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整個昆南縣城都知道了有一個人在城中的小山上向一個姑娘表白了。但是大多數人沒有聽清楚方楚楚的名字,隻有很少的人聽到了楚楚兩個字。因為他剛喊的時候,所有人都還不清楚是怎麽回事,等到後來聽到的就是三句“我愛你”。
許多人都認為那是用大功率擴音器喊出來的,用這麽粗暴的方式表白,竟然被許多姑娘評價為:太浪漫了!
如果有人告訴大家,這是李二狗用嗓子喊出來的,估計絕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謠言。但風波巷的人都知道,這是真的。
當然,何苦老和尚也知道,這是真的。
這天一早,他就對小和尚說:“走,下山去,我們去結一段善緣。”
師徒倆穿著個破納衣,背著個破包袱就下了山。
李二狗正在家中閑坐,隱隱地就感覺今天有人要來訪。
當那師徒倆剛走到城北的環城路的時候,李二狗就知道來的人是誰了。
老和尚師徒倆來到了風波巷36號,剛敲了一下門,翠兒就開了門。老和尚合掌道:“阿彌陀佛,貧僧何苦,特來拜見李先生。”
翠兒道:“你就是何苦大師啊,我家先生讓我問問你,有什麽事嗎?”
何苦老和尚道 :“你問他可識得我否。”
翠兒心想,你這老和尚名氣很大嗎?憑什麽我家先生要認識你?先生隻是知道你的法號而已,人家都沒有出來迎接你,你自己沒數嗎?這樣問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不過她還是按原話回稟了。
不一會,她又回到了大門口:“先生說,還不曾識得,大和尚請!”
說完,翠兒做出請進的手勢,老和尚也不客氣,領著小和尚就隨翠兒進了內院。
李二狗早在門口迎接,他躬身一禮道:“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大和尚道:“阿彌陀佛,山野粗人,冒昧登門,還望見諒。”
李二狗引師徒二人進入客廳,分賓主落座。翠兒給上了茶。
“不知大和尚親自登門,有何指教?”
“阿彌陀佛,指教就不敢當,敢問先生自何處來,又要到何處去?”
“尚不知從何處來,亦不知到何處去。”
“住於何處?”
“亦無處可住。”
“誠如是,難得先生有如此修為。見地未明,又何處行足?”
“還望大和尚明示。”
“諸形無常是生滅法,生於緣起,了於性空。如浪起於風,而實無一物謂之浪。世間諸相,皆為不實。緣聚則生,緣盡則滅。知一切法無我,生無所住心,離一切相,乃得解脫。”
“既然無我,誰得解脫?”
“緣來我在,緣去我滅,解脫者,實無解脫,是名解脫。”
“有我者,無法解脫,無我者,無需解脫。那解脫豈不成了空談?”
“從有我,到無我,即為解脫。沒有過程,隻在一念之間。”
“如何得此一念?”
“雲在青山月在天。”
“實無所得焉?”
“凡有一念,即為未了,實無一念可得。”
“若無我亦無所得,修什麽?求什麽?”
“何苦修,何必求?”
“你是說: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不修而證,不求而得。明心見性,花開見佛。”
“什麽是佛?”
“實無一物可謂之佛。佛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切可說的都是他的部分,用部分是無法去描述整體的。因此是不可說,不可說。”
“不是說人人都有佛性的嗎?”
“人之與佛正如浪花之於大海。每一朵浪花都來自大海,融入大海浪花就不見了,這是無我。每一朵浪花其實又是存在的,這是有我。而浪花本身並不是一種實物,他是大海的一部分,它隻是相。如果你看到的每一朵浪花都不是它的相,你就見到真正的大海了。其實,作為浪花的我們,本身就是大海的一部分,當我們融入其中時,就沒有了分別。事實上,並無一個所謂的大海,它什麽都是,又什麽都不是,而我們本來就從未離開過它。它是一根看不見的弦,遍布虛空,無所不在。世間萬象,都是它演奏出的音符。”
“如此說,修身豈不是無用?”
“修身可助明心,明心可以見真性,見性可以成佛。若可直指真性,身心都是末事。”
“那過去、現在、未來也是空嗎?”
“善哉,善哉,小居士所問貧僧不能作答。因為我也尚未明了,不敢亂說。”
“那世界有很多嗎?兩個世界如果有聯係,還算是兩個世界嗎?為什麽不說是一個世界的兩個部分?如果沒有聯係,佛是如何知道有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
“阿彌陀佛,這個問題貧僧也無法回答。”
“其實,你隻是講了物質的本源問題,並未明了時間和空間的問題。你過分地強調了性空,卻忽視了緣起的重要性。相也是一種美,浪花是大海之美,音樂是琴弦之美。便是著相又如何?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說實話,貧僧正是卡在此處不能解脫。因此自取了個法號何苦,又給小徒取法號何必。正是有何苦修、何必求之意。本想時時參此話頭,終有所悟,但曆時十年,未有寸進。”
“不如我送你《西江月》一首,或許對你有些幫助。”
說罷,李二狗隨取來紙筆,寫道:
何苦修賢修聖,爭如存拙存愚。閑來酒肉靜來書,懶把話頭參悟。
何必求來求去,任它誰有誰無。不辭著相做凡夫,哪個眾生可渡。
老和尚讀罷,忽然大笑三聲,隨即老淚縱橫,他參了十年的話頭忽然破了。他起身向李二狗深施一禮,然後領著小和尚飄然出門,竟不辭而去。
許多人都認為那是用大功率擴音器喊出來的,用這麽粗暴的方式表白,竟然被許多姑娘評價為:太浪漫了!
如果有人告訴大家,這是李二狗用嗓子喊出來的,估計絕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謠言。但風波巷的人都知道,這是真的。
當然,何苦老和尚也知道,這是真的。
這天一早,他就對小和尚說:“走,下山去,我們去結一段善緣。”
師徒倆穿著個破納衣,背著個破包袱就下了山。
李二狗正在家中閑坐,隱隱地就感覺今天有人要來訪。
當那師徒倆剛走到城北的環城路的時候,李二狗就知道來的人是誰了。
老和尚師徒倆來到了風波巷36號,剛敲了一下門,翠兒就開了門。老和尚合掌道:“阿彌陀佛,貧僧何苦,特來拜見李先生。”
翠兒道:“你就是何苦大師啊,我家先生讓我問問你,有什麽事嗎?”
何苦老和尚道 :“你問他可識得我否。”
翠兒心想,你這老和尚名氣很大嗎?憑什麽我家先生要認識你?先生隻是知道你的法號而已,人家都沒有出來迎接你,你自己沒數嗎?這樣問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不過她還是按原話回稟了。
不一會,她又回到了大門口:“先生說,還不曾識得,大和尚請!”
說完,翠兒做出請進的手勢,老和尚也不客氣,領著小和尚就隨翠兒進了內院。
李二狗早在門口迎接,他躬身一禮道:“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大和尚道:“阿彌陀佛,山野粗人,冒昧登門,還望見諒。”
李二狗引師徒二人進入客廳,分賓主落座。翠兒給上了茶。
“不知大和尚親自登門,有何指教?”
“阿彌陀佛,指教就不敢當,敢問先生自何處來,又要到何處去?”
“尚不知從何處來,亦不知到何處去。”
“住於何處?”
“亦無處可住。”
“誠如是,難得先生有如此修為。見地未明,又何處行足?”
“還望大和尚明示。”
“諸形無常是生滅法,生於緣起,了於性空。如浪起於風,而實無一物謂之浪。世間諸相,皆為不實。緣聚則生,緣盡則滅。知一切法無我,生無所住心,離一切相,乃得解脫。”
“既然無我,誰得解脫?”
“緣來我在,緣去我滅,解脫者,實無解脫,是名解脫。”
“有我者,無法解脫,無我者,無需解脫。那解脫豈不成了空談?”
“從有我,到無我,即為解脫。沒有過程,隻在一念之間。”
“如何得此一念?”
“雲在青山月在天。”
“實無所得焉?”
“凡有一念,即為未了,實無一念可得。”
“若無我亦無所得,修什麽?求什麽?”
“何苦修,何必求?”
“你是說: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不修而證,不求而得。明心見性,花開見佛。”
“什麽是佛?”
“實無一物可謂之佛。佛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切可說的都是他的部分,用部分是無法去描述整體的。因此是不可說,不可說。”
“不是說人人都有佛性的嗎?”
“人之與佛正如浪花之於大海。每一朵浪花都來自大海,融入大海浪花就不見了,這是無我。每一朵浪花其實又是存在的,這是有我。而浪花本身並不是一種實物,他是大海的一部分,它隻是相。如果你看到的每一朵浪花都不是它的相,你就見到真正的大海了。其實,作為浪花的我們,本身就是大海的一部分,當我們融入其中時,就沒有了分別。事實上,並無一個所謂的大海,它什麽都是,又什麽都不是,而我們本來就從未離開過它。它是一根看不見的弦,遍布虛空,無所不在。世間萬象,都是它演奏出的音符。”
“如此說,修身豈不是無用?”
“修身可助明心,明心可以見真性,見性可以成佛。若可直指真性,身心都是末事。”
“那過去、現在、未來也是空嗎?”
“善哉,善哉,小居士所問貧僧不能作答。因為我也尚未明了,不敢亂說。”
“那世界有很多嗎?兩個世界如果有聯係,還算是兩個世界嗎?為什麽不說是一個世界的兩個部分?如果沒有聯係,佛是如何知道有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
“阿彌陀佛,這個問題貧僧也無法回答。”
“其實,你隻是講了物質的本源問題,並未明了時間和空間的問題。你過分地強調了性空,卻忽視了緣起的重要性。相也是一種美,浪花是大海之美,音樂是琴弦之美。便是著相又如何?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說實話,貧僧正是卡在此處不能解脫。因此自取了個法號何苦,又給小徒取法號何必。正是有何苦修、何必求之意。本想時時參此話頭,終有所悟,但曆時十年,未有寸進。”
“不如我送你《西江月》一首,或許對你有些幫助。”
說罷,李二狗隨取來紙筆,寫道:
何苦修賢修聖,爭如存拙存愚。閑來酒肉靜來書,懶把話頭參悟。
何必求來求去,任它誰有誰無。不辭著相做凡夫,哪個眾生可渡。
老和尚讀罷,忽然大笑三聲,隨即老淚縱橫,他參了十年的話頭忽然破了。他起身向李二狗深施一禮,然後領著小和尚飄然出門,竟不辭而去。