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宮中賞賜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是寧公之靈在晚年在京城養老之時,看著自己的後輩子孫心中便少不了愧疚。
不僅生前為他們一一尋了生計出路,便是死後,也尋麽了些好處,讓他們來世不必忍受窮苦。
哪怕是知道了即便隻有一世的父子情分,帶喝了孟婆湯再入輪回便前塵盡忘,寧公之靈還是不由分說地安排好了一切。
父母待子之心,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賈璉扛著賈荀瘋玩了一通,累的倒在炕上,扒著王熙鳳的手不放開,笑著賴在旁邊,說要王熙鳳給他揉揉腰,王熙鳳橫他一眼,眼波流轉,卻也是伸手滿足了賈璉的意思。
寧公之靈看完了他們一家玩鬧,又將目光投向了賈蓉和秦可卿的院子。
“二弟,你算是好福氣,後輩也算是人丁興旺,你瞧瞧我這邊,幾代都是獨苗兒一個,你讓我如何能放下心來呢。”
寧國府幾代單傳的情況一直都是寧國公賈演的一塊心病,直到現在也未曾改變過。
榮公之靈知道自己這位大哥的心事,便也勸慰道:“大哥也不必太過憂心,我瞧著那孩子是個好的,守業應當是沒有問題,如今他不涉入朝局,也算是好事一件,遠離朝堂,隻要有自保之力,後代子孫富貴閑人的日子總跑不掉。
何況我瞧著他們夫妻二人的關係不錯,秦氏以後一定會多生幾個孩兒的,大哥大可寬心。”
寧公之靈聽了他的勸慰先是點頭,隨後又笑著搖搖頭,“子孫後輩的事情,我這個已經作古多年的老頭子還擔心這麽多作甚,兒孫自有兒孫福,且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吧。”
與寧公之靈不同,榮公之靈也有他的煩惱所在,他低頭去看在書房裏獨自品茶的賈政,還有在屋內
寧公之靈說完便不再往老宅裏麵看,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遠方。
“二弟,今日這酒你可喝夠了?”
榮公之靈聽了笑道:“自然是不夠的。”
“哈哈,那二弟便與我同去一飲盡興如何?”
“大哥之命,小弟豈敢不從!”
說罷,寧榮二公之靈便離開了賈家的老宅,十分默契地往起初他們買酒之處的酒庫而去。
時逢年節,有的人歡聲笑語,也有擔憂的人在背後默默操心,可是不論如何,總是希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的。
遠在京城皇城中的賢陽宮裏也是如此,當今下旨,說不必興師動眾,各宮自行在宮中守歲即可。
元春早就接到了內務府送來過年的東西,又命宮人將整個屋子燒得暖暖的,給底下宮人派了紅包,許了伺候的宮人們今日不必都在跟前伺候,可以自己回屋去休息。
雖然不能大辦,卻也是諸人麵上都有了幾分自在,宮裏伺候的人日子不好過,元春是女官出身,對底下這些宮人們的辛苦也十分理解,故而平時的時候,也不會向後宮裏的一些嬪妃遇見心情不順的時候,就苛待宮人。
九皇子在元春的精心照料下逐漸長大,因著他是頂著大勝的名頭出生,當今對他也自然多了上心了幾分,又因為九皇子是幼子。
在三皇子長大有了複雜的心思之後,當今便從心裏喜愛與其餘幾個年紀較小的皇子相處,所以當今去賢陽宮的次數也不少,元春的在宮裏的日子也還算是平靜。
“娘娘若是累了,就早些歇下吧,今日是年夜,陛下每年都會去看皇後娘娘的。”
抱琴端來了洗漱用的水,見元春還坐在桌案前麵看書,擔心她夜裏看書會扣了眼睛,便輕聲開口勸元春去休息。
元春見她端著水過來,對她嗔怪道:“你怎麽還親自端水過來,交給她們就是。”
抱琴笑道:“難得能鬆快一日,我讓她們都回去歇著去了,再說,從小到大過年的時候都是我跟著姑娘,我可是個再小氣不過的,可不能把這麽好的機會讓給她們。”
聞言元春放下手中的書對她笑道:“你就哄我開心吧。”
說完,元春看了一眼自鳴鍾上麵的時間,見時間確實已經很晚了,便將書收了起來,就著抱琴端來的水淨了手。
“抱琴,你說母親過年的時候,會想起我麽?”
抱琴嘴角正噙著笑意,沒想到元春竟然會突然問她這麽一句話,愣了一下後,對元春笑道:“太太心裏是最疼姑娘的,怎麽會不惦記著,而且姑娘不是也給太太送東西過去了麽,太太見了一定會開心的。”
元春聽了抱琴的安慰,微微點了點頭,沒有再說別的話,又問起九皇子,抱琴笑道:“小殿下頑了一下午,已經睡下了。”
元春聽了嗯了一聲,隨後便拉過被子躺下,抱琴見元春沒有多少睡意,想了想又對元春說道。
“姑娘,九皇子也到了開蒙的年歲,姑娘要不要和陛下說說,早點兒給小殿下尋個先生。”
元春淡然地看了她一眼,半晌才說道:“這件事不急,陛下心裏是有咱們九皇子的,想來也有打算。
我要是多說,陛下會不高興的,咱們的日子看著體麵,實則不比皇後娘娘和陛下有情分,也就是咱們九皇子看著還能入陛下的眼,這才沒有人敢慢待咱們宮裏。
你看瑾妃,雖然這兩年晉了妃位,可是陛下不總去她那裏,那日子過得還不如一個得寵的昭媛順心。
我比她也不多什麽,一身榮寵全賴咱們九皇子,還是不要多言,免得惹了陛下厭棄。”
抱琴見元春心思已定,又已經閉上了眼睛,將身子轉了過去,就知道今日是不能再勸了。
可抱琴想要勸元春的心思,一直都沒有歇下來,她從小便跟在元春身邊,如何能感覺不到元春心態的變化。
自賈政與王氏分家出去之後,元春行事的態度就變了許多,要說元春之前,不說是向其餘的妃嬪那樣急於邀寵,卻也是動了心思的,每每在見當今之前,也會細心裝飾,可分家之後,再見到當今,元春的心思總是淡淡的。
久而久之,當今來元春宮裏,就隻是看九皇子,便是留宿,也隻是純粹地留下來休息,元春的年歲正是好時候,這讓滿心都是元春的抱琴急的不行,勸了幾次,元春都不是很在意。
這讓抱琴也是十分苦惱,在這宮裏做妃子的,靠的就是皇帝的寵愛,若是沒了寵愛,那便是人人可欺,現在元春有九皇子,九皇子是當今最小的兒子。
當今還能過來看看,若是將來哪個妃嬪又生下了皇子,當今的心思就會轉到別的妃嬪身上,到那個時候,元春和九皇子都沒了當今的寵愛,這日子怕是會不好過,因此抱琴可算是為著元春用盡了心思。
抱琴見元春睡了,放下了帳子,自己則是在屋內的小榻上躺下,暗暗歎道。
“娘娘,您什麽時候才能想開啊。”
可不管抱琴是怎麽想到,最要緊的還是元春想怎麽辦。
年節之中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忌諱,大徒也是如此,年節期間不好動工,直到出了正月,賈赦等族裏找來的人,才出來接著幹活。
期間,賈赦也見到了從當今從京城派來的人,接了當今的賞賜,隨行而來的還有元春的賜禮。
當今的賞賜自然是極為豐厚的,手臂長的金鑲瑪瑙如意四對,珍珠十掛,金碗四對,貂皮六張,火狐皮八張,妝蟒二十匹,嵌玉腰帶兩條。
隻見來人與賈赦笑道:“賈將軍,陛下除了這些例行賞賜外,還有厚賞。”
來人說完,便另外宣道:“另賞一等將軍賈赦朝珠兩掛,黃緞十二匹。”
賈赦帶著賈璉等家中男丁接了聖旨扣頭謝恩,接了賞賜。
待宣完旨意,來人便到賈赦麵前笑言道:“賈將軍,陛下說了,讓賈將軍早日料理完這裏的事情,待回朝有要事相托。”
賈赦急忙笑著應下,說這裏工期已經完成大半,必然會早日回京,又讓人領了來傳當今聖旨的內侍們去休息吃飯。
待送走了傳當今聖旨的內監,又有送來元春賞賜的內監上前。
史溁就見著來送東西的是在元春宮裏見過的內監總管,那總管正與賈赦見禮說話,忽而見了史溁過來,急忙笑著迎過來,對史溁說道。
“老太太可來了,娘娘說了,要親眼見著老太太安好才行。”
史溁聽了笑問他道:“娘娘和九皇子在宮裏如何?我們來了這裏,倒是沒法子遞牌子進宮去給娘娘請安了。”
那總管內監急忙答道:“都好都好,娘娘和九皇子都好好的,來之前,娘娘囑咐了半日,差點兒就沒趕上陛下的車隊。”
說話間,元春宮內的總管內侍百年招呼著跟來的人將元春給的賞賜送了過來。
先是賞賜了用來做法事的三百二十兩,而後才是對榮國府諸人的賞賜。
史溁得的是一根沉香木拐,兩柄如意,上麵刻著富貴福壽的金錠十個,宮綢八匹。
賈政得的是瑪瑙枕兩對,新書四部,上用宮緞六匹,賈赦比賈政得到的多一些,因著賈赦身上有爵,賈政身上無爵且已經分家,賈赦便比賈政得到的多了金爵和銀爵各兩支。
邢氏得的與王氏是一樣的,隻是宮綢不同,王氏的宮綢看著比邢氏的用的金銀線用的更多,更加華麗一些。
邢氏對此根本就不在乎,王氏乃是元春親母,元春略有偏心不是什麽大事,且她如今已經不屑與王氏爭什麽高下,自然不把這些放在心上。
且元春也沒有做得出格,隻是花樣紋路不一樣罷了,數目都是一樣的,故而邢氏接了賞賜,吩咐身邊的丫鬟沫兒收好,便退到一邊,臉上也沒有什麽不悅的神色。
接著便是賈璉與王熙鳳的,他們二人如今有職,便與還在閨閣中的寶玉諸姊妹不同,隻比賈赦與邢氏的少上兩分。
寶玉等諸姊妹得的便是比賈璉和王熙鳳更少一些,都是一些文房四寶,宮扇等物。
因著史溁多次進宮之時,提起了寶玉與賈環等人都好,又將寶玉等人功課拿給元春看,元春這回賞賜便是帶上了賈環、賈琮的人的份。
他們都在上學,故而元春給他們的賞賜中各有新書兩部,內容盡為聖賢書之列,又有上製之文房四寶,上用寶墨,賈琮、賈環等接到元春之賞都心內高興,更加用功不提。
隨著元春賞賜而來的自然還有元春讓隨行內侍給史溁、賈政還有王氏的信件。
賈政對於上次元春在寶玉親事上的做法,很是合他心意,故而也想看看元春給他的信件中都寫了什麽,便和同樣心中急切的王氏一起,與眾人告辭,各自回房。
史溁將元春給她的信拆開去讀,信中內容先是問好,又說了許多對家人的想念等語,倒是都是平常的內容。
史溁看了信之後,便讓鴛鴦將信收好,好生放起來。
與史溁這邊信的內容不同的是,賈政和王氏收到的信中則是多了幾分內容。
元春給賈政的信裏叮囑賈政做事要小心謹慎,不可大意,給王氏的信中則是叮囑王氏要照顧好寶玉,讓寶玉好生讀書。
又言明讓王氏不要忽略賈蘭,王氏見元春信上說元春在宮中日子過得安穩,擔憂的心也是放下了些許,隻是上次她給了元春生子的方子,久久不見元春再傳出喜信兒,心裏多有遺憾。
“太太,娘娘心裏是惦記太太的,您看娘娘賞下來的緞子真好看,太太讓人裁了來做衣裳一定好。”
彩萍不隻一次跟著王氏接元春的賞賜,自然知道王氏在這個時候,最想聽的就是元春念著她的話,隻一味地在一邊恭維王氏。
不隻是宮綢,王氏每看過一樣,彩萍便在一邊說好話,還說這些東西,和王氏極為相配。
王氏也正在看元春賞下來的東西,聽了她的話,也是笑得開懷,她在開心之餘,又厚賞了身邊的幾個丫鬟。
賈赦和賈璉在招待好來傳賞賜的內侍後,便來與史溁說了當今命人傳來的那句話,史溁知道在金陵的時間不多了,便與賈赦商議讓人加快趕工,而她自己則是加緊了其他的準備。
不僅生前為他們一一尋了生計出路,便是死後,也尋麽了些好處,讓他們來世不必忍受窮苦。
哪怕是知道了即便隻有一世的父子情分,帶喝了孟婆湯再入輪回便前塵盡忘,寧公之靈還是不由分說地安排好了一切。
父母待子之心,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賈璉扛著賈荀瘋玩了一通,累的倒在炕上,扒著王熙鳳的手不放開,笑著賴在旁邊,說要王熙鳳給他揉揉腰,王熙鳳橫他一眼,眼波流轉,卻也是伸手滿足了賈璉的意思。
寧公之靈看完了他們一家玩鬧,又將目光投向了賈蓉和秦可卿的院子。
“二弟,你算是好福氣,後輩也算是人丁興旺,你瞧瞧我這邊,幾代都是獨苗兒一個,你讓我如何能放下心來呢。”
寧國府幾代單傳的情況一直都是寧國公賈演的一塊心病,直到現在也未曾改變過。
榮公之靈知道自己這位大哥的心事,便也勸慰道:“大哥也不必太過憂心,我瞧著那孩子是個好的,守業應當是沒有問題,如今他不涉入朝局,也算是好事一件,遠離朝堂,隻要有自保之力,後代子孫富貴閑人的日子總跑不掉。
何況我瞧著他們夫妻二人的關係不錯,秦氏以後一定會多生幾個孩兒的,大哥大可寬心。”
寧公之靈聽了他的勸慰先是點頭,隨後又笑著搖搖頭,“子孫後輩的事情,我這個已經作古多年的老頭子還擔心這麽多作甚,兒孫自有兒孫福,且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吧。”
與寧公之靈不同,榮公之靈也有他的煩惱所在,他低頭去看在書房裏獨自品茶的賈政,還有在屋內
寧公之靈說完便不再往老宅裏麵看,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遠方。
“二弟,今日這酒你可喝夠了?”
榮公之靈聽了笑道:“自然是不夠的。”
“哈哈,那二弟便與我同去一飲盡興如何?”
“大哥之命,小弟豈敢不從!”
說罷,寧榮二公之靈便離開了賈家的老宅,十分默契地往起初他們買酒之處的酒庫而去。
時逢年節,有的人歡聲笑語,也有擔憂的人在背後默默操心,可是不論如何,總是希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的。
遠在京城皇城中的賢陽宮裏也是如此,當今下旨,說不必興師動眾,各宮自行在宮中守歲即可。
元春早就接到了內務府送來過年的東西,又命宮人將整個屋子燒得暖暖的,給底下宮人派了紅包,許了伺候的宮人們今日不必都在跟前伺候,可以自己回屋去休息。
雖然不能大辦,卻也是諸人麵上都有了幾分自在,宮裏伺候的人日子不好過,元春是女官出身,對底下這些宮人們的辛苦也十分理解,故而平時的時候,也不會向後宮裏的一些嬪妃遇見心情不順的時候,就苛待宮人。
九皇子在元春的精心照料下逐漸長大,因著他是頂著大勝的名頭出生,當今對他也自然多了上心了幾分,又因為九皇子是幼子。
在三皇子長大有了複雜的心思之後,當今便從心裏喜愛與其餘幾個年紀較小的皇子相處,所以當今去賢陽宮的次數也不少,元春的在宮裏的日子也還算是平靜。
“娘娘若是累了,就早些歇下吧,今日是年夜,陛下每年都會去看皇後娘娘的。”
抱琴端來了洗漱用的水,見元春還坐在桌案前麵看書,擔心她夜裏看書會扣了眼睛,便輕聲開口勸元春去休息。
元春見她端著水過來,對她嗔怪道:“你怎麽還親自端水過來,交給她們就是。”
抱琴笑道:“難得能鬆快一日,我讓她們都回去歇著去了,再說,從小到大過年的時候都是我跟著姑娘,我可是個再小氣不過的,可不能把這麽好的機會讓給她們。”
聞言元春放下手中的書對她笑道:“你就哄我開心吧。”
說完,元春看了一眼自鳴鍾上麵的時間,見時間確實已經很晚了,便將書收了起來,就著抱琴端來的水淨了手。
“抱琴,你說母親過年的時候,會想起我麽?”
抱琴嘴角正噙著笑意,沒想到元春竟然會突然問她這麽一句話,愣了一下後,對元春笑道:“太太心裏是最疼姑娘的,怎麽會不惦記著,而且姑娘不是也給太太送東西過去了麽,太太見了一定會開心的。”
元春聽了抱琴的安慰,微微點了點頭,沒有再說別的話,又問起九皇子,抱琴笑道:“小殿下頑了一下午,已經睡下了。”
元春聽了嗯了一聲,隨後便拉過被子躺下,抱琴見元春沒有多少睡意,想了想又對元春說道。
“姑娘,九皇子也到了開蒙的年歲,姑娘要不要和陛下說說,早點兒給小殿下尋個先生。”
元春淡然地看了她一眼,半晌才說道:“這件事不急,陛下心裏是有咱們九皇子的,想來也有打算。
我要是多說,陛下會不高興的,咱們的日子看著體麵,實則不比皇後娘娘和陛下有情分,也就是咱們九皇子看著還能入陛下的眼,這才沒有人敢慢待咱們宮裏。
你看瑾妃,雖然這兩年晉了妃位,可是陛下不總去她那裏,那日子過得還不如一個得寵的昭媛順心。
我比她也不多什麽,一身榮寵全賴咱們九皇子,還是不要多言,免得惹了陛下厭棄。”
抱琴見元春心思已定,又已經閉上了眼睛,將身子轉了過去,就知道今日是不能再勸了。
可抱琴想要勸元春的心思,一直都沒有歇下來,她從小便跟在元春身邊,如何能感覺不到元春心態的變化。
自賈政與王氏分家出去之後,元春行事的態度就變了許多,要說元春之前,不說是向其餘的妃嬪那樣急於邀寵,卻也是動了心思的,每每在見當今之前,也會細心裝飾,可分家之後,再見到當今,元春的心思總是淡淡的。
久而久之,當今來元春宮裏,就隻是看九皇子,便是留宿,也隻是純粹地留下來休息,元春的年歲正是好時候,這讓滿心都是元春的抱琴急的不行,勸了幾次,元春都不是很在意。
這讓抱琴也是十分苦惱,在這宮裏做妃子的,靠的就是皇帝的寵愛,若是沒了寵愛,那便是人人可欺,現在元春有九皇子,九皇子是當今最小的兒子。
當今還能過來看看,若是將來哪個妃嬪又生下了皇子,當今的心思就會轉到別的妃嬪身上,到那個時候,元春和九皇子都沒了當今的寵愛,這日子怕是會不好過,因此抱琴可算是為著元春用盡了心思。
抱琴見元春睡了,放下了帳子,自己則是在屋內的小榻上躺下,暗暗歎道。
“娘娘,您什麽時候才能想開啊。”
可不管抱琴是怎麽想到,最要緊的還是元春想怎麽辦。
年節之中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忌諱,大徒也是如此,年節期間不好動工,直到出了正月,賈赦等族裏找來的人,才出來接著幹活。
期間,賈赦也見到了從當今從京城派來的人,接了當今的賞賜,隨行而來的還有元春的賜禮。
當今的賞賜自然是極為豐厚的,手臂長的金鑲瑪瑙如意四對,珍珠十掛,金碗四對,貂皮六張,火狐皮八張,妝蟒二十匹,嵌玉腰帶兩條。
隻見來人與賈赦笑道:“賈將軍,陛下除了這些例行賞賜外,還有厚賞。”
來人說完,便另外宣道:“另賞一等將軍賈赦朝珠兩掛,黃緞十二匹。”
賈赦帶著賈璉等家中男丁接了聖旨扣頭謝恩,接了賞賜。
待宣完旨意,來人便到賈赦麵前笑言道:“賈將軍,陛下說了,讓賈將軍早日料理完這裏的事情,待回朝有要事相托。”
賈赦急忙笑著應下,說這裏工期已經完成大半,必然會早日回京,又讓人領了來傳當今聖旨的內侍們去休息吃飯。
待送走了傳當今聖旨的內監,又有送來元春賞賜的內監上前。
史溁就見著來送東西的是在元春宮裏見過的內監總管,那總管正與賈赦見禮說話,忽而見了史溁過來,急忙笑著迎過來,對史溁說道。
“老太太可來了,娘娘說了,要親眼見著老太太安好才行。”
史溁聽了笑問他道:“娘娘和九皇子在宮裏如何?我們來了這裏,倒是沒法子遞牌子進宮去給娘娘請安了。”
那總管內監急忙答道:“都好都好,娘娘和九皇子都好好的,來之前,娘娘囑咐了半日,差點兒就沒趕上陛下的車隊。”
說話間,元春宮內的總管內侍百年招呼著跟來的人將元春給的賞賜送了過來。
先是賞賜了用來做法事的三百二十兩,而後才是對榮國府諸人的賞賜。
史溁得的是一根沉香木拐,兩柄如意,上麵刻著富貴福壽的金錠十個,宮綢八匹。
賈政得的是瑪瑙枕兩對,新書四部,上用宮緞六匹,賈赦比賈政得到的多一些,因著賈赦身上有爵,賈政身上無爵且已經分家,賈赦便比賈政得到的多了金爵和銀爵各兩支。
邢氏得的與王氏是一樣的,隻是宮綢不同,王氏的宮綢看著比邢氏的用的金銀線用的更多,更加華麗一些。
邢氏對此根本就不在乎,王氏乃是元春親母,元春略有偏心不是什麽大事,且她如今已經不屑與王氏爭什麽高下,自然不把這些放在心上。
且元春也沒有做得出格,隻是花樣紋路不一樣罷了,數目都是一樣的,故而邢氏接了賞賜,吩咐身邊的丫鬟沫兒收好,便退到一邊,臉上也沒有什麽不悅的神色。
接著便是賈璉與王熙鳳的,他們二人如今有職,便與還在閨閣中的寶玉諸姊妹不同,隻比賈赦與邢氏的少上兩分。
寶玉等諸姊妹得的便是比賈璉和王熙鳳更少一些,都是一些文房四寶,宮扇等物。
因著史溁多次進宮之時,提起了寶玉與賈環等人都好,又將寶玉等人功課拿給元春看,元春這回賞賜便是帶上了賈環、賈琮的人的份。
他們都在上學,故而元春給他們的賞賜中各有新書兩部,內容盡為聖賢書之列,又有上製之文房四寶,上用寶墨,賈琮、賈環等接到元春之賞都心內高興,更加用功不提。
隨著元春賞賜而來的自然還有元春讓隨行內侍給史溁、賈政還有王氏的信件。
賈政對於上次元春在寶玉親事上的做法,很是合他心意,故而也想看看元春給他的信件中都寫了什麽,便和同樣心中急切的王氏一起,與眾人告辭,各自回房。
史溁將元春給她的信拆開去讀,信中內容先是問好,又說了許多對家人的想念等語,倒是都是平常的內容。
史溁看了信之後,便讓鴛鴦將信收好,好生放起來。
與史溁這邊信的內容不同的是,賈政和王氏收到的信中則是多了幾分內容。
元春給賈政的信裏叮囑賈政做事要小心謹慎,不可大意,給王氏的信中則是叮囑王氏要照顧好寶玉,讓寶玉好生讀書。
又言明讓王氏不要忽略賈蘭,王氏見元春信上說元春在宮中日子過得安穩,擔憂的心也是放下了些許,隻是上次她給了元春生子的方子,久久不見元春再傳出喜信兒,心裏多有遺憾。
“太太,娘娘心裏是惦記太太的,您看娘娘賞下來的緞子真好看,太太讓人裁了來做衣裳一定好。”
彩萍不隻一次跟著王氏接元春的賞賜,自然知道王氏在這個時候,最想聽的就是元春念著她的話,隻一味地在一邊恭維王氏。
不隻是宮綢,王氏每看過一樣,彩萍便在一邊說好話,還說這些東西,和王氏極為相配。
王氏也正在看元春賞下來的東西,聽了她的話,也是笑得開懷,她在開心之餘,又厚賞了身邊的幾個丫鬟。
賈赦和賈璉在招待好來傳賞賜的內侍後,便來與史溁說了當今命人傳來的那句話,史溁知道在金陵的時間不多了,便與賈赦商議讓人加快趕工,而她自己則是加緊了其他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