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歡迎使用純天然綠色循環模式洗手間,可愛的豬仔陪您一起方便!【廁所】</h2>


    親愛的唐穿團客人,當您跟我們的導遊一起領略過大唐王朝的壯麗山河、風土人情、美酒佳肴以後,為了能讓您的穿越之旅安全順利,還有很多不太高雅華麗、人們都盡量避免提到,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事必須交代清楚。不過在這裏我們要提醒大家,閱讀這部分章節內容的時候千萬不要邊吃東西邊看,除非您正在減肥打算控製食欲。話又說回來,唐穿團的客人您減什麽肥啊親……


    言歸正傳,您穿越成長安城裏的一名貴族男子,在春秋天氣適宜的日子裏跟一群朋友出城打獵,架著鷹,牽著猞猁,帶著狗收獲頗豐。眼看天色晚了,有個朋友說他家在附近有一處莊園,於是大家一起去吃飯投宿。現成的新鮮獸肉燒烤起來,朋友的家人搬出大壇自釀米酒,你們一邊吃喝一邊行令歌舞,您醉醺醺地吃飽喝足了正高興著,肚子裏一陣嘰咕亂響,得,五穀輪回,人有三急,趕緊出去找地方吧。


    捂著肚子溜出宴會廳,您抓住個男仆人,張嘴問:“洗手間在哪裏?”


    回答您的肯定是一副張嘴茫然的聽不懂表情。


    “衛生間?化妝室?wc?toilet?……廁所!茅房!”真是的,這種時候還玩什麽優雅含蓄小清新啊。終於聽懂了您吼出來的後兩個詞,仆人轉身帶著您彎彎曲曲繞走上好一陣子,到了一麵院牆邊,指著一間獨立的小房子,行了,這就是,您自個兒進去方便吧。


    這間小房子呢,簡陋點可能連屋頂都沒有,更沒有窗子,就是四麵牆中間有個門洞的樣子,而且還建得比較高,您得登上一道石階或者木梯子才能進門。三步並作兩步上去,哎喲,我去!這股子味……為大家的消化係統著想,這裏就不仔細描述房子內部的景象了。


    實在是急得不行了,您也顧不上什麽衛生條件了,挑著揀著能下腳的地方挪到地麵上那個坑洞前,撩衣服一蹲,嗯,爽!


    然後呢?您抬頭左顧右盼地尋找雪白柔軟的衛生紙?別做夢了吧,在漢唐時代,“紙”可是貴重物品,特別是沒寫過畫過的淨紙,拿來給您收拾殘局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是在有大量廢紙的地方,比如有錢文化人家裏,或者成天抄經的佛寺、寫賬簿的商鋪裏,您還可能弄到一些正反麵都寫滿字畫、實在沒別的用處的舊廢紙張用來方便。但即使這樣,很多人也會喊著“敬惜字紙”的口號反對這一做法,因為在他們看來,美麗的漢字是神聖不容玷汙的。專門用於個人衛生的“草紙”在上層貴族社會成為日常用品,大概要到宋元以後了,而在廣大平民百姓當中這玩意兒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算奢侈品呢······[注12]


    在這樣一個荒郊野外的田莊裏,如果主人很挑剔、生活質量高,奴仆們又不敢偷懶,那算您運氣好,廁所角落裏可能放著一籠類似於筷子筒的東西,筒裏插著十幾根扁平的竹簽子或木簽子,這就是用來解決後事的“廁籌”或者叫“籌片”了。抽一根出來,練習著用用吧。其實這是最環保的工具了,因為一般都會反複循環使用——當然,講究的人家用完一次以後,會放置在固定地點,由奴仆們拿走清洗過才再度投用。不講究的呢?呃,不細說了,您自己想象。


    您覺得這樣太可怕了?其實,在主人不經常居住的田莊別業,廁所裏很可能連“廁籌”都不給預備。那怎麽辦呢?有經驗的古人會在如廁前,路上揀塊石頭、土坷垃甚至揪幾片大點的樹葉子,就用這些解決了。


    再多說幾句,您知道在東漢之前,書寫用紙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是用竹子或木頭削成扁片“簡”,在簡上寫字,對吧?那些寫滿了字,再沒別的用處的“簡籌”,有時候也會被拿來如廁用。比如敦煌馬圈灣、懸泉和漢居延甲渠侯官遺址出土的大量漢簡,上麵寫了很多有價值的珍貴信息,但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從茅坑裏掏出來的……當時人可能覺得這樣廢物利用方便節省,用得挺爽,但你們考慮過後世考古工作者和研究學者的巨大壓力嗎,祖先們······


    場地環境和完事後的問題還不是您會遇到的全部麻煩。就是在過程當中,您好不容易覺得鬆快一點了,剛出一口氣,隻聽“吭哧”幾聲,身下突然伸出一張長嘴,兩排獠牙張開,對著您的命根子就過來了——哎,不要叫得這麽慘嘛,沒事沒事的。


    從坑洞裏拱上來的長嘴君,目標不是您身體上的零件,人家隻是在趁熱乎吃環保餐而已。您問這豬從哪裏來的?還記得這間廁所的位置比較高、要登台階上來嗎?那是因為它就建在豬圈的上麵,一牆之隔,一板之下,就是二師兄們的地盤啦!賺到了吧,方便的同時還能跟主人圈養的豬仔們聯絡感情,古代人的生活就是綠色健康親近自然,啊哈哈!


    這種茅廁和豬圈連在一起的“連茅圈”,基本形式在我國延續了兩三千年都變化不大,直到現在,一些農村裏仍然能見到。這種廁所的好處就不說了,它最大的害處是容易交互傳染人畜寄生蟲病,另外呢,占地麵積也比較大。在農村、在郊外田莊裏還好說,如果是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家,弄個圈養豬可就不太容易了。


    您從朋友的郊外田莊回到長安城內自己家裏,過半天又想去方便了。您家地方不算小,有獨立的院落,但也沒大到能弄個豬圈還不影響居家市容環境的地步。那麽廁所該建在哪裏?


    跟我來,走出正堂和居住的廳房,一般人家的廁所都是一間獨立的小房子,建在院子的某個角落裏,有屋頂有四麵牆,有的木門上還有小洞,人們在內方便時可以通過門洞看到外麵。如果不巧也有人這時候想來如廁,裏麵的先到者可以大喊一聲,提醒後來者忍上一會兒,避免尷尬情況發生。


    廁所裏麵呢,通常是先在地下挖一個大坑,或者埋下一口大缸,坑上或缸上用木板或石板鋪好,留出縫隙供人蹲用。有的人體弱,蹲不住,那麽可以用專門的坐器,當時叫“廁床”,樣子像是現代的馬桶圈墊,下麵有腿支在板縫兩邊,其實整體看上去像個環形的板凳,中間鏤空。這種坐便器在戰國晚期就有了。[注13]


    不管是蹲著也好,坐著也好,提醒您,方便的時候盡量別往下看。下麵的旱廁糞坑裏可沒有水衝,蓄積既久,各種生物都十分活躍。至於那一陣一陣冒上來的氣味,躲也躲不過,沒辦法,忍著吧。據說有那富貴皇族人家,在廁所裏專門放著幹棗用來堵鼻孔(然後被傻女婿當零食吃了)。


    地下挖的坑洞或者埋的瓦缸再大,也有填滿的一天,那怎麽辦?別擔心,唐朝已經有人專門以“剔糞”為業了,也就是後世的“傾腳頭”“掏糞工”,他們專門負責從城市的廁所裏清走糞便,然後作為上好的肥料賣到農村去種田用。這個行當雖然汙穢被人看不起,利潤卻是很高的,曆代都有幹這一行發大財的人,後來甚至還成了被黑道把持的行業呢。[注14]


    不過應該說,職業清糞工們的工作範圍,有一大部分是各種公共廁所。對,公廁這東西在我天朝也很早就出現了,《周禮》就有明確記載,位置一般是在主要道路的旁邊,樣子和上麵描述過的普通人家廁所差不太多,有些地方甚至已經有男廁女廁分開並列。這些公廁也有管理人員,但他們的主要職責是運糞賺錢,打掃廁內環境隻是附加工作。因為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人們對“積肥種田”的重視程度,遠大於維護市容清潔衛生。


    也因此,掏糞業的服務網絡很可能覆蓋不到城市裏的所有人家,有些城市居民人家會在自己家院牆上挖個洞,把廁所設在這裏,很沒公德地往門外道路、公共空間裏排泄汙穢。為此,《唐律》裏特意明文規定:允許百姓往院外排水,但不允許排倒髒汙,違者要被打六十板子。[注15]俗話說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會出台這種法律,本身就說明這一現象已經比較常見了,所以唐朝城市街巷裏的公共衛生,恐怕真是好不到哪裏去。


    看到這裏,您已經惡心反胃得不想穿到唐朝長安城了?嗬嗬,說實話,在當時的年代,我天朝的城市環境衛生恐怕是全世界(已知的“舊大陸”)最好的,您知道當時的歐洲城鎮居民怎麽處理自家排泄物嗎?用桶子接完,直接往街上一倒!特別是住二樓以上的,連提下樓都不用,開窗子往外一傾,嘩啦,完事。所以當時歐洲人走在城鎮街上,時不時被天降肥沃澆灌一身,都習以為常沒啥可埋怨的。


    當然,上麵也說了,我天朝唐人收集處理城市糞肥主要是為了種田用,這是我們農業社會的一個特色,而歐洲國家就沒能建起這麽一個城鄉資源利用的係統。結果對比,我天朝不但市容環境相對較好,農村耕地肥力、糧食生產率也遠遠高出同時代的歐洲國家。後者因為土地肥力匱乏,普遍必須實施“休耕輪作”,即一塊土地耕種一陣子後再撂荒一段時間,讓它恢複自然肥力。


    唐朝一般人家裏最常見的廁所,就是上麵說的這樣子了。如果您到皇宮內、宰相府裏、特別有錢有勢的富貴人家做客,可能會見到一些“高級廁所”,比如供人坐著出恭的“廁床”弄得非常舒適,用軟墊子來撫慰尊臀、解放雙腿,廁所裏有幹淨光滑的籌片備用,地上還燃著香爐來緩和異味。甚至,坑洞下麵不是恐怖的長期積蓄物,而是一次一清的缸桶,缸桶裏還放些木屑、草木灰、敗絮等吸味用的碎物,盡量讓整個過程無聲無臭。


    還有更誇張的,廁所裏站幾個濃妝豔抹的婢女,手裏捧著香爐、廁紙或廁籌、洗手水盆、手巾、更換衣物,瞪著大眼睛看您,準備等您完事以後服侍洗手換衣服。這陣仗一般人可消受不起,真有人蹲、坐、站半天,被圍觀得渾身不自在,臉憋得通紅卻死活出不來事的。


    不管怎麽說,隻要家裏有地方有條件,唐朝人建造住宅的時候都會同時再建一個獨立的廁所房,而且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大部分人也都習慣了有情況時去廁所解決。比如隋文帝楊堅有一次跟兒子發脾氣,就抱怨說自己鬧病拉肚子,想睡在離廁所比較近的房間裏都被熊孩子鬧得睡不成。[注16]按理說以他老人家的地位,在臥室裏放個馬桶然後讓宮人奴婢負責清理不是更省事嗎?可他就是願意自己跑廁所,那有什麽辦法。


    盡管如此,在普通人家裏,類似於“馬桶”功能的便器仍然是生活必需品,因為確實有很多時候跑出居室去蹲廁太不方便,比如月黑風高的時候、打雷下雨的時候、患病生娃的時候······而且唐朝一般人家普遍家裏都蓄養奴婢,對於做主人的來說,在室內方便完然後丟給奴婢處理,唯一麻煩的就是室內可能有股味道不容易散除。可以說,對大部分唐朝人而言,選擇跑廁所還是坐馬桶,純屬個人生活習慣問題。


    說說您穿越過去能在家裏看到的“馬桶”吧。


    這玩意兒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男女通用經常用來接大號的,基本上是木製的容器,可能內外都塗了漆還畫上花,帶蓋子。早先可能是方形的,後來慢慢變成圓形坐桶。古老的叫法是“牏”和“窬”,後來也被叫為“行清”“清器”“便器”“褻器”等,“馬桶”這個詞是由“馬子”或“木馬子”演變來的,不會早於唐朝出現。


    另一類便器是男性專用的承接小號的東西,從南北朝至唐宋都流行燒鑄成一隻仰張大嘴的陶瓷帶柄虎形壺,文雅的叫法是“楲”,一般人口語則直接叫“虎子”——等下,客人您注意了,這是唐朝以前流行的叫法,入唐以後,因為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叫李虎,所以“虎”字要避諱,更不能用在穢器上,所以人們逐漸改叫“馬子”。嗯,後來這個詞又變成了一個帶侮辱性的稱呼語,具體怎麽回事您自己想吧。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了解推薦:


    (韓)金光彥.東亞的廁所.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日)光藤俊夫,中山繁信.居所中的水與火:廚房、浴室、廁所的曆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sub>注12<sub>: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若有籌片,持入亦佳。如其用罷,須擲廁外。必用故紙,可棄廁中。”《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四: “應用土塊或以樹葉,或將破帛故紙而淨拭之。”北齊《顏氏家訓》:“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唐《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用廁籌……不得用文字故紙。”《元史》裏出現了廁所專用紙的記載,《列傳》第三:“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麵擦,令柔軟以進。”


    <sub>注13<sub>:2007年安吉縣天子湖工業園楚文化考古發掘現場出土了這種漆木坐便器。


    <sub>注14<sub>:唐代關於城市糞便售賣產業的記載可見張《朝野僉載》卷三:“長安富民羅會以剔糞為業,裏中謂之‘雞肆’,言若歸之因剔糞而有所得也。會世副其業,家財巨萬。有士人陸景暘,會邀過,所止館舍甚麗,入內梳洗,衫衣極鮮,屏風、氈褥、烹宰無所不有。景暘問曰:‘主人即如此快活,何為不罷惡事?’會曰:‘吾中間停廢一二年,奴婢死亡,牛馬散失;複業已來,家途稍遂。非情願也,分合如此。’”另唐法礪《四分律疏》卷三十九:《衣犍度》中也提到有“市中巷陌糞掃”這一行業。


    <sub>注15<sub>:《唐律疏議》雜律十六“侵巷街阡陌”條:“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


    <sub>注16<sub>:《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高祖因作色謂東宮官屬曰:‘……我為患利,不脫衣臥。昨夜欲得近廁,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定居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林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林鹿並收藏唐朝定居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