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如此之多的變遷、磨難和不幸之後,今天,生活格調對中國人來說還是個問題嗎?


    1999年《格調》一書初次在中國出版時,曾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甚至學術界也卷入其中,其爭論焦點就是:這是中國人的真問題還是偽問題?12年過去了,我們似乎仍然沒有獲得一個確切的答案。一方麵,惡俗仍然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蔓延,所有福塞爾在80年代美國觀察到的社會等級符號在今天的中國依然泛濫,攀爬上財富階梯頂端的人們正花樣百出地炫耀財富,而且形式更為極端。另一方麵,由於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公,社會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公平和正義轉化,人們如果連住房都買不起,還能侈談生活格調嗎?


    中國的改變太快,以至於沒有什麽東西可以長時間存留,包括社會習俗和生活品味。然而,不管生活正在變得多麽艱難,隻要有機會改善,人們還是希望自己的言行舉止更得體,生活更有情趣,更豐富充實。這種根深蒂固的傾向,任由多麽強大的生活壓力也無法摧毀。所以《格調》一書所揭示的道理並沒有改變:如果你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錢多錢少,還是渴望讓自己與眾不同。


    盡管媒體當年沸沸揚揚,我曾經懷疑這本書對中國社會是否真正產生了影響。一個朋友告訴我,至少有兩種東西因為《格調》的出版而衰落了,一是保齡球,二是轎車後窗上懸掛的毛絨玩具。暫且不論保齡球和後車窗的毛絨玩具格調高低,僅從功能角度考察,保齡球肯定不如戶外運動更有益於健康;而後車窗上懸掛過多的異物,無疑會遮蔽後視鏡需要的視線,容易引發車禍。另一方麵,也有一些東西因為《格調》時髦了起來:由於福塞爾觀察到,在球類運動中,球的尺寸越小越被認為有格調,所以今天中國越來越多的有錢人都打起了高爾夫球。而在諸多的對比中,我自己觀察到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則是地產開發商在改變住宅品位方麵所做的不懈努力。今天,你已經很難在中檔以上的住宅區內看到筆直的道路了。小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彎曲,常常莫名其妙地消失在綠樹掩映的樓群裏。


    當初把此書介紹給中國讀者時,是當作社會學大眾讀物定位的。今天回頭來看,此書的定位遠比社會學讀物要複雜得多,它包含了許多心理學、經濟學,甚至政治學的元素,這些元素被包裹在生活品味的外衣之下,巧妙地影響了人們的思考。其實,這一複雜的定位不是正好對應了中國社會隱秘多變的價值取向嗎?我甚至相信,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此書都將繼續磨礪我們的生活智慧。


    石 濤 2011年10月於加州矽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格調(修訂第3版):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保羅·福塞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保羅·福塞爾並收藏格調(修訂第3版):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