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二狗進山的第二天,一疊照片被放在汪如海的辦公桌上,照片上的人物正是李二狗。照片以側麵照和背麵照為主,少量的正麵照。從下麵照和穿著打扮看,正是李二狗——也就是那天在312房間裏汪如海見過的木先生。
照片顯示,李二狗是個瘸子,而他那根龍頭拐杖他好像在李家村見過,隻是當時沒有太在意。那天在312房間裏木先生之所以一直坐著沒有起身,一定是因為他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腿不方便。他可以斷定,木先生就是李金旺的侄子李二狗。
本來汪如海就覺得那些參和他在李家村以及百草堂拿到的參是同一個貨源,這一點已經可以確認。但是有幾個疑點需要弄清楚。
一、從在李家村的表現來看,李二狗就是個被人忽視的路人甲,甚至大家都說他是個傻子。但是從他在縣城的種種表現來看,他不但不傻,還很聰明。
二、第一批參有一半品相不好,但另一半品相極好。那些參是不是同一個人挖的?如果是,挖參的人是李二狗嗎?如果還有其他人,那個人是誰?誰是那些參真正的源頭?
三、李二狗為什麽要去縣城和他交易?隻是為了多賣點錢嗎?李金旺是否知道?或者說李金旺是否參與了策劃?
四、從李二狗回村之前換了舊衣服來看,他是在裝傻。那麽李二狗為什麽要裝傻?裝了多長時間了?
五、他買的那些東西去了哪裏?尤其是那幾大箱書,他買那麽多書幹什麽?
他試著撥通李二狗的移動電話,結果顯示不在服務區。跟蹤人員提供的消息說:昨天,他又進山了。
汪如海憑直覺:很快又會有參出貨了。
“多派些人手,進山跟蹤,注意不要暴露。”
三天後,一群裝備精良的挖參人和一條軍犬出現在李家村,他們沿著二狗的進山路線直接開進了大後山。
二狗進山第五天了,還沒有回村,王氏感覺有些不安,就來告訴李金旺。李金旺聽到消息,正好看見這麽多人進山挖參,他有些坐不住了,他感覺大後山真的出參了,要不怎麽能引來這麽多人?
他決定悄悄地跟著那些挖參的人去大後山,除了找回二狗,說不定還能碰上好運氣,挖到野山參。有這麽多人在前麵探路,他覺得,應該不會有大的危險。
進山後,李金旺發現這幫挖參的人表現得非常奇怪。他們尋參好像不是靠人來判斷,而主要是靠狗來嗅。在一些不可能有參的地方,他們會停留許多時間,用狗在澗邊的石頭堆裏來回尋找。看他們的經驗完全不配擁有如此精良的裝備。
隊伍早就發現有了尾巴。他們早就在望遠鏡中看清楚了李金旺。經過商量,他們決定喊上他一起行動,於是就跟李金旺打旗招手。李金旺看自己被發現,也就沒有隱藏的必要了,於是就過去和他們匯合。
見麵後,一個瘦高個子、戴著墨鏡、像隊長一樣的人就問:“你想跟著我們?”
“誤會,誤會。我有個侄子進山挖參,已經有五天了,還沒回家,我怕他有危險,就想進山來尋他。這後山非常危險,野獸多,還會鬧鬼,我一個人有點害怕。正好你們這麽多人,我想跟著你們給我壯壯膽子。”
“你害怕,你的侄子就不害怕嗎?”
“他有點傻,可能是不知道怕。”
“你怎麽稱呼?”
“我叫李金旺。就是前麵這個村子的。這附近的山我熟悉,我可以給你們帶路。不過附近的山上可能挖不到參的。往裏麵去,我也不熟悉路的。”
“帶路就不需要了,我們自己會找。”隊長模樣的人又問:“你侄子經常進山嗎?他挖到過參嗎?”
“他最近去過兩次,都挖到過參。”李金旺心裏道:“這小子人雖傻,但是運氣不錯。挖不到,但是能撿到。”
隊長轉頭和其他人說話,李金旺發現他一句也聽不懂。這些人講的都是南方的方言,隻有跟他說話時才用普照通話。
李金旺沒有辦法,隻能跟著他們一起走,時不時地喊著二狗。
領頭的隊長問:“你的侄子叫二狗?”
“是的。”
“他帶什麽裝備進山的?”
“哪有什麽裝備,隻是帶了些幹糧。”
“你們山裏人在山上怎麽過夜?”
“找塊石頭,生一堆火,弄點茅草樹葉躺著唄。怕有狼,也不敢真的睡過去的。”
“那在山裏能呆幾天?”
“也就三五天的,時間長了就撐不住的。”
“那你侄子現在是不是很危險了?”
“是啊,我正擔心著呢!”
“你不要喊了,我們順便幫你找。”
“為什麽不喊?他能聽見的。”
“你喊會招來野獸的。他要是沒事,就能發現我們的,他會喊我們的。”
李金旺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就不再喊了。
就這樣他們一行人在山中一路搜尋,也不知道是尋參,還是尋找李二狗。
李金旺建議他們尋參的路線,他們有時聽從,有時卻不以為然。
晚上,他們找到一片平坦的地方宿營。
李金旺找來些樹枝,生起了一堆篝火,叉起的吊桶裏煮著菌菇湯,他吃著窩頭,喝著菌菇湯。那幾個南方人搭了幾個帳蓬,帳蓬下麵是充氣的墊子,柔軟舒適,門上還帶著拉鏈,防蟲防蛇。他們又拿出壓縮食品和罐頭跟李金旺交換了一下窩頭和菌菇湯,雙方都覺得不錯。
夜裏,李金旺心裏不踏實,守著篝火,眯了會眼,也不敢睡。
那幾個南方人也派一個人輪職,就這樣在山中過了一夜。
經過兩天的了解,一行人確認,李金旺並未真正地挖到過參。他隻是一個收山貨的人,挖到參的確實是他的侄子。他們相信,找到他的侄子,就能找到參。
照片顯示,李二狗是個瘸子,而他那根龍頭拐杖他好像在李家村見過,隻是當時沒有太在意。那天在312房間裏木先生之所以一直坐著沒有起身,一定是因為他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腿不方便。他可以斷定,木先生就是李金旺的侄子李二狗。
本來汪如海就覺得那些參和他在李家村以及百草堂拿到的參是同一個貨源,這一點已經可以確認。但是有幾個疑點需要弄清楚。
一、從在李家村的表現來看,李二狗就是個被人忽視的路人甲,甚至大家都說他是個傻子。但是從他在縣城的種種表現來看,他不但不傻,還很聰明。
二、第一批參有一半品相不好,但另一半品相極好。那些參是不是同一個人挖的?如果是,挖參的人是李二狗嗎?如果還有其他人,那個人是誰?誰是那些參真正的源頭?
三、李二狗為什麽要去縣城和他交易?隻是為了多賣點錢嗎?李金旺是否知道?或者說李金旺是否參與了策劃?
四、從李二狗回村之前換了舊衣服來看,他是在裝傻。那麽李二狗為什麽要裝傻?裝了多長時間了?
五、他買的那些東西去了哪裏?尤其是那幾大箱書,他買那麽多書幹什麽?
他試著撥通李二狗的移動電話,結果顯示不在服務區。跟蹤人員提供的消息說:昨天,他又進山了。
汪如海憑直覺:很快又會有參出貨了。
“多派些人手,進山跟蹤,注意不要暴露。”
三天後,一群裝備精良的挖參人和一條軍犬出現在李家村,他們沿著二狗的進山路線直接開進了大後山。
二狗進山第五天了,還沒有回村,王氏感覺有些不安,就來告訴李金旺。李金旺聽到消息,正好看見這麽多人進山挖參,他有些坐不住了,他感覺大後山真的出參了,要不怎麽能引來這麽多人?
他決定悄悄地跟著那些挖參的人去大後山,除了找回二狗,說不定還能碰上好運氣,挖到野山參。有這麽多人在前麵探路,他覺得,應該不會有大的危險。
進山後,李金旺發現這幫挖參的人表現得非常奇怪。他們尋參好像不是靠人來判斷,而主要是靠狗來嗅。在一些不可能有參的地方,他們會停留許多時間,用狗在澗邊的石頭堆裏來回尋找。看他們的經驗完全不配擁有如此精良的裝備。
隊伍早就發現有了尾巴。他們早就在望遠鏡中看清楚了李金旺。經過商量,他們決定喊上他一起行動,於是就跟李金旺打旗招手。李金旺看自己被發現,也就沒有隱藏的必要了,於是就過去和他們匯合。
見麵後,一個瘦高個子、戴著墨鏡、像隊長一樣的人就問:“你想跟著我們?”
“誤會,誤會。我有個侄子進山挖參,已經有五天了,還沒回家,我怕他有危險,就想進山來尋他。這後山非常危險,野獸多,還會鬧鬼,我一個人有點害怕。正好你們這麽多人,我想跟著你們給我壯壯膽子。”
“你害怕,你的侄子就不害怕嗎?”
“他有點傻,可能是不知道怕。”
“你怎麽稱呼?”
“我叫李金旺。就是前麵這個村子的。這附近的山我熟悉,我可以給你們帶路。不過附近的山上可能挖不到參的。往裏麵去,我也不熟悉路的。”
“帶路就不需要了,我們自己會找。”隊長模樣的人又問:“你侄子經常進山嗎?他挖到過參嗎?”
“他最近去過兩次,都挖到過參。”李金旺心裏道:“這小子人雖傻,但是運氣不錯。挖不到,但是能撿到。”
隊長轉頭和其他人說話,李金旺發現他一句也聽不懂。這些人講的都是南方的方言,隻有跟他說話時才用普照通話。
李金旺沒有辦法,隻能跟著他們一起走,時不時地喊著二狗。
領頭的隊長問:“你的侄子叫二狗?”
“是的。”
“他帶什麽裝備進山的?”
“哪有什麽裝備,隻是帶了些幹糧。”
“你們山裏人在山上怎麽過夜?”
“找塊石頭,生一堆火,弄點茅草樹葉躺著唄。怕有狼,也不敢真的睡過去的。”
“那在山裏能呆幾天?”
“也就三五天的,時間長了就撐不住的。”
“那你侄子現在是不是很危險了?”
“是啊,我正擔心著呢!”
“你不要喊了,我們順便幫你找。”
“為什麽不喊?他能聽見的。”
“你喊會招來野獸的。他要是沒事,就能發現我們的,他會喊我們的。”
李金旺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就不再喊了。
就這樣他們一行人在山中一路搜尋,也不知道是尋參,還是尋找李二狗。
李金旺建議他們尋參的路線,他們有時聽從,有時卻不以為然。
晚上,他們找到一片平坦的地方宿營。
李金旺找來些樹枝,生起了一堆篝火,叉起的吊桶裏煮著菌菇湯,他吃著窩頭,喝著菌菇湯。那幾個南方人搭了幾個帳蓬,帳蓬下麵是充氣的墊子,柔軟舒適,門上還帶著拉鏈,防蟲防蛇。他們又拿出壓縮食品和罐頭跟李金旺交換了一下窩頭和菌菇湯,雙方都覺得不錯。
夜裏,李金旺心裏不踏實,守著篝火,眯了會眼,也不敢睡。
那幾個南方人也派一個人輪職,就這樣在山中過了一夜。
經過兩天的了解,一行人確認,李金旺並未真正地挖到過參。他隻是一個收山貨的人,挖到參的確實是他的侄子。他們相信,找到他的侄子,就能找到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