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滿誌打算投身軍旅大幹一場的您,準備好從基礎做起了嗎?什麽?您說您有過大學軍訓經曆,又看過無數篇啥啥網站上的白手起家一統天下軍事文章,區區唐朝軍隊應該難不倒您?呃,有這種念頭,您就等著吃苦受累被嘲笑吧。


    別的不說,您先跟我進兵器倉庫瞅瞅。


    看這櫃子裏滿滿當當一大束連柄帶鞘、通體長直的兵器,您認得這是啥不?可以拿起一把來看看,握住手柄,木鞘或皮鞘有一米多長,直不籠統毫無彎度弧度,您大概就脫口而出了:“龍泉寶劍!”


    我就說你會鬧笑話嘛。把兵刃從鞘裏抽出來看看吧,一泓秋水似的亮晃晃鋼製長條,隻有一邊是開刃的,另一邊比較厚,刃頭也不是尖錐狀,而是整體成一個鈍角。


    這種一邊開刃的兵器,我們一般叫作“刀”,而“劍”是兩邊開刃、刃頭尖銳的那種。當然也有個別特例的“單刃劍”“雙刃刀”什麽的,那些我們先不用去管,隻說唐朝最普遍的大路貨。


    您抬眼看看這間大倉庫裏,目光所及之處,一捆捆一束束類似長度的隨身直鞘兵器,隨手抽些出來,幾乎全部都是刀,見不到什麽“寶劍”“神劍”。為啥?因為這裏是向軍隊配發的實戰型兵器庫,不是什麽文人貴族玩高雅的藏品庫。


    在我們唐朝,軍隊裏裝備的武器,“刀”占了絕對份額,可以達到每人至少一把的普及率。而“劍”已經基本上退出實戰行列,淪為裝飾品和道士、舞者等特殊職業的工具了。


    您說這個您不信?因為大量唐朝的詩文裏反複出現的還是“劍”這種有品位的武器,比如太宗李世民陛下就經常自誇“我提三尺劍平天下”什麽的,詩仙李白也自稱“十五學劍術,遍幹諸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還有“裴將軍舞劍”“公孫大娘劍器”,皇帝和高官大臣們穿正式禮服的時候也要佩帶“玉具劍”“金裝劍”之類,總之這種兵器的露麵機會還是很多嘛。


    是啊,確實很多。但您仔細看看,這些差不多都是禮儀裝飾、文人小資抒情言誌以及藝術(和宗教)場合的事,表達的是一種文化現象,而沒多少人真正拿著劍來打架。唐朝人不傻,大都知道真打起來劍遠遠不如刀實用,所以在正經需要動手的時候,刀的出場率要比劍高得多。


    “劍”這種優雅貴族化的兵器,在唐朝淪落到裝樣子的地位,是稍微悲催了點兒。不過它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麽徒有其表華而不實,在西漢之前,人家確實曾經是軍隊大量裝備的實戰兵器之王呢。


    當然劍也不是出現在信史裏的第一種實戰兵器“一哥”,在它之前,還有“戟”。


    您還記得春秋戰國及以前的時期,軍隊作戰的主要方式是什麽嗎?對了,是“車戰”。所謂的“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就是以戰車數量來定義國力強弱。那時候戰士們站在車上相互隔空打架,所以最趁手好用的兵器,是杆子長、杆頭有勾拉刺殺利刃的“戟”。一輛車上同時載有幾名戰士,有人負責揮戟過去勾住對方戰車,其他人負責劈殺,分工合作。


    後來隨著曆史發展進步,“車戰”這種笨重高耗能的方式漸漸退出舞台,各國軍隊都變成以步兵為主。短兵相接,長杆的戟也不合用了,跟戰車一起成為古董,這時候鋒利趁手的“劍”開始統治各國軍備庫,時間大致是從戰國到西漢中期。


    為什麽是劍而不是刀呢?這兩種兵器的長短差不多呀?


    那是因為西漢之前,冶鐵技術還不太發達成熟,鑄造武器的材料仍然是以青銅為主。青銅的特性是熔點低、堅硬、耐磨、耐腐蝕,但是韌度不好,比較脆弱容易折斷。


    我給您找一把劍,您拔出來看看它的模樣:頭部尖利,兩邊開薄刃。如果對麵來了敵人,最順手省力的用法是平推劍身去“刺穿”對方,讓對方流血致死。這種方法也讓劍不那麽容易被折斷,所以“青銅劍”這種兵器就很實用。


    您再看看旁邊的刀:刃薄背厚,從力學角度講,適合舉起來當頭“劈砍”,往往一刀下去敵人立刻報銷掉,是比擊刺更有效率的戰法。但是“當頭劈下”的後果是容易把刀刃直接砍斷,所以在以青銅為主要原材料的時代,“青銅刀”報廢率太高,就不夠經濟實用了。


    到了西漢中期,我國的冶鐵技術已經成熟,鐵刀鋼刀的韌度比青銅刀好得多,能夠承受住更大的壓力,成本也更低。而與造劍相比,造刀隻用磨削一邊刃,對刃頭的鋒利度要求也降低了,加工簡單,又便宜又好用,何樂而不為?


    同時,西漢以後,騎兵這一兵種也越來越重要。戰士們騎在馬上衝向敵人,衝量很大,格鬥時雙方交手的力量更強,對兵器的韌性要求也更高。這種情況下脆弱的劍就更加不合用了。


    所以從漢直至清末民國抗日戰爭,“刀”都牢牢占據住實用隨身兵器之首的地位。漢代最有名的是“環首刀”,手柄尾部(從另一個方向來看也可以叫作整刀的頭首部)鑄成環狀,這個形製一直沿延到唐初,盛中唐時期才逐漸消失了。


    也因為有那麽一段“刀從劍過渡而來”的傳統,所以由漢至唐,中原形製的長刀也跟劍一樣是直挺挺的,不帶彎度弧度。在唐朝,官方法典裏的刀主要有四種: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其中儀刀和鄣刀是禮儀用途,軍隊裏大量裝備的是橫刀和陌刀。


    橫刀,也叫腰刀、佩刀,就是大家平時掛在腰間的那種長一米左右的隨身武器。陌刀則是長杆大刀,重達五十斤左右,一般是身高力壯的步兵成隊使用的,揮舞起來威力非常大,誇張點說可以砍得敵人“人馬俱碎”[注42]。不過使用陌刀對身體條件和武藝技術要求都比較高,所以在一支成建製的軍隊裏,大致隻給20%的將士裝備陌刀,另外80%使用一般橫刀。


    除了這四種刀以外,唐朝還出現了一種“彎刀”,據說是從突厥等西北方遊牧民族地區傳進來的。這種刀的彎曲程度也很誇張,有的已經像新月一樣呈現半圓線條。刀身的弧度使它在空氣中劈刺時阻力較小、傷害麵較大,也有利於分散傳遞到手腕的壓力。後來工匠們就汲取了這些優點,把原本直方的刀造得有些弧度,到宋代固定流行為“手刀”,也就是現代人都比較熟悉的“大刀片子”。


    一直到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向鬼子頭上砍去”的“大刀”,都是宋以後固定下來的那種“手刀”。順便說一句,唐朝那種直挺挺的刀,有不少實物傳到了日本,被尊稱為“唐樣大刀”供奉學習,後來又發展成國際聞名的“日本武士刀”。“唐刀”算是“武士刀”的直係祖先吧。


    唐軍裏普遍裝備的武器,除了刀以外,還有一些別的,我們慢慢來看。


    您放下刀,往牆上看,那一張張弓,也是每名士兵都必備的。您問這些弓為什麽看著這樣奇怪,又長又直,看上去像鬆垮垮的竹條一樣。哈哈,那是因為它們沒有上緊弦啊。


    非戰鬥狀態的弓,為了保持它的彈性和耐久度,一般都是鬆了弦存放的。《唐六典》裏記載了四種弓:長弓、角弓、稍弓、格弓。


    這其中,稍弓是一種利於近射的短弓,格弓是儀仗中用的有彩飾的弓,都不常用也不常見,我們不管它們。有實戰意義的是“長弓”和“角弓”。


    “長弓”是步兵用的,形體較大,用桑、柘等木材製成,射程很遠。“角弓”則是騎兵用的,比較短小一些,是用筋、角製成的“複合弓”,一般來說騎射手的射程要小於步弓手。


    每個士兵都要自備一張弓、三十支箭和一個裝箭的挎筒(當時叫“胡祿”)。箭也有四種:竹箭、木箭、兵箭(能射穿鎧甲的鋼鏃箭)和弩箭。


    “弩”和“弓”雖然都是遠射兵器,但樣子不一樣。弓主要依靠士兵的臂開合瞄準,而弩是有機械裝置的,製造技術複雜、射程遠、殺傷力強,但是成本高,所以在唐軍裏沒有大量裝備。一支軍隊裏弩的數量隻有弓的20%,而且官府禁止私人擁有弩(不禁弓)。


    第三種唐軍將士的標配武器,是“槍”。


    不是現代的手槍、機關槍啦,唐代連火藥都很少見……這裏說的“槍”,就是一根長棍子,棍頭裝個尖銳金屬頭的那種,步兵用的“木槍”一般就是這樣。所以唐軍裏的步兵是遠射(弓)、遠戰(槍)、近戰(刀)三種兵器都要配備的。騎兵用的“槍”要更粗大更鋒利些,叫“漆槍”“馬矟”或者“槊”,因為他們主要的馬上作戰方式就是高速衝撞對方,遠遠地一槍刺去將對手擊落馬下。在騎兵盛行的唐代,無數著名將領都以“馬矟”為自己的主要武器,比如唐初的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


    也是因為馬矟威力巨大,所以跟矛、鎧甲、弩、具裝鎧(馬穿戴的甲)一起被列為禁止私人持有的武器裝備,在您家搜出這些來就可以治您的“謀反”大罪。相比之下,弓、箭、橫刀是要求每個府兵都自己準備帶著從軍的。


    由士兵個人攜帶的攻擊武器,大致就是這些了。此外還有一些大型攻城武器機械如床弩、衝車等,跟個人關係不大,我們先不說。下節來講講您將要使用的盾牌和盔甲。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了解推薦:


    楊泓.古代兵器史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劉秋霖等編.中國古代兵器圖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鍾少異.金戈鐵戟——中國古兵器的曆史與傳統.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


    <sub>注42<sub>:出自《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定居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林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林鹿並收藏唐朝定居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