便老百姓記的熱線電話,一鍵直撥解決問題。原來的管理部、管理站可以受理上門報修、投訴服務,不衝突。二是在業務板塊上要做‘減法’。突出主責主業,做大做強主要業務板塊。我去到物業之後,感覺施工板塊比較零散,規模都很小。開發線上有建築公司,物業上有大修工程隊,公房維修上也有工程隊,比較分散,同類的業務板塊是否可以壓減、合並?壓減合並不是要削弱這個版塊,相反,把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能更好地發展施工板塊業務,捏攏五根手指並成一個拳頭才更有力量。”陸自明進入講話狀態後氣定神閑,侃侃而談,不時用目光與領導班子以及會場眾人對視交流。


    劉積仁聽得很認真,不時向他投來對視目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目光的交流直達內心。陸自明感受到劉積仁的目光鼓勵,更加有底氣和自信。繼續說道:“三是在服務效能上要做‘乘法’。樹立物業管理的突出品牌形象,形成一個品牌、一個標杆、一個電話、一鍵撥打、一次解決的良好服務鏈條。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真真切切感受到集團在‘房’字頭的全方位服務,全鏈條解決群眾的住房需求和問題。四是在內部機製上要做‘除法’。解決掉內部機構重複、管理重疊的問題,減少管理層級,減少推諉扯皮,減少管理內耗,以高效的管理服務和優良的作風保障,給群眾以最優質的體驗。以上發言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予以批評指正!”


    這篇講話是陸自明花了一整晚時間精心思考準備的,要言不煩,言之有物。劉積仁聽了頻頻頷首,業務板塊歸並的建議與他頭腦中思考的集團改革方案不謀而合,其他幾條建議也都很有見地。他心想:這個陸自明自己沒有看錯,確實是個做管理者的好苗子,非常善於學習思考,善於歸納總結,言行舉止都符合一名優秀管理者的基本素養。剛入職場一年,能有這樣的宏觀思考和敏銳觀察力,十分難得。這幾條建議深得我心,下次要好好單獨找他聊一聊,把這個年輕人收入帳下。他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又在林致遠和陸自明的名字前麵分別畫下一個“△”三角符號。他抬頭用眼角斜掃一下兩旁,鄭義平保持微笑,王榮坤刻板的臉上麵無表情。


    陸自明講完後把話筒遞給章哲立。章哲立坐在他左手邊,有些茫茫然地接過話筒。昨晚他帶了兩個小包工頭去金尊ktv消費,在歌廳裏玩到半夜。一上午坐在荷園小區現場辦裏發呆,想準備下午會議的發言稿,但腦子昏昏沉沉,一共憋出了十幾句話。本來中午想補個覺,結果一點半開會,還要提前趕到,坐在會場一直哈欠連天,半夢半醒。他硬著頭皮接過話筒,心跳加速,腦子裏一片空白。結結巴巴地說道:“我,我叫章哲立,畢業於江南建院土木工程專業,去年7月...哦不,去年8月參加工作,現在工程科工作,主要負責荷園小區的現場管理工作。感謝各位領導,感謝各位同事的關心和幫助,我,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好好...努力工作…不辜負…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說完像扔滾燙的炭火一樣把話筒遞給下一位同誌。


    集團往年也召開過青年幹部座談會,這是黨委條線上的慣例性工作,由黨委書記負責召開,不要求全部發言,一般選兩三個年輕幹部代表發言,最後黨委書記提幾點要求和希望,大抵是走一個形式而已。但是今年的青年幹部座談會,劉積仁非常重視,把參加範圍擴大到35周歲以下的年輕幹部,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言,而且要求班子成員全部參加。主要目的就是要觀察、遴選一批有頭腦、肯幹事的年輕人,為之後的中層幹部調整和競崗做準備。因此他聽得格外認真,記錄的也很仔細。對少數發言出眾的年輕幹部名字前分別畫下“△”、“o”等各種符號。


    接下去會議繼續按照順序發言,也有少數幾個年輕幹部的發言比較精彩,看到了集團的一些工作方麵的不足,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改進意見。但是大多數人的發言平淡,思想平庸,內容貧乏。最後一個青年幹部發言完畢,時間已經過了五點鍾。鄭義平低頭跟劉積仁交換了一下意見,又分別征求了三位副總的意見,他們都表示不再講話,最後鄭義平做了會議小結,五點鍾半結束會議。


    會議結束後,陸自明看看時間,心想:王梅芳要麽晚上值班,要麽應該已經下班回家了。看來今天聯係又不方便了,隻能等到明天再跟她聯係吧。


    晚上,他一人宅在宿舍裏,一直反省總結下午會議自己的發言。總體來講發言是成功的。從自己發言時觀察到的會場眾人表現就可以判斷,自己的發言內容引起了包括劉總在內的許多人的注意,不一定講得對,但至少認可自己的思考。他覺得基本達到了預期,但是有些地方還可以引經據典擴展幾句,效果會更好。以後在講話時還可以改進。全場聽下來,自己的發言質量和效果應該是可以排在靠前的。有的同誌的發言質量也很高,無論是內容還是遣詞用句,都很吸引人,這也給他以啟示和思考,集團裏畢竟臥虎藏龍,人才輩出啊!這些優秀的年輕同事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可能會成為自己潛在的競爭對手,當然也可能成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好夥伴。


    他翻開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單行冊,全書一萬多字,薄薄的沒有幾頁紙。這篇文章他讀過三四遍了。前段時間,讀完姚雪垠的《李自成》,感到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做了不少的讀書筆記,也寫過兩篇讀後感,頗有受益。又借來郭沫若的文章來讀,《甲申三百年祭》深刻剖析了明末官僚體製的弊端,內宮和武將之間權力相互掣肘,軍事決策效力低下,官吏貪腐成風,民不聊生,對明王朝覆滅的曆史必然解讀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但是對郭先生把李自成起義的失敗歸結於牛金星和劉宗敏文武二巨頭身上,則頗不以為然。讀了三四遍,略有心得,他打算寫一篇讀後感。於是展紙蘸墨,提筆疾書--《讀<甲申三百年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同塵室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同塵室主人並收藏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